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她愿意当第一个引路人
作品:《真千金回府,全家都跪下颤抖》 沈映星将自己实战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在对战的时候,她会将她们所犯的错全部记下来,然后一对一去指导。
这些姑娘不仅仅是学生,也是希望的火种。
等叶家的表姐妹到来,学堂又能对她们所擅长的加以细分。
若是能培养出专精某一项的人才,将来的后备力量就有了。
星火学堂是一次摸索,慢慢调整教学方式。
将来大梁会有更多的这样的女子学堂,让更多的姑娘走进学堂,读书不再是男人的特权。
沈映星的课上完,已经是中午了。
沈敬柔和周白萱就这么看了一上午。
学生们全都松了口气,虽然全身都痛得不行,脸上没什么痛苦,更多的反倒是兴奋。
周白萱正打算上前,却被沈敬柔拉住,“等等吧,她们肯定还有很多问题要请教阿星的。”
话音未落,沈映星就被她们团团围住,说起平时练习发现的问题。
沈映星见状笑道:“这里太晒了,先回学舍,一个个问,都别着急。”
说罢,学生们就将她簇拥去了学舍。
沈敬柔侧首笑望周白萱,一副‘看吧我没说错’的模样。
周白萱拉着她也一起去了学舍。
眼看着都到午饭的时间,学生们还没问完,周白萱只得进去打断,“有什么问题等吃了午饭再继续吧。”
万一饿坏了,不管是沈映星还是学生,她都会心疼好吗?
“听山长的,不然等会山长发火,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沈映星打趣。
此话一出,众人都哈哈大笑。
沈敬柔直接上前抓住沈映星的手就往外拖,还不忘回头对学生们说:“该吃饭就吃饭,进步不是靠这么一点点时间取得的。”
星火学堂的管的饭,比寻常人家还要好。
中午不是白米饭就是大馒头,还有一荤两素。
不过学堂明文规定,这些饭菜只能在学堂吃,一律不得带出去,否则赶出学堂。
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些重男轻女的人家逼着女儿来学堂读书,然后饿着肚子偷偷将饭菜带回家去。
学堂要培养的是女子人才,而不是一家趴在身上吸血的姑娘。
用完午饭,沈映星又回答了学生半个多时辰的问题,这才散了。
“每次你一来,学生们全都围着你转!”沈敬柔在沈映星边上坐下,“我想跟你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说!”沈映星刚刚说了太多,这会儿是真不想动嘴巴了。
“下一次招收学生是在九月份,现在已经很多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想让家中女儿进学堂,我们要限制名额吗?”
沈敬柔也是第一次办学堂,这件事她拿不定主意,周白萱的意思也是先问问沈映星的意见。
“这次不可能看报名人数了,而是出考题,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才能入学。”沈映星说。
“万一有姑娘不识字呢?”
“不识字还可以算数,有一样擅长的,就能进学堂。”
更何况,沈映星也找了之前云天会的绣娘来北境,到时候也会在星火学堂授课。
学堂教的不止是读书明事理,还有谋生之道。
除了刺绣,还有织布、做衣裳、打算盘看账、习武等等之类凡是适合生存的一技之长都会有夫子。
学堂也不可能永远只有那么几个学生。
一开始没那么多夫子愿意过来都是正常的。
要不了多久,学堂的规模一定还会扩大。
学堂建了那么多寝舍,就是让那些路途遥远的学生住的。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切都要慢慢来。
等明年开始培育稻种,她还会安排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试验村里帮忙。
沈映星很多时候都庆幸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去慢慢改变女子的地位。
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后来者,总有一天,大梁的女子也能站在太阳底下,不需要依附任何人活下去的!
“我明白阿星的意思了。”周白萱说,“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保证会办得漂漂亮亮的,不过——”
周白萱话锋一转,“阿星,现在都是你支撑着学堂的开支,学生越来越多的话,你吃得消吗?”
“放心吧,不会一直是这样的!”沈映星淡定地道。
等亩产千斤的水稻培育出来,百姓吃得上饭,就开始慢慢接受女子进学堂这件事。
到那时统一收束脩,也会有大户人家为了名声给学堂捐银子。
所以关键还是要把人才培养出来,学堂才会被普罗大众所认可!
而前期的投入,沈映星舍得,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的女子。
她出生于平等的年代,即便已经在大梁生活了十几年,对于某些规矩还是很难接受。
虽然她一个人也做不到让大梁变得跟她前世一样,但她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有影响力,再一点一滴地慢慢去改善女子处境。
沈映星要做的,从来就不是天真以为靠自己一个人能改变世界。
这是漫长且艰难的征途,需要无数的女子站出来,燃烧自己来照亮后来者前进。
而她愿意当第一个引路人。
所以她赚了很多银子,又抓住一切机会掌权。
也许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可能让一个又一个女子看到希望,不也是她带着记忆来到大梁的意义吗?
“你们定好考试在哪一天记得告诉我,那天我也要来。”沈映星叮嘱周白萱。
她想碰碰运气,有没有行军布阵天赋的女子。
现在她能握住石门关的兵权,将来也会走进朝堂。
而石门关也需要一位女子继承者。
这些都是沈映星的计划。
除了她自己,不会轻易跟任何人透露,包括盛谨川。
男人嘛,爱的时候是真的爱。
但真心瞬息万变,她不会去赌男人的心。
她见过太多女子因为心软而在男人身上一而再吃亏,甚至是葬送自己一生。
比如冯桑宁。
如果不是那么巧被她遇上,现在的冯桑宁早就成了一抔黄土,不会有云天会的大管事,石门关更不会出现姓冯的女军师。
冯桑宁适合管理,不适合打仗,所以未来从她手里接管石门关的人,她从未考虑过冯桑宁。
还有更适合冯桑宁的事等着她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