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豁出去了!

作品:《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看着展开放在自己面前的那张纸,李学军先是一愣,接着便皱起了眉,盯了一会儿,随后抬头看向了李天明。


    “你小子这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啊?”


    李天明给他看的是一张图纸,准确来说,是一张……


    自行车厂规划图!


    图纸的最上面写着呢。


    用红笔标注出来的那块区域里,包括了生产车间、仓库、食堂,还有一些配套设施。


    可现在除了生产车间以外,其他的……


    全都是职工宿舍。


    “大伯,这可不是我难为您,机械加工厂那边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就那么一刻厂房,别的啥都没有,我们现在办公都只能借用一间宿舍,等自行车厂建起来……总不能还这样吧?”


    李天明说的,李学军自然知道是实情。


    上次孙立和他提过一次之后,他当时虽然把孙立给赶走了,可时候,还是将这件事拿到了厂党委会上去讨论过。


    只是……


    反对的声音很多。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国家资产不能随意被侵占。


    甚至还有人拿机械加工厂,对着李学军发难。


    这件事虽然在冶金局领导面前得到了通过,却没有在厂党委会,以及全厂工人大会上做情况说明。


    李学军虽然是钢铁厂的书记,但很多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


    谁让他……


    没有靠山呢!


    李学军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说到底,也不过是恰逢其会。


    当时确实没有人能顶上来,再加上孙福满力荐。


    孙福满为什么要推李学军上位?


    还不是为了自己离开以后,不被清算。


    “你说的这些……”


    “大伯,您就说,这个规划有没有问题?”


    李学军怔愣了片刻,随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李天明又接着问道:“自行车厂如果建起来的话,对钢铁厂是不是也有好处?”


    别的且不说,至少能解决一部分钢铁厂工人家属的就业问题。


    虽说清退了一部分人,但接下来还要重新招工,李天明之前已经答应了李学军,会给钢厂的职工子弟一部分名额。


    “既然您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事还有啥可犹豫的?”


    李天明指着那张图纸。


    “自行车厂要占用的这片区域,现在可没有人住,那些老房子都是闲置的,您……”


    “行了,别说了!”


    李学军起身,走回到办公桌旁,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


    “让房管科的老张来一趟!”


    豁出去了!


    过完年,李学军已经59岁了,就算组织上让他再干几年,最多62岁也要退休了,他还怕个啥,大不了屁股先着地,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很快,房管科的张科长便到了。


    李学军直接将李天明带来的那张图纸递了过去。


    “机械加工厂要扩建,用红笔标注出来的地方,你们房管科尽快核实一下,这片区域内房屋的实际情况。”


    机械加工厂的事,老张也听说了,他有个侄子就在那边上班,这次岗位考核顺利通过,正在飞鸽自行车厂学习培训呢。


    “尽快办好!”


    张科长闻言,立刻便猜到了李学军是什么意思。


    “李书记放心,马上就办!”


    等张科长走后,李天明也跟着站起身。


    “大伯,我还有点儿事,就先……”


    “你给我等会儿,拿了好处就想溜,没那么便宜的!”


    呃……


    李天明讪讪的笑着:“大伯,话可不能这么说,有好处也是落在自行车厂,我……”


    “我不和你废话,未来厂里的招工名额,再给加30个。”


    好嘛!


    开口就要30个!


    “大伯,您这是让我为难啊,厂里已经定员了,再加30个……”


    “我没让你加!”


    李学军没好气地说。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手里肯定还攥着不少名额呢,我不多要,再给30个,要不然,我就得和你聊聊股份的事了!”


    “股份可是说好了的!”


    “你又占了那么一大片地,这些不是国家的财产啊?”


    “这……自行车厂占了地是用来建设,建设用的钱可都是村里拿的!”


    李天明想讲理,可李学军根本不搭理他。


    “20个,不能再多了!”


    他手里确实还有一些名额,但这些名额都是要用来还人情的。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当初李家台子要建电风扇厂的时候,甚至都不用走审批的手续,全体村民大会上通过,立刻就干起来了。


    现如今,各种手续、批文,孙立最近这些日子,光是跑这些,腿都快跑细了。


    求人办事,能不想着还人情?


    别看未来的自行车厂是个大集体性质的企业,可只要发展起来,工人们的福利待遇足够好,照样能吸引不少人。


    这年头,工作多难找啊!


    谁家还能少了一些没招没落的亲戚。


    “20个,就这么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见李学军答应,李天明赶紧开溜,生怕走完了,李学军反悔,又朝他狮子大开口。


    下楼上车!


    李天明随后又去了棉纺厂。


    “哥!找我什么事啊?”


    孙长宁正上班呢,他最近带着技术科的人正在忙着改造厂里的织机,准备将以前需要人工手动停车,改为自动停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走,边吃边聊!”


    正好中午了,李天明拉着孙长宁就走。


    还是厂门口的那家国营饭店。


    上次没等吃上,就被李光强的事给搅和了。


    “哥,到底什么事啊?”


    李天明给孙长宁倒了杯饮料。


    “我就不绕圈子了,自行车厂的事,你也知道,现在我那边缺人手,尤其是懂技术的,你愿不愿意过去,跟着我干?”


    呃……


    这也太直接了吧?


    上次李天明走后,孙立又单独来找过他两次,每次都是打着咨询的名义,可话里话外的意思,他还能听不出来。


    这些日子,他也在犹豫。


    继续留在棉纺厂,按部就班地工作,等到退休的时候,说不定级别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可棉纺厂的级别本身就低,他现在虽然是技术科的科长,但级别只是个股级干部,就算是熬到退休,也没啥太大的出息。


    如果离开棉纺厂,去外面闯一闯,孙长宁觉得,凭他的本事,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


    现在厂里也有一些人选择了停薪留职,听说在外面混得都挺不错的。


    但是,让一个人离开他的舒适区,又谈何容易。


    孙长宁来来回回的做了好几天思想斗争,也始终下不了决心。


    “咋?瞧不上我那个小厂子?”


    孙长宁闻言,连忙摆手:“不是,哥,我没那么意思,你误会了,我就是……”


    “舍不得国企的工作?”


    孙长宁苦笑一声,在国企上班赚的虽然不多,但旱涝保收,图的就是稳定。


    他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了,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9岁,他需要为孩子考虑。


    “哥,能给我几天时间考虑吗?”


    “长宁,不是我逼着你做决定,我现在等不了,四月份一部分设备就要进厂了,现在厂里缺一个懂技术的人做规划。”


    李天明说着,递给孙长宁一支烟,帮着他点燃。


    “长宁,你继续留在棉纺厂,整天围着织机打转,你觉得有意思吗?只要你来自行车厂,往后只要是技术上的事,全都由你做主,你可以尽情地施展拳脚,不比你现在强?”


    李天明给自己也点上了一支,深吸了一口,看着孙长宁。


    “我是大莲的大哥,我……能亏待你吗?”


    孙长宁闻言一怔,心里经过一番天人交战,最终端起那杯饮料,猛地灌进了嘴里。


    “我……豁出去了!”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