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想出一劳永逸的法子

作品:《国公恶女回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时清平还是怕母后的,皇祖母会偏疼她。


    父皇也会无尽宠她,可是母后对她是最严厉的。


    “时清平,曾太傅是看在本宫的情面,才答应教授你课业,你今早是怎么向我保证的?”


    时清平刚刚告状的刁蛮气势一下子就萎了,扑在皇祖母怀里哇就哭了。


    “哇呜呜呜,我没撒谎,他就是为人不公,他偏心眼,他只向着文臣之女。”


    时清平还小,不会讲大道理,状告的本事却厉害,三句话,把委屈说得清清楚楚。


    凤南茵刚要张口训斥她,不可污蔑太傅人品。


    皇太后是个护短的,瞪了南茵一眼。


    掏出帕子替小孙女擦眼泪。


    “怎么就偏心呢,仔细和皇祖母说说,哀家听听是不是他的错。”


    时清平从皇祖母身上跳下来,认认真真将今天课堂上的事情讲了一遍。


    “孙女很认真在听讲了,太傅讲的我也爱听,可是后面的鼾声都吵到我了,方姐姐便扯了她的书,我们全看到了,她脑袋都磕到桌子上了。”


    “皇祖母,刘润清明明在打瞌睡,口水都流出来了,她却撒谎说,自己在闭目仔细听太傅教诲。”


    呜呜呜……


    时清平讨厌死刘润清了,既然不想陪她上课,觉得她学的东西太简单,还要借着她的名头入宫,真真讨厌碍眼。


    皇太后听了,脸一下子就拉下来了。


    “那是哪家的闺女,太傅上课,就算是教得再浅显,装也要装装样子,竟然敢当众睡觉,这等品行,不是教坏公主嘛?”


    凤南茵见母后生气了,忙解释。


    “是翰林学士府的姑娘,年十三,下个月就满十四周岁了。”


    太后听了,重重一哼。


    “胡闹,清平周岁才满五岁,这么大的姑娘伴在一旁,学不到一处,玩不到一处,刘家想塞人,也找个适龄的吧。”


    “将皇上叫来。”


    凤南茵不想拿这点小事扰皇上,她道,“母后,此事儿媳能处理好。”


    皇太后看了一眼跟进来的方甜儿还有甘露妮,这几个丫头怕是都藏着狼子野心。


    做为太后,她倒是不在意儿子多纳几位妃嫔。


    但皇上有自己的原则,且南茵确实很好,后宫清静,皇上的身子也不会被女色掏空,且南茵这又怀上了,太医说是一对双生子。


    先皇后宫三十五位妃嫔,也就长成三位皇子,后宫一年耗银十几万两。


    如今后宫每年省下的银两都够陕甘两地全年税收了。


    她便由着皇儿,不纳妃就不纳,可南茵竟然还纵容臣子歪风。


    她瞪了南茵一眼,“人家都要蹬鼻子上你脸上了,你还忍着呢?”


    凤南茵道,“刘夫人昨日进宫求我了,说女儿才入宫就被撵回去,这辈子名声就毁了。”


    她看似为林润清求情,暗搓搓又告了一状。


    “昨日求你,人都送进来了,求你什么?”


    时清平励志,今天一定要将讨厌的人赶出皇宫。


    她立即道,“皇祖母,她昨天推甘姐姐落水了,也是找借口说不是故意的。”


    “清平,大人说话谁准你插嘴的。”


    皇太后不让凤南茵插嘴,哄着孙女,“怎么回事,给皇祖母讲清楚。”


    时清平小嘴叭叭,将昨天的事又讲了。


    “心机有,可惜不多。”


    她瞥了一眼凤南茵,又看一眼下面站着的方、甘二女。


    “母后知道,你为难,怕落得一个善妒的名声,这事哀家处理了。”


    这时宫人来报,“皇后娘娘,不好了,太傅晕倒了。”


    “怎么回事?”


    凤南茵心中闪过惊愕,太傅年过古稀,可身体一向硬朗,怎么会晕倒呢?


    宫人瞥了几位小主子一眼,道,“太医说,是急火攻心,好像是,公主说他品行不正。”


    时清平气得骂人,“一定是刘润清这个贱人胡说八道,太医知道什么。”


    “时清平,你给我回去罚跪一个时辰,反思一下你错在哪!”


    凤南茵叱责完女儿,恶狠狠地瞪了方、甘二人。清平还小,才五岁,刁蛮任性了一些,可从没有这么多心眼,肯定是受二人挑唆。


    “你二人也先回去,今日的课取消。”


    凤南茵又吩咐,“让太傅好好调养,等身体好些,本宫会带着公主登门道歉。”


    皇太后晓得南茵的难处,都是在替皇上维系朝臣。


    可今日之事,显然清平没有撒谎。


    “这事,你又打算慢慢来,挤兑一个别有用心的臣女,怕是无济于事。你不能当机立断,便是真的想给皇上纳妾了。”


    她儿子是男人,即便心智坚定,也架不住有那恶毒之人使坏。


    真的开了头,怕是就收不住尾了。


    过了五年清静日子,她也不想这后宫再回到曾经的乌烟瘴气状态。


    凤南茵思忖片刻后,道,“母后,朝臣用心我与景轩都清楚,选秀一路走不通,他们便想着给公主塞陪读,明明太子才最需要伴读。”


    “南茵什么都晓得,却拒绝不得,也是出了昨日之事,南茵想到一个化解之法,可一劳永逸,但此举措需要以母后的名义来完成。”


    皇太后点点头,“你说说看。”


    “儿媳想着,朝臣这么多年一直不死心往宫中塞人,四位朝臣开了先例,慢慢的还会有人往宫中塞人。”


    “儿媳想教训一个小小的刘润清不难。可不落人口实,一劳永逸,不如在宫外设立一个女子贵族学堂。”


    皇太后听得入了神,道,“你详细说说。”


    “一来解决朝臣往宫中塞人的麻烦,二来可让我北庆女子如男子一样学习,她们可以不走科举,只学女德、闺训、四书,和各项才艺,说不定此法还能得后世之人称赞。”


    “恩,听着不错。”


    凤南茵又道,“儿媳想,甘将军打的是主意是想送甘露妮入宫,皇帝枕边有自己人,他在边疆可安枕无忧。”


    “朝臣有样学样,都往里塞人,那就让她们全都到宫外上课去,公主也不例外,这样也别是四家朝臣之女了,满六周岁,父五品以上官员,家中嫡女便可送女子入太学,十五岁及笄毕业。”


    “女子太学府每年都可以评选出最佳才女,无论出身,可由你我二人指其婚事,详细的虽没想好,但是这个学府可以先行创办,相信七日内就能招募不少的学子。”


    皇太后点头,不住地称赞。


    “哀家当年便觉得你聪慧,这主意确实好,若能在学堂当中拔得头筹,那也是为家族争得荣耀一事,若父品阶低,子女争气,也是可嫁入皇室。”


    如此一来,相信拥护提议者必然不少。


    皇太后只沉吟片刻就道,“传哀家旨意,将三位小姐都请出宫,对外称太傅病了,七日后再行授课。”


    七日,她要将女子太学创办起来,由她这个北庆皇太后的名义创办,此生也算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思及此,太后展颜。


    “得媳妇如此,哀家之幸啊!”


    “母后夸赞了。”


    凤南茵也高兴,心道,“她的夫君,她当然要捍卫,她还没老呢,谁也别想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