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作品:《七零之八个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

    齐跃进前世活过六十多岁,人年纪大了,经历的人和事多,听过的故事更是什么类型的都有。


    其中便有人在二三十年后,偶然机会发现自己当年高考并没有落榜,而是被人冒名顶替。


    这个年代大学生的含金量有多高,不夸张的说鱼跃龙门也不过如此了!


    那人学习特别优秀、家庭普通,父母是农民,家里负担重。他卯足力气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凭借这场人生博弈,从偏僻的大山跳出来,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赡养父母。


    可他落榜了,这件事几乎成为他这几十年沉重的枷锁,期许多高落差便有多大。


    周围亲友的笑话、父母的失望、家庭负担的沉重,让他没有再搏一次的机会了。


    他最终泯然众人,成为跟父母一样的农民。


    顶替他的却是县里的关系户,一张京理的录取通知书,让顶替者的人生从此顺风顺水,竟是成为南方上市公司老总!


    也正是因为这位老总高调的衣锦还乡,班里当年垫底的人、更改了姓名、同年上大学、还是京理,才让那人察觉到自己的身份被顶替了……


    那人受不住刺激,直接爬上了顶替人总公司顶层,曝光这件事后一跃而下!


    当年他被偷走的何止是薄薄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光明的未来,是一辈子。


    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齐跃进捏紧拳头。之前的他是有了一番成就,可没上大学仍旧成为他一辈子的执念。


    他淋过雨,便想给别人撑起一把伞!


    齐跃进不动声色地回到原来的位置,等到宁思涵后,一起回到影院继续观看。


    他有些心不在焉,等电影快到尾声的时候,那对男女才衣衫不整、头发有些凌乱地一前一后回来。


    电影散场后,齐跃进推着自行车,跟宁思涵并肩走着,与前面几个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在路口的时候,那几个人拐弯了。


    齐跃进已经看到那俩人的模样,也从他们交谈中,知道他们是京航大的学生,甚至连他们的专业班级都摸清了。


    毕竟他们刚上大学,正是新鲜的时候,时不时要拿出来念叨一番。


    齐跃进这才拍拍车座位,“媳妇儿,走,我送你回宿舍!”


    宁思涵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乖乖配合。


    等骑远了,齐跃进才低声将自己发现的事情给说了。


    宁思涵忍不住倒抽口气,“进哥,之前你叮嘱我们一定要盯紧邮递员,甚至去邮政局盯梢,怕被人给截胡顶替。


    我们倒是听你的话了,实际上我到现在还觉得这是很个别的现象。


    哪里有人能做到天衣无缝的?没想到咱们出来看个电影,就发现了冒名顶替的人!”


    齐跃进冷声说:“我听着他们的口音是外地的。别说考上京航大的那位考生是外地人,哪怕他是本地人,都很难发现被顶替。


    谁会在收不到录取通知书后,还兴师动众地翻找卷子询问分数,再到报考学校咨询原因的?


    照片一换,冒名顶替者,就能顶着别人的名字,在大学里心安理得享受一切。大不了以后他们再改名字。”


    宁思涵听了打了个哆嗦,“进哥,我听你这么一说,感觉顶替一个人太简单了。


    那岂不是说,这一届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中,有不少动了歪心思,冒名顶替了别人念大学的名额?”


    她跟着着急,根本不敢想象这件事放到自己身上,会是什么样子的。


    “万一对方是知青,他们可是等着这张录取通知书返城呢!


    再说了,连录取通知书都窃取的人,品德得多败坏,不配坐在教室里听课。


    他们去往各个岗位,权限大了,不知道要惹出多少恶事呢。”


    宁思涵扯着齐跃进的衣角,“进哥,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啊?”


    这件事他们不知道也就算了,听到后都会感同身受的愤慨,要是他们不做些什么,怕是良心难安。


    可,她的头抵住他的后背,接着说:“可是进哥,能够顶替别人上大学,他们肯定有很厉害的人际关系。”


    齐跃进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媳妇儿,其实有一种最直接的法子进行筛选冒名顶替者。”


    宁思涵抿着唇想了想,“我知道了进哥,那就是再进行摸底考试!五百多万人,只有不到三十万名考生被录取。


    要是没有进哥提供学习资料,那冒名顶替者还能趁着寒假恶补一波。


    但是学习资料提前了整整一年多送到知青的手中,《数理化自学丛书》也在各个省市书店里售卖。


    可以说,能考上大学的考生都是有真本事的,绝非两三个月能追赶上的。


    更何况这些冒名顶替者,本就是投机取巧的人、成绩不好或者自制力差的,怎么会恶补呢?”


    齐跃进笑着点头,“对,所以如果各个学校再进行一次考试,应该能够检测出大部分冒名顶替的人。


    要是去年所有考生都知道自己会被冒名顶替,自检下自己估分、大学录取分数,周围有没有成绩一般却考上大学的。


    又可以筛选出半数的人!”


    “进哥,法子是有了,可是光是各大高校组办考试这一件事,就很难实施,”宁思涵有些沮丧地说。


    “如果我们有对各大高校影响很大的期刊呢?”齐跃进轻笑着问。


    宁思涵坐直了身体,“咱们是高考取消十年后恢复的第一批考生,全国各界人士对咱们关注度很高。


    各个大学也在招收了这么多年工农兵大学生后,第一次迎接通过高考独木桥的新生。


    他们都希望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考、大学都是神圣人才制造的地方,不允许被人玷污!


    只要学校知道有这么回事,肯定会严查。”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必须捉住几个实例,以及有着针对高校、影响力大的期刊。


    齐跃进勾起唇角,“这件事还得拜托下咱爸和郭老了。咱们取得权限,能够查看新生的资料,先重点筛选下偏远农村。”


    “一般这样的人家没什么背景,考生将高考当成改变命运的背水一战,更容易考出不错的成绩来。


    他们的成绩也容易被顶替。我们只要找到他们的资料,再跟他们接触下,看看他们本人与资料上描述的情况一样不。


    城乡来的人,细节差别很大的,”宁思涵立马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