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裁撤、安排

作品:《明堂春色

    “你不担心你自己的前程,是知道自己已经十拿九稳了吗?”李翊昊问。


    胡灵儿咽下口里的饭,才说“只要不当锦衣卫、不做豆腐,我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不是像现在似的这么憋屈。”


    李翊昊讥讽她说“说走就走的旅行,你以为这是交通便利、治安良好的现代,一点长进都没有。听好了你们总旗全部裁撤,树人蒙馆迁到正阳门的润清书院,你教蒙童班算学,可以住书院的宿舍。”


    “豆腐坊呢?”胡灵儿问“这里的家具是谁的。”


    “我查过底档,箱子跟锅碗瓢盆是你们自己的”李翊昊说“至于其余人的安排,你们小旗的人员你可以提前告知一二。”


    “我去书院除了教书还做什么”胡灵儿问。


    李翊昊吃饱把碗一推,胡灵儿起来收拾盘盏碗筷,洗净放在食盒里。


    然后等着李翊昊说出他的安排。


    “你刚才说旅行你想去哪儿”李翊昊问。


    胡灵儿想想说“没有目的,就是出去看看大燕朝是个什么样子的。”


    “如果我告诉你,它也有南京这个城市你会惊讶吗?”李翊昊再次问。


    胡灵儿说“没什么可惊讶的,最让人惊讶的事不是我们自己吗?连锦衣卫都存在,有南京城不是很正常吗?说正事。”


    李翊昊讲起他的安排:豆腐坊由徐文堂、马文静接管,不再开豆腐铺子,而是由四人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卖豆腐,这样打探消息不引人注意。其他几人会插进衙门当差,具体去哪个衙门到时再通知他们。


    “就徐文堂、马文静俩人做豆腐能行吗?”胡灵儿怀疑的问。


    李翊昊笑笑说“不是他俩,是八个人。徐文堂夫妇手底下有八个人,马文静是小旗。”


    胡灵儿自嘲道“人比人气死人,我就是头不知疲累的驴。”


    “你是先苦后甜,这次给你升职,你接替魏鸿瑾当塾师,职位由小旗升做百户”李翊昊顿了下接着说“你汇总消息分出等级,向上官禀报。韩素霜与罗婉仪在书院是杂役,一里一外负责探查或传递消息。”


    “百户手底下有多少人,都是些做什么的”胡灵儿问“你不会给我个百户的空名头吧!”


    “胡灵儿,你即是百户,手底下怎会没人呢?”李翊昊说“每百户一百一十二人,你安顿好自会有人去拜见你。”


    胡灵儿琢磨着李翊昊的话说“我听你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不用去探查书院里的同僚了。”


    李翊昊嗤笑她“你是越活越回去,你要先弄清楚你分管的区域是哪些,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你再说这话。”


    胡灵儿不再问这些事,转而说起在国子监见到郭美琪,看她的穿着打扮很是富贵,不知是碰到了什么机遇。


    李翊昊说“她现在是张清河的养女,已经改姓张。”


    胡灵儿听了一愣,随即说道“原来是换了祖宗,怪不得能出现在国子监。”


    “羡慕了,你可以找个皇子自荐枕席,身份可比她高”李翊昊在旁边说。


    “切,我会羡慕她,本官可是朝廷的正六品百户,谁羡慕谁还不一定呢?”胡灵儿神气十足的说“你不会不知道当今圣上膝下无子吧!宫里的李美人才怀有龙胎,人人都盼望她诞下皇子,大燕朝后继有人。”


    李翊昊噗嗤笑出声“可惜了你这个正六品只能在暗处过过官瘾,是谁告诉你当今圣上膝下无子的事,连这么隐秘的事民间都知道了。”


    “难道不是吗?可人人都这么说,李美人的妹妹可是仗势嚣张的很”胡灵儿叙述着在国子监发生的事。


    李翊昊淡淡的说“可要我派人给你出气。”


    “我向大人禀报并不是求助,而是把事情的原委讲明白”胡灵儿笑着说“出气的事我自己来,只是出了纰漏还请大人担待一二。”


    李翊昊说“你要找李锦良的错处。”


    “这错还用我找吗?”胡灵儿说“仗势欺压百姓、言语辱骂上官子女,找机会捅给监察御史,由他们上奏,不会给李雪蓉大惩只会小戒。”


    “天不早了,我先回去”李翊昊站起来走了两步说“若只是为了小戒,没必要让我兜着吧!”


    “我是提前向您报备,毕竟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惊动宫中的李美人”胡灵儿站在后面说“若是李雪蓉去宫中哭诉,让美人动了胎气,那就罪过了。”


    “难得你还想着宫中的美人”李翊昊说完离开。


    胡灵儿锁门回屋,看见食盒还在,李翊昊没拿。


    早上起来洗漱后,在院子里打了一趟拳活动开手脚,套上驴开始磨豆子。


    马文静来敲门,胡灵儿打开门让她进来。


    “胡灵儿,我当家的昨晚回来了,以后不走了”马文静见到胡灵儿赶紧的说。


    “徐叔回来了”胡灵儿说“婶子,压上豆脑后,你去串串门,让他们晚上来趟,我有事要跟他们讲。”


    “行,忙完我就去”马文静答应道。


    卖完霉豆腐,挂上牌子,她去正阳门大街的润清书院。


    大街上充满了商贩的吆喝声,她坐在驴车上看着这烟火味十足大街,恍然进入到清明上河图中。


    “姑娘,润清书院到了”车夫唤她。


    胡灵儿回过神下车,对车夫说“老伯,劳烦你在这儿等会,我去去就来。”


    “嗳,我去那边树荫等着”车夫赶着驴车去树荫底下。


    胡灵儿走到书院的门房,问门子“山长可在。”


    “姑娘,山长今日去国子监不在书院,有事明日再来”门子回答。


    胡灵儿点头应了一声便离开。


    跟赶车的老伯说了声去宛平,自从种上秋粮一直不得空,也没去看玉米苗长势如何。


    在车上想自己还是太心急沉不住气,还没张榜自己就巴巴的去书院,既没有毕业证也没有通知书,去了也是白去。


    驴车停到地头边,她下车见地里有几个人影不时的挪动一下,走近看地里的玉米苗绿油油的,黄豆苗也都长出叶,看不出长的好坏。


    她从地里拔了棵玉米苗,跟隔壁田伯地里的玉米苗对比,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地里干活的人影慢慢的走过来。


    “东家,有事吩咐”何昌泰的浑家何孙氏问。


    “东家,你怎么拔了玉米苗”何昌泰的小儿子何海问。


    “海子,怎么跟东家说话”何昌泰呵斥完何海,又陪着笑脸说“东家这孩子不懂事,您别生气。”


    胡灵儿摇摇头没接这话,举着手里的玉米苗问何昌泰,这苗与别人家种的苗可有分别。


    何昌泰说“东家咱这苗根壮、长得快。”


    胡灵儿看了一眼说“你们是轮着来地里干活。”


    “小人该死,弟媳今早突然见红,小人做主让盛泰与两个侄女留下,小人的大儿、侄儿与周兴在给番薯撒草木灰”何昌泰指着远处的人影说。


    “可请了稳婆”胡灵儿问。


    “回东家,请了”何孙氏答道。


    胡灵儿从包里拿出钱串子,数出二百文给何昌泰说“一百文给何郭氏补身子,一百文你们自己买些肉,给大家伙都补补,以后有事去正阳门大街的润清书院找我,都去忙吧,我走了。”


    等回到豆腐坊都过饭点了,懒懒的不爱动弹、不想做饭,冲了个澡回屋睡觉。


    晚上,小旗的人员到齐,胡灵儿先讲了豆腐坊以后由马文静与徐文堂接管,配备八人,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卖豆腐。其余人会安排去衙门当差,至于去哪个衙门,上官会通知他们。罗婉仪与韩素霜去润清书院做杂役,负责探查和消息的传递,具体什么时日去,还需听从上官的安排。


    “小旗可知道我去哪个衙门吗?”问话的是王云央。


    “不知道,上官只说近日会裁撤总旗,其它的上官没讲”胡灵儿说“不管在什么衙门当差,都要认认真真的当好差。”


    “小旗你也去润清书院”罗婉仪问。


    “是,上官是这么讲的”胡灵儿说“我提前告知你们,明天国子监张榜后我就搬去书院,余下的几日诸位还请用心当差,别出纰漏。”


    “胡灵儿,我跟当家的要搬来这院里住么!”马文静问。


    胡灵儿说“我不知道,知道的都已经说了,没有其它事散了吧!”


    众人都心事重重的离开,她心里叹气,李翊昊裁撤锦衣卫暗卫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她刚起来,大门就响起来,开门见是马文静与徐文堂。


    “徐叔,你怎么来了”胡灵儿见徐文堂来还有些好奇。


    “你徐婶非要让我来看看怎么做豆腐”徐文堂笑着说“她就是心急。”


    “你懂啥呀!不趁着胡灵儿还在,咱们不会的多问问,等着她走了,指着你呀”马文静吵吵着徐文堂。


    “好好,我不跟你吵,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徐文堂好脾气的说。


    “徐婶,你平时怎样做豆腐还怎样便是,不用着急”胡灵儿笑着说。


    “我不是着急,是心慌”马文静说“平时有你看着,我做着大胆,现在让我自己掌舵,我觉得有些害怕。”


    “徐婶,今天我看着你做”胡灵儿笑嘻嘻的说。


    “行,你站在边上看着就行”马文静说完开始套驴拉磨。


    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制豆脑、成型,马文静虽然做的有些毛燥,但是步骤一点也没错。


    “当家的,来碗豆浆尝尝”马文静招呼着徐文堂。


    “嗳,喝碗”徐文堂坐下夸奖道“静娘,我竟不知你这般能干。”


    “你也觉得我能干,以前是你不让我干这干那的,把我养成了废人”马文静说“我本来是急性子,以后我不会再压制性子了,当家的你放心,我不会不分轻重的乱发脾气。”


    胡灵儿悄悄的退出厨房,不去看马文静徐文堂你侬我侬的画面,回卧室收拾被褥、衣物。


    赵景山来挑霉豆腐时,胡灵儿跟他讲了总旗裁撤的消息,自己今天看完成绩就要去润清书院报到,以后会搬到书院住,至于他的前程,上官会通知他。


    “我知道了,胡小旗还是赶紧的去国子监看成绩吧!”赵景山除了一开始的愣神,很快恢复过来。


    胡灵儿点点头说“我一会儿就去。”


    赵景山挑着担子走了,胡灵儿去看杂物间里的粮食,大米还有一小瓮,白面还有两碗,再就是黄豆。


    “胡灵儿”马文静喊了她一声。


    “来了”胡灵儿答应着去西厢房“什么事。”


    马文静看看外面说“我快人快语的说了,大锅、黄豆、柴火、大缸、做豆腐的家伙事我都留下,你算下是个什么价,我给你银钱。”


    “徐婶,柴火是三十文一担,黄豆你让徐叔量量还有几斗,大锅和大缸、做豆腐的家伙事你看着给吧!碗筷我要带走”胡灵儿有些伤感的说“这些都是我爹先前置办的,价钱我不知道也不记得。”


    “你先去看榜,我跟你徐叔商量一下,看给多少合适”马文静说“这些事你徐叔懂。”


    “我先走了”胡灵儿说了句就出门走了。


    去吃了一碗馄饨后,才走着去国子监,因为心无二事走的不紧不慢的。


    “哎呀,胡灵儿,大热的天走着很辛苦,要不要上来捎你一程”胡灵儿看向左侧,驴车上坐着王秀玲、郑彩霞,说话的正是王秀玲。


    胡灵儿摆摆手说“不用,我走着去就行,你们走吧!”


    驴车停都没停的走了。


    她到国子监时,成绩已经贴出来,她的名字在甲榜第五名,这排名出乎意料的高。


    “胡灵儿,你考的真好”旁边看成绩的张巧儿说。


    “谢谢,我也有些意外名次这么高”胡灵儿说“你考的怎样。”


    “我在乙榜,郑彩霞、王秀玲也在乙榜,李雪蓉在丙榜”张巧儿幸灾乐祸的说“让她目中无人、嚣张跋扈,活该在丙榜。”


    “接下来咱们要去领结业证吗?”胡灵儿问。


    “对啊!去考棚”张巧儿拉着胡灵儿去考棚。


    甲乙丙分列三队,等着领毕业证还有工作分配。


    胡灵儿看甲榜队伍里有王映霞,郭美琪在丙榜队伍里跟李雪蓉聊的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