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真有房间?

作品:《七零老宅通现代

    前面四家招待所都以介绍信不够格为由拒绝,每一次被拒绝,林巧云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直到第五家,他们才遇到转机。


    “还有房间,要开几间?”前台小姐热情地问,她梳着整齐的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真有房间?”青松又惊又喜,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蒋富贵也不敢相信:“怎么前面几家都说没有?”


    他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生怕这也是一场空欢喜。


    林巧云打量着招待所的环境,地面打扫得很干净,墙上还贴着几张宣传画。


    “这家装修好,说明人家走在前头。”她笑着说。


    “小姑娘真聪明。”前台小姐推了推眼镜,“我们这区来了个首都来的年轻干部,让我们做试点。现在很多政策都在改革呢。”


    “就像凤阳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青松兴奋地插话,眼睛亮晶晶的,


    “听说他们今年的粮食产量顶得上前五年总和!”


    前台小姐惊讶地看着他:“小弟弟懂得不少嘛。”她的语气里带着赞赏。


    林巧云看着弟弟自豪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读书也用功,总是让她省心。


    要是青桐也在就好了,他们兄妹三个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开了房间,蒋富贵站在门口,看着干净整洁的屋子连连赞叹:“乖乖,还有电灯呢!”


    他小心翼翼地按下开关,明亮的灯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


    “巧云和青松睡床上,我打地铺。”蒋富贵说着就要往地上铺东西。


    “我也打地铺好了。”青松看看自己满是灰尘的衣服,不好意思地说,“这水泥地都比我身上干净。”


    林巧云想起楼下看到的澡堂招牌,掏出钱包数了数剩下的钱:“大舅,带青松去洗个澡吧?”


    蒋富贵搓搓手,有些犹豫:“不知道多少钱。”


    “去吧,”林巧云将钱塞到蒋富贵手里,“这一路上都累坏了,洗个热水澡舒服些。”


    林巧云提着行李下楼,身后跟着蒋富贵和青松。


    楼梯间昏暗的灯光下,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前台姑娘见状连忙迎上来,脸上带着几分担忧:“几位这是要退房吗?住得不习惯?”


    “没事没事。”林巧云摆摆手,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就是想去澡堂看看。”


    她说这话时不自觉地打量着大厅,目光在墙角的布告栏上停留了片刻。


    前台姑娘恍然大悟,笑意爬上眉梢:“原来是这样。现在外出确实得小心些,带着行李也是应该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柜台下取出一个竹编小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叠票据。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您,住宿可以免费领两张澡票。”她从筐里抽出两张递过来。


    听到“免费”二字,林巧云眼前一亮,接过澡票时手指都有些颤抖。


    这不就跟超市门口买东西送鸡蛋一个道理吗?


    想起前几天在河集超市门口,她舍不得买东西,白白错过了送鸡蛋的机会,心里不免有些懊恼。


    “那我在这看东西吧。”林巧云把澡票递给大舅和青松,目送他们拿着洗漱用品离开。


    等他们走后,林巧云并没有回房间,而是倚在前台的柜台上,跟姑娘聊了起来。


    她心里打着小算盘,能开这样的招待所,消息肯定灵通。说不定能打听到青桐的消息。


    前台姑娘叫常思甜,性格如她的名字一般甜美开朗。


    两人很快就聊到一块去了,从天气聊到物价,又从街坊邻里聊到城里新开的商店。


    “最近来住店的客人可真不少。”常思甜一边整理登记簿一边说,“有做生意的,有探亲的,还有找人的。”


    林巧云心头一动:“找人?”


    “是啊,前两天还有个年轻人,说是找弟弟。”


    常思甜叹了口气,“可惜没找着,昨天就走了。”


    林巧云攥紧了衣角:“那人...长什么样?”


    常思甜歪着头想了想:“个子挺高的,穿着件蓝色中山装,说话很客气。”


    她顿了顿,“不过看起来有点着急,问了好几家招待所呢。”


    林巧云心跳加速,这描述怎么这么像青桐?可惜晚了一步。


    她强压下心中的失落,继续打听着其他消息。


    等蒋富贵和青松洗完澡回来,林巧云已经跟常思甜混熟了。


    常思甜还热情地推荐他们去对面的人民食堂尝尝红油抄手。


    “那家店的抄手可是一绝,我们这边有名的小吃。”常思甜眨着眼睛说,“趁现在还不到饭点,去吃正好。”


    人民食堂的装修很是简单,墙上贴着几张褪色的宣传画,桌椅也都是统一的木制家具。


    但店里飘来的香气却让人食指大动。


    水饺分量十足,薄皮大馅,一咬开汤汁四溢。


    红油辣椒的香气扑鼻而来,三人吃得满头大汗,连蒋富贵都忍不住感叹:“早知道该吃完再去洗澡。”


    青松连吃了好几碗,抬头时发现林巧云正出神地望着窗外。


    他知道姐姐在想什么,轻声说:“姐,我们一定能找到青桐的。”


    林巧云回过神,揉了揉青松的头发:“是啊,一定能找到。”


    晚上回到招待所,他们合计着次日该启程了。


    青松要上学,他们也要挣工票,不能在府城多待。


    “每个月来一趟吧。”林巧云躺在床上,望着斑驳的天花板,“他记得二姨家的地址,说不定能碰上。”


    蒋富贵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一早,林巧云以帮村里人带东西为由,把府城的合作社、杂货铺和食品站都转了个遍。她仔细记下每家店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甚至在小本子上画了简单的地图。


    府城的商品比河集丰富太多了。


    光是百货大楼门口的自行车店,整整摆放着几十辆簇新的红旗牌单车。


    车把上的铃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车轮上的反光片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短短一会功夫,就有三个人骑着新车离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林巧云看得心痒,遗憾手头没有购车证明。


    她在心里盘算着,等以后有了券,一定要买一辆。


    百货大楼里更是让她大开眼界。一楼的柜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有搪瓷茶缸、铝制饭盒、搪瓷脸盆,还有她从未见过的电视机!


    虽然见过未来的发达,但这些老物件更让她心动,因为这些东西她能光明正大地用。


    林巧云在柜台前转了好几圈,最后买了两盏新煤油灯和灯罩,又添置了灯油和蜡烛。


    手电筒太贵还要工业券,她只买了一只,但电池买了好几对。


    其他零碎东西也没少买:针线、布料、肥皂、牙膏...她深知找青桐固然重要,但生活也得继续。


    每一样东西都仔细挑选,生怕买到次品。


    中午赶到汽车站时,蒋富贵和青松已经买好了车票。


    候车室里人头攒动,不时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匆匆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