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顺势而为

作品:《手机通古今,我靠囤货苟成第一首富

    “我一个朋友这两天去了那边一趟,看到了出售的消息。”


    苏染染抱着抱枕,沉默了一会后说,“表哥,你找人帮我把客运公司买下来吧。”


    “之后我给你一个人的信息,你用这个人的信息帮我过户。”


    表哥通知苏染染这件事情是想让苏染染去找苏城分钱,谁知道苏染染最先想到的是这个。


    “虽然表哥知道你现在不缺钱,可染染你爸是什么人你应该很清楚。”


    “这个钱你要不要,他都不会记得你的好。”


    “而有事的时候,依旧会让你出钱出力。”


    “既然这样,我觉得你没必要客气。”


    “当然了,我可以帮你这个忙,但你记得我说的话,记得回去找他们分钱。”


    苏染染一开始确实是不想再和他们纠缠了,上一次她虽然拿到了三千万,可因为这三千万,兰盈和苏城的电话就没断过。


    所以她就想着,干脆不要他们的钱了,免得一直被他们惦记。


    可表哥说的也对,她不要苏城也不会记得她好的,反而便宜了别人。


    有这个钱,她捐了也比留给他们强。


    “好,我会找个时间回去和他们说这件事情的。”


    一个月后,陆衍之一行人回到了京都城。


    太子早早得了消息,知道他们今个回来,特意等在城门口,眼下看到车马入城,立刻笑着上前。


    “臣弟见过太子。”


    陆衍之上前行礼,太子快步走上前,然后亲自扶起陆衍之,随后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后,开心的笑道,“瘦了一些,但是比在京都城的时候精神了。”


    “老三啊,这几个月来孤时常听到你和程家军的消息,孤也早就盼着你们早日回来了。”


    太子拍着陆衍之的肩膀,心疼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走,孤让人给你们备里接风宴,今个的咱们兄弟可要不醉不归。”


    陆衍之点头应下的时候,也在打量太子。


    上次离开京都城的时候,太子脾气急躁,想什么都写在脸上,这一次回来,太子改变很大,不仅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怼他嘘寒问暖,还一副真的心疼他的样子。


    从前的太子可演不出这一幕。


    一个人怎么可能前后反差这么大,除非是有人指点过的。


    “三皇子回来了,那可是咱们大禹的大英雄。”


    “这一次三白城以及四周州府百姓能过个好年,可全托了三皇子的福气。”


    “程家大公子也回来了,说起程家,也是咱们大禹的骄傲啊。”


    “一日之内,接连收复两州,这样的战绩,从古至今第一次。”


    “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以为是有人夸大其词了,后来听到大家都这么说我才相信。”


    “总之,大禹朝有三皇子和程家军,咱们就可以一直安享太平了。”


    太子坐马车回宫路上,听着百姓对陆衍之和程家军的夸赞,面上神色平静,心里却已经翻江倒海。


    “三皇子,太子这一次来势汹汹啊,只希望等下的接风宴别是鸿门宴就行。”


    程煜提醒陆衍之。


    陆衍之点点头后,也把同样的话送给他,“太子点名要你回京,只怕也另有打算。”


    “总之等下进宫,你我都互相小心吧。”


    一个月前,陆衍之做好回京准备的时候,太子让他回京的消息也终于到了边关,不过同时太子还提了让程煜也跟着他们一块回京。


    理由是程家大公子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程家老夫人为此焦心不已,太子不忍程老夫人担心,所以就让程煜也一块回京。


    等程煜回京成亲后,再来边关也不迟。


    这是太子的托词,具体太子为什么要让程煜也回京,其实他们心知肚明。


    因为手雷的事情,太子不敢轻易对程家军下手,可是就这么放程家军在边关他也不放心,所以思来想去,就选了一个人回去牵制程家军。


    程将军甚至程家几兄弟都明白太子的意思,可太子的旨意谁敢违抗?


    最后程煜跟着陆衍之一块回了京都城。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进了宫。


    “三弟,刘贵妃还在等着你,你先去看看他,晚一些过来也不要紧。”


    “程大公子,这边请。”


    陆衍之等太子和程煜离开后,这才跟着宫人去了刘贵妃寝宫。


    “衍之,承欢如何了?”


    “她可有生病,可有想母妃?”


    刘贵妃这段时间思女心切,是真的病了。


    陆衍之见到刘贵妃后,先给他行了一个大礼,这才回答道,“承欢很好,她很喜欢边关,只是有些想念母妃了。”


    “儿臣回宫的时候,她还写了书信让儿臣帮她带回来。”


    陆衍之知道刘贵妃着急知道承欢的消息,于是第一时间把书信拿出来递给刘贵妃。


    书信并不长,可是刘贵妃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陆衍之站在一旁等着,不知道过去多久后,刘贵妃终于想起陆衍之还在,于是赶紧收起书信,叹了口气,“这一次是母妃连累你了。”


    太子要用她的名义召陆衍之回宫,她自然是知道的。


    她当初也有反抗过,可是太子用承欢威胁她,她赌不起啊。


    “是母妃对不起你……”


    “母妃,你千万别这么说,就算没有承欢,太子如果想要让儿臣回宫,有的是办法。”


    “所以你大可不必这般自责。”


    “而且,这一次不仅仅是太子想让儿臣回宫,儿臣自己也想回宫了。”


    刘贵妃不解。


    虽说现在陆衍之和从前的处境不一样了,可是他的仰仗都在边关,回京都城对他没有半分好处,说不定还会被人算计甚至丢了性命。


    陆衍之是个聪明人,他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陆衍之扭头看了一眼四周,刘贵妃明白他的意思后,赶紧说道,“你放心,这里的人都被我打发出去了,眼下这边只有我们两个人,你想说什么只管说就是。”


    刘贵妃哪怕现在不得宠了,从前到底是宠妃,还是有些自己的人手的。


    “如果本皇子只是想做一个皇子的话,在边关占山为王,自然可以平安一生。”


    “但本王想要的远远不止这些。”


    “你……”


    刘贵妃刚收养三皇子的时候是出于同情。


    而且陆衍之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他虽然出生于皇家,但是他本性纯正,孝顺长辈,对待下人也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


    最重要的是,他身处低谷,从没有自怨自哀,甚至还想方设法的为百姓做事。


    父亲说过,这样的人有韧劲,而且也绝不会是心思不正之人。


    所以她收养了她。


    太子也是因为他的好名声,忌惮他,所以针对他,甚至是把他赶去三白城,让他自生自灭。


    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会有了坐上那个位置的心思。


    皇上的儿子不少,活下来的一共十八位,成年的就有十一位。


    陆衍之在这些人里实力实在是普通。


    再加上太子现在已经监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太子一定会坐上那个位置的。


    这个时候,陆衍之却告诉他,他有了那个心思。


    这……


    刘贵妃强忍着慌乱,又找陆衍之问了一遍,生怕自己听错了。


    “母妃,你没有听错,儿臣确实是那个意思。”


    “闭嘴。”


    刘贵妃快速打断他的话,然后一脸凝重的说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衍之,你这一次能在边关活下来,母妃很开心。”


    “母妃这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你和承欢可以平平安安的。”


    “你可以成亲生子,承欢可以平安长大。”


    “至于你刚才说的那件事情,我就当没听到,你以后也不许再说了。”


    刘贵妃态度严厉的说完,就要转移话题,谁知道陆衍之直接跪在了她面前。


    “母妃,刘家的事情你甘心吗?”


    咣当。


    刘贵妃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很快,刘贵妃眼底就流出了眼泪。


    刘家的事情,是刘贵妃一提起就无法抑制的恨。


    如果可以,她恨不得亲手杀了那些人,可她还不能死,他的儿子还没成亲,她的女儿还没长大,她还有一个弟弟需要他护着……


    “这件事情以后不许再提……”


    “母妃,你还没看明白吗?如果他们想要我们死,就算我们不争不抢,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母妃说,我运气好,所以在边关活了下来。”


    “可是母妃,你真的相信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三白城的官道被大雪困住,三白城的百姓在三白城自生自灭的时候,儿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母妃,儿臣不怕死,可是三白城的百姓何其无辜,就因为太子的猜忌,儿臣去了边关赈灾。”


    “可太子连百姓的性命都不在乎,他如何能成为一代明君,如何能真的为百姓考虑?”


    “还有程家,大禹朝需要对抗外敌的时候,程家军就要不顾危险,时刻冲在最前面。”


    “大禹朝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要去死吗?”


    “母妃,太子不仁,儿臣为什么不能推他下来。”


    “儿臣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儿臣只是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