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速推至长江水,断日寇的后路

作品:《抗战:签到奖励最强战列舰

    两处战场均取得了胜利,张宪当即指挥34师向皖南方向推进,从蚌埠向滁州、金陵方向压进。


    新五军、炮艇大队则沿洪泽湖、高邮湖向南推进,掌握湖泽东岸局势。


    45军拆分兵力向苏中、苏南行军。


    持续向淮河南岸增兵,确保敌方局势的稳定。


    其实也不用担心,鬼子主力师团已经压到了鄂汉附近,后方兵力空虚,留守的日军战斗力不足。


    张宪的主力南进,除了河桥道路阻碍外,根本没有其他的障碍,推进速度只受泥泞的道路影响。


    沿线的据点、炮口、工事、碉堡等,在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的第一战区主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守备兵力的战斗力,根本不放在眼中。


    主力向南压进,后方也得需要兵力驻防。


    骑兵4师、云中骑兵1师调拨至安陽附近,作为机动兵力随时配合救火。


    在地方整编的宋有力116师向徐城进军,该部作为第三个王牌师,需要拉出来练练,正好取代34师的位置,镇守徐城。


    调集34师、新五军2个师、45军一个师、暂编1师、41军两个师,共计7个师的兵力整体向南压进。


    需要尽快肃清江淮区域的残余敌军,封锁津浦铁路线,将大运河、铁路线、淮河水中下游控制在手心里。


    从此地至长江沿线,将没有任何人,任何兵力可以阻挠推进。


    曾九鼎本想跟张宪汇报再等一等,这次炮艇大队的损失也很大,结果又一口气拿出100艘25吨的小炮艇,供炮艇大队使用。


    务必保证淮河、洪泽、高邮湖泊跟河流沿线的巡逻。


    辅助岸上部队作战,执行封锁、侦查、突击等水上作战任务。


    同时安排曾世秉,迅速接管地方的船厂,整合设备,对受损的舰艇进行维修。


    命令一道接着一道,将张宪的组织能力、决断能力、雷厉风行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犹豫就会败北,趁机抢占地理优势,截断江北日寇之退路。


    一旦逼近江水沿线,以他手上藏着的大小鱼雷艇,还能给鬼子上一课呢,还能给他们准备大大的礼物呢。


    火炮、坦克推进的并不快,真正推进迅猛的是战机跟轰炸机。


    持续从徐城起飞,向南宣誓主权,等待日军海航战机露面。


    敢露头?


    露头就打。


    长谷川清可没吃过这种亏,手上的三个联合航空实力雄厚,无外乎再抽调飞机好了。


    飞行员、飞机都有储备,再拉出几百架飞机也没问题。


    接连安排战机,与张宪争夺江北的制空权。


    伴随着地面部队推进,防空炮、高射机枪等武器也接连涌入江北。制空权的胜负在双方战机的数量、飞行员的数量,但这时候防空火力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拐点。


    日寇战机想要入境作战,还得提防地面的防空部队。


    不仅如此,正面作战的陆军开始抗议了。


    统帅部拿到了北方支援的苏式战机,在金城紧急训练后,部分可以支撑作战。


    又聘请了一大批外部的飞行兵,雇佣对方帮忙争夺制空权。


    也能投入二三百架飞机参战。


    这次投入的i15/i16战斗机,整体性能上还算可以,勉强可以跟敌机较量较量。


    只不过飞机的质量一言难尽,白熊的武器装备向来如此,能用就行。


    本来单独抽调出来,用来支撑鄂汉大战的300架战机损失了大半,剩下的也被长谷川清用来争夺江北制空权,那意味着前线陆军没有空中火力指导,当然要频繁抗议了。


    日军有多个机场,配备多个飞行团,飞机总量在2000架以上。


    几百架飞机还是能轻松拿出来的,问题是紧急抽调,谁来背这个责任。


    长谷川清手上还有一百多架飞机飞机,能扛得住局面,还能继续跟张宪斗个十天半月,并不着急。


    陆军却等不及了,前线进攻受阻,需要轰炸机打开局面。


    否则光靠陆军、陆炮去敲打防御工事,必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这种理由根本入不了海军的法眼,你陆军马鹿是死活,跟我们有屁的关系。


    联合航空队中,以陆航为主的一个在华北,已经拼的半死不活的,剩下的飞机只有六七十架。


    另外三个都在华中、华南,以海航人员为主。


    陆军马鹿的话语权,可决定不了海航的飞行员。


    张宪这几天只关注江北战事,并未过多的关注鄂汉方面的战斗。


    日军数个师团的兵力由东向西压进,沿各险要地势猛攻,绝对是头铁的行为。


    此次统帅部的策略也有调整,梯次阻击,充分利用地形、工事起到歼敌之作用。


    开辟的第二战场,也有效的牵扯了空中、沿江的压力,让统帅部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防守上。


    打的中规中矩,双方战损第一次下降到1:4,乃至1:3左右,局部地区还有胜势。


    较之以往,有十足之进步。


    <divdata-fanqie-type="image"source="user">


    目前兵力调动情况


    </div>张宪的兵力调动也异常迅猛,保持空中交战的同时,地面部队接连推向江北区域。


    着重向西部的庐州、巢湖一带逼近,可配合大别山区域的守军,夹击日寇。


    另一路向滁州、扬州逼近,顺津浦铁路,着重压进浦口、扬州两处。


    这两处分别包含着铁路线的终点站,以及江淮水域入江口。


    前者方便张宪的兵力随时在淮河南北调动。


    后者方便整编的水上舰队向大江压进,保留进攻的态势。


    其余两路兵力无须多提,沿苏中、高邮湖一线压进。


    数万兵力齐推,地方无可战之敌,无一战之敌。


    只需安排兵力清扫地方的治安鬼子、伪军等,便可将江北的大片区域纳入控制之中。


    一旦完成清扫,张宪就可以遏制敌军进攻的水上后勤线,还可以随时轰炸敌军的陆上后勤线,掌握鄂汉地区数个师团鬼子的命脉。


    这才是地图上的一小步,战略上的一大步。


    鄂汉会战还没开启,便预示了战争泥潭的出现。


    不管战争的胜负如何,鬼子数个师团休想轻易的离开了。


    利用山川地形,组成了巨大的麻袋,将其二十五万兵力,堵在了长江、汉水周边。


    即便一下子无法消灭,也能一口口的逐步吃掉。


    形势大大滴有利啊。


    空中作战不停,只有到了晚上,才稍微平息一些。


    张宪持续损失飞机146架,日军损失战机231架,暂时抢到了江北地区的制空权。


    搓一搓手,准备满月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