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166章川军出晋,楚云飞获颁布三军团体最高荣誉!(求)

作品:《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166章川军出晋,楚云飞获颁布三军团体最高荣誉!(求)许处长死了。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第一时间发布公告。


    调查清楚了。


    许处长本人并未涉及国防工程经费贪腐之事。


    谢明答应过给他一个体面,许处长体面了。


    那他自己就不可能体面。


    负责此次反复的谢明,职务当天就被解除了。


    正当众人以为谢明要被处理了的时候。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再度宣布,谢明将会前往陆军大学将军班进修。


    一时间,众人骇然。


    非核心圈层的晋绥军官员和将领们纷纷猜测。


    有聪慧之人猜到了什么。


    但他们什么都不说。就好像这件事从没有发生过一般。


    至于蠢笨之人的人,压根不在乎这种事情。


    反正他们又没掺和在里面,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只有中庸者。


    还在四处议论着本次的反腐。


    当宪兵队找上门出了重拳之后。


    这群官员们也老实了.知道什么事情该议论,什么事情不该议论。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乃至于山西绥靖公署。


    其本质上还是一个“家庭制行政机构。”


    阎老西就是众人大家长。


    掌握着绝对的权力。


    楚云飞现阶段虽然只是家族之中最壮实的后辈。


    但很多人心里面都清楚。


    在这次事件之后。


    接班人的位置已经定下。


    楚云飞就是下一个“大家长”。


    一时间。


    那些原本楚云飞都需要笑脸相迎的官员和旧相识,突然巴结起了他。


    转变之快,让楚云飞都有一些不适应。


    倒也收到了不少的好处。


    挑选了一些合适的送给了阎老西、朱绶光、谢濂、张建等人。


    至于他自己..实际上最后什么也没落着。


    东西收了烫手,不如充公。


    当天下午。


    楚溪春找到了楚云飞,身旁同样跟着的是山城方面的特派员竺培基。


    对于竺培基,其身份和地位,楚云飞还是比较“尊敬”的。


    毕竟。


    在二战区的竺培基,实质上就代表着常凯申的意志。


    “副总参座,竺先生..你们怎么来了。”


    “云飞..”


    “云飞兄。”


    竺培基一脸的微笑,在楚云飞的示意下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


    见楚云飞看向了自己。


    楚溪春张开嘴巴解释道:“云飞,这次过来找你也是有件事情想要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还是让我来说吧。”


    竺培基笑着打断道,他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楚云飞:“云飞兄,校长希望你可以去陆军大学..”


    “陆军大学?”


    这是常凯申察觉到了自己的战略指挥能力。


    想要让自己过去带学生吗?


    可陆军大学里面也没几个省油的灯。


    不是资历够老,就是关系够硬,要么就是有点本事在身的。


    楚云飞战功再硬,也只是个黄埔五期生。


    资历不够的情况下,搞定他们也需要一些时间。


    战事如此吃紧的情况下,可没时间陪他们斗法。


    何况,晋军出身的楚云飞压根不需要和这群人拉什么关系。


    去当老师也是纯粹的浪费时间。


    楚云飞认为他完全可以依靠战功破格提拔,不需要刻意去搞什么裙带关系,去搞什么派系。


    索性他眉头一挑,当即出声拒绝道:“竺先生,若是战争结束之后,或许可以考虑前往任教但现在,军务繁忙”


    竺培基傻眼了。


    楚溪春也惊掉了下巴..


    这算是拒绝吗?


    如果是。


    那楚云飞这么拒绝也太高调了一些,甚至会得罪不少人。


    陆军大学。


    那可是现阶段很多将领做梦都想去的地方。


    黄埔出身,去陆军大学进修,基本上就代表着四个字。


    那便是--官运亨通!


    没见过有谁,也没听到过哪个黄埔出身的军官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


    楚云飞听到陆军大学。


    第一时间竟然认为是邀请他过去任教。


    那其实也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楚云飞压根没把陆军大学当回事,自然更不可能把陆军大学的这一众名将放在眼里。


    常凯申听了这话肯定也不会舒服。


    毕竟楚云飞仗都打到这种水平了。


    还想让着楚云飞去进修这不就说明在常凯申的心中,陆军大学的地位很高么。


    事实上。


    陆军大学在民国时期确实是最高军事学府。


    非常牛逼!


    常凯申用人原则。


    黄、浙、陆、一。


    但凡沾了其中两个便可以称之为嫡系、官运亨通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要是沾了三个,只要不是犯了非杀不可的错误。


    基本上也能留条小命。


    这个陆,就是陆军大学。


    这所院校,是民国时期唯一的一所培养现代化作战人才的高等学府。


    也可以说是黄埔军校的上位学校。


    一个正常的中央军军官便是黄埔或者军官训练团毕业之后。


    积累一定的资历和战功便选派前往陆军大学进修。


    陆军大学内有很多德、美、苏强国的顾问协助授课,西方当时最先进的军事著作,国内也是有翻译的。


    虽然翻译的进度略微有些缓慢。


    尤其是德文方面的翻译,主要依靠的就那么零星的几个老教授。


    可不管怎么说。


    现阶段的陆军大学。


    已经有许多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发展也愈发的正规化。


    能够被选派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哪怕是特别班,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似乎是察觉到了两人的情绪变化。


    楚云飞半开玩笑的说道:“校长他不会想要让我去陆军大学读书吧?他们现在可没什么能够教我的了..”


    竺培基打了个哈哈:“那自然不是,校长也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个你出来,这样对日作战,我们就有百分百的把握取得胜利了。”


    楚溪春也颇为配合。


    竺培基将话题转移到了试探楚云飞是否愿意出晋作战上面。


    试探一下楚云飞的口风,如果可以的话。


    或许可以想办法将楚云飞调离山西地区,届时转隶其他战区作战


    虽然麻烦了一些,但终究是殊途同归。


    阎老西已经和常凯申谈拢了。


    五战区那边本身就缺兵少将。


    阎老西想要让川军离开。


    对于常凯申而言,简直就是双喜临门的好事!


    一方面能够增强津蒲会战的兵力,这些战斗力强悍的川军,曾遭受到楚云飞、汤恩伯、卫立煌、黄邵竤,以及阎老西的称赞。


    虽然兵员素质一般,但其抗战意识和战斗意志,非常强。


    连续作战下来,部队的战斗力也在飞快的提高。


    俨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战术素养,加上其悍不畏死能吃苦的性格。


    常凯申十分期待川军所部能够在津蒲会战之中有着突出表现。


    另一方面。


    调离川军部队,实质上在间接性的削弱二战区的军力。


    日军方面一旦得到消息,必然会再度窥探晋南、晋东南等地区。


    使得二战区接下来能够更好的为一战区、五战区分担防守压力。


    指望晋绥军反攻。


    常凯申认为这不太现实。


    阎老西顺带提出希望能够扩编两个步兵旅,用于加强太岳山区的防御。


    弥补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离开之后的兵力空虚。


    常凯申当即表示,可以新增加两个乙种步兵师的编制。


    但有一个要求。


    让楚云飞来陆军大学进修。


    阎老西自然不会同意。


    他本来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将楚云飞所部扩编。


    这两个步兵旅的编制也不是白要的。


    三个旅并一起,那就是甲种步兵师。


    楚云飞再被他提拔当师长的话..一切多么顺利?


    常凯申自然知道阎老西打的是什么算盘,对于这些说法也仅仅只是表示酌情考虑。


    扯皮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麾下各部队的晋升和嘉奖,也不适合继续拖下去。


    毕竟八路军部队都被发了三四封的嘉奖令,六十万元的军费、五十万元的抚恤金,已经一百万发七九枪弹都提供了。


    给阎老西的好处。


    以及楚云飞所部的擢升、嘉奖自然不可能少!


    常凯申知道阎老西的小算盘。


    阎老西也知道常凯申的态度是什么。


    双方两人分歧的重点,便是楚云飞。


    这种嘴仗和扯皮的事情,自然不会闹到楚云飞这里。


    此时的他已经率部踏上了返回长治的路上。


    山城。


    委员长官邸。


    此时的常凯申办公桌上放着几份报告、报纸以及相关需要批阅的文件。


    钱大均没有犹豫。


    将竺培基的汇报情况如实告知了常凯申。


    “委座,培基他在询问楚云飞愿不愿意来陆军大学之时,楚云飞以军务繁忙脱不开身为由拒绝了。”


    “哦?”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常凯申抬头看向了他。


    见钱大均欲言又止。


    常凯申面无表情,重新看回了手上的报纸,接着道:“该说就说出来。”


    “是,委座,楚云飞认为您是要让他来陆军大学任教..培基他.”


    常凯申沉默了片刻,“这个臭小子,我知道了。”


    钱大均站在一旁等待指示。


    常凯申只是安静的阅读完手上的一份报纸。


    随后出声点评道:“他的这份长治周报办的还算不错,就是关于红党的描述多了一些,我知道晋东南之战他们是有功劳的,但随便提两句就可以了,没必要重点宣传他们的指挥员。”


    方立功明白楚云飞的心意,也知道这份报纸上面应该写什么。在他的致意之下。


    宋文英、何曼丽两人起草的这份报纸头条。


    重点突出的是常凯申领导,阎老西统筹。


    用词更是肉麻无比。


    在委员长常凯申的领导,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的统筹安排之下。


    接下来的笔墨才是描述参与本次围歼战的晋绥军楚云飞所部、八路军129师、以及八路军115师。


    至于这仗报纸上面的照片,更是此前阳泉大捷授勋仪式上的合影。


    阎老西、常凯申两人面露微笑、握手的照片!


    对于八路军本次作战的英勇表现。


    用了不少笔墨宣传。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八路军装备差,但不怕死,与日军展开血战,歼灭多少日寇云云,自身也付出较大的伤亡。


    向他们致敬。


    至于晋绥军本身的笔墨提及很少,只是说他们歼灭了多少的部队,自身伤亡情况如何。


    与此同时,在晋绥军之后,顺带提及了参与本次作战的中央军、川军、陕军、滇军各部队。


    各主要指挥官,以及部队番号,作战位置和歼灭敌军数量。


    一直到最后才提起了本次的作战。


    也是由东路军总指挥负责指挥的本次战斗。


    也只是寥寥两三句,不是重点。


    这份报纸,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解读,实际上都找不出任何的问题。


    常凯申看了会高兴。


    因为看到报纸的人会知道这仗是他常凯申领导打的。


    对于他本人在山西老百姓中的威望自然会增加不少。


    阎老西看了会满意。


    因为看到报纸的山西老百姓知道他这个父母官统筹安排打了一场大胜仗。


    在太原沦陷之后,算是给了三晋父老乡亲们一个交代。


    好日子在后头呢!


    八路军看了会高兴。


    这是对国内当前舆论游而不击,不上一线最好的回应!


    八路军,也是真心实意打鬼子的队伍,是穷人的队伍。


    装备差,但我们不怕牺牲,我们一样可以抗击日寇,消灭侵略者,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


    卫立煌、邓晋康、曾万钟、赵寿山等人看到也会高兴。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围歼战之中,但他们的贡献也被提起,并且不吝啬赞美之词。


    川军、滇军、陕军、中央军、八路军,晋绥军。


    本质上大家都是国民革命军,都是抗击日寇侵略的“国军”。


    老百姓们自然希望看到所有的军队,都去打小东洋,打小鬼子。


    尤其是这份常凯申与阎老西共同出席授勋仪式的照片。


    更是向所有人阐明了一个态度。


    那就是阎老西愿意接受常凯申的领导,常凯申也愿意相信阎老西。


    “我记得是文英那丫头搞的?”


    钱大均点了点头:“是,长治报社在楚云飞、方立功等人的支持下,现在发展较为迅速,乃至整个上党地区基本上会在发刊当天或者次日见到这份报纸。”


    “目前,楚云飞在取得阎长官同意之后,在当地进行了减租减息政策,红党方面的革改地土也没有在晋察冀地区那么激烈..地方权力结构目前正在平稳过渡。”


    “看看这份报纸吧。”


    常凯申将报纸递了过去,钱大均认认真真阅读每一个字眼。


    “看出名堂了吗?”


    钱大均有些迟疑:“委座,云飞他想来心机应该不至于深沉至此。”


    “是啊,一个年轻人,确实不应该如此机敏(心眼子多。)”


    “按照他这么宣传老百姓们虽然认可八路军,但八路军很难再晋东南地区征募到什么兵员了”


    钱大均总结了一下:“而且楚云飞他,似乎想要借八路军的手完成彻底的洗牌..如果能够完成的话,整个晋东南地区民心稳固,军心可定。”


    “云飞是有大智慧的..”


    常凯申一边在面前的公文上面书写了一个准字,一边继续补充道:“他看的比一些人都要远,他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但是他却看不出红党的狼子野心,他还不知道这群人的可怕,这很危险!”


    “委座..要不我亲自去一趟?”


    钱大均知道常凯申对楚云飞的看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何况楚云飞不是将才,而是帅才!


    “也好,再调拨五十万经费过去,支持一下云飞这小子托人办的报社。”


    “我拟调楚云飞担任南路军副总参谋长,至于原本的老部队,还由他自己带,授予358旅飞虎旗一面。”


    “至于各军官的嘉奖、擢升,按照原本定下来的章程来。”


    “是!”


    常凯申似乎还有一些不放心,接着吩咐道:“这件事情你亲自和百川兄谈,他自然也不会希望云飞和红党走的太近,务必办妥。”


    “是,不过委座,川军那边?”


    常凯申眉头微皱,随后做出了相应的安排:“让晋康兄等人先动身前往开封,我准备在开封召开北方战区的高级军官军事会议,川军划拨第五战区之后,照例也需要参加这次会议。”


    “我明白了。”


    当天下午。


    常凯申当即便再度通电全军。


    为嘉奖晋绥军358旅在沁县围歼战之中的卓越战功伟大胜利。


    军事委员会商讨再三之后决定。


    颁发飞虎旗一面,以彰嘉奖!


    国军的团队荣誉旗奖励,因蓝缎上绣有白色飞虎,又称“飞虎旗”。


    这件事,常凯申甚至都不需要和阎老西商量。


    因为自1935年以来。


    飞虎荣誉旗一次也没有颁发过..


    有楚云飞这个先例在,后续的部队想要再度获得这个荣誉..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了。


    正在行军途中的楚云飞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不免露出了一丝微笑。


    一旁的钱伯均更是恭维道:“名震天下的飞虎荣誉旗,没想到这第一面竟然是让我们这群“杂牌军”获得了!”


    罗卫国高兴的嘴巴都要笑歪了。


    是啊!


    常凯申的嫡系中央军,乃至德械师、各期调整师,整编师都没能够获得如此殊荣。


    换句话说在这个时间点。


    常凯申哪怕是想颁,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战例。


    因为一场胜利的战役,严格意义上来讲的话。


    到1938年1月12号之前。


    仅仅只有晋东南这一场而已。


    这场中小型会战,双方累计调动兵力共计十四万左右。


    击毙日军近万人。


    同时全歼了日军第四旅团,击毙了少将旅团长平陆勇夫。


    及两位联队长等少佐级以上军官十七名。


    不仅仅是开先河,创先例。


    更是在金陵沦陷,抗战陷入黑暗时期之时。


    提振全国军民士气,打碎日军不可战胜之神话。


    斩断了日军伸进晋东南一地的触手。


    并且确保了晋东南地区的稳固和安稳。


    杜绝了日军窥视陕西及后方的可能。


    在此之前。


    不管是平型关、乃至转水村、阳明堡、忻口、娘子关、阳泉。


    其实质上仅仅只是忻口-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虽然取得了局部战场上的胜利。


    这次会战的最终结果-是太原沦陷。


    换句话说。


    忻口-太原会战是一次失败的会战。


    因为没能够保住山西,保住太原,这一会战目标。


    但也算是取得了部分的胜利。


    因为在众多将士的浴血搏杀之下,完成了民众疏散,免遭日军屠戮。


    工业疏散,保障了二战区的武器弹药的供应。


    虽然丢了山西的部分地区。


    但山西一地还具备相当的战争潜力。


    战斗,远远并未结束。


    抵抗,也不会停止。


    但。


    作为三军最高团体荣誉的飞虎旗。


    一场失败的会战之中的亮眼表现。


    自然不可能颁发此等最高荣誉。


    “长官,咱们拿到了这面旗帜之后,其他各部队再想要获得的话,那难度可就不小了。”


    楚云飞爽朗一笑:“如有友军同样有此出色表现,我们应当高兴和兴奋才对。”


    “只是长官..为什么拖了这么久,其他的荣誉和嘉奖还没有下发山城方面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罗卫国眉头微皱。


    他现在跟在钱伯均的后面当了个副团长。


    说难听点,还没以前当营长的时候舒坦。


    毕竟他在团里面只能算是个二把手,钱伯均的掌控欲一点也不比楚云飞差。


    在楚云飞的影响下,钱伯均也喜欢大肆培植亲信,提拔干部。


    人事任免权虽然双方也商量着来。


    可是他的老三营。


    到目前为止也只提拔上来了一个营长。


    楚云飞自然知道罗卫国心中的小算盘。


    他眉头微皱,坐在马背上转头低声提醒道:“这种话,出你口,入我耳,不可乱说,万一传到了山城去,对你我二人没有丝毫好处。”


    一旁的钱伯均此时也是点了点头:“老罗,你也不知道咱们身边有没有委座的耳目有些话还是不说的好..”


    “怪我怪我”


    罗卫国打了个哈哈。


    楚云飞接着道:“这次回去,我准备向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举荐擢升你为担任补充团团长一职,你觉得如何?”


    罗卫国迟疑了片刻,点头同意:“团里面事情比较多,伯均兄这边..”


    “我给他调两个参谋过去,帮他分担,补充团现在没团长,交到你手上,我才放心啊!”


    有读者意思楚云飞现在已经可以明目张胆的收礼乃至为所欲为了..我看到这个评论了,我给他删掉了。


    我怕影响其他的读者。


    权与力的游戏在这个时期有自己的规则。


    不是臆想中有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的。


    可能有人说,怎么还有直接派人打冷枪的?


    确实有。


    但是楚云飞派人打阎老西的冷枪有什么实际上的好处吗?


    阎老西死了,现在也轮不到他楚云飞上


    举个例子,这两章写的李军长。


    李,十三太保之首,从排长的时候被阎老西一路提拔到军长,正八经的嫡系心腹,被阎老西冤杀了。


    杨爱源,也是阎老西的心腹,现在的六集总司令,此人之前收礼,也是直接充公的,至于为什么?


    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心里都有数。


    阎老西刚反腐。


    楚云飞就明目张胆的收礼..这不纯给自己找麻烦吗?


    那哥们就好像觉得手上有点兵,有点军权就天下无敌了。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韩复榘,五战区副司令,赴鸿门宴的时候还带了个手枪营(相当于警卫营),然后呢?


    韩复榘不还是死了


    这个手枪营可忠心吧。


    刘峙带人去缴械收编,双方还打了十几分钟。


    最后手枪营还是被改编了。


    楚云飞现在扛着抗日的大旗,所以这么多人愿意追随他。


    真在1938年和阎老西、常凯申闹崩,那还写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