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六个道的国土,全都有所布局

作品:《来造反呀,开局六个土匪大舅子

    “承运侯顾老三,承亲侯顾老四,青乡侯顾老五……”


    “你们三人,同接一旨。”


    “朕命你们前往山东道,以泾县老家为核心募兵之地,用半年时间征召十万兵卒,再用半年时间把十万兵卒编练压缩到三万……”


    “此三万必须练成精锐,作为大唐几支精锐兵马的随时补充,最短一年之内必须成军,第二年便拉出去想办法见见血。”


    “咱们心里都清楚的很,窝在家里是练不出来精兵的!”


    “因此你们三人的任务很重,需要在不挑起大战的前提下想办法找势力挑衅,既不能一下子把人家打死吞并,又要让所练之兵全都变为悍勇。”


    “可愿意接此重任?”


    三个都是亲舅哥,无需说的太多,杨一笑给的这份任务看似能给任何一个将领去负责,但是在场核心都知道唯有顾氏兄弟才有资格。


    泾县是杨氏起家之地,山东道是大唐目前最中心的一个道,从哪里募兵乃是皇权稳固的保障,因此必须是杨氏最亲近的姻亲才可以担任。


    这三兄弟领命之后,并没有任何言语,仅仅是拱手行礼,随即就退到一侧。


    杨一笑则是微微沉吟,目光之中闪烁着思虑,足足好半会儿过去之后,他才再次开口下旨,道:“青乡侯顾老六,自请留守江淮以南,既然如此,如他心愿。”


    “虽然那十一个州域尚未和南云定下归属,但是朕已经打算只入手六个州域作为收益,纳入现今的淮北道,可让那一道的面积扩张。”


    “以前淮北道的占地略小,增加六个州域之后实至名归,从此以后,也是真正的道级。”


    “由此,朕做如下安排……”


    “淮北道原本就归附不久,再加上六州乃是刚入手,因此比其它几道更要用心,方才可以慢慢经营成为稳固之地。”


    “朕决定,封赐青山候为淮北道行军大总管,上马可管军,下马可管民!”


    “除此之外,再下一旨,此前留守淮北道之一万五千精锐,继续交由青山候顾老六执掌留守。”


    杨一笑说着停了一停,似乎又在沉吟考虑。


    片刻之后,再次开口,道:“江北道各州各县虽然有着一两百兵卒,但是一道之地仅有一万五千精锐坐镇不够用……”


    “尤其是南边和大楚接壤,东边和南云接壤,西边则是和川蜀接壤,按兵家所言,此乃三战之地的局势。”


    “朕决定,驻扎南云之大军在此后回撤之时划拨一部分,其中之三万五千精锐,不再按之前惯例撤回京师,而是直奔江淮道,加入青山候所掌之军中。”


    “爱卿等人认为此举可有不妥么?”


    在场重臣低声商量片刻,随即唐青云负责代替大家回答,郑重道:“取宝回归之时,留守一万五千,此后倘若加上南云回撤兵马三万五,可以凑足五万精锐大军,足够了,足够让青山候在江淮道震慑三面接壤的势力。”


    “毕竟这五万大军全是精锐,其中有着最为悍勇的陷阵营,三方势力只要不是犯蠢,绝不敢在明面上有所挑衅。”


    “只不过,暗地里怕是有些手段……”


    “因此吾等认为,陛下还需派一个持重之人过去,否则单凭青山候一己之力,他那性子未必能守好江淮。”


    不愧是核心重臣,短暂商量便能查漏补缺。


    唐青云这一番话显然是重臣们的共同意见,大家虽然欣慰顾老六的长进但却信心不足,故而才提议弥补,以确保江淮稳固。


    杨一笑点点头,目光直接看向一位老帅,他声音没有任何严肃,反而有种商量般的温和,问道:“老师您可愿意去么?”


    整个大唐能被杨一笑喊老师的人,全天下都知道总共只有两个,一个是曾经的泾县学政,一个是后来加入杨氏的老帅宗泽。


    这位老将军已经白发苍苍,然而闻言之后立马抬脚上前,双手抱拳行礼,语气十分坚定,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陛下切莫以为老臣年迈,江淮那地方的水气还不至于让我筋骨潮湿。”


    杨一笑轻轻吸了一口气,柔声道:“您过去之后主要是坐镇,等闲一般的小事不需要操心,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把青山候看好就行,有您的老成持重才能让我们安心。”


    老帅点点头,笑呵呵的道:“一把老骨头,确实不能和年轻人比拼了,幸好老臣尚有一些威名,能帮青山候震慑宵小之辈。陛下放心便是,我会好好教导他。”


    ……


    又一个道的安排定下,江淮道的布局算是稳当。


    杨一笑再次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看向在场的所有重臣。


    片刻之后,他再次开声……


    “河北的,老周去,防的是金国南下,甚至偶尔要主动发疯去吓唬。”


    “山西道,赵云去,防的是川蜀势力,并且随时保证河北出现兵事。”


    “江北道,七郎去,明面上扫清匪患诏安百姓归家,暗地里操练水军去帮大唐掠夺海上。”


    “山东道是征兵,这一项不只是兵部的任务,需要三省六部一起配合,无论钱粮调拨还是军械战马都要第一时间供应。”


    “刚才又定下了江淮道,由青山候和宗泽老帅一起坐镇。”


    “五个道都已经做好了布局,只剩下刚刚从南云接手的京口瓜州二十州,大家都说说吧,让谁过去最合适。”


    杨一笑看似发问,实则他心里有所打算。


    而在场重臣也曾商量过,因此大家的想法比较一致。


    于是,震惊天下的一个消息在今天被确定了。


    只见所有重臣齐齐行礼,异口同声向杨一笑请命,无比郑重道:“臣等进谏陛下,大唐该立储君也。”


    “皇长子杨辰一,年少崭露头角,心性仁厚,端庄大气,可担当东宫,立为国之太子。”


    “陛下倘若立下储君,便可让太子代父安民,京口瓜州乃是新设立之道,有太子担任此一道的大都督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