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只为百姓,只为大明

作品:《大明:开局爆发南北榜案,我带头敲登闻鼓

    接连几天,因为都察院的缘故,众人可谓是内心惶惶不安。


    尤其是户部,几乎无宁日。


    “这几天监察御史三天两头就要来寻我一回。”


    “谁不是呢,一天到晚问这问那的,调查也不是这么个查法啊。”


    “就是,连我们工作都给耽误了。”


    “听说此事涉及到许多官员,尤其是年后。”


    “贪污官员增多,你们想想,在陛下眼皮子底下都有人伸手。”


    “不敢想地方官员得多肆意妄为。”


    众人正议论之时,杨思义忽然走了进来。


    “你们不工作,嘀嘀咕咕都在这里说什么?”


    被杨思义一说,众人一个个唯唯诺诺的回到自己的位置。


    见大家散开,杨思义轻叹一口气。


    随即,他皱眉看向一个房间。


    只见房间内空空如也。


    “陈良呢?他这几日可有来户部?”


    众人纷纷摇头。


    “不曾。”


    “人家还是太子府属官,自然待在太子府。”


    “况且这几日监察御史抓得紧,他更不可能待在户部了。”


    听闻此言,杨思义皱起眉头。


    就在此时,一道人影走了进来。


    看到来人,众人纷纷低声道:“又来一个监察御史。”


    “御史大人,这次要提谁?”一人直接开口问道。


    “各位,我不是来提人的,我是来找陈良的。”


    “陈良是太子府属官,找人也不该来户部找。”一人阴阳怪气开口。


    韩克忠皱起眉头。


    “方才我到太子府,陈良并不在那。”


    “哦?那说不定跑去哪里偷懒了,总之不在我们这里。”


    “人家可是太子的人,我们户部这座小庙,如何容得下这尊大佛。”


    听着这一声声阴阳怪气,韩克忠摇了摇头,随即退了出去。


    见对方离开,一人道:“之前陈良也替我们说过话,不至于这样吧?”


    “那又如何?此一时彼一时,你看他现在惹来多少麻烦?”


    “又得罪了秦王,我们户部是能得罪起秦王的地方吗?”


    “就是,秦王可是陛下的儿子,我可不想沾上什么风言风语。”


    “秦王的脾气你们也知道,要是他认真起来,咱们还要不要在朝廷混了?”


    陈良得罪秦王的事情可谓是人尽皆知,关键他还在朱元璋面前编排他。


    现在的陈良宛若瘟神,连带着余叔恭也开始被人孤立。


    此时的太子府内,众人见了余叔恭也只是略微打个招呼,随后马上对其敬而远之。


    对于这种情况,余叔恭只觉得百般无奈,却又无可奈何。


    况且那个郎中老孙,也是因为自己而死。


    这叫余叔恭心中十分愧疚。


    即便愧疚,但人死不能复生。


    余叔恭替老孙收了骨灰,这一举动必然会引起秦王不满。


    由此,众人愈发对余叔恭退避三舍。


    现在的陈良和余叔恭无疑是两尊瘟神。


    “余先生。”太子朱标忽然开口。


    余叔恭连忙走了进去。


    “臣在。”


    看到余叔恭有些憔悴的模样,朱标叹了口气。


    “余先生,他们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秦王那边我会说清楚的,不会让他来找你们麻烦。”


    余叔恭点了点头道:“有劳太子殿下费心了。”


    朱标微微叹了口气,随即将目光投向窗外。


    “陈良现在可在户部?”


    “不知,是否要臣前去一看?”


    “算了,现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到处走动。”


    “方才那个韩克忠来找他,必然是有什么事要同他商议。”


    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只见一道身影走了进来。


    “殿下,请恕臣不告而入之罪。”陈良低声道。


    见到陈良,朱标脸色好了一些。


    “陈良,你刚才到何处去了?你的好友韩克忠来找过你。”


    “看那个样子,似乎是有什么急事找你。”


    对此,陈良却是沉默不语。


    见对方沉默,朱标皱起眉兔。


    “难不成你们之前还闹了矛盾?”


    “你们二人有什么说不开的?既然都为大明官员,我派人去与你二人调和便了。”


    陈良摇了摇头。


    “臣和他没有口角。”


    “殿下也知道,臣最近可谓是惹祸上身。”


    “臣不想波及到韩兄,故意躲避不见。”


    听闻此言,朱标又是一叹。


    “因为二弟的性子,竟然导致你们要这般小心谨慎。”


    “可是挣不下来,终究不是个解决办法。”


    “我觉得你还是要见他一见。”


    “殿下,等这段时间过去了再说吧。”


    “现在就连余先生都落到这么个处境。”


    余叔恭笑了笑道:“我倒是无所谓,毕竟已经这么一把年纪了。”


    “恐怕看不到殿下登基那天,臣就不在了。”


    “余先生你要如此说,你是太子府老臣了,本宫还需要尔等辅佐。”


    “能听到殿下说这句话,老臣已经知足了。”


    余叔恭笑了笑,只是笑声有些无奈。


    “现在监察御史正在大肆彻查,户部的官员似乎都有些突不开关系。”


    “若被陛下查清楚,奉天殿上必然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听闻此言,二人纷纷皱起眉头。


    “说的不错,本宫太了解父皇了,他绝对会杀之而后快。”


    “对于贪官,父皇绝对是零容忍的。”


    “只是你之前说的也不错,他们俸禄的问题,父皇现在还没有解决。”


    陈良呵呵一笑。


    “陛下不是不解决,他估计是把这件事情彻查清楚之后再解决。”


    “但是那样以来恐怕已经晚了。”


    “杀了这么大一批官员,别说地方官,应天府都得少不少人。”


    “杀了之后又要填补,若不解决将再杀。”


    “如此反反覆覆,何时才能是个头。”


    二人纷纷点头。


    “臣以为,不如先让都察院暂停调查。”


    “待前方战事已定,陛下重新细算各官品级俸禄再审查不迟。”


    闻言,朱标皱起眉头。


    “不可说!”


    “殿下。”


    陈良有些不解的看着朱标。


    “陈良,你难道惹的事情还不够多吗?”


    “你现在这么说,如果让父皇知道了,他会觉得你是要隐瞒什么。”


    “别忘了,你也是户部中的一员。”


    对此,陈良淡声道:“清者自清,臣只为大明,只为百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