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孙泽的见解

作品:《兵者,侠也

    阳光洒进房间,林楚悠悠醒转,三人昨晚都喝趴下了,直接就原地睡了。


    林楚撑着板凳爬了起来,揉了揉脑袋,找了一圈发现赵州予不见了。


    “老徐,老徐,醒醒,醒醒~”


    “嗯~”


    徐来翻了个身后就没动静了。


    “醒醒,老赵走了。”


    “啊~”


    听到赵州予离开了,徐来才坐了起来:“老赵不地道啊,不声不响的就走了。”


    林楚发现桌上已经收拾干净了,一个碗下面压了一张纸条,林楚将其拿起便读了出来:“小楚,我已启程去延安,见完孩子便归。”


    林楚看完摇头将纸条放回了桌面,赵州予是想着尽快赶回来,不耽误这面的事情。


    “昨晚跟你说的你考虑考虑,不行我给老李写封信。”


    林楚整了整衣衫,踢了一脚还没醒过神的徐来。


    “额,等回去我跟老李说说看。”


    徐来感觉还是没醒酒,昨晚基本都是他俩喝的凶,赵州予今天要去延安,两人都没劝他酒。


    “起来缓缓吧,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林楚说完便离开了房间。


    “将军~”


    林楚刚出门没多远,孙泽便迎面走了过来。


    “孙泽啊,吃了吗?”


    “吃了,将军,会议记录我已经抄完给他们了。”


    “辛苦啦~”


    "没事,将军,你给我的那些资料我都看完了,有些地方看不懂,想过来问问你。”


    孙泽挠了挠头,昨晚从这离开后,他直接拉着于诚一帮人挑灯抄录,抄完之后才让他们回去睡觉,而他则开始看林楚给他的关于政委的资料。


    “稍等会可以吗?昨晚喝醉了刚起,正准备去厨房弄点吃的。”


    “抱歉啊,将军,打扰你吃饭了,我待会再过来吧。”


    孙泽有些拘谨,双手不自觉的捏着衣角。


    “没事,走吧,跟我一块去厨房。”


    林楚搂住了他的脖子,带着孙泽去了厨房。


    “老齐,还有吃的吗?”


    林楚冲里面喊了一句,现在已经近晌午了,一群伙夫正在择菜洗菜准备做午饭了。


    “醒了啊,将军。给你们留了饭,你们去等着吧,我把菜热下就端过去。”


    老齐笑呵呵的说道。


    “好。老齐,晚上帮我准备两桌菜,我请兄弟们喝酒,三十来人吧。”


    “好嘞~”


    灶房是临时改的,在靠墙边的地方搭了一个棚子,灶台也是新砌的,林楚顺了几个馍,便带着孙泽返回了。


    “给你的资料看完有什么想法吗?”


    林楚递给孙泽一个,自己塞嘴里一个。


    “将军~”


    “没外人不用这么见外,你比我大,叫我小楚就行,林楚也行。”


    林楚发现对方总是端着,官里官气的。


    “这~,我感觉推行下去会比较困难。”


    “说说你的看法,没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林楚鼓励道。孙泽这人不显山不露水,平日话很少,要不是昨天他说自己打小熟读兵法,林楚还真不知道他有这才华。


    “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念的,碰撞~”


    孙泽斟酌了会,最后用了碰撞这个词。


    “没事,继续说。”


    “我们以往都是守边疆,守城池,当然也有屯田的,可这中间始终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甚至可以说是鸿沟,这种观念是深刻在每一个人的身体中的。”


    林楚诧异的看了眼孙泽,话虽然不多,但是精准的抓住了事情的核心。


    “而且,我们并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去施行这个策略,随军到来,我们只有两千人,如果再分出去一部分帮老乡干农活,兵力根本不够啊。”


    “是的,如果我们不单独分兵,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林楚反问道。


    “我还没想到~”


    “长安被围的时候,延安有两三万的乡亲来帮忙。如果按照以往的那种方式,朝廷发布文书,再征兵支援,你觉得长安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孙泽思考了片刻摇头,先不说长安能不能坚持住,随军入场后,他们就会被彻底困在长安,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便到了正殿。


    “徐将军~”


    两人进屋,孙泽冲徐来抱拳打招呼,而后者坐在板凳上,神情有些恍惚,还没缓过来呢。


    “额,孙泽啊,过来坐。”


    徐来又倒了两碗水,招呼他们俩坐。


    “先垫补两口吧,菜一会就好。”


    林楚将手里的馍递给了徐来。


    “唉,下次不能再跟你一块喝酒了~”


    徐来感觉自己酒量还可以嘛,结果还是趴下了。


    “哈哈,这可由不得你。”


    士兵们今日无事,林楚也没准备过问,全凭着几个营长做主安排。


    不多会,老齐带人将饭菜端了过来。吃完饭后,徐来说出去醒醒神便离开了。


    “我们继续吧~”


    吃完饭,林楚带着孙泽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继续刚刚没结束的探讨。


    “将军,我刚刚又想了一下,好像有点明白了。政委的主要职责其实就是打地基啊,一个房子能盖多大,多壮观,完全取决于这个地基有多深,多大。地基打不好,带出来的队伍就可能没有凝聚力。”


    孙泽语速缓慢,似乎是一边想内容一边斟酌措辞。


    “正解。所以,兄弟,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林楚感觉自己捡到宝了,他们前后交流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对方每次都能很精准的抓住核心所在。


    “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将军所托。”


    孙泽起身冲林楚躬身行礼。


    “兄弟,你可要以身作则啊。”


    “是,将军。”


    孙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心里流过一股暖流。


    “至于说帮老乡们干农活,这个事可以往后放放,光靠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你要先让于诚这些秀才们也明白这个道理,然后让下面的兄弟们慢慢的接受这种观念,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大家把力量往一个方向使肯定要比你单打独斗的强。”


    “是的,我们缺这方面的人才啊。”


    “不着急,等延安那面安置妥当后,我再带几个人过来。对了,你是哪里人啊?”


    这事急也没用,别说人才了,士兵们能认字的都没几个,光文化学习这块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开封。”


    “多久没回去了?”


    “有一年多了。”


    其实他们两三年不回家很正常,路远的来回一趟要一两个月,尤其是有战事的年代,五六年回不了家都很正常。


    “以后有机会去开封看看。”


    “好啊,到时我给你们当向导。”


    两人从工作聊到家乡,又从家乡聊到生活,直到傍晚时分,徐来赶了回去方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