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起风了,猪也该飞了

作品:《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我准备在这边,紧挨着电饭煲厂,再建一个车间,专门用来生产空气炸锅,还有路对面,罐头厂左边,建一个……”


    “等会儿,等会儿,你说慢点儿。”


    李学国听李天明说了半晌,脑子明显跟不上了,赶紧将他拦下。


    那天,李天明向李学庆介绍过他准备大展的宏图,李学庆回到家以后,怎么想都觉得心不安,于是,第二天给李学国打电话,想要找他打听一下政策上的事。


    别的事,他不懂,也帮不上忙,能做的只有当李天明这一步跨出去的时候,落地稳当一些。


    又过了几天,李学国便到了李家台子,这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知道李天明要搞大动作,可李学国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大。


    感觉大跃进那几年,步子都没疯成李天明这样。


    “不怪学庆不放心,你这心思也太大了吧,真要按你说的,把这些厂都建起来……”


    还不得引来全国瞩目。


    “也不是一下子干完,就是个初步的计划,先定下个目标,具体怎么干,还是得慢慢来。”


    李天明嘴上说着慢慢来,可却没打算将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拉得太长。


    眼瞅着风就要起来了,猪也该到了上天的时候了。


    李天明可不想落于人后。


    上一世,他光顾着全家人的吃饭问题,根本没心思关注政策上的事。


    只记得有段时间,村里的大喇叭一天到晚的反复宣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政策改革。


    可改革开放到底是哪一年开始的,李天明也说不清楚。


    那股风吹到北方,好像已经是80年代了。


    当时,他能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做小生意的突然多了起来,县城里还有些小商贩经常将“南方货”这三个字挂在嘴边。


    后来在网上也了解到一些相关的信息,改革开放始于南方某特区,是中国最先与世界接轨的地方。


    再加上,最近李天明能感觉到,风向越来越不一样了。


    要是不抓紧时间,可能就要被别人抢占先机。


    “你说的那个空气炸锅,到底是个啥东西,我就听说过油炸,这空气……咋炸?”


    “您要想知道原理,我带您去找吴老师,她比我解释得更清楚。”


    李学国闻言,连连摆手。


    “还是别了!”


    他经常来李家台子,也曾接触过那位吴月华老师。


    印象当中就是个倔脾气的小老太太。


    人家可不管他是不是县革委主任,三句话听着不顺心,立刻就开怼。


    “天明,你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不光李学庆担心,李学国心里也觉得不踏实。


    他虽然想让李家台子来做永河县发展经济的急先锋,通过李家台子来带动县内其他地区的发展。


    可是……


    李天明一下子就要把摊子铺得这么大,万一出事咋整?


    毕竟现在的中枢,老人家在领导层中的排名还并不算高。


    “敢想就得敢干,叔,您这是要给我敲退堂鼓?”


    呃……


    臭小子,不识好人心。


    “钱呢?你要做成这么大的事,资金可是个大问题。”


    政策上的事先不管,李天明又要建厂生产那个空气炸锅,又要建车间生产别的东西。


    建厂房要钱,购置相应的设备也需要钱。


    资金的问题怎么解决?


    “坚持集体领导这一点,坚决不准动摇!”


    李学国突然想到,李家台子的这些产业,占股最多的就是李天明。


    虽然不清楚李天明这些年到底得了多少分红,可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看过县里储蓄所,关于李家台子这些企业的账目,往来资金的数目,他都不免心惊。


    这小子该不会是动了,自己投资建厂的心思吧?


    别的事,李学国都能支持,唯独这件事,在他这里就通不过。


    独立投资建厂,李天明要干啥?


    当资本家啊?


    这还了得。


    “您想啥呢,我又没疯。”


    李天明倒是动过这个心思,但还没等酝酿开,就被他自己给掐灭了。


    私人建厂,至少还得再等十几年,政策才会松动。


    现在?


    他要是敢这么干,消息不等传到王作先的耳朵里,李学国第一个就得把他给镇压了。


    傻子瓜子了解一下。


    要不是老人家及时出面,提出要对“傻子瓜子”采取包容态度。


    老年头儿怕是挺不过那一波冲击。


    “我是给你提个醒,千万别动歪心思。”


    李学国也很看重李天明,可不想他一时不慎,铸成大错。


    “叔,您放心,集体这面旗,我扛起来了,就没想过撂下!”


    李家台子的企业为什么经历这么多的风浪,都能挺过来,中枢那边针对他们的行为,曾多次展开讨论,甚至认为李家台子的企业性质带有明显“ZB主义”的声音还占据了上风,却还能一直到现在都平安无事。


    关键就是其集体属性,坚持集体领导。


    “你明白就好!”


    李学国见李天明没犯糊涂,也就放心了,既然他要干,就由着他吧,要是被他给干成了,未来永河县在海城的行政单位中,绝对能一飞冲天。


    越想,李学国的心里越畅快,看着眼前的这一大片荒地,心里想的却是未来某一天,工厂林立的情形。


    “既然你都想好了,我就不说啥了,需要县里做什么,你只管说。”


    话刚出口,不等李天明说话,李学国连忙又补充了一句。


    “资金支持除外,我可没钱!”


    永河县被白江涛折腾了一通,县财政账面上的钱,被浪费了好些。


    就连李家台子占地的这笔款子,也用来顶被白江涛挪用的那笔钱了。


    如今县里方方面面都需要钱,尤其是去年大地震中,被损毁的公共设施,李学国这位当家人现在也是捉襟见肘,之前甚至想过来李家台子化缘。


    “叔,您踏踏实实的,就算是缺钱,我也不能向您开口啊!”


    一个穷衙门,能榨出几两油。


    “到了动工的时候,需要用到的红砖,还有砂石料,县物资局可得敞开了供应。”


    李学国在心里盘算了一番,点头道:“钱到位,我亲自去烧窑都行!”


    永河县如今当真是精穷了,县财政那点儿收入根本不够用,市里的资金支持又很有限。


    李学国突然发现,李天明要建厂,对县里也是个机会,供应一部分原材料,还能缓解一下财政压力。


    好事,天大的好事!


    还不光如此,建厂就要用地,这土地……


    可是国家的啊!


    “叔,您要是不当领导,改行去做生意,肯定是把好手!”


    “别扯淡,跟你说正事呢,你要把这么大一片地都给占了,可别想仨瓜俩枣的就把我给打发了!”


    “干啥,干啥,学国,要打劫啊?亏你还是咱李家人。”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李学庆,见李学国要伸手,哪还忍得了。


    “说啥呢,打劫?国家的地难道让你们白占啊?”


    利益问题,李学国也是坚决不让步。


    “我也不占你们的便宜,这么大的一片地,每年……”


    李学国伸手一划拉,恨不能把苇海都给划进去,李天明赶紧把他的胳膊给拉住了。


    “叔,要不了这么多,再说了,我也没说一次性都给占了,咱们还是……一笔一笔的算吧!”


    上桌就要把大菜给端走,哪有这么办事的。


    计谋没能得逞,李学国暗道可惜。


    “行,就按你说的,一笔一笔的算,我不占你们的便宜,可你们也别想占国家的便宜!”


    李天明闻言,和李学庆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下了个决定。


    今天中午,绝对不管李学国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