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起源江上

作品:《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敌国

    虽然江水决堤,会有下暴雨的原因。


    但这一次,波及范围太广,涉及三州……


    苏笙笙呆滞的目光一震,从摇椅上下来。


    还没等她走开,就被某个不满的人重拉进怀。


    “放心吧,皇帝已经接管了。”


    ?


    苏笙笙满是红丝的眼睛,一下抬起,“这么快?”


    不是她小瞧皇帝,而是觉得,谢玄给得太快。


    谢玄捏了捏她的小鼻子,一脸求表扬地说,“你和众商贾的那些开销,我都让他给报销了。”


    这是他从她嘴里学会的词。


    正要品一品香唇,就被猛然推开了。


    “灾后更重要……”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跟皇帝交接了,苏笙笙不再耽搁,急急往外走。


    只留谢玄无奈的叹气,一手支在腿上。


    早知道,还不如不给了……


    不过,既然答应了给人“正名”,他也得好好给皇帝打打招牌。


    谢玄一声令下,新鲜出炉的报纸,皇家版面占了一整张报纸。


    醒目的标题,直击眼球。


    皇都被淹,才致使百官运转失灵。


    不过皇帝已传旨苏家,一应救灾花销,皆由朝廷负责,会下拨赈灾银,不日抵达。


    通篇没有废话,说皇帝联系上了,人家接管了。


    面对只字未提这么久才下发圣旨,一来就要接手已经安全撤离人员的事,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


    但这么多花销,确实不应该苏家承担。


    皇帝既然出面包揽,苏家愿意交出,他们心中知道该感激谁就是。


    虽然苏家做的预警及时,撤离人员也有序,但一些偏远散居和很多不在户籍中的人,也有不小的伤亡。


    只不过这一次,能赶在天灾前,将田里的粮食抢收卖掉,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用望远镜望着全无面目,一片疮痍的家园,三州百姓凄然落泪。


    那些民夫,也是因为有此物,用来监测堤坝险情,不用去跟前守着,才勉强逃生。


    他们纷纷传递着望远镜,从了望台上,看着怒江漫过三州多地。


    ……


    这一次,南陵遭灾的是串近边境江域的三个州。


    此江串经三州,而它的上游,却是在另外半个南陵。


    也就是,被北戎侵占的十六州。


    此刻,接连的暴雨已停。


    而苏笙笙派出去查看的人,也终于回复讯息。


    他们自然无法与另外的沦陷的南陵联络,因为边境线有北戎士兵驻扎防守。


    此刻,皇帝正忙着督促那三州官员,尽快完成与苏家的交接。


    要不是苏笙笙的信息收集组,将有关人员、物资、所需每日调配之物给出清单。


    只怕他们根本就接不上手。


    就这,皇帝还嫌弃他们慢呢。


    要知道,这可是多个商贾、好心州县百姓无私奉献,还有各地州县军民协助之功。


    他们三州的粮食虽然收了,可早就卖给苏家了,因为人家人手充足,都是退下来的减兵人员,硬是在极端的条件下,日晚奋战,才能这么快的连人带粮食,都撤离。


    他们就是想接管,也没这么多人手啊!


    这么多百姓的安置,还有数十万的兵将,加上赶来施粥的好心人……


    就算有苏家命令,不会抵触他们。


    可这么大的盘,也不是谁都能吃得下的。


    当跟上边人一样,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接就接了。


    最后,还是厚着脸皮跟王妃求助。


    才让人员照旧帮助他们过渡,直到灾情平息。


    名义上,是皇帝在统管,其实还是苏家原班人马。


    只不过,朝廷下达其他州县,调派的钱粮,都让他们直接划归苏家接管了。


    而他们,就站在一旁学习就是。


    不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忙。


    天子之威,犹不可侵犯。


    面对这么大的过失,宗政锐进自然要问责,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不出意料的,钦天监做了背锅侠。


    他们作为占卜吉凶,南陵兴衰命运的,竟然连这么大的天灾都未能预料到,能不被问罪么?


    至于守堤坝的,也被牵连问责。


    只因他们给出错误消息,说能固守。


    试问,谁敢跟天子说,守不了的?


    那还不得当堂被斩不可!


    如今一通问责,总算是转移舆论。


    可没想到,苏家再一次传出来,被侵的另一半南陵受灾的消息。


    虽然不是十六州都受灾,但却已有两州,比南陵三州还要严重。


    他们自然无法与南陵传讯,是因为看到从南陵飞跃而出的热气球,才用酒坛,陶瓷瓶等防水之物,将求救信顺着江水送出。


    十六州已被北戎派兵于要路驻守。


    他们与其他州县无法联络,而被北戎扶植的虞昌虽未敢称帝,但一直管理百官。


    大雨连下,最先受了江水之灾的州县,快马将信送出,可至今杳无音讯。


    接下来,就是江水滔滔。


    他们不得准备逃离故土。


    却没想到,被北戎戴上叛乱的帽子,硬是拦着不开求生之路。


    还逼着他们去下田收粮,等到大水下来,又把他们抛弃在原地等死。


    幸而有座高山,他们拼命地往上跑。


    可带着的粮食,早就吃光了。


    他们天天日也盼,晚也盼,可没人来救他们。


    他们知道,他们被抛弃了。


    甚至想与其饿死,成为他人腹中餐,倒不如一死来得痛快。


    可就在这万念俱灰时,他们看到了从南漂来的东西。


    他们拼命地喊,喊破了喉咙,声音也飘不出所处的山。


    但这也给他们带来希望。


    用一切能漂载的东西,带上他们的讯息,随着汹涌的江水而下。


    向上天跪地祈求,哪怕给一点粮食,哪怕有一个人来救救他们。


    看着取出的血衣书,边境无数将士红了眼。


    “该死的北戎人……”


    竟然说,此乃天灾,非人力可改。


    还说,既然观音菩萨现身庇佑他们,那就应该求他们的天神拯救他们。


    如果他们信奉的神不救他们,就是上天对他们的惩戒。


    此等诛心之言,简直是畜生都不如。


    江上,已经浮现无数具尸体。


    触目惊心……


    可这一次,皇帝会救么?


    插手沦陷之地,可是会触怒北戎的……


    要是不救,难道眼睁睁看着南陵百姓,易子而食,酿成人间惨剧么?


    可……他们又该如何救呢?


    连人都进不去……


    这一刻,无数人不由把希望的目光,眺望南方。


    似是那里,有他们想要的答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