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

作品:《妻主别走

    后来这几日,在陆旻的陪伴下,姚素素便将这云中城好好逛了一番。


    听说姚素素从皇城而来。


    陆旻便道,“皇城多喜面食,江南却喜米饭,不知姚姑娘可吃得惯?”


    姚素素忙解释道,“陆公子莫要误会,实不相瞒,我并非京城人士,不过是去友人家中,我自小便吃遍五湖四海,哪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问题。”


    现实中,姚素素便来自H省,北方的饺子面条,南方的瓦罐煨汤,江浙的甜食,各处的东西多多少少都尝过一点。


    虽然她不见得所有的食物都喜欢吃,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吃。


    喜不喜欢吃和能不能吃对她来说是两个概念。


    “那便好,云中城靠近江河湖海,最不缺的便是虾兵蟹将,‘云中月’有一道清蒸螃蟹,味道极好,不如由陆某做东,请姚姑娘尝尝这道菜如何?”


    “陆公子盛情,在下却之不恭。“


    托陆旻的福,姚素素有幸去后厨观摩了一下蒸螃蟹的过程。


    只见大厨先是用马毛制成的毛刷轻轻刷洗了一下螃蟹。


    然后将水煮沸,放入切好的姜片。


    再加入紫苏叶祛除寒气,在锅中放入木质蒸笼,垫上一层薄布。


    将大闸蟹腹部朝上,放在蒸笼上,大约一刻钟后,即可出锅。


    而吃蟹用的蘸汁则是另起小锅。


    先将生醋倒入其中,待微微沸腾后,放入姜末,适量白砂糖。


    等到完全煮沸后,便是姜醋汁。


    用姜醋汁来蘸螃蟹吃,那种美味,自是不消说了。


    姚素素并不擅长剥螃蟹,她更擅长的是吃。


    不过今日她却有福了,陆旻完全是剥蟹小能手啊。


    当姚素素还在与蟹腿奋斗的时候,他便已经剥好了一只螃蟹,剥下的蟹壳甚至还能拼成一只完整的螃蟹。


    姚素素佩服不已,“陆公子你实在是太厉害了,像我,就没那样好的手上功夫,只会吃,不会动手。“


    陆旻微微一笑,并不引以为傲,只是将剥好的螃蟹放在姚素素面前,淡淡道:“我从前也不会,后来也是别人教会的。“


    姚素素也并没有追问他那个教会他的人是谁,毕竟这是人家的私事。


    不过她也没时间问,所有的热食大概都只有刚出锅的时候好吃,她不得不趁热吃。


    螃蟹实在是美味极了,她已经完全沉浸在食物里不可自拔了。


    后来,他们又去了云中湖。


    云中湖是城里最大的一条淡水湖。


    两人雇了一条船,便顺着流水随意漂泊。


    艄夫摇着撑杆,慢悠悠地荡着,竹竿划过的地方,都泛起浅浅波纹。


    湖水清澈见底,凑近一看,还能看见鱼儿围着船周围打转。


    湖边杨柳依依,只听的摇橹声缓缓入耳。


    不知谁家少年郎正倚在船头卖唱,歌声悠悠,连绵不绝。


    姚素素不由得感叹,水似柔情风如梦,美人如玉剑如虹,这才是江南啊。


    两人在船舱小酌。


    一边听着摇橹声,一边还跟着歌曲轻哼。


    听着听着,姚素素却觉得歌词不对味了。


    什么“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姚素素闹了个大红脸,不由得拿眼去看陆旻。


    陆旻却不以为意。


    “本地风俗如此,你瞧那岸边的船,那些挂着个红灯笼的,青天白日里一般是不接客的,一到晚上,这些花船就全都挂上了红灯笼,意指要开门迎客了。瞧这条船,这么早就开唱了,怕是有什么人包了船吧。”


    姚素素仔细瞧了瞧,果真见那船头迎风高高挂起一个红灯笼。


    正说着,那条船上边有人出来了。


    原先那唱曲的少年便停了口。


    几个人似乎是起了争执,推推搡搡间一人竟然掉下了船。


    原本以为船上那些人会去救人,谁成想那些人不过在船头如同看戏一般冷眼瞧着,并不帮忙。


    那人起初还在水里拼命挣扎,后来便慢慢往下沉。


    姚素素瞧了瞧陆旻,对方似乎也没有下船救人的意思。


    可惜姚素素自己也是个旱鸭子,不由得连忙喊艄夫帮忙救人。


    待人救上来了以后,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姚素素对着那人的胸口按压了十来下,也没见那人有动静,便只好让艄夫帮忙一起将人倒挂着。


    一会儿过后,那人总算是吐出了胃里的水来。


    一见那人迷迷茫茫睁开眼,姚素素立刻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那人咳嗽了几声,摇了摇头。


    姚素素拍拍他的肩膀,“没事就好。”


    待送那少年上了岸,两人便给了艄夫有点碎银,权当是额外的救人补贴,让艄夫自行去买点衣服茶水御寒。


    随后两人便又坐船玩去了。


    至于当日如何尽兴,此事略过不提。


    过些时日之后,便是百花节。


    正值丰收时节,百姓个个脸上都喜气洋洋。


    家家户户门口张灯结彩。


    既庆祝今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又祈祷着明年也是风调雨顺的一年。


    大红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


    迷离而又暧昧的暖色从街头延伸至街尾,更让夜色显得霎是动人。


    满街的吆喝声。


    儿童的嬉戏声。


    车马走卒的咕噜声。


    糖葫芦那勾人的香气充满了鼻腔。


    臭豆腐隔着老远都能散发出独具特色的“香味”。


    还有街边烧烤摊上散发着浓浓的碳烤肉味。


    姚素素二人连逛了好几条街,仍未尽兴。


    奈何身体已经发出疲倦的信号,两人便去了茶楼喝茶润润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86789|1669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姚素素一边喝着上好的龙井茶,一边还目不转晴地看着楼下的熙熙攘攘的人群,眼中的兴奋尚未褪尽。


    “那是什么?“


    姚素素指指那群由远及近的队伍。


    热热闹闹的锣鼓声,唢呐声震天儿地响,乡邻们都围在周围看热闹。


    “那是大地之神。他们要去神母庙拜祭大地之神。“陆旻答道。


    ”传说大地之神掌管着土地和气候。“


    最前面走过去的是仪仗队,一路敲敲打打,吹奏着喜乐。


    中间的队伍则是由众人抬着一个高大的人像。


    轮廓依稀是个貌美的年轻女子,左手握着饱满的稻穗,右手握着一个硕大的苹果。


    虽说都是油墨染出的石像,却栩栩如生。


    后面的队伍则是由数匹马拉着一个台子。


    一个丰神俊朗的男子正在上面扭腰摆臀跳着热烈的舞蹈。


    而最末的那辆马车则拉着满满一车的水果。


    因水果超载,路途颠簸时便有些掉在了路边。


    路人们连忙去捡起来。捡到的人便朝着马车的方向拜了三拜。


    “他们在干什么?“姚素素不解其意。


    “那些水果是用来献祭的,不能随便乱拿;但如果水果是自己掉下来的,这说明是大地之神的恩赐,可以吃的,他们这是在感谢大地之神的赐予呢。“


    “想不到这还挺有意思的。“


    兴起的姚素素便又和陆旻一起尾随在队伍后头,一起去了神母庙。


    神母庙也很热闹。


    很多人和他们一样,也是跟着队伍过来的。


    于是两人便随了大流。


    别人烧香拜佛,他们也拜。


    别人投币许愿,他们也投。


    别人在树上挂红布,他们也在树上挂红布。


    别人过桥他们也过桥。


    一位小沙弥走过来,“施主,抽根签吧。“


    于是两人各抽了一根。


    听解签那人的意思,姚素素这签是中上签,说的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手难牵。”


    姚素素心中一喜,下意识抬眼看向不远处静静等候的陆旻。


    陆旻冲她微微一笑,顿时如同清风拂面。


    姚素素不由得心一动。


    如果十几年前不能在一起,那么这一次是不是连老天爷也在帮她呢?


    有缘千里来相会,若不是有缘,自己怎么会来到这里遇见他。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多年前的夙愿,如今老天爷竟是要圆她的梦么?


    不然,茫茫人海中,怎么会独独只有那人长得像凝冬呢?


    而另一边,陆旻看着手中的签,则微微叹了口气。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有时莫强求。”


    但是,他怎能不强求?


    他已苦等多年,已经无法放弃执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