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第218章只能靠楚长官自己想办法了(求订阅)

作品:《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218章只能靠楚长官自己想办法了(求订阅)涡阳。


    第六十八军临时指挥部。


    接到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李宗仁以及奉化口音(审核这两天找我编辑,规避一下)的电报之后也是一脸的忧虑。


    李曾志师长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军座,蒙城方向只有一个团的守军,趁着日军距离此地还有上百公里,我们..”


    “李师长”刘汝明似有一些不喜,他提醒道:“该怎么打仗,不用你来提醒我。”


    “不过你说的不错,趁着日军尚未反扑,你即刻率领一百四十三师火速前往蒙城一带构筑防线。”


    “是!”


    李曾志将军二话不说,敬了个军礼就离开了指挥部。


    刘汝明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只是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李金田师长。


    “两天之后我们再出发,先看看日军方面的动向..”


    “可是军座..这会不会贻误战机?”


    对于下属的顾虑,刘汝明冷笑了一声:“贻误战机的前提是有战机,现在调咱们六十八军区守蒙城,本身就是送死的活,有什么战机可以贻误的?”


    荣誉196旅指挥部之中。


    楚云飞坐在了一旁仔仔细细的听着钱伯均与边富成的汇报。


    一边细细思索着。


    最近一个月,确实有不少的军官反应。


    有不少的战士找反应这仗一直打下去。


    看不到头,他们明明一直都杀鬼子,打胜仗。


    可为什么还是丢了这么多的地方。


    难道他们打的是败仗不成?


    这种事情如何和战士们解释,一时间也让钱伯均、边富成头大无比。


    打胜仗自然可以提振士气,提振全国军民的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可小胜无法影响大的战争形势。


    绝望的阴云虽然没能够笼罩在全国民众的头上。


    但是却笼罩在了这支常胜部队的头上。


    战士们心里面清楚,为家为国,牺牲义无反顾。


    也知道打仗赢了升官发财,战死了有抚恤。


    可战士们也不是铁人,一直这么打下去,身体也撑不住。


    更何况,楚云飞自己的精力都不如之前。


    自不用说身处一线的战士和中下层指挥官了。


    厌战情绪在蔓延。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部队也确实到了需要休息的时候了。


    楚云飞简单的估摸了一下。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


    麾下的部队至少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调整。


    这期间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兵员,装备方面也需要调整。


    日常训练强度也需要保持,这样才能够提高所部战斗力。


    这些都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物资。


    在以上的前提之下,他们还需要储备接下来作战需要的弹药和相关物资。


    为接下来的日军主力部队西进做足准备。


    整个开封本身也在加紧备战。


    河南地区大多平原,没有一丁点的起伏。


    陇海铁路沿线,能够据守的地方不多。


    归德、兰封,随后就是开封。


    一马平川的地形,想要守得住,还是非常困难的。


    可不守怎么办,黄河决口么?


    楚云飞自然不可能也不愿意答应。


    他沉默了片刻。


    首先出声做了个自我检讨:“最近几仗确实打的太过于急促。”


    “休整时间不到半个月就又参加如此激烈的战斗,部队牺牲很大,这一点我有责任。”


    “可是长官..”


    钱伯均欲言又止。


    难!难!难!


    徐州会战,前景堪忧,局势糜烂。


    虽然有楚云飞的强势介入,打了几场不大不小的胜仗。


    迫使日军开始提前压榨战争潜力。


    并且提前结束了部队的休整计划,投入到了后续的战斗之中。


    按照楚云飞记忆之中的徐州会战局势。


    日军自然不可能调动如此多的部队,在这个时间点就全力发起攻击。


    换言之。


    楚云飞把小鬼子们打急眼了,已经打乱了此前日本大本营的战争计划。


    但这同样给徐州地区作战的友军部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战士们将会面对更加激烈的战斗,更加残酷的战争。


    整个徐蚌战场上唯一具备强横战斗力的王牌主力部队就是他们。


    其次才是五十二军、八十九军这样的部队。


    而现在..他们又被日寇死死的拖在了鲁南的战场上。


    如果他们飞虎荣誉不上战场。


    又有哪一支部队可以力挽狂澜呢?


    即便是目前已经抽调到了一战区的中央军各部。


    钱伯均也不认为他们的战斗力会比飞虎荣誉师强到哪里去。


    “对于基层作战部队的关系,之前做的还不够休整的这段时间里面,务必深入了解到战士们的需求..”


    “至于具体的措施,还要等孙铭调查完之后,再对症下药吧。”


    “是!”


    此时的孙铭正和一群老兵们呆在一起。


    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吹着牛逼。


    老兵们都认识孙铭。


    自然知道是楚云飞让他过来了解情况的。


    这些老兵们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没什么顾忌。


    要是在自己主官的副官面前还要藏着掖着那问题谁来解决呢?


    士气方面问题不是很大。


    但几乎所有的老兵都在反应一件事,那就是累。


    南征北战四处奔波。


    虽然能坐火车,但是罐头车里面的滋味也没那么好受。


    一百多个人挤在一个车厢里面,空气还不流通,吃喝拉撒都在一起。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仗打到现在,大半年了。


    也没有多少时间停下来休整休整,看不到头。


    身体累、心也累。


    还有的老兵反应。


    在山西的时候吧,打完仗发赏钱。


    还有时间开个庆功宴。


    大家吃吃喝喝痛快一番,还有机会潇洒一下。


    可自从出晋作战以来。


    别说是训练了,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一仗打完之后就要整补准备下一仗。


    要么就是在焦急和忧心之间等待着新的命令。


    身边的老弟兄越打越少。


    新兵们来来去去的。


    不仅没有拿到赏钱的兴奋劲。


    甚至还觉得这钱发了也没用。


    反正迟早都要死在战场上,为家国壮烈。


    不如把钱寄给家里面,留个念想。


    还有的老兵们主张将钱都攒起来,交给楚长官。


    万一弟兄们壮烈了,等抗战胜利了之后,也希望能够在打过的战场上留个碑。


    原本早已经杜绝的“霸凌”现象也再度出现。


    这些老兵们欺负新兵的理由。


    仅仅只是为了找乐子。


    并非单纯的山西人想要排挤这些补充进来的新兵。


    这些所谓的“霸凌”与其说是霸凌,不如说是看不惯。


    看不惯这群新兵们热血沸腾,一副准备杀尽日寇的摸样。


    这群愣头青没有上过战场,尚且不知道战场的残酷。


    每次看到新兵们热血激昂的走向战场。


    而后死在战场上,这些幸存下来的老兵们心中颇为不是滋味。


    长时间且高强度的战争让一众老兵们十分麻木。


    还有很多的老兵们,因为照顾这群愣头青。


    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兵的成长。


    而这个此前的新兵也在战斗之中快速蜕变成为了一名老兵。


    而出现的“霸凌”行为,似乎成为了高压状态下的调味剂。


    就连斗殴现象,都比之前多了许多。而且楚云飞从不反对士兵之间的打架。


    前提也是一对一,不扰民。


    在他看来这也是有血性的体现。


    孙铭在荣誉196旅步一团足足呆了一整个下午,基本上了解了七七八八,随后就返回到了指挥部。


    并且将情况仔仔细细,分条罗列下来向楚云飞汇报。


    楚云飞和方立功两人对视了一眼,情况很糟糕,但也没有两人此前预估的糟糕。


    “立功兄,麻烦伱替我给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以及统帅部分别拟定两封电报,希望阎长官抽调部分晋南军官培训班、以及军官训练团的毕业生补充进队伍之中。”


    “是!”


    “另外通知各部部队,明天、后天连办两天的庆功宴,这钱从委员长嘉奖给我的十万里面出,好酒好烟都用上。”


    “是!”


    晋东南。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此时的晋东南地区。


    算是整个华北地区最为安定的地方,没有之一。


    因为有着太岳山区的阻隔。


    阎老西也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把手插到晋东南来。


    至于日军方面,日方的重点都是也是徐州方向。


    再加上沁县围歼战的缘故。


    日军华北方面军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派给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


    短期内日军也没有余力进攻晋东南。


    加上中央军并未溃败至中条山。


    而是在太岳山区进行山东运动战的缘故。


    更是有效的迟滞日军的南下进攻计划。


    卫立煌所率领的南路军实质上变相的成为了整个晋东南地区东部屏障。


    再说活跃在晋西南以及晋南临汾地区的晋绥军。


    二战区目前新组建的英械、法械步兵师目前也已经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并且被阎老西安排部署在了临汾第一线,对抗日军主力第二十师团。


    至于此前和晋绥军所部合作关系还算良好的东路军各部。


    例如曾万钟所部第三军、赵寿山所部第十七师,以及武士敏所部的第一百六十九师。


    拱卫长治以东,对峙邯郸方向的日军部队。


    八路军主力则是主要活跃在太行山区。


    他们经过这三个月的休养生息和征募兵员,此时的八路军各部队主力部队也恢复了七七八八。


    因为换装了部分日械的原因,其战斗力甚至此前还要提高不少。


    整个晋东南地区,从守备力量上来看,可以称之为固若金汤。


    其内部。


    孙卫谋主导的晋东长治及周边地区。


    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整合工业资源。


    大力收拢迁徙疏散的鲁南苏北地区民众。


    再加上河北地区逃难而来的民众。


    整个晋东南地区的人口比楚云飞出晋作战之时还要多上了小十万人。


    这其中又至少有五千左右的潜在兵员也增加了至少两万左右的劳动力。


    楚云飞所部执行的主要还是募兵制。


    不存在强制民众按照兵役法服役(抓壮丁)。


    并且对于免征、缓征的政策、法律落实到位,执行的非常彻底。


    除了炮校征募时候会选择一些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才之外。


    剩下的基本上还是为了支持的军官培训班为主。


    这些在晋南军官学校毕业的军官究竟是个什么水平。


    楚云飞心里面有数。


    只不过但凡接受过一些军校教育的基层军官,战术思维转变的速度也好过普通的大头兵。


    在军校教育的过程之中,他们不仅仅要学会服从。


    战术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这样在接受楚云飞所部的战术体系和相应的技战术,就会接受的更加容易。


    此时的长治地区,临时驻地。


    “短短三天的时间,发了四封电报过来..飞虎荣誉师的情况不太妙啊。”


    孙卫谋一脸的担忧。


    电报里面。


    方立功直言不讳的表示所部士气萎靡不振。


    要求孙卫谋组织家乡慰问团、并且希望长治报社可以派人前往开封。


    为战士们做做采访,宣传宣传战士们的抗日战绩。


    对于烈士家属,以及军属方面的保障工作,一定要严格落实。


    这一点尤为强调,并且方立功在电报之中直言不讳的表示。


    楚云飞认为这件事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狠狠地贯彻到底,坚决避免懒惰行为导致的工作进度缓慢。


    卓天宇仔仔细细阅读一遍后,将电报重新放回:“目前,整个晋东南地区正在半脱产训练的新兵数量总计两万三千人,其中有一万三千人是民兵自卫队的形式,他们接受的也是最为基础的训练。”


    要是在山西地区打仗。


    自十二岁的小娃,到五六十岁的老农。


    听说要杀小鬼子,干日本人。


    那个顶个的积极,那甚至都不需要怎么动员。


    他们敢拼死,也愿意牺牲在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


    “且不说动员力度究竟如何,我估摸着这些人愿意出晋作战的数量都不会太多,这一万三千人呢就不要考虑了。”孙卫谋摸了摸鼻子,接着说道。


    卓天宇点了点头。


    山西地区保境安民的思想影响方方面面。


    爱国思想教育及相关的宣传工作刚刚开展不到四个月,不可能这么快就见效。


    这是一个长期而且缓慢的过程。


    不是唱唱戏、刷刷标语,搞搞宣传。


    老百姓就坚定扛枪打仗,愿意远离家乡几百上千公里去打仗。


    革改地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仅仅需要看到实打实的好处,也要看到晋东南地区的未来。


    让老百姓们看到前景,就是当下要做的第二件事。


    “按照楚长官拟定的三步走发展计划,目前我们的第一步还未完成,作战部队就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


    绕是鬼点子颇多的孙卫谋此时也没有好办法,他再度询问卓天宇:“天宇,能够出晋作战,并且具备一定程度战斗力的兵员,到底有多少?”


    “收到了六百多封请战书,都是以班为单位的新兵训练采用的是老带新。”


    “按照楚长官的要求,一个老兵擢升新兵班长,带六到八个新兵。”


    “完成适应性训练后,从新兵当中挑选出一名表率,作为副班长,随后再补充两名新兵,确保一个步兵班至少有十人..”


    “那就是说,至少有六千作战兵力?”


    卓天宇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但是这些不算是合格的兵员..”


    “为什么?”孙卫谋颇为不解。


    “因为他们尚未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嗯?”孙卫谋一怔:“这是为何?”


    “我们的枪支不够,两万多人只装备了三千多条枪,这其中还有部分是老套筒,鸟铳。”


    “民兵自卫队平日里面基本上训练都用的木棍为了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我甚至从红党那边请了一些教官,教导他们如何制造土质地雷,如何挖设陷阱”


    这些事情孙卫谋一概不知。


    他现在主要抓的就是晋东南地区的农业、经济建设工作。


    尤其是兴修水利这件事情,动辄需要切身实地的去现场督导。


    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对于三级预备兵员体制建设这方面,实际上一直都是卓天宇在一手负责。


    孙卫谋摸了摸下巴:“这件事情..楚长官怎么说?”


    “此前楚长官已经向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发了一封电报,请求补充军械以及相应的弹药。”


    “但是,想必你应该也清楚,咱们二战区的六五枪弹、手榴弹什么的,基本上都要优先供应作战部队,尤其是楚长官所部,咱们打的好归好,但是一直这么打,咱们的物资补给和消耗也跟不上。”


    “新兵别说是有机会实弹训练了就是连枪基本上也都摸不着”


    孙卫谋纳闷了:“晋城、阳城方面不是有一些武器储备吗。”


    “长官司令部那边回电说,这里面储备的六五步枪被用于了半个月前的反攻太原作战了”


    “狗屁..就打了三天,向前推进了不到五公里,能用得了三万支步枪?”


    卓天宇笑了。


    见他像是看傻子一样看向自己。


    孙卫谋有些火大:“什么意思?”


    “有没有三万支步枪都不知道,这么一打,算是彻底平账了。”


    孙卫谋一怔。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事情太多,又太累,忘了这回事了。


    现在的孙卫谋只有三个字能够表达现如今的心情:“草他妈!”


    “先给楚长官回电,另外组织动员大会,准备抽调三千左右的作战兵力率先出晋,记得做好相应的统计工作,军属家庭一律予以税收优惠..免征杂税。”


    “嗯这个你放心,这方面的工作我肯定都会做到位的。”


    “只是仅仅补充三千人的话,兵力方面可能不是很够啊。”


    卓天宇有些担心。


    孙卫谋颇为无奈:“剩下的只能靠楚长官自己想办法了”


    大家可以猜猜,楚云飞怎么解决兵力不足这个燃眉之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