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挪一挪

作品:《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哈……”


    天洪不停地往手上哈气。


    雪虽然停了,可天还是冷得吓人,也就是搁现在,要是解放前那阵子,现在这天气,非得冻死几口子不可。


    李天明小时候,曾听他爷爷说过,那时候到了冬天,穷苦人就和渡劫一样,一场雪下过以后,哪个村子都得有举白幡的。


    “哥,其实我一个人去也没事儿,这条道来来回回的都跑多少趟了!”


    “少废话,开你的车!”


    李天明裹紧了棉衣,这大冷天的,他也不愿意出来,可是有啥办法,天洪这小子答应孙立了,年前再送一车鱼,给厂里的人发福利。


    路上积雪那么厚,李天明哪能放心让天洪一个人来。


    天洪知道李天明不放心他。


    “哥,天亮哥到底啥时候回来啊?上次回来还说要教我军体拳。”


    还学啊?


    现在天洪打架都快青出于蓝了,上回兴家店的人过来闹事,天洪一人一棍,把兴家店来的人撂倒了一大片。


    “都是当爹的人了,咋还这么不着调?记住了,能不动手就不动手,把人家打坏了,你不给人家治啊?出手就没轻没重的。”


    天洪呵呵笑着,全然不在意。


    再说了,真要说手黑的话,他们这帮兄弟,谁能比得过李天明。


    别忘了,李天明的手上还沾着人命呢。


    “哥,你还没说天亮哥到底回不回来呢?”


    “我哪知道,这么长时间也没封信!”


    按规定,两年一次探亲假,今年也该回来了。


    车进了市区,路就好走多了。


    来到钢铁厂的大门口,隔着差不多一百米,横杆就抬了起来。


    厂里人都认识这辆大解放,知道又是来给他们送鱼的。


    经过门岗的时候,天洪将车窗摇下,熟练地扔出去一盒烟。


    转头见李天明看着自己,天洪还不好意思的笑了。


    “早就混熟了!”


    这小子看着愣头愣脑的,但人际交往这一块,却很有一套。


    把车停在食堂后门,按了两下车喇叭,食堂主任很快就带着人出来了。


    “天洪哥,呃?哥,你咋也来了?”


    天正看到李天明的时候,还有点儿意外,今年给钢铁厂送鱼,一直都是天洪自己来的。


    “咋样?还习惯吗?”


    天正也已经转正了,不过距离上灶还远着呢。


    “早就习惯了,哥,快进屋暖和暖和!”


    食堂主任带着人卸车,李天明和天洪进了后厨,原本快冻僵的身体,很快就舒展开了。


    “天明,快来吃点儿热乎的!”


    何长贵说着,端来了两碗热汤面。


    天寒地冻的,吃上这么一口,别提多舒坦了。


    刚把面吃完,孙立就到了。


    “今个这天冷得邪性,天洪,路上还顺利吧?天明,你也来啦?”


    李天明闻言,没好气地说:“我不来?能放心吗?”


    孙立讪讪地笑了,他也知道,这鬼天气,还让天洪往厂里送鱼,确实有点儿不厚道。


    “这场雪下得……我也没想到啊!”


    “行了,来都来了,说这个就没意思了!”


    李天明接过孙立递过来的烟,点燃深吸了一口。


    “设备调试完了?”


    “前些天刚完,已经准备试运行了!”


    之前买的那套二手轧钢生产线,在路上辗转了一个多月,直到9月中旬才运抵海城港口。


    “天明,这回真是多亏你了!”


    孙立也是后来才知道,因为要上大化肥项目,工业部那边原本是打算砍掉海城这条轧钢生产线的。


    真要是被砍掉了,车间可就白建了,花出去的钱要是没个说法,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孙福满。


    “说这个干啥,我上回和你说的那个事,你和孙叔商量了没有?”


    听到这话,孙立顿时一脸难色。


    “这事……天明,不是我不帮忙,可……厂里也难啊!轧钢车间马上就要试运行,这时候要是把牛师傅,刘师傅他们调走,厂里真没人能顶得上来。”


    李天明听得直皱眉:“孙哥,我又没跟你多要,厂里那么多老师傅,我就要一个,这都不行?”


    家里那两条方便面生产线,现在都是满负荷运行,一开始还好,可时间长了,也经常出些小毛病。


    等春节过后,李天明还计划着将剩下两条生产线也投入使用。


    到时候,没有专业的机修,小问题还好说,一旦出了大毛病,再把生产给耽误了。


    于是,李天明就打起了钢铁厂三产的主意,那么多经验丰富,技术一流的老师傅,要是能请一位回去坐镇,他心里也就踏实了。


    上回来海城送货,李天明特意拐到钢铁厂和孙立说了这件事。


    “这……行吧,我再和我大伯说说,不过这事,我可不敢保证啊!要是没人愿意去,你可别怪我!”


    每人愿意去?


    怎么可能啊!


    那些老师傅当初之所以提前退休,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如今在三产上班,也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


    现在有赚高薪的机会,别说去李家台子了,就算是去西疆支边,也照样有人抢着去。


    “孙处!”


    食堂主任拿着单子过来了,孙立看都没看,直接在上面签了字。


    “去财务把钱给领了!”


    食堂主任答应一声,又出去了。


    “我去招待所给你们哥俩开个房间,你们歇会儿,等中午咱们一块儿吃饭!”


    “别麻烦了,吃完饭再回去,这破路,天黑都不一定能到家,再把车误半路,我们哥俩非得交代了不可!”


    孙立听了,也没再坚持:“行吧,那就下次,赶上个好天儿,你们哥俩就住市里,咱们好好喝一顿!”


    在食堂后厨歇了一会儿,几人又去了孙立的办公室。


    临近年底,财务那边也忙得厉害,每一笔对外支出,都需要好几个领导签字才行。


    “我大伯没在?”


    “李副主任和我大伯去冶金局开会了!”


    李学军作为革委班子成员,虽然资历浅,但排名却仅次于孙福满。


    “跟你透露个消息!”


    见孙立神神秘秘的,李天明立刻猜到要说的事只怕不小。


    “有变动?”


    呃?


    孙立笑了:“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确实要有变动,等那条轧钢生产线顺利投产,我大伯差不多要往上进一步了!”


    哟!


    还要进步,再进步就该到冶金局了。


    等等!


    孙立特意说这个……


    孙福满如果要进步的话,厂革委主任的位置就空下来了,到时候……


    “八九不离十!”


    这还真是个好事!


    李学军要是坐了钢铁厂的一把手,往后有啥事,可就方便多了。


    “孙哥,你的位置不往上挪一挪?”


    “我挪啥?我这个年纪,能做到大国企的处长的,可着海城也找不出第二个了,我不急,等个十年八年都行!”


    李天明听得懂孙立话里的意思。


    孙福满就算是要走,也肯定会给孙立把路铺好,更何况,李学军顺利接任的话,也不会亏待了孙立。


    “孙处,今天的报纸!”


    敲门声响起,接着孙立的下属拿着报纸走了进来。


    李天明本来没在意,只扫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报纸。


    当他看到头版的标题时,顿时觉得心都提了起来。


    “看什么呢?”


    孙立也看了过去,目光同样落在了那篇社论上。


    “娘的,吃着咱们的饭,还敢挑衅咱们,这帮猴子忒他妈不是东西,要我说,就该狠狠的教训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什么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天明,天明,你这是……”


    孙立正说着,见李天明半晌没说话,突然瞪大了眼睛。


    “天明,天亮所在部队是不是……就在南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