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大结局(一)
作品:《明堂春色》 梁谨言问“你在京城这些时日,就没想过认祖归宗么!”
听到认祖归宗,卢岩脸都有些扭曲,说“某自生下来,娘就唤某小五,直到六岁才有了姓与名。那时年幼不知是被孙老爷嫌弃,还在为有了名字而高兴,家中老母对孙老爷感恩戴德,因他让某随了母姓,后来上了私塾才知晓父之党为宗族。某姓卢,子子孙孙都姓卢,某并无宗族。”
胡灵儿听到这儿,轻声问“你今儿是来确认卢岩是孙家留下传承香火的吗?”
李翊昊努努嘴说“他这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
胡灵儿又听梁谨言问“你做海贼,孙吉财就不知么!”
卢岩沉默片刻才答“他应是不知,某与他有二十余年未见,就是站在他面前,他也认不出来。”
李翊昊站起来示意胡灵儿离开。
俩人上了马车,胡灵儿问“孙家是否每一代都有在外传承香火的人。”
李翊昊点点头又摇摇头,然后才说“孙吉财自个儿就是留下传承香火之人,孙家留在海上的后人逐年减少,后来大首领的位置差点被人篡夺,他不得已才出山接管海上的差事。此人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若用在正途上,他是个能吏,可惜他不愿走人间正道,就喜欢干烧杀抢掠之事。言归正传,孙吉财的儿孙没有他当年的狠劲,在富贵繁华之地待久了,安于享乐,他自个儿两头跑,时间久了难免会露出马脚。他知道有卢岩这个儿子的存在,也是故意留他在海边磨练他的心性,可经过考验卢岩虽然有智谋,但他算不上心狠手辣,但也比京城里的这几个好上太多,若不是孙吉财得了老年痴呆,恐怕有些事他会交给卢岩。”
胡灵儿问“卢岩的亲姐可是孙玉菡。”
李翊昊白她一眼说“瞧你说的这傻话,孙玉菡自然是他的亲姐,你该问的是俩人是否一母同胞的姐弟才对。”
“是是是,您老就别挑字眼了,赶紧的回答”胡灵儿催促道。
李翊昊说“他们不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孙玉菡是孙吉财原配所出。”
胡灵儿说“孙吉财还是太看重男丁,若是他能着重培养孙玉菡,她倒是能让孙家在海上多当些时日的匪首。”
李翊昊这次送给她一个脑瓜崩,说道“你呀真是越说越没边,若真是孙玉菡成了当家的,平寇没这么快。”
胡灵儿捂着脑门说“我也就这么一说,那还要感谢孙吉财的鼠目寸光,看中了李怀钧的心狠手辣。”
“孙吉财并不是鼠目寸光”李翊昊放下茶盏说“只能说他不知皇亲中的一些规矩,他以为李怀钧这个信郡王可以为所欲为,却不知李怀钧每年都要上最少六份奏章,这奏章还要加盖当地衙门的公章。李怀钧虽然有些年不回京城,但他的奏章却要按时送到京城。”
胡灵儿笑着说“这规矩好。”
车驾停在御书房前,见冯大伴候着。
冯大伴见帝后下了车驾行礼道“老奴拜见圣上、娘娘,锦衣卫接手餐馆,老奴回宫复命。”
李翊昊说“大伴,进去说话。太子如今在东宫进学,东宫的杂事还需有信任之人打理,朕把东宫交给大伴,还望大伴再调教些得用之人。”
冯大伴躬身答道“老奴年事已高,怕有负圣恩。”
李翊昊不在意的说“朕主要的意思就是让你看住太子,他若不服东宫官员的劝谏,你可代朕打他手板子。赵静泉,把朕做的竹板取来交于大伴,太子若不听话,大伴只管管教,朕与皇后都不会怪罪与你。”
赵静泉取来竹板,胡灵儿看着三指宽、一尺长,打磨溜光水滑的竹板,竟不知李翊昊是何时做的。
冯大伴双手接过,在手里掂量着有些压手,说“老奴遵旨。”
李翊昊说“朕让赵静泉陪你去东宫传朕口谕,冯南山任东宫供奉一职,代朕监管太子学习,东宫杂事交由冯南山处置。”
胡灵儿见俩人下去后,说“你忙吧!我先回宫。”
李翊昊冲着她的背影问“你不怪我让冯南山管教团子吗?”
胡灵儿扭头反问“我怪你做甚,父亲教育孩子天经地义,但是也别太严厉,孩子该有的快乐童年还是要有的,忙吧!”
三天后,雷震钢呈上所有海匪的供词。
李翊昊看完后说“这些人都押送刑部大牢,斩首示众。他们的家小,男丁年满十六斩,其余人等发配宁古塔。朕让皇后画几张李怀钧的图样,各卫所暗中探查李怀钧生死,死了或流亡海外也就罢了,若没死遇见就地处决。”
“是”雷震钢答道“臣告退。”
大朝会上,李翊昊说“我朝自太祖开国以来,至今已逾百载,风调雨顺,国库充盈。可近年海贼猖獗,多次上岸烧杀抢掠、劫杀往来商船,朕顺应天命,派兵剿灭浙江海贼,一举抓获多名贼首,朕已命锦衣卫将贼首押送刑部,秋后问斩。其贼首家小,男丁年满十六斩,其余人等发配宁古塔。赵静泉,宣旨。”
赵静泉朝前走了两步,拿起托盘中的圣旨伸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浙江平寇大捷朕甚是心悦特赐封勇郡王李怀铄为勇亲王世袭罔替;锦衣卫指挥使雷震钢为太子少保忠勤伯世袭罔替;锦衣卫同知陶明阳为龙虎将军忠义伯世袭罔替;梁谨言为忠勇伯世袭三代;李敏为忠兴伯世袭三代;龙影卫回朝后再进行赏赐钦此
赵静泉宣读完圣旨,退回到龙椅边上。
李翊昊说“浙江水师、浙江卫所都有赏赐,宣旨官已赶往浙江宣旨。望诸卿精诚合作早日荡平福建、广东的贼寇,让沿海百姓不再背井离乡,能安居乐业。”
满朝文武齐声答道“臣等定会为国尽忠,为君分忧。”
散朝后,雷震钢去御书房听候召见。
李翊昊与内阁还有工部、户部商议修筑坝堤之事。
“我朝江海河流众多,全部修筑堤坝花费众多”户部新上任尚书文泰玄拱手说“可否捡紧要的地段修筑。”
李翊昊招手唤道“赵静泉地图。”
赵静泉去墙角的瓷坛里,寻写有堤坝字样的地图。
“圣上,地图寻出放在何处”赵静泉抱着地图请示。
李翊昊说“铺在地上,你们都过来看看。”
几人围上来蹲下,见图上写着黄河河道分布图。
李翊昊拿着毛笔指着一段地段说“这是石块砌的坝体,这一段是泥石砌的,朕的意见在这坝堤外面用石块再砌一道堤坝,这堤坝要比原来的高出一丈,以免出现水患。”
文泰玄看着地图,拱手说道“周大人,还要请工部算出所需银两。”
李翊昊说“这堤坝所需石料可就地解决,不需雕刻花纹,秋收后开始动工直到落雪停工,征用十万徭役,不准用银子顶替,富户若不出人,就用粮食、酒肉顶上,堤坝的花费由监察御史、锦衣卫所共同监管。”
周怀宁拱手问“圣上,这徭役可要管饭。”
李翊昊说“管饭、管住,自带铺盖,长工每日五十文,十日结算;短工每日四十文,每日结算;把人分成若干支队伍,划分好区域,早日完工验收合格者,可免家中一人赋税。完不成者或偷工减料者,没收家中田产,迁往边疆。”
周怀宁答道“臣回去命人算出所需银两,尽快上报。”
李翊昊吩咐道“命各府县报上富户名单。”
魏建藻上前答道“臣遵旨。”
李翊昊挥挥手,几人告退。
雷震钢进来见礼后,禀报“启禀圣上,可要抓封东西洋记货栈。”
李翊昊说“暂时留着吧!让人盯着就成,命山东、河南锦衣卫卫所探查所管辖下的富户人数,名单报与朕。”
雷震钢应是告退。
李怀铄散朝后,急急忙忙赶回府中。
勇郡王妃正与自家的奶娘说着庄子上的出产,李怀铄一头闯进来。
“王爷,你怎地回来了”勇郡王妃站起身说“来人,取绿豆汤给王爷降暑。”
李怀铄喝了一碗绿豆汤,用袖子扇着风说“命人备香案等候接旨。”
勇郡王妃小心翼翼的问“可是朝中出了大事。”
李怀铄笑着说“是好事,来人把世子、两位郎君、姑娘都喊来候着。”
勇郡王妃吩咐下人备香案,派人去向夫子告假接人。
福财带着一队人浩浩荡荡的朝勇郡王府而来。
李怀铄带着府中众人恭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勇郡王李怀铄品行端正平寇有功朕甚嘉之特封尔为勇亲王世袭罔替享亲王之禄承亲王之权以彰皇家之恩显宗室之荣望尔恪尽职守不负圣恩钦此”福财宣读完圣旨后说“王爷,请接旨吧!”
李怀铄接旨叩谢圣恩。
福财接着又抽出一卷圣旨,说道“勇郡王妃余雪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勇郡王妃余雪温良贤淑敬慎持躬赐封正一品亲王妃钦此”
余雪双手接过圣旨“臣妾谢主隆恩。”
后面的内侍端着冠服上前,福财笑着说“王爷王妃,奴婢给您道喜了。”
余雪命人收了冠服,李怀铄从管家手中接过一个荷包塞进福财手里,说道“拿着买碗酒水。”
福财笑着说“旁的银子奴婢不敢收,这是喜银,奴婢也沾沾喜气,奴婢身上还有差事,告辞。”
李怀铄把人送出府门,回到正厅。
余雪笑着说“妾身恭喜王爷。”
李怀铄嘱咐道“王妃,往后行事还要与早前一样,约束好府内众人不可狂妄自大,惹出祸端本王家法处置。”
余雪点头称是。
李怀铄又叮嘱了几个孩子在外不得张狂,就又匆匆赶回宗人府。
他去工坊查看印制小人书,就听见里面传来争执声。
“福伯,不是小子不接这活,是怕制出版来无人买。”
“你还没画怎地就知卖不出去。”
“福伯,您看看人家写的都是书上的故事,您写的都是些啥,有的比吗?”
“你分明就是瞧不上某,觉得某家世败落。”
“福伯,你要这么讲,小子就实话告知你,你的书某不接,某还告知你,这工坊里没人接你的活。”
李怀铄进去问“老哥是何故事,给我看看。”
“老朽拜见宗人令,您请看”名唤福伯的老者解开包袱,露出里面一摞摞的纸本。
李怀铄拿起一本翻阅,都是李怀福年轻游历时随手记得一些人土风情和道听途说的鬼怪故事。
“老哥,你把纸本暂且放在我这里,赶明儿我带着进宫请皇后娘娘过目,看你这些能否出小人书”李怀铄对李怀福说“你若是不放心,你就先收着,明儿我进宫时再问你取。”
李怀福捧起纸本说“这有何不放心,那些个山川美景都在老朽的脑子里存着,宗人令只管拿去。”
李怀铄说到做到,第二日果真带着进宫求见皇后娘娘。
胡灵儿正与进宫谢赏的王妃、夫人聊着家长里短。
春生进来禀报勇亲王求见。
胡灵儿笑着说“请,勇亲王谢恩应去御书房,怎地来坤宁宫谢恩。”
“臣李怀铄拜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李怀铄大礼参拜。
胡灵儿说“堂兄请起,你来坤宁宫不知所为何事。”
李怀铄把包袱解开,说“先请娘娘过目。”
春生接过呈给胡灵儿。
几位夫人站起来要告退,胡灵儿笑着说“不碍事,本宫想出了几道菜,请堂嫂与几位夫人品尝下味道如何,白芷,请几位去偏殿坐坐。”
白芷答道“是,王妃与几位夫人请随奴婢去偏殿稍事歇息。”
胡灵儿翻看着手里的本子,有些纸张都泛黄了,问“这是谁的手稿。”
李怀铄答道“是李怀福,照年岁唤他一声老哥,这是他束发之年出去游历时写的。”
胡灵儿翻了一遍问“你是何意。”
李怀铄把自个儿听到的争执与自个儿的想法讲给胡灵儿听。
“出小人书吗?难”胡灵儿说着又拿起一本翻看,看了一会儿说“不能出小人书,但可以出游记,但是他写的这些有些粗糙,等本宫仔细看过再详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