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正文完结
作品:《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75章 正文完结注定的一辈子夫妻……
“你怎么来了?”
孟添这趟出去的时间有些久,主要是深城那边他们之前去得少,谈单子也不能莽莽撞撞冲上去,光是了解那边各个服装厂羽绒厂信息就花了十数天,从八月下旬出去,现在马上九月了才回来。
快二十天时间,他们从出来还没分开这么久过,这会儿看到人,顾若不可谓不惊喜,还在拿报告窗口,她抬手攀上男人肩背回抱住他,脸上笑意绽满。
“不是要九点多才到吗?”
“我还说回家等你。”
孟添出差,每天准时两个电话联系顾若,中午和顾若下班前,不管双方多忙,哪怕只能聊一分钟,他也要打,一个是让顾若知道他在做什么,另一个,这回出去时间长,他也想她,想知道她都在做什么。
也是顾若还没给自己配大哥大,不然一天十个电话他都能打。
昨天买好车票确定要回来了,他就给顾若打了电话,把到站时间都说了。
这会儿才晚上七点来钟,按理孟添还在火车上。
“上午临时去谈了个单子,误了火车,和林显转道去机场坐的飞机回来。”
“我打你办公室电话,她们说你和兰姐出来了,我联系兰姐,她说你来医院了,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孟添解释一句,又松开人仔细看她。
“我没事,没什么不舒服。”
“就是突然闻到鸡蛋的味道,感觉有些反胃。”
顾若不想他担心,忙说一声,注意到手里刚拿到的报告,又忙递给了他看,“这是报告,你要不要看看。”
“是好事。”
顾若脸上眼里都是笑,眉眼弯弯看着他。
孟添先前和兰芳通电话的时候,已经知道她大概是怀孕了,但他还是立即接过了报告,眼眸在孕四周几
个字上定一瞬,他唇角牵起又看向她,“嗯,是好事,你要当妈妈了。”
他也要当爸爸了。
“可不是好事,小家伙还来得正是时候,挑的妈妈忙空的日子。”
边上,兰芳彩玲看着两人旁若无人的样子都笑了,兰芳刚经历了段失败的婚姻,心里多少有些对爱情婚姻失望,但看着顾若孟添,她又感觉还是可以再试试,她笑说一声,抬手看了眼时间。
“不早了,小若刚才没吃什么东西,去找医生看看,没什么我们去找个地方吃饭吧。”
“你们还没吃饭?”
孟添看向顾若,怕她饿着,当下不敢再耽搁,赶紧扶了人去找医生。
报告都出来了,医生也就重点看了看几个指标,确定没问题了,稍微说了说注意事项也就没事了。
出来医院,孟添在医院附近找了家饭店请了兰芳彩玲她们吃饭。
吃饭的时候,顾若有些不好意思,说好了的庆功宴,出门前她们还特地打扮了番,没想到她突然闻不得鸡蛋味儿了,一份黑松露滑蛋端上来,就难受反胃起来,庆功宴也搞砸了。
不过兰芳彩玲都没在意这事,添丁是喜事,眼下内衣厂慢慢上轨道,这个要孩子正好,等到孩子生完,又可以继续拼事业。
吃饭期间,兰芳就自己之前的孕吐和顾若说了说经验,孟添在一边听得认真,听到菜谱的时候还拿出本子笔记了记。
吃完饭,已经晚上八点多快九点了,孟添拦了个的士要先送兰芳彩玲回去,兰芳却在这时拦住了他们。
“太晚了,你和小若直接回去,不用管我和彩玲,我叫了人来接。”
说话的功夫,后面一辆黑色捷达开过来缓缓停了下来,车上下来一个穿黑衣黑裤的男人,顾若认出来,那是经常来接兰芳上下班的厉队长。
兰芳如今已经怀孕四个多月,肚子慢慢大起来,开车不再那么方便,加上厂子上正轨了,不能还赖着人依恋老板娘的车不还,她干脆没开车了,每次出门都叫了专门约的的士师傅。
但她自身经历的原因,到晚上她就不敢一个人单独出门了,这位厉队长来厂子里接过她几次。
后面还帮忙安排了个司机过来,不过兰芳没要。
具体原因顾若不清楚,但相处久了,顾若看得出兰芳对这位厉队长是有几分特别的。
“那行,兰姐彩玲姐你们回去也早点休息。”
顾若没有再坚持,她稍微说了两句再和那位厉队长打了声招呼,和孟添一道上了的士回家。
到出租屋的时候已经九点半,这个点儿,院子里辜大姐一家子和边上的小年轻史老师已经睡了,也就燕子夫妻的屋子还开着电视,屋门关着,电视的光和声音从窗户透出来。
孟添去深城快二十天,顾若前面几天还回来,后面忙起来都在工作室那边住,算算也有快半个月没回来了,半个月没住人没通风的出租屋,打开门一股子衣裳柜子箱子的木料味儿。
出租区的房子造得密集,哪怕是新屋也不当阳,通风差。
原来还不觉得怎么样,毕竟比他们先前住的老屋那边环境好多了,但可能孟添这些日子外面跑着,还去一些老板,厂领导家拜访过,见过人家家里什么环境,给老婆妻儿住的什么样的房子,再回来,看到这样的环境就感到不适应。
不过他没立即表现出来,进了屋,他先去开了窗散味,弄好把手里的行李箱放去五斗柜边过来拉了顾若的手到床边坐下,问道她:“累了没?”
“我去打水你洗澡,洗好就休息?”
“还好,不累。”
“今天没怎么忙,柜台最近塑身衣卖得好,订制单少了很多,只有几个定制塑身衣的,这个兰姐说要体现出塑身衣的贵重复杂,不好做,工期设在二十天,我每天只需要裁出来一件就行,再厂子那边去盯了盯,琢磨了下明年的春夏款。”
顾若说着,便抬眼看了眼孟添,二十天没看着人了,她怪想的,“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不止瘦了,还黑了许多。
身上的白衬衫都掩不住他的黑。
“在深城天天在外面跑吗?”
“嗯,基本上都在外面,那边天气晒,我和林显过去,衬衫裤子穿不住,去批发市场买了两件短袖短裤穿,天天穿那个出去,晚上了才回招待所。”
外面条件不是多好,他们目前也不是多有钱,吃住都是按最低标准来,自然会瘦,孟添没在意这个,眼睛只看着顾若。
她也瘦了。
瘦了,也变漂亮了。
和兰芳在一块儿,顾若成长很快,杂志看多了,她视野开阔了,审美和穿着打扮上都提高了。
还是那头浓密的乌发,没有做特别的染烫,但去理发店修剪出了层次,弄得蓬松了,感觉一下不一样了,原本的清秀佳人变得明丽明艳,一双眸子盈亮闪着神采,红唇艳艳,笑看着人的时候,只感觉到她光彩照人。
这样的她,马上要多一个身份,要当妈妈了。
孩子的妈妈。
孟添视线不由下移向她平坦的肚子,她今天穿的是一字肩的裙子,掐着一截细腰,很难想象里面孕育着一条小生命。
“有不舒服吗?”
手不自觉覆上去,才吃过晚饭没多久,这里却依然平坦,但就是感觉不一样了,触碰变得小心翼翼,只这么摸着感觉还不够,他又半蹲去地上,头贴向她肚子去听了听,想听听看里面有什么动静。
顾若有些讶然他的反应,不过她没拦着他,由他靠在她肚子上,眼眸微低看着他笑。
“没有不舒服,现在没什么感觉。”
“你听出什么来了吗?”
“嗯,好像有点声音。”
一个月,宝宝在肚子里还只是个小蝌蚪,当然什么都听不到,但不妨碍马上要升级当爸的人想象,他之前也没趴顾若肚子上听过,那点肚子的自然声音也被他归为特别,他又认真听了听。
“确实”“嘭!”
孟添正要说什么,却听院子里忽然响起一声巨大的关门声。
是隔壁的燕子和刚子,夫妻两应该是又为什么闹了不快,燕子闹脾气,出去上班带门的时候没注意收力。
这事发生了不止一次了,偶尔半夜都时不时来一次,原来他们都没怎么在意,只要半夜不大吵大闹起来,一声两声把人惊醒了也不碍什么,继续睡就行。
但现在怀孩子了,要是再经常这么听到砰砰声,影响休息不说,说不定会影响到孩子。
孟添眉头当即皱了起来,他抬头看向顾若,“我们搬家吧。”
“搬家,搬哪?”
顾若愣了愣,她视线从窗外收回,问道孟添。
“搬小河边,我们把那房子买下来。”
孟添说着,起了身坐回顾若身边。
“小河边当初我们去看过的那套房子,房主之前想整栋租一直没租出去,显子前几天和那老板联系了下,他在市中心那边的生意出了点问题,打算换资金周转,要是愿意买的话,六万块钱就可以。”
“我算了下,六万块买那房子不亏。”
“那房子上下两层,楼上三个房间一个客厅,楼下也有两个房间一个大客厅,上下一百二十平方,通风向阳,独门独栋,离菜场和柳条街上都近,出门五十米就是开水房,比我们这儿去打开水近。”
“唯一的缺点它不在街上,不是商品房。”
孟添说到这里迟疑了下,他想买房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最开始是想买在柳条这边街上,只是柳条这边街上的房子都是老房子,结构差,依然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还得往公厕跑。
想要新房只有自己买地造,但临街的地贵,如果只是造来自住不划算。
而他们目前也没那个钱。
加工厂这几个月都有单子
进来,但赚得多也花得多。
增加的那两台机器就花了十数万了,为了方便就近的几个镇运输,他们还买了辆货车,再林显那辆摩托车一直他骑着接送她,林显出行也不方便,又出钱给他配了辆二手凑合。
林显本来想买四个轮子的,他都给压着了,没让他买,没办法,厂子里要用钱。
订单多了,需要不停的囤收鸭毛进来,五间厂房不够,必须扩建,和村委那边申请新地皮花了一笔钱,如今打地基也每天在砸钱进去,后面建房子还需要一大笔。
到处需要花钱,几个人除了那次为了给顾若挪出钱用在内衣厂那边分了一次账,后面得的钱都又投在厂子里了,拿不出另外的钱在街上买地建房。
街上不考虑,他又想到余暨如今正在售卖的商品房。
那商品房他去看了,还算宽敞,价格也还合适,只是地方太远了,在化工路那边。
顾若如今上班在两个地方,一个在大厦柜台和对面的工作室,另一个在柳条这边的内衣厂,开学上课在环南路,化工路那边属于三不挨地段,真买在那边,她每天一半的时间都得在路上。
本来就够累了,还要在路上折腾,更累。
最理想的还是柳条这边,虽然在村子里,但等房子买了,他再攒攒买辆车,她上班问题就能解决了。
不过这是他的想法,主要还是看她。
“河边的房子你喜欢吗?”
“不行的话我们再等等,等余暨宾馆边上那栋楼竣工,我们买那儿的房子,那边离江南大厦近。”
“那栋楼房子贵,我听兰姐说过了,她说厉队长打算买那儿,去问过了,要两千块一个平方,一百平方要二十万了,还没有小河边的一层大。”
顾若想也不想道,买房子的事不止孟添想过,她也一直在算着,只是孟添加工厂那边挪不出钱来,她内衣厂这边也差不多,每个月也就拿点柜台那边的钱。
这么几个月下来,她也就攒了两三万块钱,这两三万块拿到农村很多了,拿到市中心只够买一间厕所。
所以,她先前一直没提过这事,但孟添现在说可以买小河边的房子,她倒是心动了。
便宜,面积大,还独门独栋有院子,最关键是,买下来他们就可以在村里上户口了,户口在村里,办许多事都会比原来方便得多。
他们如今加工厂内衣厂都在柳条这边,相当于根基在这边,当然还是继续住这边更好。
实际内衣厂开以后,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柳条这边厂子了,大厦和工作室那边也就最近一段时间,她需要实地了解数据,才过去住了一段时间,后面她了解得差不多,还是会和前两个月那样,就下午过去一趟。
“咱们买小河边的房子吧。”顾若仔细思索完,说道。
“我觉得那房子挺好的。”
“面积大,也有小院子,和咱们家那边差不多,这样等二娘姑姑他们过来也能很快适应。”
顾若说着,看向了孟添,“你觉得呢?”
吴芳禾在前几个月行刑后,她们去羊城把人领出来在附近找了个公墓葬了,回来孟添在家待了一天才打起精神去上班。
她知道他难受,他身边亲人不多,每一个他都很珍惜,所以在姑姑孟广美打电话来说要和姑父祁智文过来做那个试管试试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劝了姑姑姑父他们过来这边发展。
姑父祁智文原来是铁路上的会计,他完全可以在这边找份匹配他文化人身份的工作,姑姑在家养鸡鸭厉害,这边也有养鸡场,去系统的学习学习,等他们在村里站稳脚跟了,也不是不可以盘个养鸡场来做。
姑姑孟广美他们自从家里的瞎眼老婆婆前年去世,他们就独自两人待在靠山林的村子里,日子过得孤寂,知道他们打算定居余暨不回去后,夫妻两都很失落伤感,听到这个提议果然心动了。
原本打算和二娘李巧银一道七月孟龙高考完就过来的,但她们家里承包的果林和养的鸡鸭要处理没那么快。
另一个今年高考,他们那边闹出一桩冒名顶替的新闻,二娘听到消息担心有人把孟龙名额顶替了,再加上村里的田她种下的稻谷还没收,就想等孟龙录取通知书和学校档案拿到,再家里粮食收了卖了再出来,算算也就这几天了。
马上九月,孟龙也要开学报道了。
先前她们商量的是在加工厂附近租一套给他们住,还去看过房子,但现在如果要买房子,房子又这么大就没必要再另外去租了。
“和他们住一起,你能适应?”
孟添有些意外顾若把姑姑他们都考虑在里面了,他想买小河边的房子纯粹是因为那儿独门独栋,她不用再担心燕子的事。
姑姑姑父那边他没考虑,在盘山村,很多儿子结婚了都是分家另外住的,他们和二叔姑姑分开住很正常。
“我想买小河边房子只是为了你能有个安静的环境,姑姑二娘那边你不用担心,姑姑把果林转出去,手里有钱,想在这边买房也容易。”
怕顾若误会了,孟添直言道。
“当然,你想住一起也行,能有个照应。”
顾若确实误会了,她以为孟添突然想买两层小楼也考虑到了姑姑姑父那边,她没在意这个事,要是在意她也不会劝姑姑他们出来了,不过他这么说,她还是有些高兴,高兴他更多考虑的是她,更在乎她。
“到时候看姑姑他们吧,他们要另外买房或者和我们住都看他们意愿。”
住在一起会不会有矛盾这个事没谁说得好,顾若想了想,又说:
“我没什么不能适应的,姑姑二娘他们是你亲人,那也是我的亲人,我会把他们当长辈孝敬,再说,如果真有什么,不是还有你嘛,你肯定会帮我的是不是?”
顾若说最后一句的时候,眼眸笑看向了孟添。
孟添看着她,伸手替她捋了下散到耳边的发丝,笑应了声:“好,我知道了。”
“那我们把小河边先买下来。”
确定要买小河边的房子了,孟添没耽搁,第二天就让林显替他去联系了人。
老板着急用钱,他们也没多还价,再房子产权清晰,属于可以买卖的产权,双方谈好,就去找了村委盖章办相关手续。
这次买房六万块,顾若没让孟添从加工厂那边分账,厂里在扩建,她知道他们也没什么钱了,再分账,估计又要去贷款。
今年已经两次了,再贷真的债台高筑,一旦出个什么意外,或者哪一环没跟上,就会陷入麻烦。
相比较起来,还是她这边松泛一点,至少目前塑身衣的大卖让她们狠赚了一笔,账上的钱有盈余。
本来也差得不多,她把这几个月存的拿出来,再从内衣厂支了一笔分红出来就够了。
这是他们在余暨的第一套房,和买的厂房不一样,这是他们自己住的房子。
租的房子可以凑合,住的房不行,原来什么都可以淘二手的用,现在自己的房子了,什么都想用新的。
拿到钥匙当天,孟添把原来楼里那批家具全部折旧卖了,就带着顾若去了趟商业城,挑了一批新家具,之后又去江大大厦楼上买了台大彩电,再洗衣机,热水器,电冰箱也各买了台。
考虑到顾若怀孕了,容易体热,到时候生孩子坐月子也在夏天,还给客厅和二楼他们的房间装了两台空调。
买房子,房子贵,装修家具家电更贵,房子买了六万块,家具,家电也花了小三万块。
顾若觉得没必要,觉得原来出租屋都可以用旧的,现在也可以,孟添却觉得很有必要,已经委屈了她大半年,他不想她再委屈了。
要不是重新刷墙的油漆味要两个月才能散完,他们又着急搬进去,他还想把房子里里外外全部重新翻修一遍。
没办法
翻修,只能从家具电器这块着手,尽可能都买好的。
出来半年,小夫妻两靠着自己挣到一套房子,搬家那天,院子里的人都有些吃惊。
辜大姐帮着搬家收拾的时候直夸他们两能干,有能力。
燕子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搬家没吭声,心里多少有些眼热泛酸,同人不同命,人家早走在了他们前面,这不是争一点你强我弱可以做到,靠的是脑子,远见,能力。
同样是摆摊,顾若行,她就是不行。
但要她学顾若,她也学不了,顾若和孟添都是有脑子肯干的人。
他们在家看电视的时候,人家在学习,哪怕散个步,两个人也在用英语交流学习。
所以,酸也没办法,个人有个人的运和命。
顾若不知道燕子心里的想法,在院子里住了大半年,多少有些感情了,搬家那天,她依然做了些吃的送给大家,又把屋里做出来的几个文胸睡裙送给了辜大姐和倩倩,谢谢她们一直来的帮忙和包容理解,全了一场邻居缘份。
搬完家,老家李巧银孟广美那边也打来电话,说她们也准备好,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准备过来了。
第二天的火车票,硬卧,要坐四十八个小时,到的那天快傍晚,孟添和孟广德去接的人,火车站人来人往的,顾若怀着孩子,孟添担心她被冲撞到,没让她去。
顾若想想当初她从渝南来的时候,火车站那人挤人的场面,也没坚持,在家准备一大家子的晚饭。
也不需要怎么准备,夏天烧饭热,孟添提前考虑到这一点,去饭店菜市场买了不少冷盘凉菜回来,剩下的大菜,鱼虾蟹全部用余暨烧法清蒸。
顾若只动手炖了个鸡汤,再小炒了几个素菜。
下午五点到的火车站,七点,顾若把鸡汤起锅,几个素菜炒起来,院子外就传来了说话声。
“看看这热气,都这会儿了还没散,你们还让若丫一个人在家里烧饭,她还怀着孩子,哪里受得了。”
“就是啊,我们到了随便煮个面吃就好了,去折腾那些做什么。”
余暨比渝南热,准确说是热得相对久,渝南九月份已经入秋,开始穿长袖了,余暨还在暴晒,李巧银孟广美一下火车就感觉到和老家完全不一样的地气,一股热浪铺面而来,没走一会儿,后背都打湿了。
听到顾若在家烧饭,姑嫂两轮流把孟添数落了一遍,孟广德祁智文孟龙坠在后面完全不敢吭声。
孟添开始解释了两句,发现没用,越解释他越不是人,干脆闭嘴听着,左右她们心疼的是他老婆,他还赚了。
就这么听了一路,总算到了家,顾若也从屋里出来解救了他。
“二娘,姑姑姑父,小龙,来啦?”
“路上热吧?”
“快进屋,屋里开着空调,我切了西瓜,先吃着解解凉,一会儿就吃晚饭了。”
“要是要洗澡也可以,热水烧得有。”
“你饭已经烧好了?”
“家里平时也若丫你烧饭的?若丫,你不能这么勤快,太勤快了小添该没活干了。”
李巧银听到这话立即一声。
“没有,我就炒了两个小菜,剩下的是去买的凉菜,还有孟添在家就蒸好的。”
顾若刚才就听出来李巧银和孟广美在数落孟添让她干活的事了,她帮着孟添说一句话,看李巧银孟广美双手不空,又上去要帮她们拎东西。
不过两人谁也没把东西给她。
她们这趟过来,没有意外很难再回去一趟了,东西带得多,哪怕孟添孟广德已经尽量帮忙拿了,她们也各自背着一编织袋,拎着两编织袋。
东西带得多,还重,谁也不敢把东西给一个怀着身子的拎,“不用你,没几步路我们拎得了。”
“你也快进去,外面还热着,这个热气吃多了不好。”
李巧云躲开顾若的手说一声,孟广美也往边上躲了躲,不过她也借着外面路灯的光亮把侄儿媳妇看了眼,见她气色还好,脸上也比他们刚结婚那会儿看到的更白净,丰盈一些了,她放下了心,又问她怎么样,怀孕后吃不吃得消。
顾若回还好,除了不能闻鸡蛋腥味,别的都没什么反应。
一行人说着进了屋,屋里空调早就打上了,相对凉快。
进到屋里,各自行李一放,便歇起凉来。
李巧银孟广美看到屋子里的环境,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下去。
之前他们来的路上一直担心当初孟添他们说在这边生活好是和吴芳禾一样吹牛的。
毕竟吴芳禾回来那会儿的穿着,比孟添他们还富贵许多,用祁智文的话说,吴芳禾身上的东西都是真的,侄儿孟添脚上的皮鞋却是假的。
只是,他们始终不愿意相信自己看着长大的侄儿会骗他们,才冒着风险走了这一趟,好在没让他们失望。
祁智文也放心下来,他是个爱干净的,出了一身汗担心臭着人,看大家都吃着西瓜在吹空调,先找了身干净衣裳去卫生间冲了个澡。
他冲完澡出来,大家也歇好了,避免饭菜冷了不好吃,一家子张罗着端菜的端菜,盛饭的盛饭,围桌坐着吃饭。
这是自孟添顾若结婚以来,一大家子再次团聚在一起,这么久没见,也没什么生疏的感觉,大家一会儿聊聊家里,一会儿问问他们在余暨这边的发展。
听到说顾若过来这边就给自己找到一份三千块的高薪,之后还参加缝纫大赛拿了奖,现在还和老板娘一起办了个内衣厂子,一个个都和听天书一样。
“天,我们小添真有福气,娶了个能干媳妇,孟家的祖坟上总算烧了回高香了。”
孟广美张着嘴忍不住说了句。
丈夫祁智文在这时看了她一眼,他想起孟广美在听说吴芳禾诈骗消息时说的,我们孟家谁大概是去刨过人家祖坟,不然怎么会这么倒霉。
不过,小添确实好福气,也比他爸有运气,老婆能干,更会心疼他。
刚才进门就看出来了,舍不得他受一点骂,帮着说话。
“可能是大哥显灵了。”
祁智文回了句妻子,端着手里的酒碗和二哥孟广德碰了个杯。
顾若被大家夸得脸红,她抿了口果汁,谦虚道:“没有那么厉害,我就是运气好。”
“运气也得靠你自己优秀,那大赛得奖上电视,那可不是人人能做到。”
“你们之前打电话没和我说这些,不然我肯定要让咱们全村都知道咱若丫的厉害。”
李巧银说了句,她还想说,也让一些人知道后悔,不过她想起来余暨前,赖桂枝拿着二百块上院子找她,让她拿给顾若,说是三千块还款的一部分的事,她又觉得,不用说,有些人已经后悔了。
珍珠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错失了,然后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巧银不想扫兴,没在饭桌上提起赖桂枝。
边上孟龙看着穿着一身青布无袖衫,笑意盈盈越发明艳漂亮的顾若,慢慢低下了头。
他从十二岁那年掏马蜂窝被蛰胡乱跳河里差点被淹死,却被她救起来起,就对她生出了一点别的心思,只是那时候他太小了,什么都不懂,到了十五六还是个只知道和大哥写信说心事的小蠢蛋。
然后成了她和大哥的媒人。
不过这样也好,他是配不上她的,就算靠着她给的资料考上个大学也配不上。
能配得上她的只有大哥,他也是才知道大哥为她做了那么多。
孟龙端起桌上的果汁喝了口,把果汁喝出酒的气势,跟着说了句:“嫂子很厉害,不过我哥也不差,你们天生一对!”
他直吼吼一句,听得桌上的人一愣后又一笑,孟广德斜了他一眼:
“都上大学的人了还和小孩儿一样说话。”
李巧银帮儿子,再傻的儿子也是她儿子,她睇着丈夫:“他又没说错,我们小添和若丫本来就天生一对,注定的一辈子夫妻。”
注定的一辈子夫妻。
顾若夹着碗里孟添剥过来的虾,和孟添相视一眼,两人眼里都有笑意。
她喜欢这个说法,他们是注定的夫妻,一辈子,哪怕是梦里也拆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