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长孙皇后的建议

作品:《大唐:我买了大隋妃子和公主

    午时,太极宫,甘露殿


    正值中午,阳光透过殿门缝隙,钻进宽敞的大殿,让午后的大殿多了一丝温暖。


    刚刚用过午膳的李世民,此时正靠在一张官帽椅上,眯着眼睛,悠闲的品着茶。


    早朝时,听大臣们汇报,现在大部分流民,都已经安置到了长安城外的几处流民聚集地。


    虽然现在还有零散的灾民,在往长安行来,但大部分流民已经得到了妥善地安置。


    而且,流民对于朝廷以工代赈的政策,反响很好,都在积极地配合。


    流民的情绪,相对也比较稳定,并没有大规模的闹事事件发生。


    李世民长期以来对于流民的忧虑,也终于散去。


    这会儿他一边喝着茶,一边琢磨着,过几天是不是去秦家庄打打牙祭。


    虽然御厨是去秦府学了几天厨艺,但李世民总觉得御厨做出来的饭,没有秦府的好吃。


    “对了还得去看看,秦明那小子,是怎么把蔬菜种出来的。”


    正在此时,门外太监尖锐的嗓音传入李世民耳中,打断了他的思路。


    “皇后娘娘驾到。”


    伴随着的是殿门被推开的声音。


    李世民放下茶杯,抬起头便见到,长孙皇后带着月婵,脚步匆匆的进了大殿。


    他见长孙面带焦急之色,于是疑惑道:


    “观音婢,何事如此着急,快来朕这里坐下。”


    长孙皇后朝李世民行了一礼道: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臣妾此来是有急事,要向陛下禀报。”


    李世民一听,立马正襟危坐,毕竟能让观音婢认为是急事,那说明事情很重要,于是他道:


    “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坐下后看了,大殿中的月婵一眼道:


    “月婵你把刚才跟本宫说的事,和陛下再汇报一遍。”


    月婵点了点头,又再次行礼道:


    “陛下,今天奴婢随秦公子一起回长安时,路过流民聚集地。”


    “秦公子去流民聚集地看过之后,脸色很难看。”


    “奴婢问其缘由,结果秦公子告诉奴婢说,流民的聚集地有问题。”


    “如果不解决,很容易引发疫病。秦公子让我回来找陛下,告知此事。”


    “奴婢猜测,他想通过陛下把此事传递给朝廷,引起朝廷的重视。”


    李世民闻听此言,惊得直接站起了身子,望着月婵道:


    “那他可告诉你,聚集地哪里有问题?”


    月婵听到李世民的问话,于是把秦明之前跟她说的原因。


    还有他有办法缓解疫病传播,并且把希望和李世民见面的事,说了一遍。


    由于秦明并没有告诉她,具体怎么缓解,她只能先回宫来禀报此事,并说明如今秦明正在茶楼等消息。


    李世民听完月婵的话,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一会儿。


    他刚才听到疫病心里有些急,所以才表现得有些失态,此时听完月婵的转述。


    李世民反而冷静了下来,经过自己的分析,他对此事还是有些不信。


    毕竟根据之前百骑司的调查,秦明并没有学过医术。


    而今天他只是看了一遍聚集地的情况,就说长安城有引发大规模疫病的可能。


    李世民觉得,如果真的有引发疫病的可能性,那来禀告的,应该是朝廷派出去的,医药博士才对。


    而不是一个没有学过医的人。


    想到此处,李世民抬眼望了望长孙皇后道:


    “观音婢,对于秦明说流民聚集地,有可能引发疫病的事,你怎么看?”


    长孙皇后闻言,皱了皱眉头,道:


    “臣妾以为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假如他说的事是真的,那后果不堪设想。”


    “再有臣妾觉得,秦明这孩子,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


    李世民听到长孙的话,点了点头。


    长孙看出李世民,对秦明汇报的此事,有所怀疑。


    她想了想又接着道:


    “陛下,不如您带几个医药博士,去见见他,让医药博士判断下,他的话是否可信。”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另外自己还可以,带上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让他们也一起判断下此事的真伪。


    念及此,李世民朝长孙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道:


    “还是观音婢想的周全。那朕稍后叫上玄龄和辅机,再就带上几个医药博士,一起去会会秦明那小子。”


    长孙闻言松了口气,见陛下已经有了决断。


    留下了月婵,自己便回立政殿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太监便分别带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来到了甘露殿。


    李世民和两人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听完,都对此事表现出高度重视。


    也明白陛下之所以带着他们,也是想让他们帮忙判断此事的真实性。


    三人便换好了便服,带上了两个医药博士。


    坐上马车出宫,朝着东市行去。


    一路上,通过李世民和房玄龄的交谈。


    长孙无忌终于明白,为什么陛下会对这个叫秦明的少年人,这么重视了。


    原来以工代赈的赈灾办法,是他提出来的。


    这也不由得让他想起前些天。


    自己二儿子长孙涣得罪的那个年轻人,大概就是这个秦明了。


    “我倒要看看,这小子有什么本事,能让陛下和妹妹如此看重。”


    长孙无忌心里暗暗地想着。


    .....


    未时,长安东市,曦梦楼


    曦梦楼二楼的某一间雅室内,秦明正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嘴里还一直念念有词。


    在等待李世民到来的这段时间里,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后世防疫的一些手段和方法。


    “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让李二相信我的说辞,并说服他相信,我的防疫办法有效。”


    “能当上皇帝的人性格上多少都会多疑。”


    “不可能只因为一面之词,就耗费人力物力,展开防疫措施。”


    “所以我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或者证据,才能说服他。”


    “我如果用从古籍上看到的理由,来搪塞李二。”


    “李二大概率会索要书籍,或者问书籍名字。”


    “如果我说不上来,李二又不相信,那最终倒霉的,还是灾民和长安城普通百姓。”


    “我总不能说自己做了个梦,梦到一千年以后的人,就是这样防治疫病。”


    “估计这个理由说出来,要么被李二当成笑话,要么被李二关起来。”


    “这两种说辞显然都不可以,该如何说才能既有说服力,又能让自己不受怀疑呢?”


    “有了,我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孙思貌道长就很合适,我可以打着孙道长的名号,来说服他。”


    “不过这里有个漏洞,就是万一孙思貌以后来长安了,被李世民询问此事,那有可能我的这个说辞就露馅了。”


    “嗯...嗯....”


    “嗯,不管了,先借用孙道长的名声,过了这关再说。”


    “大不了多派些人手,提前李二一步,找到孙道长,那这个漏洞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