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劳动最光荣

作品:《真千金没丢,换个开局训狗

    直到天色渐晚,大巴载着这群小学生往回走。


    车队浩浩荡荡,还是来时的阵仗。


    小孩们疯玩一天,全都累了,在车上打瞌睡。


    等大巴缓缓开进大院里边,进了学校大门,这才一个个转醒,睡眼惺忪,辨认自己这是在哪呢。


    去的时候总共十多辆大巴,走到半路一分为二,兵分两路,去往不同的庄园。


    柏鸢这边是低年级组,主打一个吃喝玩乐,可劲撒欢儿,亲近自然,在大草地上尽情狂奔。


    另一边高年级组的可就不这么快乐了。


    没一会儿,他们的车队也开了回来,停在学校门口。


    等学生背着包下来的时候,各个灰头土脸,疲惫不堪。


    脸上、手上、衣服上、裤子上、鞋上,就没一块儿干净地方。


    跟逃荒得似的。


    有低年级小孩看见自己高年级的亲哥,凑过去问:


    “哥,你们去哪玩了啊呀?”


    他哥一脸憔悴:“没玩儿,我们在种土豆。”


    “???”


    四年级是小学一个分水岭,这个时候的小孩心理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的时期。


    不但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能理解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知识,用更加系统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还拥有更强的独立性,在各种情况下做出独立判断,会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去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简言之,就是长大了,也开始懂事了。


    学校一看,懂人事的年纪,那就干点人事吧。


    平日里个个养尊处优,他们这高门大院,养出来的孩子总不能像那些不入流的富二代似的,只知道挥金如土,醉生梦死。


    就算家里养得起,也不能放出去嚯嚯社会呢。


    于是来个忆苦思甜,通通拉去京里农庄上,帮着农民伯伯种地干农活。


    普通人痛恨忆苦思甜,是因为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加班,拿着一份工资干三份的活,本来就处处都是苦,没尝过甜滋味。


    现在又有人跳出来,指着鼻子说,你们的日子已经够好了,吃喝不愁,有学读有班上,想想那时候我们,饭都没得吃,还要啃树皮……


    这搁谁谁能乐意啊!


    但如果把忆苦思甜的对象,换成那些吃喝玩乐的世家公子,一无是处的富二代阔少,让他们也啃几天馒头,吃几天咸菜疙瘩,体验一回996,挤地铁早高峰早高峰。


    你看大家拍不拍手叫好!


    说白了,不是不能忆苦思甜。


    关键要看忆苦思甜的对象是谁。


    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即便有所提高,也还是在吃苦和偶尔尝点甜味中反复横跳。


    生活本就不易。


    不需要再有更多不必要的苦难强加在他们身上,


    但大院里这些小孩,从小吃喝不愁,娇生惯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金山银山里长大的孩子,父母宠着,家里惯着。


    不提精神供养,单说物质需求肯定是超标了。


    不让他们从小吃点苦,还以为这是理所应当,全天下都一个样呢。


    况且他们这种家庭,能平的都算小事。


    不能平的,但凡遇到就是一辈子翻不了身的塌天大祸。


    所以父母的理念大多都是,你可以浪,但不能没有度。


    心里始终有数,遇事别人才能给你兜底。


    在他们无忧无虑的年纪里,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挫折,也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于是从四年级开始,开往小狗乐园的大巴就换了个方向。


    高年级的之前来过,所以都有了心理预期,做好心理准备。


    就只有刚上四年级的小孩,没经历过学校的毒打,一门心思都在等会儿玩什么上了,满脑子都是放飞自我。


    在车上的时候还一个劲傻乐呢。


    等下了车,眼前一片广阔的土地。


    美景没有,一眼望去全是蔬菜大棚。


    还没来得及回神,学校就一人给发了一个锄头,踢到大棚里挖坑种地去了。


    有人说那些五六年级的怎么不提醒一声。


    提醒了上哪看乐子去啊!


    年年都等着这个环节呢。


    说是辛苦劳作,但也不指望他们能得做多好。


    主要还是挫一挫他们从小自觉高人一等的锐气。


    他们家里对此也是举双手支持。


    年轻父母可能会心疼孩子吃苦。


    但再往上那一辈的,都是刀枪剑戟中搏的功名,一代人把之后几代人的仗打完了。


    人都有血性,自然也不希望自己家孩子日后变得骄纵轻狂,为非作歹,撅了祖上拼杀出来的基业。


    所以才有了这个传统。


    学校操场上站了好多小孩,虽然已经下车了,但都不急着回家。


    有的伸头还往门外看,好像在等着什么。


    秦令征看柏鸢第一次上学,没有经验,主动解释道


    “他们都等瞧周晟今年干了什么大事。”


    柏鸢:……


    多缺德呢。


    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


    高年级的大巴早都回来了,只差周晟坐的那辆。


    正所谓压轴压轴,越晚到场期待值越高,这说明今年这事儿比往年都大。


    所以这帮小学生不但没有不耐烦,还各个精神头十足,伸长脖子等着。


    但最后大巴没回来,有人消息灵通,说周晟这车人不坐大巴,直接坐别的车挨个送回家了。


    虽然没看成热闹有些遗憾。


    但大家都是一个大院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消息传得都快。


    不等到第二天早上,全校都知道周晟抓了一书包蛤蟆上大巴的事情了。


    虽说学校每年都派个老师专门盯着这状况百出的小孩,但也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别在棉裤腰上,走哪带到哪啊。


    周晟趁着看他那老师上厕所的时候,一个人跑农场后头那小水洼去玩。


    水洼里生物链众多,其中以红枣大的小蛤蟆基数最大。


    周晟一下午低头猫腰,全给他们一窝端了。


    等回去的路上,他那书包拉链没拉好。


    蛤蟆全都跑了出来,密密麻麻满地都是。


    顿时在大巴里引起一阵恐慌。


    车厢里,小孩都不在自己座位上坐着了,唯恐避之不及,都往前后车厢跑。


    司机一看,也不能危险驾驶啊。


    就把车往路边一停。


    跟车的武装警务车看见了,又听见车里隐有叫声,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领队见状,赶紧用对讲机呼叫后备支援。


    不到五分钟,十多辆武装警务车把大巴团团围住。


    全副武装的特种警员纷纷下车,有持枪的,有持警棍的,有拿防爆盾的,还有拿防爆叉的,总之拿什么的都有。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开始准备突破大巴车门,强行闯进去救人了。


    又在这时,狂风呼啸,一束探照灯打在大巴车上,接着又是第二束,在周围巡回警备,排查任何可能的存在的潜伏者。


    天上挂着足足挂着两架武装直升飞机,将大巴附近照得如同白昼。


    枪也架好了,悬绳也放下了。


    每个绳子上面都滑下来一个人,拎着专业设备,刚一落在大巴车顶上,就开始切割铁皮,准备从上方实施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