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赶时髦

作品:《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猎鹰变速自行车,今天到货!


    一大早,住在迎水东的人们便看到了向阳红百货商店门口立上了一块大牌子。


    这段时间随着那条广告每天在海城电视台滚动播出,猎鹰变速自行车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了。


    毕竟,连孙猴子都要骑着这个救师父呢。


    只是,此前一直找不到哪里卖,现在这是……到货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这一带,正好赶上周末,一些家里条件好的,被孩子磨得没了办法,也只能过来瞧瞧。


    至于买不买……


    那还得看看价格!


    上了年纪的人和年轻人的想法不一样。


    啥变不变速的,都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钱买那个,还不如提一辆二八大杠,皮实、耐造,拖头猪都没问题。


    三红刚开门,就涌进来了一帮人。


    她在市里做生意也有些年头了,住在附近的一些街坊都认识。


    “杨婶儿,刘姨,买点儿啥?”


    “三红,那个……能变速的自行车在哪呢?”


    说着话,人们已经在店里找了起来。


    很快就在最显眼的位置,看见了一辆组装好的变速自行车。


    一帮人立刻围了上去,跟着一起来的年轻人已经迫不及待的上手了。


    三红见状也不阻拦。


    这批自行车是昨天晚上送过来的。


    就连海城市里最大的四家百货商店还没见着货呢。


    “妈,就是这个,给我买一辆吧!”


    杨婶儿面露难色,要不是小儿子磨了她这么多天,她是说什么都不肯来的。


    一辆自行车少说也得一百多,这种又是能变速的,还能便宜了!


    “三红,这车……多少钱啊?”


    三红闻言忙道:“不贵,155,比永久还便宜5块呢,不过也就这一个礼拜,过些日子就得168了。”


    “这怎么还随便涨价呢?”


    三红解释道:“可不是我随便涨价,厂里送来的时候,价格都是定好的,现在便宜,人家说是……促销,过些日子卖168块,才是正常价格。”


    听到三红这么说,众人立刻在心里盘算开了。


    155块钱的价格确实不贵,永久的二八大杠一辆160块钱呢。


    而且,现在不买,过些日子,一辆就得贵13块钱。


    省下的钱干点儿啥不好。


    “妈,现在便宜,给我买一辆吧!”


    杨婶儿的小儿子正上初中,班上有个同学前段时间骑了一辆变速自行车来上学,立刻就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好些人为了骑一回,都得极力讨好对方。


    他和那个学生不同班,之前也不认识,想摸摸都没机会,只能在一边看着眼馋。


    这段时间,他每天放学回来,都得在父母面前哭闹一场,就为了也能拥有一辆猎鹰自行车。


    现在好不容易有卖的了,哪能错过。


    “妈,只要你给我买了,我……我保证考上中专。”


    杨婶儿闻言一咬牙:“要票吗?”


    “不要!”


    随着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现在市面上物资充足,很多东西都已经不再青山供应科。


    尤其是海城这样的直辖市,各种物资优先供应,除了一些产能还没提上来的稀罕物,普通的家用电器也不再需要票据。


    “开票吧,买一辆!”


    杨婶儿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数好了155递了过去。


    “老四家的,给杨婶儿开票。”


    自行车买了以后,还要拿着收据去派出所砸钢印。


    开好收据,三红带着人从后面的仓库里搬来了一辆裹着塑料布的自行车。


    小杨如愿以偿,迫不及待的将自行车抢到了手里,三下五除二将塑料布拆开,推着就出门了。


    “我也有变速自行车啦!”


    大声吆喝着骑上车就没影儿了。


    “这个兔崽子,有了辆破车,连他妈都给忘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一阵阵的肉疼。


    155啊!


    有了人买,其他人也不禁动心了。


    “三红,你店里有多少货?”


    “送来的就50辆,往后啥时候还能拿到货,就不一定了。”


    三红现在也学会了打马虎眼。


    事实上,只给她50辆,那是因为她这边地方不大,放不下太多。


    三红的店和自行车厂离得不远,店里要是没货了,打个招呼,立刻就有人送过来。


    听到只有50辆,原本还在犹豫的众人,立刻咬着牙下了决心。


    “给我一辆!”


    “我也要一辆!”


    老街坊给孩子买了,他们要是不买,等家里的小兔崽子知道了,肯定又要生疯。


    搁以前也就算了,吃饭都成问题呢,哪有闲钱满足孩子的虚荣心。


    可现在不一样,日子眼瞅着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


    孩子的一些愿望,家长也乐得满足。


    而且……


    你家孩子有,我家孩子没有,孩子在学校里没面子,做家长的脸面上也不好看。


    不就是155块钱嘛!


    这个月不吃肉了。


    买!


    很快,店里库存的50辆自行车就卖出去了20多辆。


    这还是问的多,买的少,有些还下不了决心,要回家商量一下。


    这些算是潜在客户。


    “老四家的,你盯着点儿,我出去一趟。”


    三红交代完就出了门,直奔自行车厂的方向。


    “我找李天明,我是他妹子!”


    门卫打了个电话,立刻放行。


    打听着找到行政楼,李天明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哥!”


    “卖得咋样?”


    三红脸上满是笑,一辆变速自行车的进货价是130,卖出去一辆就能赚25,等一个星期以后,赚得更多。


    “可好了,刚开门就卖了23辆,还有好些人问呢,哥,赶紧让人再给我送50辆。”


    “急啥啊!货先不给你送,那50辆要是买完了,再有人问,你就告诉他,三天以后才能到货,想买的可以先登记,到了货优先给他留着。”


    呃?


    三红不解,有生意不做,为啥还要等?


    李天明也没空解释,这些都是营销手段,甭管到啥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


    要是让人们知道货源充足,也就不会珍惜了。


    而且,优惠价只有一个星期,为了能省着钱,人们的购买欲望会被无限放大。


    三红不懂这些,但李天明既然这么说,那就肯定有道理。


    “行,我就这么说!”


    说完就要有,店里只有妯娌一个人,她不放心。


    “着啥急啊!等会儿,我问你个事。”


    “啥事?”


    “光强这些日子没犯老毛病吧?”


    听李天明提起李光强,三红不禁笑了。


    “他啊?老实着呢,再说了,有学振盯着,哥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李天明闻言点点头,但他深知有些毛病,一旦沾染上,没那么容易改。


    “和学振说,给我盯紧了,他要是再干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第一时间告诉我。”


    三红答应了一声,急匆匆的走了。


    她刚走,周振国便到了。


    “天明,东西我还没见着呢,可你堂妹的小卖店怎么就卖上了?”


    听他这语气,分明就是来兴师问罪的。


    “周局,您误会了,我堂妹的小店就是先试试水,看看这种自行车的市场反应,我也没想到这么受欢迎。”


    “你小子别和我扯没用的,我这边什么时候能来提货?”


    呃……


    至少一周内,李天明都没打算在海城大规模的铺货。


    他还想再憋一憋。


    顺便也帮着三红的小店打打名气。


    但是,这话还不能当着周振国的面说。


    好不容易把周振国送走,李天明立刻叫来了孙立。


    “我得回去躲躲,这边的事……”


    “有我呢!”


    孙立也已经知道了三红那边的情况,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一辆自行车的成本还不到90块钱,出厂一辆就有四十多块钱的赚头。


    这里面……


    还有他一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