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朝廷的格局小了?

作品:《京城全是女儿奴!皇家郡主宠上天

    八十万两!


    整整八十万两啊!


    这个数额,蔡昆并不意外。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小说网:


    早在大年初八以前,他就带着几个账房先生把商税给算出来了。


    但户部派来的人,却无一不感到震惊!


    八十万两的商税,一千两百万两的流水进项?


    这样庞大的数额,竟出自一家刚刚开业满一年的店!


    老天爷啊,他们没有算错账吧?


    虽说去年西月的时候,为了能够给北国六王爷和司空将军造成蜀国财力增强的错觉,朝廷曾安排过不少人在坊间放言,预计百宝居一年能给蜀国朝廷上缴几十万的商税。


    但那个数额,其实是有意夸大的啊!


    说得首白些,那就是朝廷胡乱吹嘘的。


    现在告诉他们,朝廷的格局小了?吹嘘的数额少了?这让一堆长期跟银钱打交道的老狐狸,被劈了个外焦里嫩。


    一年八十万两的商税代表了什么?


    十几个户部官员都没说话,但却不断在脑子中盘算着。


    若他们没记错的话,去年汇总的时候,整个蜀国的商税是八百六十万两。


    其中,京都城由于是皇都,所以占了最大头,商税是一百九十万两。


    而京都城中,最受欢迎的青/楼兰花门,上次缴的商税是三十万两。


    最大的赌坊和最好的当铺,分别上缴了十六万两和二十万两。


    还有京都城最好的酒楼醉仙楼,上缴的商税是十五万两……


    所以,百宝居一年的商税意味着什么呢?


    就不说它能抵得过偏远地区一个州府或两三个州府的商税了,那样太羞辱人。


    但往小了说,它是往年西大商税头头的总和。


    整个京都城的商税,它占了差不多一半!


    往大了说嘛,它相当于全国商税的十分之一!


    哦,对了,国库现在的银子是多少来着?


    每年收完税后,朝廷都得往各个地方拨款。


    这个州府要大力发展农业,那个州府要大力发展商业。


    礼部要银子维持门面。


    吏部要银子发展学识。


    兵部要银子供养将士。


    刑部要银子办案查案。


    工部要银子修护城池。


    户部……


    好吧,户部只是个管钱的,花钱的地方好像还真不多。


    就算要花什么银子,那也是普查人口和收税的时候,一些必要的支出。


    除此以外……


    后宫得花钱。


    皇室宗族得花钱。


    皇陵宗庙得花钱。


    各官员的俸禄、养廉钱、就连每年发的官服,都是钱!


    这还只是没灾没难的时候。


    若遇到天灾的话,那又得另说了。


    这个县遭了洪灾,百姓流连失所,等着朝廷拨款,重建家园。


    那个县遭遇了蝗虫,颗粒无收,朝廷就得开仓放粮,减免农税。


    咳。


    扯远了。


    收!


    先让他们仔细想想,国库还剩多少银子来着?


    好像……


    就……


    三十万两?


    还是二十万两啊?


    总之不多,少得可怜!


    现在一个百宝居,一年的流水进项比全国的商税还多。


    这叫什么?


    妥妥的富可敌国好吗?


    噢,老天爷啊,赶紧将窗户开得大一些,让他们透透气。


    实在是有点激动,要喘不过气了!


    百宝居这名字起得好啊,它可真是个宝。


    开业一年就能上缴八十万两,那两年呢?三年呢?


    有百宝居在,国库难道还怕没银子吗?


    十几个户部官员坐在自己的凳子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他们虽然没有说话,但凭着共事多年的默契,却也能从彼此的眼神中读懂对方的心思。


    ——太好了!


    ——有百宝居在,我们都能安心不少。


    ——以后就算有什么天灾和战事儿,朝廷也能有底气咯。


    八十万两的银子不少,但银票却不多。


    早在蔡昆将商税的数额算出来以后,暖宝就让唐定将银票拿来了百宝居。


    一共八张银票,每张的面额都是十万两的。


    但就这么几张银票,十几个户部的官员,竟每个人轮流点了一遍。


    一开始,蔡昆还挺诧异。


    心里佩服不己,想道:不愧是户部的大人们,一个个可真够谨慎的。


    结果?


    这想法刚落,就听最后一个点完银票的大人说了句:“这银票留在我手里的时间最长,今年我怕是要行好运咯。”


    靠窗坐的大人不爽,立即开口:“胡说!要走好运也该是从我这里开始,我是第一个点银票的。”


    “行了行了,都是同僚,吵吵什么?”


    又一个大人站了起来:“也不想想,咱们为官多年,何时能从一家铺子里数过八十万两的商税?要行大运啊,咱们一起行!”


    “是是是,还是你这老狐狸说得对,咱们一起行大运!”


    “我这双手可不打算洗了,待会儿就去寻人打几圈马吊,准能赢。”


    “不用寻人,我陪你就是。”


    “再加我一个!”


    “我也来,咱们凑一桌得了。”


    一旁的蔡昆:“……”


    行吧。


    原来数银票是为了这个?


    他决定收回自己的佩服!


    不过面上,蔡昆依旧带着笑:“诸位大人莫急,这马吊啊,什么时候都有得打。


    这几天也辛苦诸位大人了,蔡某这里给诸位大人备下了两份薄礼,也算是……”


    “蔡东家客气,这可使不得!”


    不等蔡昆将话说完,最先提起要打马吊的大人便开口阻止了他。


    “咱们拿的是朝廷的俸禄,办的是朝廷的事儿,再辛苦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这几日咱们在百宝居有吃有喝,还能痛痛快快地算上几天账,也算不得辛苦。


    你手中那礼啊,不管是什么,且自己收着,千万别往外拿。


    否则,你就是要让咱们这些人犯大错,是要害惨我们啊!”


    “正是这个理!”


    还是之前坐在窗户边的大人。


    他顺着自己同僚的话往下道:“王侍郎跟吴侍郎的结果,蔡东家都看到了吧?


    不仅王、吴二人被斩首示众,就连他们的家眷,也都被流放到偏远苦寒之地,此生不能回京。


    咱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就该为百姓办事儿,可不能拿你们的一针一线啊!”


    “那可不?”


    又一个大人站了出来:“咱们在户部虽不是什么大官,但这日子过得也舒坦。


    蔡东家,你可莫害我们哟?我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