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测试机甲性能!

作品:《开局机甲超速,身份曝光火遍全网

    “姜主任,我们在研究环流三号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位专家忍不住向姜平提出自己遇到的难题。


    姜平仔细倾听,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解答。


    他的知识库,都是来自托尼,是远超当前世界的。


    一些见解,顿时让在场的科学家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


    “感谢姜主任的解惑!”


    甚至,就连徐老,也忍不住向姜平询问了一些困扰他多年的难题。


    而姜平,也轻松解答。


    很快,姜平的学识,就获得了在场科学家们的尊重。


    “天才!绝对的天才!年仅19岁,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张所长由衷感叹。


    实际上,他也很清楚,真正的大科学家,往往都是少年成名的。


    比如牛顿,就是在23岁那年开始思考万有引力的概念。


    同时,在这个阶段,他还发明了微积分!


    这种影响世界的科学家,往往不能以常理论之!


    从聚变科学所离开后,何保国带人护送姜平来到了西南卫星发射中心。


    老首長已经提前打好招呼了。


    姜平来这里,是为了测试二代机甲的性能的。


    将二代机甲进行优化后,他就可以向系统交付任务了。


    到时候,就能够解锁三代机甲的图纸,以及奖励的黑科技点。


    接待姜平等人的,是一位少校军官。


    “何旅长,方参谋长,姜主任,你们跟我来,首長们已经在发射基地等候了!”


    少校军官在前面带路。


    很快,众人来到了发射中心,这里,一群军官等侯在这里了。


    姜平惊讶地发现,唐欣怡,李老,还有之前见过一次的杨总师也在这里。


    唐欣怡解释道:“姜平,我这次来,是担任试飞员的!”


    以姜平现在的重要性,首長们不会让他以身犯险。


    而尝试过驾驶机甲飞行的,目前就姜平和唐欣怡两人。


    自然,这次试飞的重任,就落在了唐欣怡肩膀上。


    “何旅长这次带人来,是为了测试机甲的,主要是测试机甲的飞行性能(包括高空结冰问题,推进系统,相逆飞行)、材料与防御、生存能力,特殊环境适应性、以及辅助功能!”


    一位军工专家开始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主要有【风洞实验室】,这主要模拟高速气流、极端天气(如暴风雪、强风),还需要测试机甲的空气动力学和推进系统的稳定性!


    【高空环境模拟舱】:复现低温、低气压的高空环境,检测装甲结冰问题及维生系统可靠性。


    【压力传感器与陀螺仪阵列】:实时监测飞行姿态、推进器推力分布和重心平衡。


    【电磁干扰模拟器】:测试机甲对雷达、红外制导武器的反制能力。


    【爆炸冲击试验场】:通过可控爆炸装置评估装甲的抗爆性能(如抗穿甲弹或能量冲击)。


    【光谱仪、电子显微镜】:分析金钛合金的分子结构稳定性。


    【高温/低温疲劳测试机】:模拟极端温度下材料的形变和耐久性。


    【动态应力测试台】模拟战衣在战斗中的机械冲击(如坠落、重物撞击),测试装甲接缝和关节强度。


    【3D动态捕捉系统】;记录机甲组装精度和动作协调性。”


    方大雷闻言,不由竖起大拇指,笑着说道:“专业!这就叫专业!”


    一旁,杨总师闻言,望向方大雷,语气严肃地说道:“这种载人飞行器,必须在升天前,将问题全部解决掉,我们必须要为我们的试飞员的生命安全负责!”


    “首先,我们测试一下机甲组装精度和动作协调性!”


    相关负责人望向姜平。


    “好!”


    姜平点点头。


    顿时,有几名工作人员将机甲部件送到相关实验室。


    在这里,有【3D动态捕捉系统】,可以记录机甲组装精度和动作协调性。


    几人都是站在实验室外,通过显示屏观察各项数据。


    一位军工人员介绍道:“实验室内,我们布置了【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实验室天花板、地面布设数百个红外摄像头和反光标记点,覆盖机甲的所有运动路径。


    到时候,我们会用机械臂模拟干扰,人为制造气流扰动或障碍物,测试机甲在非理想环境下的组装稳定性。


    主要是为了验证机甲部件的结合,是否达到了毫米级误差结合,以及动作同步性,确保机甲部件穿戴后,与驾驶员的身体动作完全协调,避免关节错位或延迟。”


    随后,相关人员又继续介绍起来:“每个机甲体部件(如臂甲、腿甲)表面嵌入微型【反光标记点】或主动发光的【LED追踪器】,摄像头阵列以每秒数千帧的速度捕捉标记点位移,生成三维空间坐标数据。”


    就在这时,唐欣怡走进了实验室。


    科研人员解释道:“这次测试,由唐少校进行!到时候,唐少校穿戴机甲后执行标准动作(如挥拳、翻滚),系统记录各关节的灵活度。


    【机械延迟检测】:对比神经信号输入与战衣响应时间,优化传动系统。


    【应力分布图】:通过颜色梯度显示装甲接缝处的压力峰值,防止结构过载(如肩甲在高速冲击下的变形风险)。”


    在众人的目光中,唐欣怡逐个将机甲部件穿戴在身上,随后,她按照指示,开始在实验室内挥拳,翻滚,由系统记录各项数据。


    在场,有数十名科研人员对测试出来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很快,第一项测试结果出来,为首的科研人员面露喜色地公布:“唐少校穿戴机甲后,在高速运动中完成了所有制定动作,没有出现机械卡死或能量泄漏,经过验证,机甲的衔接,达到了毫米级精度!”


    “啪!啪!啪!”


    在场参观的人员立即开始鼓掌。


    李老更是钦佩地望向姜平:“姜主任,听说,这机甲,是由您手工打造的?”


    “不错!”


    姜平点点头。


    “这精度,达到了许多车床都达不到的程度!”


    李老不由竖起大拇指。


    测试,一项又一项地进行。


    随着一项数据的出炉,现场,就响起一片欢呼声。


    因为,这代表着这具机甲又一项性能达标了!


    “很难想象!这具如此完美的机甲,是由姜主任独自研究完成,这涉及到了多个领域的难题!”


    在场的科学家们,都由衷地感叹。


    姜平,可以说,一个人,完成了一个大型团队,数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下面!要进行机甲的升空测试!”


    当一项项检测结束后,负责人大声说道。


    “升空?还是载人升空?”


    在场的人,都紧张起来。


    因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即便是唐欣怡,此刻面色也极为的凝重。


    因为,平时飞行,都是在普通速度以及高度进行飞行,而这一次,要进行极限速度,以及高度的飞行!


    在这样的测试中,有许多试飞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换来一组组数据。


    就在这时,姜平大声说道:“这项测试,让我自己来吧!”


    “什么?姜主任,这怎么可以?”


    听到姜平的话,在场的人,都阻止姜平。


    因为,他要是在试飞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是他们接受不了的重大损失!


    唐欣怡也目光坚定地说道:“姜平,这次测试,还是让我来吧!”


    “不!我是机甲制造者,我比你们所有人都更加了解这具机甲的性能!”


    姜平摇摇头。


    他也很清楚,这一项测试,是非常的危险,甚至,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要不,这次测试,暂时不载人,先无人飞行?”


    这时,杨总师提议。


    因为,他很清楚,姜平这样的国宝级人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上天的!


    “对!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我们通常会多次进行无人飞行,等到条件成熟后,才会进行最后的载人飞行!”


    在场的科研人员纷纷表示同意。


    “好!”


    姜平想了想,点点头。


    因为,超级人工智能还有一天,就会制造出来了。


    到时候,在超级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机甲的性能,会再次提升,进行这项测试,安全性会更高!


    “准备升空,7,6,5.4,3,2,1!点火!”


    在负责人的指令下,嗖!二代机甲尾部,喷射出两道白焰,瞬间冲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