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鸣惊人

作品:《娱乐:让你顶替嘉宾你唱壁上观?

    抖手直播间。


    “???我了个靠!这是什么歌?副歌那是...京剧???”


    “要不说是央视出品的音综,副歌一响,我鸡皮疙瘩起了一片!”


    “要命了,那个佛字的颤音把我魂儿都颤飞了!”


    “许安?从没听过啊,这是个新人吧?现在新人都这么强了吗?”


    “这歌词写得真好,曲子也好,唱的也好,我服了。”


    “原本我还以为谁也压不了轴,现在看怕是我错了,他不光压了,还压住了!”


    ...


    ...


    敦煌舞台。


    音乐未停,许安仍旧动情的演唱。


    此时的许安完全沉浸在音乐当中,似乎外界发生的事也无法影响到他。


    由原本的紧张,到张口唱出第一个字的沉浸,他突然明白,原来在舞台上唱歌真的是一种享受。


    监控器前。


    现场导演嘴巴微张眼神呆愣,手中的对讲机掉在地上像是不知。


    他从来就没有期待过许安,之所以让他第一个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现在看来他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离谱。


    这家伙...真的是一鸣惊人啊。


    而站在一旁的副导演此时比现场导演好不到哪去,嘴巴张的足以吞下一枚鸡蛋。


    误打误撞之下,竟然发现了一块儿被掩埋的金子?


    他不是京城音乐学院毕业的吗?


    什么时候编曲专业的大学生唱功这么好了?


    还有这歌词,确定不是清北历史系毕业的?


    许安的突然爆发让所有人震惊与诧异。


    楚星筠端坐在沙发上,一双大眼睛经过短暂的惊愕过后,变得欣赏与惊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外行只会觉得这首歌好听,但只有内行知道,这首歌无论是编曲还是填词都是业内顶尖。


    特别是许安那温柔的嗓音,以及副歌部分那略带戏腔的唱法,让整首歌极尽升华。


    从而也给她带来了一些提示。


    原来传统唱法...竟然可以夹杂京剧元素。


    这个想法不光是楚星筠,就连不远处坐着的编曲们也都幡然醒悟。


    不过要说兴奋,还得是写词的那些人,许安这一首《壁上观》,直接打开了他们的认知。


    古风加戏腔,这是他们从未想过的领域。


    倒也不是没有,而是那些歌曲都有些四不像,融合的程度几乎为零。


    现在有了范例,那么相信今后对于古风戏腔的研究肯定会如雨后春笋一般。


    歌词中对于敦煌壁画的描写与比喻,也让现场三位历史文学老师不断点头。


    显然歌词中的意境得到了三人的一致肯定。


    渐渐地,歌曲结束了。


    许安放下麦克风后深深吐出一口气,他的表情淡然,但心脏却‘砰砰’跳个不停。


    登台演唱...好像也挺不错的。


    这是此时此刻许安的内心想法,也是他从未有过的畅快淋漓,是ktv永远无法比拟的。


    正当主持人朱诗向着舞台上走的时候。


    坐在正前方的三位历史文学老师竟然齐齐的鼓起了掌,这是另外四人演唱时并未发生过的现象。


    见三位老师鼓掌,两旁的四位嘉宾也紧跟着鼓了起来。


    许安见状对着前方微笑鞠躬:“感谢各位的掌声。”


    这时朱诗也走到了舞台上,站在距离许安一米外的地方,上下打量着他,表情略显浮夸:“我的天,你确定是第一次登台演唱吗?”


    朱诗作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肯定得到了一手消息,也就是许安其实是被强行拉来帮忙的,根本就没有任何舞台经验。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歌曲写的好也就罢了,台风竟然也这么稳?


    电视机前与直播间的观众们,在听到朱诗的话后全都一脸震惊。


    这货是第一次登台演唱?开什么玩笑?


    许安看着表情诧异的朱诗,点头回应:“我确实是第一次登台,大学时候我连迎新晚会都没上台过。”


    听到许安的回应,所有人全都懵了。


    这还真是第一次?


    第一次就这么稳?


    那我服了。


    “看来你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呀...”朱诗感叹了一句。


    对方无论是长相身材亦或者是才华,简直太适合当歌手了,说不定她在此见证了一个歌王的诞生。


    许安没有回答,至于吃不吃这碗饭,他倒是不怎么在意,他倒是更关心其他事,比如说那个叫颜洛梦的女孩。


    “刚才我见三位老师都鼓起了掌,我想问一下张彦平张老师,您为什么会鼓掌呢?”


    朱诗看着坐在三人中间的张彦平,好奇的开口。


    张彦平拿起麦克风,坐在沙发上:“我是研究历史的,嘴比较笨,不怎么会说,但对于刚才那首《壁上观》,整体无论是词还是曲,搭配相得益彰。


    曲子我不懂,说到歌词,我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让更加了解的老闻来介绍吧。”


    对于敦煌石窟的历史,那么张彦平还是能说上一些。


    但要说关于歌词如何,他是能体会其中的意境,但要详细说,他自问还做不到。


    闻人峰接过张彦平递来的话筒,摇头一笑:“让你说你就说,你把我拉上算怎么回事。”


    朱诗接过话来:“那闻先生,要不您给大家讲讲?”


    听到朱诗的话,所有人全都鼓起了掌,其中张彦平的掌声最大。


    闻人峰摇头,轻咳了一下,道:“关于《壁上观》这首歌,正如老张所说的相得益彰,结合的非常不错。


    其他歌词我就不多说了,相信众人也都明白,那都是字面上的意思。


    我记忆中,有一句歌词特别有意思。


    ‘朱颜改,怎不见,窟画昔日璀璨’。


    后半段很容易理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朱颜改’这三个字。


    明面上,这三个字就是指容颜的衰老或改变。


    但这里的‘朱颜’两字,可理解为曾经在壁画中描绘的人物容貌,随着时间流逝。


    这些人物形象所代表的美好容颜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当初绘画时的鲜活模样。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李煜的《虞美人》。


    这首词中有一句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必这两者意思相同。


    从文化层面来看,‘朱颜改’也暗示着敦煌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技艺,文化内涵等可能会逐渐被遗忘或淡化。


    如同壁画的‘朱颜改’一样,需要人们去重视、保护和传承,以避免其彻底失去昔日的光芒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