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留着她,会有大用

作品:《她被活活逼死后,全家悔不当初

    从洛云舒和裴行渊的角度看过去,只见三皇子问完这句话之后,霍贵妃就开始狂捏眉心。


    看她那力度,那眉心定是被捏红了。


    见状,洛云舒有点想笑。


    往日里,霍贵妃一向表现得极为端庄。


    这会儿大概是觉得没外人在,也就顾不上这么许多了。


    当然,也可能真的是气极了。


    原想算计人,没算计到,吃了这么大的亏,能不气吗?


    见洛云舒唇角弯起,裴行渊也跟着无声地笑了。


    这时候,霍贵妃终于开口了。


    话是对着霍少远说的。


    “少远,说到底,今天的事情是你对不住烈铮。孔诗雅是孔太傅的女儿,更是烈铮今日纳的侧妃。你玷污了她,这是你的错,更是丝毫也不顾惜烈铮的脸面。”


    霍少远立刻辩解:“姑姑,侄儿并非有意。但凡是侄儿存着一丝理智,都不会做出今日这样的事情。”


    霍贵妃话里的意思,霍少远听出来了。


    是想让他死心塌地地辅佐三皇子。


    可是,他原本就没什么其他的心思,他一直忠心耿耿。


    之前他们兄妹的婚事,也是霍贵妃和三皇子对不住他们安国公府。


    霍贵妃瞥了他一眼:“少远,你是想让本宫追究今日的事情不成?”


    “侄儿不敢。”霍少远躬了躬身子。


    “既然不敢,那就乖乖的。以后,你们还是好兄弟,劲儿也该往一处使。”


    “是,姑姑。”


    霍贵妃没再说什么,打发霍少远走了。


    当房间里只剩下霍贵妃母子二人的时候,霍贵妃缓缓开口:“别动孔诗雅,好好养着她。”


    “母妃,可她……”


    “你不碰她也就是了。别忘了,孔诗雅的父亲是孔太傅,而孔太傅是裴行渊的老师。今日的事情和裴行渊脱不了干系,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离间孔太傅和裴行渊的机会吗?”


    “母妃,事情怕是没有这么简单。孔太傅那个人又臭又硬,不然,也不会断绝和孔诗雅的父女关系。”


    “铮儿,你要真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不曾做过父母,不明白父母对儿女的心思。再狠心的父母,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受这样的奇耻大辱。你非但要好好留着孔诗雅,还要锦衣玉食地养着她。留着她,会有大用。”


    “是,儿子明白了。”


    ……


    出了三皇子府之后,洛云舒有点担心:“殿下,孔太傅那边怎么办?”


    “放心,这些我会处理。”说着,裴行渊仍是眉眼含笑的样子。


    洛云舒看着他,也笑了。


    “笑什么?”裴行渊问。


    “我是真没想到,殿下居然会跟我一起胡闹。我说想看看,殿下竟然真的就带我过去听墙角了。”


    以前,若是有人告诉她堂堂太子会去听墙角,打死她她都不会相信。


    可今日,她亲眼所见。


    裴行渊的身上,竟然有这么顽皮的一面。


    洛云舒觉得很意外。


    对于裴行渊,她似乎又有了新的认识。


    裴行渊只是笑:“是有点幼稚了。但是跟你一起听墙角,就显得很有意思。”


    洛云舒怔了一下,低下了头。


    虽然出了这样的事,但三皇子府那边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第二天一早,三皇子还是带着霍娇娇和孔诗雅一起入宫,拜见昭远帝和赵皇后。


    宛若无事发生。


    很快,是三朝回门。


    侧妃是没资格回门的。


    但,孔诗雅还是回了孔府。


    起初,孔府的大门没开。


    但孔诗雅的马车一直没走。


    最后,许是孔太傅被说服了,放了孔诗雅进去。


    但,孔太傅没露面。


    孔诗雅心有不甘,和家人见面之后,她跪在了孔太傅的书房外。


    她知道孔太傅在里面。


    最终,书房的门还是开了。


    孔诗雅走进去,和孔太傅说了许久的话,其中,还夹杂着哭声。


    至于说了什么,裴行渊派去的暗卫没探听到。


    但是隔日,孔太傅就递了信来告假,言称自己年纪大了,体力不济,要辞去太子太傅一职。


    裴行渊同意了。


    从裴行渊口中得知这件事之后,洛云舒感叹道:“孔太傅是个聪明人。”


    “没错。他不愿意成为博弈的对象,就选择急流勇退。眼下这种情况,这种做法是最聪明的。”


    如此一来,孔太傅在三皇子眼里就会失去价值,三皇子也就不会再拿孔诗雅做文章。


    而且,孔太傅也不用在三皇子和裴行渊之间做出选择。


    因为,无论他选择谁,最后的结局都不会好。


    孔太傅是个聪明人,他也足够在乎孔诗雅。


    只可惜,这时候的孔诗雅不会懂。


    因爱生恨的女人真可怕。洛云舒在心里感叹。


    这个小风波结束之后,洛云舒特意派人去了一趟海家,想问问海云澜有没有往家里寄家书。


    因为,海云澜去易水县之后,一直没有给她和阮清辞写信,这和海云澜最初的说法不同,洛云舒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可,派去海家的人回来禀报,却说海云澜每隔几天就会往家里寄家书。


    最近的一封,是昨天才送来的。


    洛云舒不禁扪心自问,是她太拿海云澜的话当回事了吗?


    为此,她特意把阮清辞也叫了来,一起分析。


    阮清辞不以为然:“她刚去那边,许是太忙了吧。”


    “刚过去的时候或许忙,这可以理解。可现在距离她嫁过去马上就快一个月了,她又不用侍奉婆母,那姓方的也没有其他的妾室,按理说不该这么忙的。”


    “许是刚做知县夫人,迎来送往的事情太多,以至于忽略了咱们。”


    洛云舒皱了皱眉:“可我派人去海家问过,海云澜一直给家里寄家书。”


    “那就是没顾上咱们呗。再等等,兴许这两日咱们就收到了。”


    然而三天的时间过去,洛云舒还是没收到海云澜寄来的信。


    洛云舒越来越觉得不对,她把这件事告诉裴行渊,让他跟着一起分析一下。


    原本,她以为裴行渊和阮清辞一样,会觉得她多想。


    毕竟,裴行渊日理万机,这也的确不算一件大事。


    然而,裴行渊竟是认可她的判断:“的确是不大寻常。这样吧,我派人去一趟易水县,亲眼看看,也好让你放心。”


    洛云舒没想到,裴行渊竟这样慎重。


    她同意了。


    易水县距离京城三百余里,若是骑快马,一日可以来回。


    很快,派去易水县查探消息的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