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0章 你们的天下

作品:《贞观小闲王李慎李世民

    在李慎看来,李靖确实是一个人物,


    南边平定吴会,北边扫清沙漠突厥,西边安定吐谷浑慕容,


    可以说大片疆土都是李靖打下来。


    这就不得不说道功高盖主的问题,李靖怕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李慎有时候都害怕,还得四处惹祸呢。


    李慎学不来程咬金揣着明白装糊涂,那样活的太累。


    李慎就跟其他功臣一样,闲赋在家,享受生活。


    就如他的王叔李孝恭一样,功劳太大,我就在家弄一群莺莺燕燕玩。没事我也不参政。


    这样也算是保全自己的一种方法。


    “阿耶,也不能这么说,卫公这几年的确年老多病,也并不是他故意为之。


    卫公一心为大唐,当年攻打辽东之时,卫公还请缨愿意通往。


    当时阿耶因他有病在身所以才拒绝。


    这足以看出卫公的忠心了。”李承乾在一旁出言安慰,他知道李世民有些自责。


    可是李慎却心中好笑,秃子头上的虱子,这都明摆的事。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李靖在军中的威望太高,当然要将李靖雪藏起来,没有杀功臣已经证明李世民仁慈了。


    你看看现在,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等等不都已经致仕在家了么。


    他们虽然也需要上大朝,但很少参政,不发表个人见解。


    李慎笑的是这里又没有外人,自己老爹还装的这么大义凛然,


    都是一个山头的狐狸,你跟我说什么聊斋?


    重点是李承乾还这么配合,你说你捧臭脚这一出跟谁学的?


    在场众人,谁也不知道李慎在心里把自己老爹和大哥都鄙视了一遍。


    而李世民却一脸忧愁的说道:


    “这个朕自然知道,不过卫公乃是我大唐的定海神针,周边的蛮夷对卫公忌惮无比,已经把卫公传神。


    朕担忧若是以后你若是继位,将虽多,可没有一个帅才。”


    李世民的意思是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李靖要是死了,就没有一个能够压得住的人才了。


    他担忧将来他死了以后的事情。


    李承乾猜到李世民的担忧,笑着安慰:


    “阿耶不必担忧,我看英国公智勇双全,擅长谋略,可以大用。


    还有两位王叔,尤其是河间王,也是帅才。


    至于将才,卢国公骁勇善战,安国公执失思力最擅长骑兵战术,毕国公阿史那社尔也是智勇兼备。


    有他们二人......”


    “执失思力?”李慎听到这个名字明显一愣,这个人给李慎的印象可就深了。


    当初自己差一点就弄清楚北边劫杀自己商队的事情,结果就是这个执失思力把自己的证人给杀了。


    可当自己准备调查执失思力的时候,朝廷居然调他去了西北边疆。


    之后李治的事情曝光,李慎也就没有在关注这个人。


    没想到今天又听到了这个人的名字。


    执失思力可是自己的姑父,当然这个阿史那社尔也是,这俩人都是驸马都尉。


    “怎么十弟,你认识执失思力?”李承乾听到李慎的惊讶,好奇的看向李慎。


    按道理李慎应该不认识执失思力才对,李慎接触的人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闲散职位的人,


    比如程咬金这些养老院的人。


    执失思力一直在军中任职,李慎应该不熟悉,就算见过李慎也不一定会记得。


    “不认识,我就是觉得这个人的名字跟突厥不一样,他不是突厥皇族人。”


    李慎很快掩饰过去问道。


    “呵呵,执失思力的确不是突厥皇族,他是突厥其中的一个不过执失部落的俟利发(首领)”


    李承乾笑着解释。


    “也就是说他曾随颉利可汗进攻长安,并参与签订渭水之盟?”


    李慎一听就明白了。


    现在提渭水之盟李世民倒也不介意,毕竟他把东突厥给灭了。


    “不错,去死如此。”李世民很大方的点点头。


    “阿耶,大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我大唐强盛,他们才会依附,


    可若是哪天我大唐不再强盛,他们会第一个出来咬我们一口。


    所以不可信。”李慎看过电视剧,就是这么演的。别管真假,至少有根据吧。


    “那你以为如何?”李世民眉毛一挑,看了一眼李承乾后不动声色的问道。


    李慎没有发现李世民的小动作,直接说道:


    “唯一办法就是同化他们,让他们真正的成为我大唐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保留他们的语言和习俗,但也要推广我们大唐的语言和习俗。


    在北方建立学院,从娃娃抓起,讲述我大唐的丰功伟绩和大唐的强大。


    告诉他们是大唐给了他们如今的生活,让他们吃饱穿暖。


    还要让他们知道,成为大唐的百姓会生活的更好,在他们心中树立大唐的伟大形象。


    就跟先秦一样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几十年以后,就可以把他们全部同化,成为我们大唐的百姓。”


    李慎侃侃而谈,他也不管自己说的对不对,反正他就是这么认为的。


    文化入侵才是对一个民族最大的侵略,严重的完全可以让一个民族变成另外一个民族。


    让他们的文化断层,没有了本该属于自己民族的精神和气节。


    李世民听后陷入了沉思之后,李慎的这个提议其实不是第一次提出来,不过一直都没有实施而已。


    因为实施起来很麻烦,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庞大。


    朝廷大臣们认为,有这个钱财,还不如投入到大唐内部,修建学院,也可以教化万民。


    李承乾听后很是心动,若是此事能成,也算是他在任期间的一个功绩。


    被载入史册,受万人敬仰。


    “高明,你以为老十若言何如?”李世民看向身旁的太子考问道。


    李承乾闻言立刻回道:


    “回阿耶,儿以为十弟之策乃是良策,让儿受益匪浅。


    依十弟之言,不用数十年就可以让北方铁勒归于我大唐。


    十弟果然兰质蕙心,足智多谋。”


    “既然如此,那你就跟三省六部议一议吧。


    这天下以后就是你们的天下了。”李世民欣慰的看着李承乾和李慎。


    可就在这时,李慎又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哎?阿耶,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天下以后是大哥的天下,跟我可没关系啊!”


    (写了这么久唐朝的历史,你会发现名人真的很多,尤其是现在耳熟能详的名人。


    这个可能跟隋唐演义的小说有关。


    可是你要是细扒他们的个人经历,会发现没什么忠肝义胆,


    李靖隋朝时是李渊的下属,李渊偷偷招兵买马的时候被李靖知道了,他就化妆成囚犯跑了,准备回长安城高密。


    结果晚了一步,李渊攻占了长安城,李靖被抓住了。如果是这样完事还算他忠君爱国。


    可就在行刑的时候李靖大喊: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


    说白了就是激将法求饶。


    还有他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但之前李世民问过他的意见,结果他拒绝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