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万众瞩目,杨一笑登场

作品:《来造反呀,开局六个土匪大舅子

    杨一笑虽然开国时间不久,但是大唐也采用宿卫制度。


    宿卫将领的选拔很重要,必须亲族或者最铁杆的嫡系才能担任。


    并且,宿卫乃是极为强大的一股战斗力。


    首先是兵马数量最大的军队,名字是后世经常听到的千牛卫,一共分为左右两卫,驻扎地方有所不同。


    古代以左为尊,因此左卫驻扎皇城。


    只不过,左卫又细分成两部分,


    左卫一,守护皇宫最外围,巡防的是皇宫城墙,故而有个细分的名字叫做金吾卫,这个名字对于后世而言也很熟悉,很多影视作品之中都有所提及。


    但是后世经常存在误区,以为金吾卫是最核心的守护,其实不然,这一支军队守护的是皇宫外围。


    左卫二,驻防之地在内廷,名字叫做御林军,这才是皇宫之中最核心的战斗力。


    无论左卫一还是左卫二,负责的都是皇宫区域,因此统帅选拔很重要,大唐目前由崔寒山兼任。


    说完左卫,再说右卫。


    右卫驻扎在宫墙之外,职责比左卫要艰巨的多,不但要协防皇宫,而且还负责京城安全,倘若有攻打京城的战事,右千牛卫会立马变为守城精锐。


    自古以来,守京乃是守国,因此,担任右卫的将领必须擅长守军之战。


    杨一笑所有麾下的将领之中,有一个人最擅长这种防守战争,哪怕大唐军中猛将如云,然而全都对这个人服气。


    如果是冲阵大战,又或者攻城之战,那么,大唐的将领也许相互不服,但如果只论防守,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不如刘寒山。


    所以,大唐千牛卫的右卫统领便是刘寒山。


    左卫由崔寒山担任。


    右卫是擅长防守的刘寒山。


    天下各方势力经常发出感慨,两员大将的名字之中都带着山,这是两座山,守护杨一笑的两座山。


    古人比较崇信玄学,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两座大山矗立,预兆着杨一笑的京城牢不可破。


    ……


    除了负责外围的左右千牛卫,大唐的宿卫还有更精锐军队。


    其中一支军队分为四部,驻扎之地在皇宫北侧,设立四大军营,叫做北衙四军。


    而这北衙四军的统帅更重要,必须由皇帝身边的太监执掌,由于大唐方面并不隐瞒,因此各方势力全都探查清楚,乃是一左一右两个老太监,名字分别叫做黄一和童二。


    黄一,童二,普通百姓也许不知道是谁,各方势力上层却有着猜测。


    这两个人,都是曾经云朝徽宗老爷子的贴身守护。


    黄一叫做黄裳,自幼陪伴老爷子长大,据说是个大内高手,放在江湖上属于最顶级的存在。


    至于童二,各方也有猜测,很可能便是有着大帅之才的童贯,是一个既有万众骂名也有开疆拓土之功的老家伙。


    以上这些,都是将领……


    最后,宿卫还有个宿卫之首。


    其实宿卫之首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代表着拱卫帝王的乃是各家嫡系子弟,既可以是文弱书生,也可以是武勋之辈,一般不需要打斗,反而是负责礼仪。


    但是,大唐的这个宿卫明显不是象征。


    各方势力看的很清楚,那青年手里拿的是真金鞭,历朝历代以来,静鞭三响乃是大朝会的重要一环,可惜由于宿卫之中缺乏猛人,因此沉重的金鞭需要用黄色丝线编织代替。


    看起来也是金鞭,其实重量轻飘飘的,只能表达象征意义,但是起不到震慑威力。


    唯有这个青年,用的乃是真鞭。


    那可是长达三丈啊,折合后世足足九米,这玩意用纯金的金丝编造,可想而知重量有多么吓人。


    一鞭子抽在地上,瞬间把青石抽裂,声如雷霆,碎石迸飞。


    此等宿卫之首,武力如此超群,这可不是象征性的,这是真的具备威力。


    岂能不彰显大唐的威武?


    岂能不让各方来使感受威严?


    ……


    忽然,皇宫之前出现一队 ,分立两侧,手持利刃。


    又见一队兵卒,手持火绳之枪,也是分立两侧,拱卫朝会大殿。


    这时候,宿卫之首昂声开口,声音清越道:“吾乃大唐宿卫,有良言以告知,凡我大唐文臣武将,且请进入天元正殿。朝官占位之处,位于大殿偏左,文武之首重臣,领衔约束下臣。”


    “凡我大唐皇族,勋贵,巾帼妇人,并幼年子嗣,金殿之上,占位于中……”


    “驻防来贺使节,占位于大殿之右……”


    “保持肃静,鱼贯而入!”


    “天元正殿,开……”


    伴随着大唐宿卫之首的清越高呼,大殿之前等候的人群开始启动,根据各自的阵营不同,缓缓而又保持肃静的进入。


    这一座天元殿,平时不起用,唯有国朝大典的时候,才会在这里召开大朝会。


    此前大唐刚刚立国的时候,整个皇宫总共只有三座宫殿,那时候白天开完早朝之后,立马得腾出来让后妃们当做寝宫。


    宫殿代表着一个王朝的国力,因此哪怕再穷也得修几座……


    况且大唐以前就奉行以工代赈,修宫殿恰恰能让皇家出钱让百姓受益,因此哪怕杨一笑比较节俭,但是工部几番催促之下终于同意。


    最关键的是,修宫殿其实没花到杨一笑的钱。


    他的媳妇之中有几个是富婆,一个人出资就能修建所有的寝宫,如果不舍得花销,娘家人都不同意。


    比如珠儿,身后是道门,直接砸下来十几万贯,想要包圆整个后宫的妃子宫殿。


    涉及脸面之争,其她妃子的娘家岂能同意?


    尤其是超级门阀李氏,差点和工部的柳长生在朝堂上打起来,最后被重臣们当做和事佬劝下,于是约定一家出资一半修建后宫。


    至于前宫的几座大殿,也没花到杨一笑的钱……


    那还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大唐尚未遭受雪灾因此国库丰盈,三省六部全都催促杨一笑,让他允可在前宫修建几座彰显国力的大殿。结果杨一笑节俭,拖拖拉拉一直不同意。


    最后,臣子们实在没耐心了,于是悄悄派人前往泾县,选了一个很会哭的家伙,爬到徽宗老爷子那里,哭诉杨一笑不支持彰显国朝气象。


    老爷子当了一辈子皇帝,对于这种事情最为在乎……


    于是,一封书信把杨一笑骂了个狗血淋头。


    顺带着,那个很会哭的家伙完成任务,老爷子赐下一大笔金银,足够大唐修建七八座宫殿。


    短短一年时间,工部卯足劲头开干,老爷子给的钱,花起来不心疼,直接雇佣十多万百姓担任民夫,一年时间就修建了巨大的天元殿。


    所有人都很满意……


    老百姓受雇二受益,干活儿能养活全家,因此,老百姓交口称赞。


    皇宫金碧辉煌,有益于彰显大国气象,因此,满朝文武也都满意。


    老爷子钱多的花不完,听说宫殿修的极其庞大,因此,老爷子也很满意。


    惟有扬一笑,后世属于底层,不但性子节俭惯了,而且买房只买了个几十平的陋居,因此,他对于庞大的宫殿有些抵触。


    比如这座天元正殿,占地足足九亩九,如果用后世数字计算,平方数高达6500平。


    最顶级的别墅也没这么大,绝对是庄园级别的巨型豪宅。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座宫殿而已。


    ……


    如此庞大的宫殿,容纳几千人都没有问题,哪怕一个人占据一平方,也能站满6500多人。


    而今日大朝会的所有大唐官员加起来,总共也没有超过一千之数,即便加上拥有巾帼封号的女眷,以及各家携带的小孩,乃至,天下各方势力派来的使节……


    总人数也才3000出头,比不上后世小学的课间操规模。


    当各方阵营全都进入,根据占位保持肃静之后,忽然听到钟鸣器乐齐响,有苍老内侍引吭高呼……


    “大唐洪武陛下,登临接受觐见。”


    “诸方,恭迎!”


    伴随着这声高呼,杨一笑缓缓现身。


    今天,他穿着最盛大的帝王礼服,重达38斤,在众人恭迎之中走向龙椅。


    其实杨一笑不是个喜欢装逼的人……


    但他今天为了王朝必须硬装一次……


    否则的话,刘伯瘟第一个饶不了他。


    然后,满朝文武也会嚎啕大哭认为皇帝不注重人君之象。


    甚至就连各方使节,也会认为受到了轻视。大唐皇帝接受他们的来贺,如果不装逼就是看不起他们。


    所以,杨一笑今天必须装。


    并且,要装的扎实……


    ……


    【第二更送上,这两章剧情比较平淡,属于过渡也属于引子,但是山水主要意图是科普一下,让大家知道古代皇帝也不容易,尤其是大朝会,很累啊,而且,不得不装逼】


    我继续去写,今晚争取再更新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