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作品:《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东正院的明堂内,灯火通明。


    侯夫人白氏穿戴整齐,衣衫华丽,戴点翠首饰,灯火下满身贵气。她气色不好,脸上甚至扑了粉。


    饶是如此,她再无往日的温婉贵气。


    不仅骆宁发现了,甄妈妈也看得出来:夫人肌肤莫名松弛、浮肿,看上去比她年纪老了十岁。


    侯夫人明明最自傲的是她容貌。


    “自从去年腊月大小姐回府,才八个月不到,夫人被磋磨得没了人样子。”甄妈妈心疼不已。


    这个大小姐,她真该天打雷劈。


    她杀大哥、折磨母亲,又迫害白慈容。


    甄妈妈看一眼骆宁。


    骆宁安静坐着,双手交握垂放,一动不动。


    与侯夫人一样美艳的五官,又有三分像骆崇邺,她容貌妩媚却不妖娆,美得十分大气。


    甄妈妈第二次看骆宁时,骆宁抬眸。


    灯火照进她黢黑眸子里,眸光熠熠,似啐了寒冰般冷而锋锐,静静回视甄妈妈。


    甄妈妈一愣之余,急忙笑了下。


    骆宁却没有跟着笑,而是一动不动盯着她。


    甄妈妈心里恼恨,挪开了视线。


    她七八岁就在白氏身边服侍,作为陪嫁丫鬟到骆家。她替白氏把持骆家后院几十年,养成了不怒自威。


    下人们都敬畏她。


    可她栽在了骆宁手里。因骆宁,她替侯夫人顶罪,挨了一顿打,被免了内宅的差事。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威望一落千丈,那些逢高踩低的下人,开始给她甩脸子了。


    不仅侯夫人急需夺回管家的对牌,甄妈妈亦然。


    她年纪不大,不能在内宅这样低声下气活着。


    仆妇带人先去搜了冬烟的屋子。


    而后回来,将一个包袱放在镇南侯旁边的桌子上,仆妇回禀:“侯爷,在冬烟箱笼里寻到了这个。”


    镇南侯要打开。


    白氏心中轻松了不少。白慈容目光恬柔,表情温和看着这一幕;甄妈妈也淡淡舒了一口气。


    骆宁却道:“爹爹,东正院还没搜。等搜完了,一起再看吧。”


    镇南侯果然收回了手。


    白氏和甄妈妈、白慈容心态都缓和了很多。


    二夫人静静坐着,没有和任何人对视。


    仆妇们开始搜东正院下人住的地方、翻她们的箱笼。


    这个过程中,会有些响动,明堂坐着的几个人,却愣是没人露出半分异样与好奇。


    每个人都很平静。


    唯一有点不耐烦的,是镇南侯。


    片刻后,搜查完毕,仆妇把东正院搜出来不合规矩的东西,用一个弹墨包袱裹着,也放在桌子上。


    这次搜查的,除了老夫人小佛堂的仆妇、二夫人的人,还有东正院两个仆妇。


    其中一个,眼珠子滴溜溜转,十分圆滑机灵,给甄妈妈使眼色。


    似乎要说话。


    可甄妈妈并没有看她,也没心情搭理她。


    仆妇第二次给甄妈妈使眼色的时候,骆宁和二夫人都瞧见了,她当即收敛。


    “这几个搜查的嫂子,都辛苦了。你们先去门口候着。”骆宁说。


    二夫人:“退下去吧。”


    几个人应是,退到了门口的回廊上站定。


    镇南侯看着这两个包袱:“很好,先给我留了个悬念。”


    他似自嘲,也似骂人。


    他先打开了冬烟那个包袱。


    随手翻了翻,冷笑,把两双鞋扔在地上:“阿宁,你的丫鬟好大胆子。  是她私相授受,还是你?”


    “这是二弟的鞋。您叫人去拿了二弟的鞋码来,就知道了。是二弟院子里的丫鬟托我的人带给他。


    这不,我吩咐小丫鬟收着。过几日给二弟送些吃的,一起带给他。”骆宁道。


    镇南侯:“……”


    除了两双鞋,就是几本书、字帖和药方。


    他不再看骆宁,而是把视线落在白氏身上:“没有小金佛。你可信服?阿宁的丫鬟没偷你东西。”


    白氏:“谁知道她藏到哪里去了,有没有赃主。”


    又道,“好好的,怎么阿宁给阿宥送东西,还放在丫鬟房里?实在说不通。”


    她站起身,走过来翻了翻那两本书。


    将《太平览记》拿起来,她递给镇南侯,“侯爷,您瞧瞧这本书,它可有不妥?”


    《太平览记》的封皮,里面却是禁书《野豕集注》。


    这本书,是先帝八年出来的。


    当时的蒋王,与先帝争夺太子失败后,很不甘心,请人写了一本书,专门骂先帝。


    编造了先帝很多的事迹。


    因文采出众、故事猎奇,此书一时竟无比畅销,从蒋王的封地传到了盛京。


    先帝震怒,以造谣诋毁圣上、大不敬的名头,杀了蒋王全家;而那位写书的幕僚,被诛九族。


    此书被列为禁书,不准私藏、刊印,发现就要烧毁。


    先帝晚年,刑部侍郎家里藏了一本,他很喜欢,频繁翻阅,甚至在写奏章的时候,带出了这本书的一个典故。


    没想到,先帝也对此书耳熟能详,当即叫人抄了他的家。


    刑部侍郎因此被诛三族,先帝还气得病了一回。


    谁家藏这样的书,不单单是此人要倒霉,连带着家族甚至九族都人头不保。


    ——这个办法,是白慈容想的。


    因为,骆崇邺已经被“雍王妃”名头迷了眼。不伤及他利益,他不会惩罚骆宁。


    必须下猛药。


    如此一来,不仅骆宁遭殃,持家的二夫人也会倒霉。


    骆宁可以“发疯”。


    她疯起来,雍王和太后也没办法,哪怕她有了个准妃的名头,也得先养病。


    白氏与白慈容不在乎今晚要死多少下人。


    这些搜查的、经手的,甚至文绮院的大部分下人,都会死。


    她们只想要整治骆宁。


    白氏特意避嫌,她不翻,只是拿起来给骆崇邺。


    骆崇邺虽然是武将,禁书他肯定是知晓的。知道,才懂得如何避开,这也是保命道理。


    骆崇邺看一眼白氏。


    他目光转回《太平览记》,看了几页,又往后翻了翻,蹙眉问白氏:“你这是何意?”


    “妾身不懂,只问问侯爷。”白氏道。


    “叫我翻一本书,莫名其妙。”骆崇邺道,“没有你的金佛,你预备如何?”


    白氏诧异,目光也落在那本书上。


    怎么回事?


    骆崇邺这个蠢货,他真不知道?


    “侯爷,您没读过《太平览记》吗?”白氏问,“您看看这本书,它对吗?”


    “你读过没有?”骆崇邺冷冷反问她。


    “……自然。”


    骆崇邺把书甩向她:“那你看看,找到了不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