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小才艺

作品:《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小刘猎户没注意身后道长的反应。刚才他先进来检查一遍是否有危险,然后就站在边上守着了,也多观察温故。他看见,温故目光灼灼盯着书桌上的笔墨纸砚好一会儿,不知道在想什么,随后才开始搜寻。这边是个书房,空间不大,陈设一目了然,也没看到玉石之类的贵重物品。全是小刘猎户不感兴趣的,就算是他自己亲自搜,也搜不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他只对食物和武器相关的那些感兴趣。这房间里许多物件,对如今的乱世并没有实际用处。他知道本朝的朝廷重文抑武,文人都不再配剑,所以,别想在这儿寻找到刀剑之类。书籍和木质家具,如果别处的家具门板那些都消耗完了,或许村民会来把这里的搬走。如今他们有更好的选择,村民们对文人的东西还有那么一点敬畏心理,再加上他们时间有限,能搬运的东西也有限,这里看一眼就去别家了。小刘猎户也就是跟着温故,才耐着性子在这儿等着。继续观察。他看到温故搜到个小东西,瞧着只是个竹子做的不起眼的小玩意,就算他自己寻到,也只会扔灶里当柴烧。然而等温故拔出刀鞘,他才知道这是把刀。小刘猎户心中顿时一阵卧槽。不是说文人的刀是“笔墨”吗?竟然真的有刀?再小那也是刀啊!“裁纸刀。”温故说。“也……对啊。裁纸要用。”小刘猎户尴尬笑着。一句话还没说完,温故不知道从桌上哪里又摸出来一个,看上去精致的、细长的小装饰。再看,咦,好像又是刀?不是贵重材料,但刀柄花纹细腻,清新雅致。“拆信刀。”温故说。“哦哦。”小刘猎户只傻傻点头,这玩意儿对他而言,有点华而不实了。但,这也是刀啊。文人的东西就是讲究!在他以为温故已经搜完的时候,温故把书匣里面的书取出来翻了翻。从书里又翻出一把刀。在小刘猎户看来,这都不能算刀,只是有个刀的形状。更像是书签。刀刃也不是金属,而是兽角制成,不如金属那样锋利,但整个刀身光滑润泽,上面已经形成了一层包浆,显然主人家经常把玩。温故也挺喜欢的。可以裁纸,拆信,还能当书签。收着收着!起身环视屋内,观这里的饮茶习惯,没有茶刀。不然他还能再寻摸一把。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带刀。显眼的刀要带,不显眼的也得藏几把。“裁纸刀,拆信刀,书刀,是不是看着就很有文雅之气?”温故说。“呃……是。”小刘猎户只能点头,神色有点恍惚。总觉得某些刻板印象不太对。他嘀咕道:“文人这么能藏刀吗?”道长意味不明地笑了笑:“他们笑的时候更能藏刀。文人就是这么阴……含蓄。”那边,温故已经把能带走的东西打包好。虽然眼馋这里的许多东西,但对他们赶路并无多大用处。纸可以带走,裁剪了缝成一个小本,再找道长要一支炭笔,那样沿途做记录更方便。书籍,更珍贵的那些可能已经被主人家带走了,这里放置的,都是书铺能买到的。温故带不走,村里不需要。这些书也不知道在这里还能放置多久,房屋无人居住打理,加速破败,若是某天屋里漏雨,那就败得更快了。甚至某一天,幸存者们可能会把这些书都当柴烧掉。毛笔、墨水、砚台这些都带着,村里有用。典雅的陶瓷笔洗、水丞,温故用不上,但带回村。又找到一大一小两个香炉,小的玲珑精巧,能带着赶路,大的那个跟村里换东西。搜到的其他物件,针线剪刀,茶具软垫,等等那些都装了拖回村。扣除需要上交的,以及运输费,还有分给小刘的那部分,剩下的要么自己留着,要么跟别人换。接连三天,村民们都忙着从镇上搬运东西,夜里休息都少了。直至三天后,外面出现的邪物又多了起来,刘猎户便不再耗费药草,招呼村民们撤离。剩下的东西,他们会在冬天来搬。到时候虽然没有烧荒的烟气驱赶,但冬季严寒,邪物们行动僵硬迟缓,容易对付。村里,温故也要为出发多做准备。他用搜寻得来的物品,再搭上些布匹原材料,请村里的几位婶子帮缝制四套秋冬的衣服。他和堂兄每人两套,一套穿,一套用来换。鞋靴手套等也用物品换得。鞋靴用兽皮在外面包了一层,更厚实。手套不占地方,多准备些带着。铁甲没有,早就被村里搜刮过,于是温故与村里换了两件皮甲。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东西做得比较粗糙,不过这时候也不必讲究,能用就行,能增加点防御力。青一道长那边,也同样繁忙。既然把这里当作退路,人设还要继续维持的。村里提供的东西,他分出一部分,制作驱邪香。没了他这个“仙长”做法事,也可以采取替代措施。制好的药香交给村民,直接点燃即可。村民们若是心里还不踏实,也可以自己走走流程,搞个仪式拜神祭天。温故知道后,又去找青一道长聊了聊,让道长挑两种简单的药香制作方法教给村里。道长一开始不愿意,但温故说得也对,简单的药香方子,只要不涉及他的保命技能,其实没啥影响。许多药材本地就有生长,这半年来他让村民去挖药材,村民们其实已经能辨认了。还有村长家的那个豆苗,估计都快自己琢磨出方子。倒不如在离开前,他这位“仙长”再给自己加点圣光。于是,青一道长端着他那标志性的高人姿态,对村长他们说:“疫毒降世,众民死伤,我辈修行之人,盛世隐居避繁华,乱世下山救苍生……”先来一段高大上的发言,把人设稳住,再加以施恩,表示愿意传授点儿独家秘技——制作药香,也就是村民们口中的“驱邪香”。只是简略版的工序手法,更精尖的技术是打死不会轻易传给别人的。温故也不会在这事上慷他人之慨。村民们对药香非常看重,但更关心那个拜神祭天的仪式,认真询问细节。你要说杀虫驱毒之类的,说怎么做,他们不一定能记住,还可能偷懒。但你要是说怎么专业地去燃香敬神……吃饭可以马虎,烧香不能疏忽!步骤记得牢牢实实,务必用最正确的祭拜姿势!村里几位老人,更是眼都怕多眨一下。有些问题道长说得玄奥,但总结起来,就是要看风向,看风力,看天气。伺候了几十年庄稼的人,这些还是能把握住的。在恰好的时间,恰好的地点,恰好的天气和风向风力,就可以燃香拜神了。当然,道长那些更高超的手段,不能透露。村民们对此事的态度,温故没有多言。在如今这样的乱世,保留村民这一点点精神支柱,才有熬下去的勇气。随后,温故又去找刘猎户。这些天,他根据村里人的描述,画了张附近的地图,简略标注各地的信息,找刘猎户再确认一下。路上先遇到小刘。小刘猎户不像他爹那样能藏住事,见到温故便问道:“温二哥,你们北上去投奔亲戚,你亲戚真是武官?”这在村里不是秘密。这时代的平民对“官”还是很畏惧的。乱世里虽说各有心思,但这个摆出来后,对方也会多些顾虑。看到小刘这样子,温故心中大致明白。他说:“是我姨父,他是北地武官,官职之前不算很高,也有一点实权,不然我也不会千里迢迢往那边去。”小刘猎户面露纠结:“世道还没乱起来的时候,我随我爹去过县城。那里的官吏真威风啊。”“我爹给县城里的贵人训过鹰雀和飞奴,曾想找个机会给我在县里谋求个差事,没能成功。”但他们一直没放弃。机会就像他们去山里狩猎一样,是要耐心等待的。他虽然年轻,但在这种事情上,也有耐心。却不想,世道突然变了,县城里的贵人和官老爷们也都不见人影。小刘猎户蹲一边纠结去了。温故去和老刘说话。等地图的问题聊完,老刘也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他希望温故能把他儿子带去北地。家传的打猎和训隼技能,小刘都掌握了,沿途能给温故提供帮助。温故严肃道:“实不相瞒,如今世道大乱,我也不知北地情势如何。”“嗯,这些我们都明白。”老刘猎户已经细细思考过了。温故和青一道长这两位厉害人物都要北上,说明如今的世道,北方更有发展前途。他想让儿子跟着去试一试。在这个事情上,相比起那位身怀仙法的青一道长,他更相信温故这个读书人。这不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是个出身良好,饱读诗书,拥有一身本事的文人。如果在太平世道,科举入官,必定能成为大人物。即便温故那位姨父靠不住,凭温故自己,也能混得好。儿子跟在温故身边,如果幸运能活着,人生或许就能有巨大转变。刘猎户知道,乱世就是一场洗牌。在县城贵人家里做事期间,他曾去茶楼听过说书先生讲话本,听过文人雅士议论话本内容,听过县城贵人子弟凑一起八卦聊天。那些人讲的很多大道理他都不懂,但有一些话他印象深刻,并有了自己的理解。每逢乱世,有大族倒下,也有草根崛起。他没太高的期望,只是想着,儿子能安然到达北地,若是能在贵人老爷们身边谋个差事就很好了。若这个贵人老爷是温故……那就更好了!温故沉思。他一开始就打过小刘的主意,但,村里的情况,以为不会放人。他还是低估了。跨越阶级,是这些心怀野心的,底层庶民的执念。在其他人只想着活命的时候,他们却将目光放在了高处,只要能看到一丝机会,就甘愿冒险!刘家父子,都是同样心思。若是可以,老刘说不定也想跟着北上,但村子离不开他,也还有亲人在村里。温故从刘家出来时,小刘正在外面转圈,瞧见温故,张嘴想问,又没问出口。温故说:“我们还要在村里待上数日,你可以与家人商议后再做决定。”不过很显然,老刘和小刘都很果断,做下决定就开始准备了。小刘在村里的巡逻任务,也交由他人。村中其他村民很快得知这个消息。“刘猎户他们怎么忍心啊!”“人离乡贱!”“过了这个冬天,坞堡建起,就更安全了。有吃有喝,咱们有这么多人,只要出点力气,就是安全的。”听到村人的议论的青一道长哼了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刘家那是有野心的!迫切想要北上实现自身价值的青一道长,除了教村里秘方,其他时间都窝在自己的炼丹房。温故决定去瞧瞧这位队友的进展。既然成了自己人,也没那么多讲究了,没写拜贴,直接来到门外询问,里面应声了便推门进入。道长的炼丹房堆满了东西,这些当然不能全带走,留下的物件和各种材料,会由村长的孙子豆苗接任。这次还从镇上搬回来一个药炉,等以后道长离开,村里配药、煎药、制香,都可以在此完成。不过现在,还是道长的地盘。见到温故,青一道长没摆出平时的人设,但也没给啥好态度,抬了抬眼:“何事?”温故不绕弯子,说:“听闻道长制作了些遮掩血气的熏香,可有合适的,能放进小香炉的那种?”温故寻到的那个小香炉,青一道长见过,他指了指角落:“那边,自己找。”顿了顿,又提醒:“记账!”“当然。”温故淡然应下。走到角落看了眼,几样熏香他能认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这些也是道长的炼丹产物?”温故指着旁边的那几个小瓷瓶。“不错!”“能否给我开开眼?”“随意。”青一道长在专业的事情上,从来都是自傲的。“这是我云游时寻得的净秽土,经过炼制所得。”他也不说这东西具体怎么使用,就这么带着看笑话的心思站在旁边。温故不在意,他拿起一个小瓷瓶,打开看了看。里面装的是干燥粉末。用手扇动瓶口,小心闻了闻气味,又用一块布巾沾了些许粉末查看。他对道长说:“若是我猜出来,这一瓶赠我,如何?”“可以!不过得在十息之内。”不规定个时间,道长担心温故多试几次真试出来。给不给得起是一回事,愿不愿意给是另一回事。他不乐意狗书生从这里占到便宜!温故同意了。然后,在青一道长震惊的目光下,他打开随身带的竹筒水壶,倒了些水在沾了粉末的布巾上,稍稍揉搓。温故看着道长,了然一笑:“原来如此。”皂粉啊!清洁功效尚可,比一些基础版强,手感还不错。温故开启了熟悉的说话套路:“我游学途中曾见过,有匠人制作一物,名为肥皂,用于洗衣净手,不过那个含水量更多,切块使用的。你这个是进一步干燥磨成粉了?”青一道长:“……”你大爷的!你正面回答,那游学真的正经吗?!!温故没去瞧道长紧绷的面皮。他看着手上的小瓷瓶。这东西还需要改进,若是以后在北地有条件了,可以再给道长些许鞭策之言。至于村里,村民们更相信用药草泡的水。他们洗澡也不勤。生水不敢碰,而熟水是需要柴火去烧的,能省就省。药水泡手,能洗污渍,能留下药材气味,遮掩住自身血气。如果可以,村民们恨不得在身上糊一层药泥。皂粉满足不了村民们的需求。不过,以后到了北地,若是那边幸存者较多,倒是可以添加些药材制成药皂,卖给大户。道长真是个能人啊!温故更有兴致地翻看道长的“炼丹成果”。我瞧瞧,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小才艺?“这个是?”温故又拿起一物,是涂了些东西的木条。稍作摸索。“引火用的?”有点像火柴。离村之前会制作火折子带上,只是温故没想到,青一道长把这玩意儿都折腾出来了!那不如再改进一下,做成更方面携带的,可以擦火的火柴?顶着道长防备的目光,温故快步过去与他交流交流,提点建议——若是材料还够,咱们如此这般,改进改进,做出安全火柴?涉及到专业内容,道长就立刻思量起来。对于这种懂技术的人,稍微提一点,他就能领会,进而发散思维。然后嫌弃温故的“安全火柴”太过俗气直白。“亏你还是读书人呢!”“那你说该取个什么名儿?”温故不介意技术人才的计较。青一道长略作思索,指着之前制作的引火长条:“此物名为‘引光奴’。”想着温故刚才的建议,道长继续发表见解:“再经过炼制,可以得个‘万全火奴’的名号。”温故:“……”飞奴,狸奴,引光奴,万全火奴……你们这里的人,取名怎么都喜欢奴啊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