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欺生,天色已黑

作品:《关中盗墓手记

    养鬼我倒是听说过。


    例如五鬼运财术。


    要想施展出来陡然暴富,就得先养五只符合要求的小鬼。


    梅山,阴山等派修炼的阴法,也有大量需要养小鬼的法门。


    不过养鬼仙就极其少见了。


    因为鬼仙实力太强,不是随便就能控制驾驭的。


    除非鬼仙和供养者之间有极深感情羁绊。


    难道神像脑袋中的鬼仙……是秦老汉的先人?


    我正琢磨时,却听庙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白净小伙,气喘吁吁跑进庙里。


    他进庙先左右环视一番。


    看到我们仨的时候,目光微微停顿了下。


    他趁环视的功夫喘匀了气,掸去身上尘土,迈步走到秦老汉面前。


    抱拳拱手道:“辛苦。”


    “辛苦。”


    秦老汉眼皮都没抬。


    随意道:“歇着吧,天黑就出发。”


    “欸!”


    小伙脆生生答应下来。


    拎着包袱向我们这边走。


    挑了我右边的空地坐了下来。


    我微微侧脸,用余光观察那小伙。


    小伙穿的衣服虽然褪了色,但洗的很干净。


    没有村里人的土气。


    倒像是读过书的城里人。


    只是他来的太巧。


    而且一来就挑我们旁边的空地落座。


    怎么都有点窥探或监视的意思。


    我甚至怀疑他是秦老汉暗中派来的人。


    小伙把包袱随手一丢,一屁股坐在了包袱上。


    咧嘴笑着向我们仨拱了拱手。


    用带点口音的普通话道:“我叫韩斌,家是天津卫的。”


    “打小跟邻居大爷学过几天相声。”


    “没正式拜师过,厚着脸皮来跟大家伙出去混口饭吃……”


    我摆手打断他的话。


    指着破庙左边那帮人:“你坐错地儿了。”


    “团柴,团春和柳海轰儿都在那边。”


    韩斌脸皮绷了起来。


    硬挤出尴尬笑容:“他们都欺生。”


    一个“都”字饱含委屈。


    看得出不仅评书,相声,唱大鼓书的人欺生。


    皮门,彩门,挂门的人应该也欺生。


    所以韩斌才会跑来找我们三个。


    韩斌哀声道:“求你们别赶我走。”


    “我可以帮你们拎东西,干杂活。”


    “赚到钱粮分我两成。”他可怜兮兮的竖起两根手指,紧跟着收回一根手指道:“一,一成就行。”


    那时艺人们私下表演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走村,需要组织者提前跟村里话事人沟通好。


    然后带人去村里演出。


    演出完后,艺人们挨家挨户去要。


    村民愿意给多给少或者不给,都随意。


    最后要的钱粮艺人内部再分配。


    通常大轴的角儿拿的最多,其次是压轴的。


    嗯,现在人说起来都是压轴戏,认为压轴的才是角儿。


    实际上大错特错。


    大轴,压轴这些词儿都来源于京剧。


    过去戏班子常把最有号召力的角儿,排在整场演出的最后,被称为大轴。


    名望或资历略次于角儿的,被安排到倒数第二场登台。


    因为倒二的节目在节目单上紧压着大轴戏,因此被称为压轴戏。


    再往前倒数第三四场戏是中轴,倒数五六场戏是早轴。


    最前面的第一场戏是开锣戏。


    过去那些捧角的富商巨贾,通常都不看前面的戏。


    等到压轴戏唱完,大轴开始角儿登场了,才施施然入座听戏,然后大把往台上抛金撒银的打赏角儿。


    那打赏的劲头,比如今直播间狂刷火箭还要疯狂的多。


    二一种是赶集赶庙会。


    艺人们到了集上或者会上,各自找地方摆摊卖艺。


    挣多挣少全凭自己本事。


    那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走村的活儿非常少。


    基本都是赶集赶庙会的。


    后来发展出专在大集庙会表演的大棚演出。


    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初期的大棚演出,表演内容很是猎奇与狂野。


    嗯,也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过大棚演出的……


    再说回眼前。


    黄子然主动道:“韩斌是吧。”


    “跟着我们也行,但别指望我们会为你得罪其他人。”


    “懂吧?”


    韩斌点头如捣蒜:“我懂我懂,我肯定不惹事。”


    紧跟着他从兜里掏出包金丝猴烟。


    双手捧着递给黄子然:“还没请教哥哥们高姓大名,烟是孝敬您们的。”


    黄子然不客气的接过烟拿在手里掂了掂。


    笑道:“我姓黄,他姓郑,这位小兄弟姓陈。”


    “黄大哥,郑老哥,陈小哥。”


    韩斌恭敬的喊了一圈。


    这大哥,老哥,小哥的叫法也挺有意思。


    显然他看出黄子然是我们三人中的话事人。


    有意用大哥的称呼突显黄子然地位。


    我微微皱眉。


    就冲韩斌送烟和称呼人的机灵劲儿,应该很容易融入到同行之中。


    怎么就被人欺生了呢?


    我寻思时,黄子然已经套出韩斌来路。


    他因为跟村里姑娘结婚而没了回城资格。


    加上媳妇怀孕需要吃好点补充营养,就只能硬着头皮出来跑江湖挣钱。


    之前他跟着出去过一次,因为没捧哏的只能说单口相声。


    刚聚起点人气就被说评书的砸了场子。


    说他是相声门的不能说评书。


    韩斌受了委屈,扭头找说相声的同行求助。


    却被说相声的回了句:你一海清算哪门子同行?


    海清最开始指初学者。


    相声门里特指没拜过师的相声演员,多少带点嘲讽的意思。


    所以很多成了名,又没拜过师的相声演员,终其一生都想拜师得个名分,好洗去同行对自己海清的称呼。


    因此韩斌挨了一路欺负,也没挣到几个钱。


    心里就有点恨上这些同行了。


    低声给黄子然嚼了不少他们的舌根。


    两人聊的越来越热乎。


    黄子然搂住韩斌道:“秦老汉就眼睁睁看你被欺负?”


    “没出来主持过公道?”


    韩斌苦笑摇头:“他劝我忍气吞声。”


    他说完看了眼秦老汉,停顿几秒后深吸了口气。


    像鼓起很大勇气似的说道:“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你们最好小心着他点。”


    “嗯?!”


    我,黄子然,郑二伯异口同声的嗯了下。


    都很诧异韩斌说出的这句话。


    黄子然抿了抿嘴,问道:“小心他什么?”


    “小心,那个……”


    “欸!”


    “之前我有次后半夜被憋醒,起夜时看到秦老汉正在喝血!”


    “喝人血!”


    韩斌说到紧要关节处,秦老汉突然拿起烟袋锅在地上使劲敲了两下。


    笃笃!


    敲击声中,庙内众人纷纷起身拎起行囊。


    秦老汉扭头看向我们。


    露出阴森笑容道:“天色已黑,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