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揣摩

作品:《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打仗这个事,有时拼的也是一种信心。


    嬴渊对阵脱欢,可谓信心满满。


    但要是对阵马哈木,不说毫无信心。


    值得肯定的一点儿是,嬴渊施展的任何计谋,只怕都瞒不过马哈木的眼睛。


    “原以为,是想与马哈木继续在草原上周旋。”


    “待他们扛不住了,此战便也就结束了。”


    可如今,朝廷要逼着嬴渊去主动发起两场战役。


    他要对这支两万人的骑兵负责。


    只是,让他与全军将领都想不到的事情是。


    脱欢接连经历两场败阵,却还不死心。


    竟是将大营向前推进了足足两百里。


    如今,敌我双方之间,就隔着一条‘小黄河’。


    嬴渊听说脱欢在河对岸扎营的那一刻,也是充满了不敢置信。


    这脱欢,凭什么啊?


    难道,他以为,凭借着士气跌落谷底的瓦剌将士,能够击败自己不成?


    说实话,哪怕此刻是马哈木带着瓦剌主力亲自来此,嬴渊也无惧。


    但他就是好奇,区区一个脱欢,怎么敢的?


    在瓦剌扎营当日。


    嬴渊特意与诸将前往河对岸亲自勘察敌军动向。


    岳峰瞧着远处连绵的敌营,也极为费解,


    “瞧这阵仗,敌军是倾巢出动了。”


    话音刚落,诸将便就忍不住议论起来,


    “按理说,此刻这个脱欢,应该躲着咱走才是,怎么偏偏又撞回来了?不死心?想与咱们决战?”


    “嬴帅,末将请领兵马,今日夜袭敌营,试试他们的深浅。”


    “不可,敌军既敢明目张胆的安营扎寨,必有防备。”


    “这个脱欢究竟想做什么?”


    “...”


    所谓事出异常必有妖。


    这几日,嬴渊都在忙着设想该如何发动较大规模的战役。


    对于脱欢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可谓百思不得其解。


    思虑片刻,他看向身后侧的李川,问道:


    “近几日,可探得马哈木那边的动向?”


    后者摇头道:“暂未见有何动静,不过,大量的斥候早已散出去,一旦有情况,他们会及时来报。”


    嬴渊点了点头,“这几日,即使遇敌军挑衅,也不可出营迎战。”


    有将士不解。


    如今占据优势的,明明是己方。


    为何不战?


    只是,嬴渊不给解释,他们不敢询问。


    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妥起见。


    脱欢突然推进二三百里,在河对岸扎营,透着蹊跷。


    此刻,应对瓦剌兵最好的法子,便是以静制动。


    只是,再次让所有人感到费解的是。


    自脱欢将营地扎在河对岸以后,便没了日常动静。


    除了彼此斥候间有所摩擦之外。


    脱欢愣是没有挑起任何一场战役。


    这使得周军将领有些按耐不住,与嬴渊议事时纷纷谏言道:


    “嬴帅,他们不来攻,我们便向他们攻去!”


    “与其这样干等着,倒不如主动试试他们深浅!”


    “请嬴帅下令!”


    “...”


    其实这几日来,他们几次三番的向嬴渊请求出兵,但是都被嬴渊给驳回了。


    这一次,诸将齐齐发言。


    嬴渊知道,无论如何,这一仗,都要打了。


    不然,说不过去。


    而且,直到今日为止,马哈木那边,仍旧毫无动静。


    “尔等所言不错,是时候该试探试探脱欢此人,究竟有几斤几两,胆敢将大营前推两百余里!”


    嬴渊缓缓开口。


    在这个时代,行军作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只要一方将大营前推,那便是等同于下了请战帖。


    另外一方若是不应战,不免有被他人小觑的意思。


    “今夜子时,由王忠毅王将军率三千轻骑,夜袭敌营。”


    “切记,小心为上!”


    嬴渊选择让王忠毅领兵,是因为。


    这几次的战役,主导人,都是与他较为亲密的一些将领。


    比如岳峰、萧逾明、李川等。


    主要的功劳,自然也就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诸将为何动不动就要主动请缨?


    因为他们也想获得功劳。


    嬴渊若是再用自己人,只怕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王忠毅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既能领兵,又久经战阵,经验丰富,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突发情况发生。


    子时刚到。


    王忠毅便迫不及待的领兵点将,绕道小黄河,向敌营杀去。


    只是在其领兵征战期间。


    嬴渊那颗悬着的心,就没有放下过。


    主要这也怪不得他。


    实在是容错率太低了。


    直到一个时辰过去。


    嬴渊仍旧坐在大帐内,也不去休息,静静等着战报传来。


    他不去休息。


    诸将自然也不敢。


    就这样,直到寅时末,王忠毅回营的时候,嬴渊紧绷着的心,才算逐渐落地。


    据王忠毅描述此战经过。


    并未讨得太多便宜。


    敌我双方伤亡占比,大概是在四六。


    主要敌军就像是有所防备。


    待王忠毅大军还未冲入敌军大营中。


    他们便已经回过神来了。


    趁着夜色突袭敌军,四六伤亡比,不算赢,而算平局。


    无功也无过。


    但是对于嬴渊领导的几次战役来说,这有些太不够看了。


    所以,王忠毅在回营时,就摆出一副要请罪的态度。


    嬴渊并未责罚于他,但是也未曾出言安慰,只是摆了摆手,道:


    “清点伤亡人数之后,便各自回帐内歇着去吧。”


    闻言,王忠毅只觉是嬴渊对他有些失望。


    自觉惭愧至极,也并未多言。


    待嬴渊去歇着之后。


    于节庵见帐内王忠毅仍长跪不起,便将其搀扶起来,道:


    “王将军可是认为,是嬴帅在怪您这场仗打得不够漂亮?”


    王忠义点了点头,“难道不是?”


    于节庵摇头道:“非也。”


    “此战,无论将军打出怎样的结果,嬴帅都不会高兴。”


    “因为将军并未打出嬴帅想要的结果。”


    嗯?


    王忠义摆正姿态,好奇道:


    “于先生,你是读书人,俺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你就与俺说说,嬴帅究竟想要怎样的结果?”


    于节庵正色道:


    “我也是猜测,将军听过便好。”


    “这几日以来,嬴帅一直在揣摩脱欢行军于此的用意,但可惜并无收获。”


    “此战,嬴帅即是要试试脱欢的深浅,更是要打给马哈木看。”


    打给马哈木看?


    王忠毅仍是有些不懂。


    于节庵笑道:“将军,稍安勿躁。”


    “约莫就在这几日,敌军必有大动作!”


    “届时,将军再去一雪前耻,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